5.出凝血检查.doc_第1页
5.出凝血检查.doc_第2页
5.出凝血检查.doc_第3页
5.出凝血检查.doc_第4页
5.出凝血检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词解释: 1出血时间 2血栓前状态 3INR(二)填空:1正常的止凝血机制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 、 、. 、血液中抗凝物质的含量和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等。2蛋白C系统包括蛋白C、蛋白S、 和 。3血小板的止血作用主要包括:血小板的粘附功能、聚集功能、 、. 、促凝功能和 。 4纤溶过程主要是指 在 的作用下转化为 ,并降解 的过程。 5初期止血作用主要包括 作用和 作用。 6共同凝血途径可分为三个阶段:即 阶段、 阶段和 阶段。7外源凝血首先被启动但维持时间较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 的负反馈调节作用。 8蛋白C可被 激活成为 ,从而发挥其抗凝作用。 (三)选择题: 1关于凝血因子及其特性,错误的是( )A现已知凝血因子至少有14个B本质均为蛋白质,而且多数是蛋白酶(原) C除因子,均存在新鲜血浆中,且多数由肝脏合成。 D因子、和为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 E接触凝血因子包括因子、PK和HMWK2不属于共同凝血途径的因子是( )A因子B因子C因子VD因子VIIIE纤维蛋白原 3凝血酶原是( )A因子B因子C因子VD因子VIIIE纤维蛋白原4参与内源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是( )A、B、C、D、E、5关于凝血,错误的是( )A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B须激活才能启动内源凝血途径C因子参与内、外凝血途径D血管壁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E血管壁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6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起始于( )A第因子被激活B血管壁或组织受伤释放出组织因子C第因子及因子的释放D血小板第三因子的释放E第因子被激活7凝血活酶或凝血酶原酶是指( ) AXa-PF3-Ca2+-Va Ba-PF3-Ca2+-a Ca-Ca2+-TF D-PF3-Ca2+-Va EXa-PF3-Ca2+-a 8使纤维蛋白分解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物质是( )A肝素B抗凝血酶C凝血酶D纤溶酶9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转变为交联不溶性纤维蛋白的因素是( )A因子aB因子XaC因子XIIIaD因子aE因子a10某出血患者BT、PLT、APTT、PT均正常,怀疑其毛细血管壁异常,应加做的筛检试验是( )A凝血时间测定B血块收缩试验C束臂试验D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E纤维蛋白原测定11决定出血时间延长的主要因素是( )A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异常B高凝状态C生理性抗凝物质减少D凝血因子减少E纤溶活性减低12出血时间延长不出现于( )A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B血小板无力症C血管性血友病D血友病E口服阿司匹林、潘生丁13采用APTT监测普通肝素抗凝治疗时,为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一般使其维持在正常对照的( )A1.01.5倍B1.52.5倍C2.53.5倍D2.02.5倍E1.02.0倍14关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错误的阐述是( )A较敏感且可靠的检查内源凝血途径是否异常的筛检试验B可作为肝素治疗的监测指标C延长见于因子、缺乏D缩短见于肺梗塞、心梗等血栓性疾病E因子、和缺乏APTT不延长15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是( )AINRBAPTTCCRTDPLTEACT16PT作为抗凝治疗的监测指标,应采用的结果报告形式是( )APTRB(被检PT/正常PT)ISIC(PTR)INR DPT时间比正常对照延长或缩短几秒EPT时间17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凝血因子为( )A因子、B因子、C因子、D因子、E因子、18国内一般将口服抗凝药达到有效剂量时的INR值定为( )A1.02.0B1.52.5C2.02.5D2.03.0E1.01.519患者PT为17s(对照15s),APTT41s(对照39s),临床有出血症状,提示可能缺乏( )A因子B因子C因子X D因子E因子20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不增高的疾病为( )A急性感染B糖尿病C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D急性心肌梗死E多发性骨髓瘤21D-二聚体不增高的疾病为( )ADIC B深静脉血栓形成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D心肌梗塞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DIC22下列有关血栓与止血检验标本采集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采用109mmolL枸橼酸钠,与血液1:9抗凝B当红细胞比容超过55%或小于20%时,应根据校正公式调整抗凝剂用量C最好在采血后1h内分离血浆D一般应在采血2h内完成测定E标本均应在15-20下,3000r/min离心23下列影响因素错误的是( )A吸烟可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B饮酒可抑制血小板聚集C剧烈运动和月经期纤溶活性增高D口服避孕药会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凝血因子、X活性E阿司匹林、潘生丁和抵克利得等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24血管性血友病缺陷的因素是( )A因子:CB因子vWFC因子D因子PK E血管壁通透性和脆性增加25某患者双下肢出现对称性出血点,检测BT、PLT、APTT均正常,可能为( )A血小板功能缺陷B血管性血友症C低纤维蛋白原血症D过敏性紫癜E血友病26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 )A出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均正常B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增多C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减少D出血时间缩短、血小板计数减少E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正常27某男孩确诊为患血友病甲,其检查结果错误的是( ) ABT正常BPLT正常CCT延长 DAPTT延长ETT延长28某出血患者筛检结果为BT延长、PLT为130109/L,可能为( )A血友病B维生素K缺乏症C血小板无力症D血管性血友病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9遗传性因子缺乏症时,临床有出血倾向,检查结果示( ) AAPTT和PT均正常BAPTT延长PT正常CAPTT和PT均缩短DAPTT正常PT延长EAPTT和PT均延长30某出血患者,测得其APTT为47s(对照31s)、PT19s(对照12s),可能患有( )A血友病B维生素K缺乏症C血小板无力症D脾亢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1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溶的鉴别指标是( )A纤维蛋白原BD-二聚体CFDPDPLGE3P试验32某出血患者测得APTT:53s(对照37s)、PT:15s(对照13s),则可能缺陷的凝血因子是( )A、B、C纤维蛋白原DEPK和HMWK33APTT和PT均延长的情况除外( )A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B存在循环抗凝物质C凝血酶原缺陷症D遗传性因子缺陷症 E遗传性和获得性因子、缺乏症34某出血患者测得其APTT45s/对照37s、PT17s/对照13s,见于( )A遗传性因子缺乏症B遗传性因子缺乏症C遗传性因子缺乏症D凝血酶原缺陷症 E遗传性因子缺乏症 35通常用于患者手术前止凝血功能判断的一般检测项目为( ) ABT、CT、PLTBPT、APTT、BT CPLT、PT、APTT DBT、PT、APTT ECT、PT、APTT36溶栓治疗的监测指标主要有( )AFg、TT、D-二聚体、FDPBPT、APTT、TT CFg、TT、FDP DD-二聚体、PT、APTT、 ED-二聚体、FDP、PT、APTT37PT与APTT明显延长见于( ) A血管性血友病B甲乙丙血友病 C严重的肝病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38患者手术前常用的止、凝血功能判断指标通常不包括( )ABTBTTCPLTDAPTTEPT(四)简答题:1简述正常的止血机制。2简述正常的凝血过程。3PC抗凝系统的作用机理。4凝血因子共有几个?内源、外源、共同途径凝血因子各有哪些?生成凝血因子最主要的器官是什么?依赖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