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刑辩专家张智勇释义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来源: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 编辑:张智勇律师(重庆律师协会刑事委员会副主任)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中指出,交通肇事罪亦称“违反交通运输规章制度肇事罪”。指违反交通运输规章制度因而发生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中指出,犯罪的构成为:本罪侵害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和交通运输安全,从而造成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以及公私财产安全的后果。 根据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本罪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两个要件: 1 、在交通运输中实施了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也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基础。所谓交通管理法规,是指国家主管部门为了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而作出的各种规定,包括交通规则、操作规程、劳动纪律等。如城市交通规则、机动车管理办法、内河避碰规则、渡口守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可以是作为,也可是不作为。作为的方式如酒后开车,超速、超载行车,强行超车,错扳道叉,错发信号等。不作为的方式如通过不鸣笛示警,扳道员不按时扳道岔,岔路口不减速等。 2 、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虽有违章行为,但未造成上述严重后果的;或虽发生了严重后果,但不是由违章行为引起的,均不构成本罪。在犯罪的客观方面,应包括四个方面:(1)行为人实施了违反交通规章制度的作为或不作为。(2)具有人员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3)存在违反交通运输规章制度的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4)实施违反规章制度行为的一定地点和一定的运行过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根据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犯罪的主体, 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可以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也可以是非从事交通运输的员,还可以包括单位。根据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在犯罪的主观方面,有学者认为法律对于本罪并没有规定过失的责任,故本罪应是故意行为。但这种故意的心理状态并不扩及行为的结果。如果犯罪的心理状态是针对造成人的重伤、死亡或使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违反交通运输规章制度仅是犯罪的手段,则不能独立构成本罪,应按交通肇事罪同杀人罪或者其他相应的故罪,按从一重处断原则处理。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2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中指出,本罪的界定标准: 1、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区别要点: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仅有消极的不救助行为;而故意杀人或伤害罪行为。(1)有积极行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2)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因为遗弃、隐藏,使被害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注意,对这种情形在不能证实具有直接故意的情况下,如果事实上没有发生“死亡或残疾”结果的,不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未遂罪处罚。 2、交通肇事罪与其他过失犯罪的区别要点是认定责任的依据是否“交通管理法规”。厂矿企业的专用机动车辆、施工车辆以及军队的军用车辆等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因为违反交通规则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以交通肇事罪论处。如果是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之外,非因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134条(重大责任事故)、第135条(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第233条(过失致人死亡)以及第436条(武器装备肇事罪)等规定定罪处罚。3、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 要点是,如果故意使用驾车撞人的方法,在公共场所故意撞死撞伤多人的,应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另外,故意使用驾车的方式杀害、伤害特定人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以上即为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可作为参考使用。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区别要点: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仅有消极的不救助行为;而故意杀人或伤害罪行为。(1)有积极行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2)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因为遗弃、隐藏,使被害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注意,对这种情形在不能证实具有直接故意的情况下,如果事实上没有发生“死亡或残疾”结果的,不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未遂罪处罚。 2、交通肇事罪与其他过失犯罪的区别要点是认定责任的依据是否“交通管理法规”。厂矿企业的专用机动车辆、施工车辆以及军队的军用车辆等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因为违反交通规则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以交通肇事罪论处。如果是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之外,非因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134条(重大责任事故)、第135条(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第233条(过失致人死亡)以及第436条(武器装备肇事罪)等规定定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