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设计史_复习资料2222.doc_第1页
西方设计史_复习资料2222.doc_第2页
西方设计史_复习资料2222.doc_第3页
西方设计史_复习资料222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饰艺术运动1、时间:1910年前后到1935年前后,法美英。1925年,法装饰艺术展览会是成果,20年代和30年代登峰造极的地步二战前开始衰弱并逐步消亡。2、原因:(1)一战前后的工业化发展极为迅速(2)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促进了民主主义和高度理想化思潮的现代主义的发生与发展(3)装饰艺术运动仍是对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延续,而大战后的美国高速发展,造成新市场,为新的设计和艺术风格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3、影响因素(1)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实用性借鉴。(2)原始艺术的影响。毕加索亚威农少女受非洲原始艺术影响;(3)简单的几何外形。(4)舞台艺术的影响。(5)汽车的影响。(6)形成自己独特的色彩系列。具有鲜明强烈的色彩特征,与讲究典雅的遗忘各种设计风格的色彩计划大相径庭,特别重视强烈的原色和金属色彩现代主义与装饰艺术的区别现代主义功能、实效(简朴);大众装饰艺术装饰样式、色彩 富裕的上层阶级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及其特征1采用新兴的工业材料来降低成本,采用大量预制件、现场组装等方式,完全取消多余的装饰2在建筑的外观设计上,多采用简单的立体主义造型,色彩基本上是白色、黑色;3在建筑结构设计上,多用梁柱支撑,全部采用所谓的玻璃幕墙。4整个建筑体现出鲜明的功能主义原则,成为一种单纯到极点,少则多,冷漠而理性,立体主义的新建筑形式。强调的标准化。系统性宗旨:面向大众的设计、理性 波普运动波:实则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开启了后现代主义运动1、概念:波普(POP)源于单词“大众化”(popular),不仅指的是大众享有的文化,而是更加具有反叛正统的意义。在西方国家中,最集中反映“波普”设计风格的是英国。2、成因:“未成年青少年阶层”,与父母辈完全不同的思想和文化观念,反叛传统,喜欢新鲜事物,喜欢美国的物质文化和大众通俗文化。英国的设计政策失误社会变化带给英国一个转机,即通过当时的国家的与国际的特殊情况、根据市场的情况和消费的需求、根据当时文化界出现的新气氛开辟一个新的设计路径。4、波普设计运动的本质反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运动思想的根源来自于美国的大众文化,这是对抗美国主流设计界推崇的国际主义风格。功能主义不再是设计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了。5、波普运动的局限缺乏社会文化的坚实依据,所以来势汹汹,消失迅速。单纯从形式上进行发展探索既单薄,也不可靠。6、波普运动导致的反思: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富裕国家服务。特别是为第三世界的人民服务。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服务,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是一场反叛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潮和设计运动,反对传统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理念和方法。1.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1)反对设计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2)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主张以游戏的心态设计。(3)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设计的人文含义。(4)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意识到设计的后果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设计要人性、绿色、环保。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比较 范畴 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哲学的 理性主义 浪漫主义、个人主义历史的 工业革命为基础 后工业社会为基础思想的 强调功能、技术 强调人在技术的主导地位方法的 标准化、高效率 遵循人性、个性化设计语言 功能决定形式 多元化、模糊化、文脉性艺术风格 构成主义、抽象主义 波普艺术、行为艺术2.后现代主义对设计理论的探索(1)罗伯特文丘里美 主张:在设计中吸收当代各种文化精神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966)明确提出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文丘里提出的传统和混乱的审美趣味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形成的雏形。 2)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 美 主张:他把1972年7月15日下午3点32分美国圣路易市炸毁由日本建筑师山畸实设计的典型的现代主义住宅区,作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死亡时刻。二、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特征(1)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2)强调历史文化,即“文脉主义”。(3)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多义”特点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风格及表现孟菲斯(Memphis)设计风格(具有儿童心理特点) 高科技风格过渡高科技风格 :是一种针对具有工业化特征的高科技风格的嘲讽、调侃,具有高度的个人表现特点。极少主义风格 :特征是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解构主义 :理论的核心是对于结构本身的反感,认为符号本身已经能够反映真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新现代主义 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经济的发展带来对生存环境的破坏。一是资源浪费和掠夺性利用,二是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与恶化。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设计理论:A.绿色设计 B.生态设计 C.循环设计 D.组合设计绿色设计:目的,是要克服传统的产业设计与产品设计的不足,使所创造的产品既能满足传统产品的要求,又能满足适应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要求。根本问题,就是如何减轻由于人类的消费而给环境增加的生态负荷。“3R”原则Reduce(减少)Reuse(回收)Recycling(再生)即“少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的“物尽其能三原则”。后现代设计并没有改变现代主义设计实质性的东西,它只是在现代主义设计上做一些表面文章,或者是为现代主义设计做一些修正工作。现代主义设计的繁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设计德国30-50年代的工业设计1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运动2纳粹时期的设计:斐迪南波尔舍(Ferdinand Porsche)3乌尔姆学院和德国设计风格的形成4乌尔姆设计学院与布劳恩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美国的设计1 、汽车设计与“计划废止制 ”通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时,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间不断更换部分设计,使汽车最少每2年有一次小的变化,每3-4年有一次大的变化,造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 即“计划废止制”。主要表现:一是功能性废止;二是款式性废止;三是质量性废止。目的:以人为方式有计划地迫使商品在短期内失效,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促使消费者不断更新,购买新的产品。2 、家具、室内设计与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强调弹性结构、强调家具的可移动组合的有机设计风格 弗兰克赖特(Frank lioyd Wright,18691959)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大师,“有机建筑”的创始人。3 、波音707飞机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的运用三、战后美国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 到60年代,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基本上形成了三大块:1、设计基础:平面与立体分析、设计素描、色彩、字体、材料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2、设计理论:设计史与设计理论、材料学、工程基础、电工学、人体工程学、市场学、心理学、社会学、设计美学、艺术史等。3、专题设计。四、国际主义风格的形成 国际主义风格首先在建筑上确立。欧洲现代主义的一批大师,如密斯、布鲁尔、格罗佩斯等成为领导整个国家建筑风格的主流。意大利:具体表现在设计界奉行“实用加美观”的设计原则,日本现代设计意识的萌芽、确立与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体系的新艺术运动(一)背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反对工业化,否定工业产品具有美学价值,未能找到艺术与大工业的契合点。 主张: 提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1、新艺术运动的源起: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先在法国展开,新艺术运动基本上是从装饰的角度去改进设计风格,与工艺美术运动有相似之处。 反对繁缛的维多利亚风格,主张回到自然中去,放弃参照传统风格,并受到日本的浮士绘影响。3、 新艺术运动的特征(1)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区别 工艺美术运动注重哥特风格 新艺术运动放弃任何的传统风格 自然(2)新艺术运动的范围 主要表现于建筑,涉及家具、工业产品、平面设计(3)新艺术运动派别(按线条装饰分) A.曲线派 主张师从自然,崇尚热烈而旺盛的自然活力。 代表法国、比利时,德国、荷兰、西班牙等 特点最典型的纹样都是从自然草木中抽象出来的B.直线派 主张与机械生产相适应的简洁直线几何形态 代表英国格拉斯哥学派、维也纳分离派 特点直线为主,形态、色彩简洁4、特征A。本质上是装饰主义运动,从自然中抽象出流动交织的线条,表现出有生命活力的表面装饰性,教少挖掘结构,是流 于肤浅的“为艺术而艺术”。B。不反对工业化,但并没有触及机器与设计的关系。C。加强工业化与审美、生活的关系。D。对女性的崇拜成为装饰主题。E。是承上启下的设计运动。是现代设计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儒勒舍雷现代“招贴广告之父”新艺术运动总结 新艺术是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种建筑、美术及实用艺术的风格。新艺术在时间上发生于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在设计发展史上也标志着是由古典传统走向现代运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转折与过渡,其影响深远。 新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很广泛的,在不同国家,不同学派,具有不同的特点。既有非常朴素的直线或方格网的平面构图,也有极富装饰性的曲线样式的优美造型。新艺术风格把主要重点放在动、植物的生命形态上,但设计师常常只是做表面上的装饰,流于肤浅的“为艺术而艺术”。 新艺术在本质上仍是一场装饰运动,但它用抽象的自然花纹与曲线,脱掉了守旧、折衷的外衣,是现代设计简化和净化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装饰风格特点(1)“形散神聚”是新古典的主要特点。在注重装饰效果的同时,用现代的手法和材质还原古典气质,新古典具备了古典与现代的双重审美效果,完美的结合也让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 (2)讲求风格,在造型设计上不是仿古,也不是复古,而是追求神似。 (3)用简化的手法、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去追求传统式样的大致轮廓特点。 (4)注重装饰效果,用室内陈设品来增强历史文脉特色(5)白色、金色、黄色、暗红色是欧式风格中常见的主色调,少量白色糅合,使色彩看起来明亮。 初步建立。在50年代后期日本设计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的体制。瑞典工业设计 卡尔马姆斯登 -瑞典“现代家具之父” 以人为本的丹麦工业设计 融合自然的芬兰现代设计包豪斯1、含义:包豪斯(Bauhuas)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经十多年的建设,集中了二十世纪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探索与实验成果,特别是荷兰“风格派”运动、苏联构成主义运动的成果,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大成的中心,把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二、奠基人: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包豪斯学院奠基人、精神领袖。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三、早期的包豪斯魏玛时期导师制“形式导师”“工作室导师”“联合办学”3、迪索时期4、新大师:指的是魏玛时期入学的,毕业后留校任教约瑟夫阿尔伯斯(基础课教学) 赫伯特拜耶(绘画教学) 马谢布鲁尔(家具设计)辛涅克谢柏壁画课程) 朱斯特史密特(雕塑工厂) 根塔斯托兹(纺织工厂)五、泛政治化时期(汉斯迈耶时期)六、包豪斯的痛苦结局(米斯时期 )七、历史作用及影响1.包豪斯的现代设计艺术思想(重视功能、技术、经济因素)(1)艺术与技术的统一;(2)设计的目的是功能,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进行。2.包豪斯对设计教育的影响(1)包豪斯建立了一整套的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2)包豪斯从事的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填补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业与工业间的鸿沟。(3)包豪斯设计教育造就了德国的设计风格:高度的理性化和严谨的功能化。3.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局限(1)过于重视构成主义理论,强调形式的简约,忽视了人对产品的心理需求,形式机械、呆板。(2)包豪斯抨击旧的艺术形式,排斥各民族的历史,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风格。(3)产品设计还停步在传统产品设计上,对富含技术的现代汽车、家电等相关设计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