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的初步观察.doc_第1页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的初步观察.doc_第2页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的初步观察.doc_第3页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的初步观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的初步观察Preliminary effect of autologous 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liver failure 巫贵成1 王 辉1 钟 庆1 何泽清2 邓元明3 WU Guicheng1 WANG Hui1 ZHONG qing1 HE Zeqing2 DENGYuanming31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肝病中心(中国 404000)2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CT、MRI科(中国 404000)3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放射科(中国 404000)(1.Department of Liver Disease,2. Departmenr of Radiology,3.Department of CT、MRI,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ral Hospital, Chongqing ,404000,China中图分类号:R5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80086(2011)06摘 要: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的初步疗效 方法12例经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无明显效果的肝衰竭患者。在无菌条件下采集骨髓100200ml,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出骨髓干细胞,通过介入的方法经肝动脉注射入肝内,静脉输注肝细胞生长素12周。观察移植后1月、2月、3月和6月患者症状、体征、肝脏生化和凝血酶原时间等的变化 结果 9例肝衰竭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白蛋白升高、胆红素降低,肝脏功能改善,所有患者未见明显副作用 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安全有效关键词:骨髓干细胞;移植;肝衰竭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eliminary effect of autologous 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liver failure. Methods Twelve patients with liver failure were studied. 100200 ml bone marrow from the patients was harvested in aseptic conditions. After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by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the stem cells were obtained and transplanted into the liver via hepatic artery. All patients were injected hepatic growth factor for 12 weeks.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and liver function and prothrombin time were followed up at the l month, 2month, 3month, 6month after transplantation. Result After transplantation,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and laboratory data of 9 patients were improved and levels of albumin was increased insignificantly. Complication and serious sideeffect were not observed.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for liver failure by autologous 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Key Words: 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s;Transplantation;Liver failure 目前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衰竭仍然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干细胞由于具有良好的增值和分化能力已被证明可以修复许多受损的组织而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已有不少采用干细胞移植治疗传统疗法不佳的疾病的报道,其疗效令人鼓舞。此研究初察了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就诊的肝衰竭患者12例,所有患者符合肝衰竭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1,排除肝癌、其它恶性肿瘤和严重心脑肺肾疾病。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1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1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男11例,女1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7.1217.83岁。12例肝衰竭患者中11例有腹腔积液,其中8例为大量腹腔积液并伴有下肢水肿,4例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没有肝肾综合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11例因乙型肝炎所致的肝衰竭中10例已服用抗病毒药物,其中8例HBV DNA5X102拷贝/Ml。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常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包括抗病毒(给予核苷类药物)、护肝(还原性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退黄(甲硫氨酸、前列腺素等)、促进细胞再生(促肝细胞生长素等)、调节免疫(胸腺肽)和蛋白、血浆支持治疗。白蛋白或血浆每天或隔天输注1次,每次血浆200ml或白蛋白10克,平均治疗1月,除转氨酶外,肝功能其余指标改善不明显,特别是白蛋白等指标恢复不佳,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改善,腹水消退不明显或消退后再次出现,移植前主要的基线指标ALB:26.232.50g/L, TBIL:72.6247.34 umol/L,ALT:29.6412.78U/L;AST:56.7225.21U/L,PT:19.073.14S。在知情同意基础上实施。1.2 方 法1.2.1骨髓采集 常规消毒、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在患者髂后上棘及其附近髂骨进行穿刺,每距离2cm打孔抽吸骨髓,每孔取骨髓2040ml,共采集骨髓100200ml,肝素抗凝。1.2.2 干细胞分离 7例采集骨髓200ml采用Lin负向纯化收集法(按试剂盒说明操作,由宁夏中联达生物有限公司提供)分离,5例采集骨髓100ml采用Ficoll法(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骨髓干细胞,经生理盐水洗涤,计数细胞约1.09.0X1010/L,调节体积为10ml的细胞悬液备用。1.2.3 移植及移植后处理 常规术前禁食、备皮、碘皮试,在局麻下穿刺股动脉,将动脉导管置于肝固有动脉,造影,在数字减影机监视下经肝动脉将10ml浓度为1.09.0X1010/L干细胞悬液缓慢注入肝内。移植后常规给予静脉滴注促肝细胞生长素80100mg12周。1.3 术后观察 术后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术后复查肝功能,特别是白蛋白、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等,了解肝衰竭恢复情况。1.4 统计分析 资料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结 果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除1例患者出院后1周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外,其余患者的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逐渐缓解,白蛋白逐渐升高,胆红素逐渐下降,转氨酶无明显变化,出院后1月、2月、3月和6月复查白蛋白(ALB)、胆红素(TBIL)与移植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表2),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1例死亡外,9例白蛋白明显上升,2例疗效不明显(1例为Lin负向纯化收集法,1例Ficoll法),以最后一次随访白蛋白升高1 g/L或/和胆红素下降5umol/L评价总有效率为75%(9/12)。不同分离方法:试剂盒(5/7)和淋巴细胞分离液(4/5)以及不同骨髓量:100ml(4/5)和 200ml(5/7)之间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1例患者在采取骨髓后出现头昏表现,平卧休息后缓解,其余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无疼痛、出血、异位栓塞等并发症发生。表1干细胞移植治疗前与移植治疗后白蛋白较(xs)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1月 治疗后3月 治疗后6月ALB(g/L) 26.232.50 34.503.82 35.672.25 36.202.74t 3.64 4.68 6.89P 0.01 0.01 0.01与治疗前相比表2干细胞移植治疗前与移植治疗后胆红素较(xs)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1月 治疗后3月 治疗后6月TBIL(umol/L) 72.6247.34 65.4536.25 51.4027.84 34.7822.21t 4.82 5.94 7.78P 0.01 0.01 0.01与治疗前相比3讨 论原位肝移植是综合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肝功能衰竭治疗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供体来源缺乏、移植费用高昂以及排异反应等因素使临床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积极致力于干细胞移植,特别是自体骨髓来源的干细胞移植来治疗肝衰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的报道一致27,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肝功能、症状和预后方面有明显改善,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和并发症。目前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包括:怎样获得足够数量和活性的干细胞?什么途径是最佳的移植途径?要获得足够数量和活性的干细胞,采集骨髓的量、分离骨髓干细胞的方法等十分重要。目前多数研究采集骨髓量100200ml,分离方法有Lin负向纯化收集混合法、Ficoll法(淋巴细胞分离液)、流式细胞仪分选法、免疫磁珠法、外周血细胞分选仪分选法等方法,分离的细胞数量多在1081010之间。虽然在理论上Lin负向纯化收集法获得的细胞回收率和成活率更高、骨髓量越大获得的干细胞越多疗效越好,但从本组病例来看,采用Lin负向纯化收集混合法与Ficoll法、采集骨髓量100ml和200ml(分离的干细胞数量均在109以上),没有显著差异。移植途径除了经肝动脉外,也可经门静脉和直接注射入肝脏。移植部位除了肝脏外,也可移植到脾脏、腹腔。尽管理论上和一些动物实验研究证明移植到其它部位可行,但目前尚未见其它途径和部位移植优于经肝动脉移植到肝脏的临床研究。另外,年龄、病情和病种可能也是影响疗效的原因,尽管本组病例不明显,但引起肝衰竭的病因和种类不同,预后差异也较大,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组病例除1例采集骨髓后引起头昏表现外并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和并发症,但有报道引起肝静脉闭塞等并发症8以及干细胞可能的致瘤性等仍需要进一步观察。与其他临床研究一样,尽管目前近期的观察是有效的,但是由于临床影响因素较多、样本量较小,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还需要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更加严格的设计并进行随机对照来进一步证实9。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 肝衰竭诊疗指南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6):422425.2 Sakaida I,Terai S,Nishina H, et al. Development of cell therapy using autologous bone marrow cells for liver cirrhosisJ. Med Mol Morphol,2005,38(4): 197202.3 Zhan YT, Wei L, Chen HS, et al.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stem cells in rat hepatic fibrogenesis environmentJ. Zhonghua Ganzangbing Zazhi,2003,11(11):673675.4 Fang B, Shi M, Liao L, et al. Systemic infusion of FLK1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meliorate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fibrosis in miceJ. Transplantation,2004,78(1):8388.5 Yannaki E, Athanasiou E, Xagorari A, et al. GCSFprimed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or GCSF per se accelerate recovery andimprove survival after liver injury, predominantly by promotingendogenous repair programsJ. Exp Hematol,2005,33(1):108119.6 高志良,彭亮,崇雨田,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慢性肝衰竭的疗效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S):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