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本科第2学期作业题.doc_第1页
运动生理学本科第2学期作业题.doc_第2页
运动生理学本科第2学期作业题.doc_第3页
运动生理学本科第2学期作业题.doc_第4页
运动生理学本科第2学期作业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2010-2运动生理学作业题第一次作业第九章 运动训练的若干问题的生理学分析一、名词解释 运动负荷阈 极点 第二次呼吸 过度训练 准备活动 整理活动二、选择题1、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的生理本质,就是通过有目的的身体练习使人体( )。 A.机能水平获得提高 B.运动能力获得提高 C.生理功能、生物化学和形态结构产生适应性增强 D.各器官功能的协调2、训练使体质增强的生理本质是积极的适应过程,当训练中止后( )。A. 适应会很快消失 B. 适应会延续一段较长时间, C. 适应会长期存在 D. 适应会逐步消失。3、超负荷的量可通过控制两个基本因素来改变,这两个因素是( )。 A.训练负荷的大、小 B.刺激性质与适应程度, C.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D.训练强度和训练密度。4、随着锻练效果的提高和学生体质的增强,机体对原有的生理负荷反应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明显反应。5、赛前运动员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处于何种状态,有助于克服内脏器官的功能惰性( )。 A.兴奋性升高 B.兴奋性下降 C.兴奋性过高 D.兴奋性保持稳定状态。6、赛前状态时运动员的脉率变化为( )。 A.变化不定 B.加快 C.减慢 D.不变7、赛前状态时,收缩压的变化为( )。 A.不变 B.升高 C.下降 D.变化不定。8、赛前状态可引起肺通气量( )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增加或减少。 9、出现极点时( )。A.吸氧量能满足运动的需氧量 B.吸氧量不能满足运动的需氧量,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10、准备活动后体温升高的生理作用表现错误的叙述为( )。A.增加肌肉收缩速度 B.提高ATP含量,C.提高酶系统活性 D.提高最大吸氧量。11、极点产生原因错误的叙述为( )。A.供氧不足,乳酸大量产生 B.运动中枢兴奋过程占优势,C.运动动力定型暂时紊乱 D.呼吸循环系统活动紊乱。12、准备活动与赛前状态在作用上相同之处为( )。 A.推迟疲劳的出现 B.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 C.延长运动时间 D.加速恢复过程。13、运动开始后不久,运动者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跳加快、肌肉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等反应,这是( )。 A.疲劳现象 B.“极点”现象 C.假稳定状态 D.过度紧张。14、“第二次呼吸”出现时,由于何种关系得到协调,使破坏了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 )。A.内脏器官与交感神经系统 B.汗腺分泌和内脏器官,C.运动功能和交感系统 D.植物性和运动性功能。15、经过准备活动后的正式练习到达终点时( )。A.血乳酸含量增加较多 B.血乳酸含量增加较少,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三、填空题1、运动训练原则是,和。2、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准备活动的强度应以,或心率约达到,时间为为宜。3、准备活动结束到正式练习开始的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在一般教学课中,以为宜。4、准备活动的内容包括和。5.运动负荷阈包括运动练习的,和等4个基本因素。6、运动员的生理功能水平具有,和等特点。7、人体通过体育锻炼使功能提高的本质是一种积极的过程。8、库珀提出,为发展有氧能力,心率宜在,并至少要维持的时间。四、判断题1、人体能对外界环境刺激产生适应的能力是实现可训练性的生理基础。( )2、年龄越小,安排全面身体训练的比例也就越大。( )3、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全面身体训练的比例也应相对减少。( )4、全面身体训练的内容、手段要全面,不应受到专项特点的限制。( )5、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身体负荷越大,对身体产生的作用的就超强,效果就越好。( )6、“强度法则”提示强度小的刺激条件反射建立慢,而在生理范围内较强的刺激则条件反射建立快。( )7、运动的强度、密度、时间和数量是组成和影响负荷阈的基本因素。( )8、运动负荷就是负荷量,它是由时间、数量和距离组成的。( )9、外部负荷大小和所引起的生理负荷大小是一致的。( )10、在体育教学训练中身体负荷越大,对身体产生的作用的就越强,效果就越好。( )五、问答题1、试分析超负荷和渐增负荷原则的应用意义与方法。2、试分析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和影响准备活动效应的因素。3、分析实施生理评定与生理监控的意义与作用。4、运动训练生理评定的原则有哪些?在训练实践中如何实施运动心率的测评?第十章 肌肉力量一、名词解释 肌肉力量 力量耐力 绝对力量 相对力量 中枢激活 超负荷原则二、选择题1、从事等长练习能有效地发展( )。 A.最大静力性力量和静力耐力 B.速度耐力, C.爆发力 D.重量性力量。2、推举时,将举起的杠铃慢慢放下,属于( )。 A.离心练习 B.等长练习 C.等张练习 D.超等长练习。3、多级跳和跳深属于( )。 A.离心练习 B.等长练习 C.等张练习 D.超等长练习。4、力量训练可以增加人体肌肉中的( )。 A.肌糖原物质 B.收缩蛋白 C.三磷酸腺苷 D.脂肪。5、要使在训练中获得的力量不消退,训练的频率至少应是( )。 A.每周训练一次 B.每二周训练一次 C.每三周训练一次 D.每四周训练一次。6、下列被认为是其他素质基础的是( )。 A.速度 B.耐力 C.灵敏 D.力量。7、发展磷酸原系统,要求运动强度大,而最合适持续的时间是( )。 A.10s以内 B.1020s C.2030s D.30s到1min。8、肌肉长时间对抗最大阻力收缩的能力称用( )。 A.最大肌力, B.快速肌力, C.爆发力, D.肌肉耐力。9、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称作( )。 A.最大肌力 B.快速肌力 C.相对肌力 D.肌耐力。10、适合举重和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A.30RM B.15-20RM C.10-15RM D.5RM。11、适合100m跑和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A、6-10RM, B.15-20RM, C.10-15RM, D.5RM。12、适合400m跑和800m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A.6-10RM, B.15-20RM, C.10-15RM, D.5RM。13、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肥大,主要与以下哪一因素的改变有关( )。A.肌纤维增粗, B.毛细血管增加, C.血红蛋白增多, D.肌糖原含量增加。14、一般情况下,在一次训练课中力量练习的顺序是( )。A.大肌群训练在先,小肌群训练在后, B. 小肌群训练在先,大肌群训练在后, C. 大小肌群训练不分先后, D.以上都不是。三、填空题1、肌肉力量根据肌肉收缩形式分为和, 肌肉力量根据表示的方法分为和。2、动力性力量可分为和两种,前者的典型例子如项目,后者的典型例子如项目。3、发展肌肉力量的训练原则是、和。4、超负荷是指负荷超过的阻力,它可使肌肉收缩并产生相应的生理适应。5、在负重抗阻训练过程中,为贯彻负荷原则,当训练到某个阶段而力量增加时,就必须负荷,但要注意。四、判断题1、力量素质是许多项目取得优秀运动成绩的基础。( )2、小重量而次数多练习,可以发展慢肌纤维。( )3、儿童少年不宜进行负重过重和过长时间的静力性练习。( )4、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动员所有肌纤维参与工作,而产生最大的力量。( )5、超负荷原则是指超过本人负荷的能力。( )6、肌肉力量增长愈快,而停止训练后力量消退也愈慢。( )7、肌肉先向心收缩,然后迅速地转向离心收缩,称为超等长练习。( )8、力量增长后爆发力也会增长。( )9、静力性力量是指肌肉在等长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它使身体维持或者固定于一定的位置和姿势,而无明显的位移运动。( )10、动力性力量是指肌肉在动态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此时机体产生明显的位移运动。( )11、等速肌肉力量是肌肉在其控制的关节活动范围内以恒定速度进行最大收缩的能力,是目前国内外肌肉力量评价常用的指标。( )12、快速肌肉力量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爆发力是快速肌肉力量的觉表现形式。( )13、缺乏训练的人和训练水平良好的运动员在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能够动员的运动单位比例是相同的。( )14、力量训练能够提高运动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15、一般情况下,在一次力量训练课当中,大肌群训练在先,小肌群训练在后,原因是小肌群在力量训练中较大肌群容易疲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肌群乃至身体整体工作能力。( )五、问答题1、简述力量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基础。2、决定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因素是什么?3、分析影响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负荷因素(PIRST)。第二次作业第十一章 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一、名词解释氧亏 运动后过量耗 最大吸氧量 无氧阈 乳酸阈 需氧量 二、选择题1、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最重要的是( )。A.吸氧量, B.最大吸氧量, C.无氧阈, D.肺通气量。2、下列生理学基础不属于有氧耐力的是( )A.左心室壁显著增厚使心脏体积增大, B.肌红蛋白储量增多,肌毛细血管网增多C.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D.最大吸氧量提高。3、训练初期最大吸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 )A.动静脉氧差的增大, B.肺活量的增大C.血红蛋白的增多, D.心泵功能增强。4、下列不适宜用来提高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是( )。A.间歇训练, B.重复训练, C.变速训练, D.疾跑训练。5、一般耐力主要依靠( )供能。A.磷酸原系统, B.乳酸能系统, C.有氧氧化系统, D.无氧氧化系统。6、决定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是( )。A.吸氧量, B.心室泵血功能, C.动静脉氧差, D.肺通气量。7、力量爆发型运动的主要供能系统是( )。A.有氧氧化; B.乳酸能; C.ATP-PCRr; D.乳酸能+有氧氧化。8、无氧阈值高的运动员是( )。A.短跑运动员, B.投掷运动员, C.体操运动员, D.长跑运动员。9、有氧耐力主要与人体肌肉中的( )有关。A.糖原贮备量, B.脂肪贮备量,C.三磷酸腺苷贮备量, D.蛋白质贮备量。10、评定人体有氧能力的指标错误的是( )。A.无氧阈, B.最大吸氧量, C.心输出量, D.氧债。11、从事耐力训练的运动员,最大吸氧量比一般人要高,主要原因是( )。A.心泵功能和肌细胞对氧的摄取与利用能力提高,B.血液运氧的能力提高,C.慢肌纤维的百分含量增高, D.呼吸系统功能增强。12、采用强度较低而持续时间长的练习或长段落的间歇训练,主要是发展( )。A. 无氧耐力, B. 有氧耐力, C. 静力耐力, D. 速度耐力13、衡量肌细胞摄O2能力的最佳指标是( )。A.肌纤维线粒体数量,B.有氧代谢酶的活性,C.动-静脉氧差,D.呼吸膜两侧Po2差。14、氧脉搏是指机体( )。A.从每分吸入气体中摄取的O2, B.从每次吸入气体中摄取的O2,C.从每分心输出量中摄取的O2, D.从每搏输出量中摄取的O2。15、间歇训练法的特点是( )。 A.练习强度固定,间歇时间是依完全恢复而定, B.练习强度固定,每次间歇时间都一样, C.练习强度和间歇时间都有严格规定,D.练习强度不定,间歇时间严格规定。16、有训练者在完成定量负荷时机能反应的特点错误的是( )。A. 动员快, B.反应大, C.恢复快, D. 反应小。三、填空题1、成人为了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基本生理活动约每分需氧ml。2、成人安静时的和相同,约250ml.min-1。3、运动后恢复期的过量氧耗远大于,说明运动后过量耗氧不仅用于偿还所你下的氧,而且还要用于偿还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量。4、无氧能力包括不需氧的和的运动能力。5、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是,外周机制是。6、肌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可用肌肉动静脉来衡量,其值越大,表明肌肉细胞利用氧的能力越。7、间歇训练法它是运动员在一次练习后恢复情况下,进行下一次练习的方法。8、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是、和等。四、判断题1、最大吸氧量的大小与有氧耐力的能力大小无关。( )2、用无氧阈强度进行训练能有效地提高有氧耐力。( )3、安静状态下,人体每分钟吸氧量与每分钟需氧量量处于平衡状态。( )4、无氧阈指标是反映机体对最大吸氧量的实际可利用率,而最大吸氧量则是反映机体最大吸氧能力的可能性。( )5、运动时的氧耗量与运动强度成正比关系,所以常用耗氧量作为运动强度指标。( )6、心脏的泵血功能是最大吸氧量的外周机制。( )7、肌肉利用氧的能力是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 )8、在同一强度运动中,运动员的血乳酸浓度愈低,其有氧耐力就愈差。( )9、优秀耐力运动员,心脏体积增大主要是心室壁明显增厚。( )10、优秀耐力运动员运动时,利用脂肪供能能力较高,从而可节约糖原,推迟疲劳的到来。( )11、低乳酸值的间歇训练,是发展无氧耐力的主要训练方法。( )五、问答题1、试述有氧运动能力的生理学基础。2、最大吸氧量和无氧阈在体育运动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3、试述运动后过量耗氧形成的原因。4、如何测定和评价人体力量爆发型(ATP-PCr系统)运动能力?第十二章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 一、名词解释 运动性疲劳 超量恢复 自由基 积极性休息二、选择题1、运动性疲劳是由于( )。 A.运动引起,B.营养不足引起,C.训练环境不良引起, D. 训练过度引起。 2、疲劳时生理指标可能的变化错误的是( )。 A.背肌力和握力暂时下降, B.反应时缩短, C.腠跳反射阈值增高, D.皮肤空间阈值增大。3、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自由基学说认为错误的是( )。A.能造成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伤和破坏, B.使膜受体、离子通道、膜拜蛋白酶以及膜的液态性、流动性改变,造成对膜的通透功能的影响,C.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使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及ATP的有氧合成发生障碍,D.仅造成上述局部变化。4、欲使运动中堆积的乳酸尽快消除,运动结束后应采用的措施错误的是( )。A.平卧休息, B.从事其他运动项目的练习,C.活动性休息, D.整理活动。5、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食用高糖膳食( )。A.肌糖原恢复速度较快, B.肌糖原恢复速度较慢,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6、运动后恢复最快的物质是( )。A.PCr, B.肌糖原, C.氧合血红蛋白, D.甘油三酯。 7、超量恢复的规律主要表现为( )。A.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但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B.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还能永久保持。C.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仅恢复到原来水平,不能超过原来水平。D.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不能超过原来水平。 8、影响肌糖原恢复速度的主要因素错误的是( )。 A.运动强度, B.运动频度, C.运动持续时间, D.饮食。9、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认为引起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因素错误的是( )。 A.血液PH下降,B.机体严重脱水,C.血浆渗透压、血浆电解质浓度改变,D.A+B。三、填空题1、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几种学说是、和。2、按疲劳发生的部位可将运动性疲劳分为和。3、中枢疲劳可能发生在从直至运动神经元。4、从神经-肌肉接点直至肌纤维内部的等,都是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5、磷酸原在恢复过程中,恢复一半的时间是,完全恢复的时间是。6、乳酸清除的主要途径有、和。四、判断题1、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下降的现象。( )2、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肌工作能力降低的表现,其原因从运动中枢到骨骼肌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 )3、代谢产物堆积学说认为产生运动性疲劳,主要是机体严重脱水导致血浆渗透压及电解质浓度改变等因素引起的。( )4、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血液PH下降,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大量堆积所致。( )5、肌肉活动量愈大,消耗过程愈剧烈,超量恢复也愈明显。( )6、不同的生理功能和不同的能源物质出现超量恢复的时间不同。( )7、生理指标的恢复与工作强度有关,工作强度愈大,相应的恢复速度就愈快。( )8、激烈运动后,心率的恢复速度和其他指标相同。( )9、一般认为,同一个人在相同负荷练习后血乳酸升高或清除时间延长是运动性疲劳的征象之一。( )10、定量负荷后,恢复时间延长,基础心率加快不一定是疲劳的征象。( )11、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五、问答题1、试述运动性疲劳及其产生机制。 2、试述超量恢复的基本规律及其实践意义。3、简述乳酸清除的途径及恢复时间。第三次作业第十三章 儿童少年和体育运动一、名词解释青春发育期 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 敏感期 骨龄 青春性高血压 心搏峰负荷阈 最佳心率范围二、选择题1、儿童少年骨成分与成年人比较,骨组织内水分和有机物( )、无机盐( )、弹性( )、坚固性( )。A.多,少,大,差, B.少,多,大,差, C.多,少,差,大, D.少,多,差,大。2、儿童少年肌肉发育尚不完善,表现为肌纤维( )。 A.较长, B.较短, C.较粗, D.较细。3、通常,儿童少年的动脉血压( )。 A.比成人要高, B.比成人要低, C.与成人相同, D.与成人相比无规律可循。4、儿童少年肺通气量相对值比成年人( )。 A.大, B.小, C.相等, D.不相等。5、儿童少年最大吸氧量的绝对值( )。 A.低于成人, B.与成人相同, C.高于成人, D.与成人相比差不明显。6、儿童少年蛋白质代谢的特点是( )。 A.合成过程小于分解过程, B.合成过程大于分解过程, C.合成过程等于分解过程, D.合成过程随年龄递增。7、儿童少年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过程表现为( )。 A.兴奋过程占优势, B.抑制过程占优势, C.兴奋和抑制过程相均衡称, D.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均衡。8、儿童少年疲劳和恢复的特点是( )。 A.容易疲劳,而不容易恢复, B.不容易疲劳和恢复, C.容易疲劳,也容易恢复, D.不容易疲劳,而容易恢复。9、各项身体素质自然增长速度顺序,从大到小排列是( )。 A.力量耐力速度 B.耐力速度力量C.速度力量耐力 D.力量速度耐力。10、挑选能成材的优秀运动员,一般应该选青春发育期是( )。 A.提早发育,发育高潮期缩短 B.提早发育,发育高潮期正常的 C.正常年龄开始发育,发育高潮期延长的 D.正常年龄开始发育,发育高潮期正常的11、构成运动负荷阈的因素错误的是( )。 A.负荷的强度, B.练习的持续时间, C.运动的密度, D.动作完成的质量。12、随着锻练效果的提高和学生体质的增强,机体对原有的生理负荷反应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明显反应。三、填空题1、儿童少年骨的弹性和韧性比较,不易骨折,但差,承受各种压力和肌肉拉力的能力成人,易发生弯曲和形变。2、儿童少年蛋白质代谢的特点是合成过程分解过程,即处于。3、儿童少年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交感神经兴奋占,因而,心率,且年龄越小,心率越。4、在完成最大强度的工作时,儿童少年血液中的乳酸含量要比成人,且年龄愈小,血乳酸水平。5、儿童少年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神经细胞物质代谢,合成作用速度,所以,疲劳后恢复也。6、按照男女身体素质增长速度的特点和增长速度的基本趋势,男子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和。7、中学体育教学负荷阈的生理学基础是与,通常把体育课适宜生理负荷的平均心率标准定为。 四、判断题1、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速度均衡、连续递增的过程。( )2、儿童少年关节活动的幅度、灵活性均比成年人好,但关节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则不如成年人,因此,在外力作用下容易脱位。( )3、儿童少年心脏的重量和容积均小于成人,但与体重的比值则与成人相近,甚至在一定年龄阶段还高于成人。( )4、由于儿童少年心脏发育还不完善,所以与其整体的发育水平是不相适应的。( )5、由于儿童少年氧运输系统的功能赶不上成人,因此他们的最大通气量和最大吸氧量的绝对值和相对值比成人低。( )6、儿童少年肝糖原贮备比成人多,但肌肉占体重的百分比和肌糖原含量较成人低,因此糖的有氧氧化能力不及成年人。( )7、青春发育期女子由于内分泌腺活动的变化,可能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暂时下降,表现为动作不协调。( )8、从各项素质年增长率的曲线来看,增长的速度不是直线的,而是匀速发展的,成等比例地增长。( )9、日历年龄并不能真正反映个体成熟的早晚,而生物年龄才能真实地反映个体的成熟状况。( )10、通常把心输出量保持在较高水平的心率范围称“最佳心率范围”。( )五、问答题1、儿童少年运动系统有何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什么?2、儿童少年的神经系统有何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如何进行体育教和训练?3、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发展有哪些特点?4、试分析中学体育教学负荷阈的生理学基础,在体育课中如何掌握好负荷阈?5、儿童少年青春性高血压的特点是什么?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对待?第十四章 女子与体育运动一、选择题1、成年女子骨骼肌的重量约占体重的( )。A.20% B.45% C.30% D.55%。2、引起卵巢排卵的原因是( )。A.月经中期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突然升高B.月经中期卵泡刺激素突然升高C.月经中期黄体生成素突然升高D.月经中期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突然降低3、一般认为,在月经周期中机体运动能力的变化表现为( )。A.月经前几天较好 B.排卵日最好 C.经期较好 D.排卵后一周内较好4、有人认为,女子比男子更适合从事耐力性运动是因为( )。A.女子运动器官结构和功能的特征所决定的 B.女子肌肉力量和收缩速度较差的缘故C.女子体内脂肪贮备较多所致 D.神经的调控能力和神经兴奋传导速度较慢所致5、女子的柔韧性高于男子是由于( )。A.女子运动器官结构和功能的特征所决定的 B.女子肌肉力量和收缩速度较差的缘故 C.女子体内脂肪贮备较多所致 D.神经的调控能力和神经兴奋传导速度较慢所致6、女子爆发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是( )。A.女子运动器官结构和功能的特征所决定的 B.女子肌肉力量和收缩速度较差的缘故C.女子体内脂肪贮备较多所致 D.神经的调控能力和神经兴奋传导速度较慢所致7、与男子相比,女子的静力性力量( )。A.低 B.高 C.稍低 D.稍高。8、与男子相比,女子对静力性工作的适应能力( )。A.低 B.高 C.稍低 D.稍高。9、与男子相比,女子对动力性工作的适应能力( )。A.低 B.高 C.稍低 D.稍高。10、雌激素的主要作用错误的是( )。A.促进女性副性征的出现, B.调节正常月经周期和维持妊娠C.注入外源性雌激素,对腺垂体促性激素的分泌有正反馈作用D.促进女性器官的发育和女性副性征的出现。11、在女子月经周期中体温以( )。A.月经期及排卵前期最低 B.排卵日最低C.排卵后期最低 D.排卵日最高二、填空题1、女子的柔韧性高于男子是由于。2、与男子相比,女子的静力性力量。3、与男子与相,女子对静力性工作的适应能力。4、与男子相比,女子对动力性工作的适应能力。5、女子血红蛋白总量和红细胞总数低的原因是功能较差,与水平不高也有关。6、女子对动力性力量练习的适应能力比男子;而对静力性力量练习中某些动作的适应能力相对比男子。三、判断题1、女子各部分肌群的静力性力量平均为男子的50%左右( )。2、女子有氧能力、无氧能力以及力量、速度、柔韧等运动能力都低于同龄男子。( )3、女子能更有效地利用脂肪供能,因而女子的有氧能力比男子高。( )4、女子的动力性力量和静力性力量均较男子低,而且对动力性运动和静力性工作的适应能力都比男子弱。( )5、女子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和心血管系统机能均低于男子。( )6、长期的运动训练可能会影响初湖年龄,运动员的初湖年龄偏晚,但一般也在正常范围。( )第十五章 环境与运动一、名词解释体温 热习服 冷习服 中暑二、选择题1、体温是指( )。A.人体皮肤的平均温度, B.人体内部的温度, C.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D.人体表面和内部温度的均值。2、正常人直肠、腋窝和口腔温度的关系是( )。 A.直肠口腔腋窝, B.直肠腋窝口腔, C.口腔腋窝直肠 , D.腋窝直肠口腔。3、体内产生的热量,实际上来自于( )。 A.细胞的物质代谢, B.细胞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C.细胞中的物质氧化过程, D.细胞从外界摄取的能量。4、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的热量约占体内总产热量的( )。 A.70%, B.80%, C.90%, D.50%。5、当环境温度超过30度时,机体主要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散热( )。 A.辐散, B.对流, C.传导, D.蒸发。6、自主性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 )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下丘脑。7、在高原,使人体机能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缺氧, B.气稀薄, C.低气压, D.低气温。8、水环境对人体功能的影响,表现在完成与陆上相同强度运动时( )。 A.肺通气量增大, B.呼吸当量减少, C.吸氧效率下降, D.搏出量增加。9、实际工作中常用表示体温的是( )。 A.腋窝温度, B.口腔温度, C.直肠温度, D.体表的温度。 10、热习服的重要标志错误的叙述是( )。A.下丘脑体温调定点较高, B.热环境下安静和肌肉活动时心率减慢, C.血浆量增加,使机体能容纳更多的热量, D.外周导热能力增强。11、高原对运动成绩的影响表现错误的为( )。A.2min以上的耐力项目,运动成绩下降, B.海拔越高,耐力跑的成绩下降越明显, C.短距离跑成绩反而提高, D.铅球、链球的成绩下降。12、人体高原习服的表现错误的叙述是( )。A.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的容积密度减少, B.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加, C.安静和次最大强度运动时,心率下降, D.肺和肌肉的血管分布增加。三、填空题1、生理学所称的体温是指,通常测定温度、温度和温度代表体温。2、体温的相对稳定,乃是在机构的控制下,体内过程和过程取得动态平衡的结果。3、皮肤散热的方式除辐射、传导外,还有和;安静时体热散发最主要方式是而运动时又以方式散热为主。4、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受控装置包括器官和器官,受控对象为机体。5、热习服是机体对抗的一种;它表现身体对炎热的能力的提高6、高原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对诸因素的影响,因而,人在高原时最大吸氧量明显。 四、判断题1、健康人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外界环境的温度越高,机体通过辐射散失的热量就越多。( )3、对热习服的人,运动时皮肤血流减少,伴随排汗能力提高,机体外周导热能力增强。( )4、人在寒冷环境下,骨骼肌寒颤加强,促使产热量增加,是冷适应的标志之一。( )6、高原服习,表现从事耐力项目或长时间运动的能力得到提高。( )6、水环境可使循环功能发挥更大的潜力。因此,在水中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心率以及最高心输出量高于陆上水平。( )五、问答题 1、不同时间运动时体温有何变化?适度提高体温对运动有何意义? 2、试述高原习服的生理学机制?第四次作业第十六章 运动与免疫一、名词解释 免疫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抗原 抗体 免疫反应二、选择题1、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病原体感染获得的免疫 B.微生物获得的免疫C.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 D.遗传获得的免疫2、经遗传获得的免疫称作( )。A.获得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细胞免疫3、免疫反应一般分三个阶段,分别是( )。A.感应阶段、增殖和分化阶段、效应阶段 B.增殖和分化阶段、感应阶段、效应阶段C.效应阶段、感应阶段、增殖和分化阶段 D. 增殖阶段、分化阶段、效应阶段4、可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的是( )。A.小负荷运动 B.中等负荷运动 C.大负荷运动 D.长期大负荷运动。5、体液免疫主要指由(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A.NK B.B C.T D.K6、细胞免疫通常指由( )引发的免疫反应。A.NK B.B C.T D.K7、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A.易发生肿瘤 B.易发生超敏反应 C.易发生感染 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8、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9、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10、免疫对机体( )。A.有利 B.有害 C.无利也无害 D.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条件下有害。11、免疫的现代概念是( )。A.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B.机体清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对机体都是有利的C.机体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三、填空题1、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激发免疫细胞、和的过程称为免疫应答。2、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和。3、免疫可分为免疫和免疫,前者也称作免疫,后者称作免疫。4、人体免疫系统由、和共同组成。它们是机体免疫功能及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基础。5、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化、增殖与定居的场所,分为和。6、T细胞主要参与者机体的免疫应答,而B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形成大量的,主要参与者机体的免疫应答。四、判断题1、体液免疫主要通过T细胞所介导,而细胞免疫主要通过B细胞所介导。( )2、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的细胞以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最为活跃。( )3、特异性免疫是在种族发育进化过程中形成并经遗传获得的。( )4、NK细胞能够直接杀伤某些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的细胞。( )5、运动时氧自由基升高有强烈的免疫抑制效应。( )6、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补体和溶菌酶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7、在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中,效应阶段主要是指激活TC细胞发挥特异性细胞毒性作用。( )8、适度运动可以提高免疫机能,降低感染性疾病的患病风险,而大强度运动训练则对免疫机能可能有抑制作用。( )五、问答题1、何谓免疫?举例说明免疫的三大功能及功能异常的表现。2、简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过程。3、简述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4、简述适度运动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第十七章 体适能一、名词解释体适能 肌适能 健康 康宁 运动处方二、选择题1、体适能概念源自于( )。A.中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2、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适能是( )。 A.健康体适能, B.技能体适能, C.有氧适能, D.肌适能。3、在耐力性运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 A.有氧适能, B.肌适能, C.技能体适时能, D.健康体适能4、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原因是由于( )。 A.自然衰老, B.锻炼活动减少, C.体脂增加, D.疾病。5、人体摄取、运输利用氧的能力即( )。A.健康体适能, B.体适能, C.肌适能, D.有氧适能。6、以健身和健康为目的运动,一般人的运动频率应以( )次/周为宜。A.34, B.2, C.7, D.46。7、运动处方中的核心要素是( )。A.运动强度, B.运动类型, C.运动时间, D.运动频率。8、以下几项是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 )。A.潜水, B.举重, C.骑自行车, D.冰球。9、最大心率不容易测定,可采用公式推算,若某同学的年龄是25岁,则公式推算他的最大心率为( )。A.200, B.195, C.190, D.205。10、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用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 )。A.动脉血含氧量, B.动静脉氧差, C.血压, D.血红蛋白。三、填空题1、体适能由和组成。2、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 、和身体成分等因素。3、和活动是健康和康宁的基石。4、有氧适能是指人体、和的能力。5、肌适能主要包括、和。6、按年龄推算个人最高心率的公式是。7、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训练课都应包括3个部分,即、和。8、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和运动时间。四、判断题1、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经常积极地进行科学的健身活动能有效地促进机体的健康。( )2、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健康”概念,是指一个人只要躯体和心理健康就可以认为是健康的。( )3、许多研究证实,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决定氧运输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有氧适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4、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高度相关,肌肉力量愈大,则肌肉耐力愈好。( )5、除了最大吸氧量以外,乳酸阈也是反映有氧能力高低的指标。( )6、专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都很好,所以不需要制定健身运动处方,只需要制定竞技运动处方。( )7、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体脂的增加造成的,所以保持或改善有氧适能水平的最简易方法是减少多余的脂肪。( )8、测定肌肉力量最容和最方便的方法是否RM测验,1RM是指恰能举起一次的最大重量,1RM最大负荷是通过测验和修正而决定的。为了准确,每次都应选择不同的器械装置以比较测验结果。( )五、问答题1、何谓体适能?它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什么是有氧适能?它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3、肌适能的含义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4、怎样评价有氧适能和肌适能?5、为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制定一份具体的有氧运动处方。6、简述制定运动处方的程序。第十八章 身体组成、肥胖和运动减肥一、名词解身体组成 肥胖 体重指数二、选择题1、身体内的脂肪贮藏量决定于( )。 A. 脂肪细胞的数量 B. 脂肪细胞的体积或容量, C. 脂肪的厚度 D. 脂肪细胞的数量与每个细胞的体积或容积。2、体脂对运动的障碍女子比男子更大,但在下列运动中存在着有利因素的是( )。 A.竞走 B.体操 C.短跑 D.游泳。3、有人提出,女运动员体脂%的安全下限是体重的( )。 A.18%, B.13% C.22% D.20%。4、人体内脂肪组织过量的堆积,则称为肥胖。男性和女性的体脂%分别超过( )则为肥胖。 A.20%、30%, B.13%、20% C.15%、20% D.20%、25%。5、理想体重即指符合体脂百分百分比标准的体重。一般成人标准体脂百分比,男性和女性分别为( )。 A.20%、30%, B.13%、20% C.15%、20% D.20%、25%。三、填空题1、体重指数是指体重与之比值,是判断是否肥胖的一种方法。2、一般认为超过标准体重的%即肥胖;%即轻度肥胖;%即中度肥胖;%即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