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月考2013.9.doc_第1页
高中月考2013.9.doc_第2页
高中月考2013.9.doc_第3页
高中月考2013.9.doc_第4页
高中月考2013.9.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生物月考试卷(2013.9)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涂在机读卡上,每题1.5分)1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技术繁殖优质奶羊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B人工授精后的一定时间内,收集供体原肠胚用于胚胎分割C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D一次给受体母羊植入多个胚胎可增加双胞胎和多胞胎的比例2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一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一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A胚胎移植技术 B胚胎干细胞技术 C单克隆抗体技术 D基因治疗技术3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4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5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6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就是把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 B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DNA分子杂交C基因芯片可以改造变异基因D原核生物基因不能用来进行真核生物的遗传改良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8.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所起的作用是 ( ) A消化细胞膜易于融合 B分解培养基的蛋白质供给细胞营养 C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D用于细胞内物质的分解9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A菊花花瓣细胞培育出菊花新植株B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 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10在下列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寒的番茄植株D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11.基因工程技术引起的生物变异属于()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 不可遗传的变异12.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4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至少有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 A540个 B8100个 C17280个 D7560个13.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虫基因的提取和运输都需要专用的工具和载体 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到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14.当前医学上,蛋白质工程药物正逐步取代第一代基因工程多肽蛋白质类替代治疗剂,基因工程药物与蛋白质工程药物的区别是() A都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 B都与天然产物不相同 C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相同,蛋白质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不相同 D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不相同,蛋白质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15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 ) A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等 D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16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用胰蛋白酶处理培养过程中的杂交瘤细胞 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17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的某种化合物被3H标记。一段时间后,发现3H只集中在愈伤组织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则培养基中被标记的化合物最可能是 ( ) A.氨基酸 B核苷酸 C葡萄糖 D水18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则制作人工种子,及生产治疗烫伤、割伤的药物紫草素,应分别选用编号是的 ( )A B C D19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或杂种个体D“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不能使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能得到自己的孩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20.用纯种的高杆(D)抗锈(T)小麦与矮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 高杆抗锈病矮杆易锈病 Fl 雄配子 幼苗 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这种育种方法叫杂交育种 B过程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C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 D过程必须经过受精作用21.精子的变形过程中( )演变为精子的尾 A.高尔基体 B.细胞核 C.内质网 D.中心体22.当卵细胞达到( )时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成熟23.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多利”,这一方法被称之为“克隆”,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 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的子宫内,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子 B将人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B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24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 释放第二极体 顶体反应 穿越透明带 雌、雄原核的形成 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 A B C D25一般情况下,下列的细胞中分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 ) 卵细胞 受精卵 胚胎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神经细胞 A B C D26“试管婴儿”技术是解决不孕症的有效手段,1978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例“试管婴儿”。这项技术实际上是指受精卵在体外培养35天,形成胚胎后移植回母体子宫,着床着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请判断“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依据的原理是(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27接种过疫苗的人,在遇到同样的生物战剂(用于战争的病原微生物)时,仍然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原因是( ) A这些人已丧失免疫力 B这些人体内没形成记忆细胞 C原来的接种不成功 D这些病原微生物突变快,变异性强28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危害性特点的是( ) A传播不受气候影响 B传染范围广 C传播途径多 D传染性强 29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 A、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B、不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C、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D、不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30受精完成的标志是 A、雌、雄原核形成 B、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 C、精子接触透明带 D、卵黄膜和透明带间出现两个极体 31.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目的基因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DNA聚合酶等mRNA核糖体 A、 B、 C、 D、 32.以下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以基因工程为基础 B、蛋白质工程就是酶工程的延伸 C、蛋白质工程就是用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改造 D、蛋白质工程只能生产天然的蛋白质 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胚胎工程技术包括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育等技术 B胚胎分割是胚胎工程其他技术的最后一道工序 C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叫“受体” D胚胎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 34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工具,某质粒上有两种抗药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a、b、c 为三个可能出现的目的基因插入点,如左下图所示。如果用一种限制酶将目的基因和质粒处理后,再合成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导入某高等植物受体细胞后,用含有药物的培养基筛选受体细胞,预计结果如下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如果出现结果,说明两个抗药基因都没有被破坏,转基因实验获得成功 B如果出现结果,说明限制酶的切点在c点,目的基因接在c点的断口处 C如果出现或结果,说明转基因实验失败 D转移到受体细胞中的a、b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规律 35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又叫重组DNA技术 B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C重组DNA是在体外进行的 D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必须是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 36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这里的基因探针是指 A人工合成的免疫球蛋白的DNA分子 B人工合成的苯丙氨酸羟化酶的DNA分子 C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蛋白质分子 D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 37有关PCR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B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 C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D如果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60个,用PCR技术扩增4代,需要864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38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所需要的条件有 同一种限制酶 具有抗性基因的质粒 RNA聚合酶 目的基因 DNA连接酶 四种脱氧核苷酸 ATP A B C D 39.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之前,要用( )处理细胞,处理过的细胞叫( ) A. Ca2+ 感受态细胞 B. Mg2+ 感受态细胞 C. Mg2+ 吸收性细胞 D. Ca2+ 接受态细胞 40人们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生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B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 C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41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且疾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请回答:(1)过程代表的是 。(2)过程构建A基因表过载体时,必须使用 和 两种工具酶。(3)过程采用的实验技术是 _ ,获得的X是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 所制备的疫苗。42请回答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方面的问题:(1)应用胚胎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试管牛”。试管牛的培育需经过体外受精、_、_以及在母体中发育和产出等过程。(2)培养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次级卵母细胞和_。(3)通常奶牛每次排出一枚卵母细胞,采用激素处理可使其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常使用的激素是_。(4)利用基因工程可以获得转基因牛,从而改良奶牛的某些性状。基因工程的四个基本操作步骤是_ _、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_ _ _、和_ _ _。若要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则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包括:某种牛乳腺分泌蛋白基因及其启动子、_ _、_、_和复制原点等。为获得能大量产生人干扰素的转基因牛,该基因表达载体应导入的受体细胞是_。43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体内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一种糖蛋白,可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等疾病,由于天然EP0来源极为有限,目前临床使用的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来自于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其简要生产流程如右下图:(1)图中所指的是 技术。(2)图中所指的物质是 ,所指的物质是 。44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据右图 回答: (1)食用菌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成 分)。 (2)图示的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_原理。 (3)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的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栽培食用菌,提高农民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协调起来,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原理。45请回答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方面的问题: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