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分数(上) - ME博客.doc_第1页
话说分数(上) - ME博客.doc_第2页
话说分数(上) - ME博客.doc_第3页
话说分数(上) - ME博客.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话说分数(上)德国数学家克罗内克有一句名言: “上帝创造了自然数, 其余都是人造的。”人类从蛮荒时代开始结绳记数。随着分配猎获物的需要, 数的加减乘除也很“自然”地开始使用,于是有了自然数。后来因减法的需要出现了负数, 因除法的封闭性引入分数, 更因开方的通行无阻出现实数和复数, 这些就都不是“自然”的了。第一个“人为”的数是正分数。从逻辑上看, 应该是先有负整数,再有分数, 但是历史顺序却正好相反。负数最早出现于中国的九章算术( 约公元前 1 世纪成书) , 而有历史记录的分数则出现在古埃及的纸草书上, 距今约 4000 年。九章算术也叙述了完整的分数知识。中文数学名词 “三分之一”“几分之几”, 确实既精确又达意,比起英文的 “onethird ( 一和第三) ”来, 要容易理解得多。东亚许多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 学生学习分数的成绩普遍比欧美各国好,据说与此有关。时至今日, 分数知识是普通百姓数学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全世界的学生, 无一例外地要学习分数。欧美各国的数学课程, 分数大多放在中学( 六至七年级), 我国的分数则要早些, 20 世纪 60 年代, 分数内容安排在五年级, 现在则在三年级或四年级就开始学习了。1.分数是我们认识自然数以后的“新朋友”。各国的分数教学, 多半是从“切大饼”或“分蛋糕”开始的。如, 将一个圆形大饼平均切成四块, 每块是整个大饼的 1/4 , 读作四分之一。一般地, 将一个单位平均分为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称为分数。这种用“份数”来定义的分数, 易懂好学。不过, 把它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可以, 但其内涵却很局限, 尤其不可形成思维定势。分数的真正来源在于自然数除法的推广。一个大饼, 由四个人平均分, 得到有确定大小的一块大饼。对于这个客观存在的量, 依除法的意义, 应该是 14 所得的商。可是, 这种除数大于被除数的除法, 以前不能除, 因而也没有“商”。于是, “创新”的机会来了。我们把已经认识的自然数当做老朋友, 把 14 的商看做新朋友, 它的名字叫做四分之一。认识了这样的“新朋友”, 任何两个自然数之间的除法就可以进行了。于是有这样的定义: 分数是两个自然数 a 和 b(b0)相除的商。ab 的商是新数 a/b , 读作 b 分之 a。当 b=1时, 分数就是自然数。总之, 由“份数”定义到“商”的定义, 是数系的扩充。这是一次跨越、一次升华, 每个学生都必须面对。现在的教科书, 对于数的扩充只字不提, 连“分数是新朋友”这样的话也不说, 应该说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教育上的缺失。2.分数是一个特殊的“大家庭”。分数运算之难, 在于通分。小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扩分、通分、约分。明明是同一个分数, 老是化来化去, 像变戏法似的, 难以捉摸。( 注:扩分是指将 1/2 写成 4/2 、 8/4 这一说法在香港通行, 大陆不大使用。其实, 它和约分运算一样, 彼此对立统一, 有其独立使用的价值)其实, 这里用到一个很深刻的思想: 等价类。一个分数, 和它的所有扩分和约分相等:这些数构成一个由无限多个分数组成的等价类, 其中的每两个分数彼此相等, 但是形式却不同。这是以前学习自然数时从未碰到过的数学现象。依照通常的思考, 既然相等, 选一个代表就行了, 要那么多等价的分数做什么?确实, 作为分数的等价类, 一个特殊的代表是有的, 就是最简分数。但是, 最简分数作为代表有时候并不方便, 需要在等价类中找出适当的分数表示才能参与运算。例如 1/2 + 1/3 , 两个分数都是最简分数, 却不能直接相加。还得找出以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为分母的那些特殊表示, 写成 3/6 + 2/6, 才能相加。这就是说, 分数等价类中的每一个表示, 各有各的用处, 都有其特定的价值。分数的这个特点, 既有学习难度, 又有思想高度, 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一来, 我们可以这样比喻:每一个分数都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家庭有许多人格上平等的成员, 可以有一个户主(最简分数)。但是, 每个家庭成员各有各的作用: 爸爸耕田, 妈妈织布, 爷爷养花, 奶奶管家,小明读书在通分的时候, 最简分数和每一个扩分, 都会派上用场。用这样的比喻来认识作为等价类的“分数”, 是否比较直白易懂呢?还可以有另外的比喻。一个人可以有不同的装束: 校服、运动服、唐装、西装、夹克衫、牛仔服等。尽管装束多种多样, 却都是同一个人。两个分数通分, 相当于两个人都穿一样的服装。在教室里上课, 大家都穿校服; 在运动会比赛时, 大家都穿运动服; 文艺演出时, 大家又要换成演出服扩分、约分、通分的学术形态是所谓的“分数基本性质”。这个基本性质是分数知识的学术形态, 较难把握。上述的比喻尽管不完全准确,有点蹩脚, 却可以让人觉得数学的原始思想也很平常, 呈现出一种使人容易理解的教育形态。3.正分数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数射线上。“切大饼”是分数的直观表示,但并非最好的表示。“切大饼”是学习分数过程的一根“拐棍”, 能够独立行走了, 应该及时丢掉, 否则会影响进一步的学习。让我们先看一个教学调查。问题是 : “从 右 边 的图形中, 你看到了什么分数? ”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1/4! ”“还有别的分数吗? ”大家都摇摇头.把这一图形看成 1/4唯一的几何解释, 是一种不当的思维定势。实际上, 除了以整个圆作为单位之外,还可以看到一块黑、三块白, 即以三块白为单位, 看到 1/3。甚至还可以看到 1/2 和 1/1 。我们不是强调分数的单位吗? 为什么单位不能多样化地选择呢?一个重要的几何表示是线段模型 (教学上可以用折纸条的方式得到折痕).这是一个半抽象的模型。首先,它的单位是抽象的“1”。虽与圆形、三角形相比有点抽象, 但是仍然是几何直观, 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分数的含义。其次, 这是数轴的雏形, 早在学习自然数的时候, 就用过这样的表示方法。再次, 通过操作可以看到分数是“填”在自然数之间的“新”数, 位置在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之间,并和分数大小、扩分、约分、通分以及运算都可以呼应。线段模型是“圆模型”和其他平面模型的“再抽象”,可以充当分数的“份数模型”向“除法的商”定义过渡的几何载体。我国的分数教学, 擅长分数的计算, 不太注意在数轴上直观地加以表示。其实, 这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让小学生知道, 正的真分数是密密麻麻地分布在(0, 1)区间上的。至少, 在(0, 1) 区间内画出所有的以 10 为分母的真分数, 加强分数和数直线之间的联系, 乃是改进分数教学的一个方面。4.分数学习让学生面对“无限”的大门。由于循环小数的出现, 分数和小数的关系成了小学生学习的又一障碍。小数的基础是十进制, 即采取10 等分而获得的分数。从理论上说, 应该是分数更为基础。但是, 小数更容易学, 生活中学生对小数的经验远比分数要多, 货币中的元、角、分, 长度度量中的米、分米、厘米, 实际使用的都是小数。因此, 就生活经验来说, 小数似乎更基本, 应该先学。这就产生一个问题: 只学特殊的10等分的分数有限小数, 不学或少学一般的分数行不行? 回答是“不行”。因为有限小数只能表示一部分分数, 大量分数的小数表示却是循环小数。特别是, 无限小数不能直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所以分数的加减乘除化成无限小数的加减乘除是不行的。至于通过有限小数的运算和极限理论来教学, 那不是小学数学的内容。无限, 只是人们的一种想象, 只有数学, 才真正面对无限。可以说,分数学习已经抵达了 “无限”的大门。小学阶段, 只能在大门之外望一望, 还没有办法走进去。如果问:0.99999=1 吗?我们只能说无限接近, 但永远达不到。不过, 分数的小数表示, 可以用来整体地比较大小。众所周知, 任取两个分数, 要比较他们的大小, 只要通分之后, 比较它们分子的大小即可。这是局部的关于两个数的比较。另一方面, 从整体上考察, 全体正分数是可以像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