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医学讲课.ppt_第1页
面瘫医学讲课.ppt_第2页
面瘫医学讲课.ppt_第3页
面瘫医学讲课.ppt_第4页
面瘫医学讲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面瘫 1 概述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特征的病症 又称为 口眼喎斜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最常见于贝尔麻痹 中医学认为 劳作过度 机体正气不足 脉络空虚 卫外不固 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 致气血痹阻 经筋功能失调 筋肉失于约束 出现喎僻 2 病因病机 周围性面瘫包括眼部和口颊部筋肉症状 由于足太阳经筋为 目上冈 足阳明经筋为 目下冈 故眼睑不能闭合为足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所致 口颊部主要为手太阳和手 足阳明经筋所主 因此 口歪主要系该三条经筋功能失调所致 3 辨证施治 临床表现 本病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 本病急性发作 常在睡眠醒来时 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 麻木 瘫痪 额纹消失 眼裂变大 露睛流泪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歪向健侧 病侧不能皱眉 蹙额 闭目 露齿 鼓颊 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 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 3味觉减退或消失 听觉过敏等症 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久 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 口角反牵向患侧 甚则出现面肌痉挛 形成 倒错 现象 肌电图检查多表现为单相波或无动作电位 多相波减少 甚至出现正锐波和纤颤波 病理学检查示 面神经麻痹的早期病变为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 辨 证 分 型 见于发病初期 面部有受凉史 面瘫 舌淡 苔薄白 脉浮紧 风寒证 见于发病初期 多继发于感冒发热 面瘫兼见舌红 苔薄黄 脉浮数 风热证 多见于恢复期或病程较长患者 面瘫兼见肢体困倦无力 面色淡白 头晕等症 气血不足 基 本 治 法 活血通络 疏调经筋 针灸并用 平补平泻 治则 以局部取穴为主 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 处方 风寒证 加风池 祛风散寒 风热证 加曲池 疏风泻热 抬眉困难 加攒竹 人中沟歪斜 加水沟 鼻唇沟浅 加迎香 恢复期 加足三里 用补法 可补益气血 濡养经筋 加减 4 其他疗法及现代研究 叩刺阳白 颧髎 地仓 颊车 以局部潮红为度 适用于恢复期 皮肤针 用三棱针点刺阳白 颧髎 地仓 颊车 拔罐 每周2次 适用于恢复期 刺络拔罐 取太阳 阳白 地仓 颊车 接通电针仪 通电10 20分钟 强度以患者面部肌肉微见跳动而能耐受为度 适应于恢复期 电针 选太阳 阳白 颧髎 地仓 颊车 将马钱子锉成粉末约1 2分 撒于胶布上 然后贴于穴位处 5 7日换药1次 或用蓖麻仁捣烂加少许麝香 取绿豆粒大一团 贴敷穴位上 每隔3 5日更换1次 或用白附子研细末 加少许冰片作面饼 贴敷穴位 每日1次 穴位贴敷 5 按语 1 针灸治疗面瘫具有卓效 是目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2 面部应避免风寒 必要时应戴口罩 眼罩 因眼睑闭合不全 灰尘容易侵入 每日点眼药水2 3次 以预防感染 按语 3 周围性面瘫的预后与面神经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