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实施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20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16年2月1日起施行,现就实施管理办法有关问题规定如下:一、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等相关机构应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实施货币市场基金的募集、投资及相关活动,在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前做好系统调试、制度梳理、人员培训等工作。二、此前货币市场基金已经持有的金融工具及比例不符合管理办法规定的,应在管理办法施行之日起一年内调整;对于货币市场基金新投资的金融工具及比例,应自管理办法施行之日起即应符合要求。三、此前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的流动性资产比例不符合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二)项和第(三)项规定的,应在管理办法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调整。四、对管理办法的其他条款,货币市场基金应自管理办法施行之日起遵照执行。五、对于此前已经成立或已获核准尚未完成募集的货币市场基金,原基金合同内容不符合管理办法的,应在管理办法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修改基金合同并公告。因上述原因导致募集期间的基金合同发生变更的,已经缴纳认购款的投资者可以依法申请退回。六、管理办法有关词语解释如下:(一)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与平均剩余存续期的计算公式与具体计算方法参见附件。(二)摊余成本法是指计价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协议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和折价,在剩余存续期内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每日计提损益。(三)货币市场基金各投资品种的影子定价应该参照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估值核算工作小组建议的估值处理标准确定。(四)影子定价与摊余成本法确定的基金资产净值的偏离度 ,其中,NAVs为影子定价确定的基金资产净值,NAVa为摊余成本法确定的基金资产净值。(五)银行存款的利息损失是指因提前支取各类银行存款导致的实际结算利息与按照协议利率已计提的利息不一致而给基金资产带来的损失。(六)债券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信用等级应主要参照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主体信用评级,如果对发行人同时有两家以上境内评级机构评级的,应采用孰低原则确定其评级。同时,基金管理人不应完全机械地依赖于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还需结合自身的内部信用评级进行独立判断与认定。 七、货币市场基金应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电子交易系统参与投资同业存单等金融工具,并应遵守中国人民银行有关管理规定。 八、本规定自2016年2月1日起施行。附件: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与平均剩余存续期的计算方法 5 附件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与平均剩余存续期的计算方法一、计算公式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的计算公式为: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平均剩余存续期限的计算公式为:二、各类资产和负债剩余期限和剩余存续期限的确定 (一)银行活期存款、清算备付金、交易保证金的剩余期限和剩余存续期限为0天;证券清算款的剩余期限和剩余存续期限以计算日至交收日的剩余交易日天数计算; (二)回购(包括正回购和逆回购)的剩余期限和剩余存续期限以计算日至回购协议到期日的实际剩余天数计算;买断式回购产生的待回购债券的剩余期限和剩余存续期限为该基础债券的剩余期限,待返售债券的剩余期限和剩余存续期限以计算日至回购协议到期日的实际剩余天数计算; (三)银行定期存款、同业存单的剩余期限和剩余存续期限以计算日至协议到期日的实际剩余天数计算;有存款期限,根据协议可提前支取且没有利息损失的银行存款,剩余期限和剩余存续期限以计算日至协议到期日的实际剩余天数计算;银行通知存款的剩余期限和剩余存续期限以存款协议中约定的通知期计算; (四)中央银行票据的剩余期限和剩余存续期限以计算日至中央银行票据到期日的实际剩余天数计算;(五)组合中债券的剩余期限和剩余存续期限是指计算日至债券到期日为止所剩余的天数,以下情况除外:允许投资的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岸电系统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应急产业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收纳培训资料课件
- 收入确认五步法培训课件
- 2025年部编新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 2025年药品检查员培训试题及答案(GSP、GMP试题)
- 撞车后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含答案)
- 2025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和答案
- 摘苹果课件教学课件
- 水电站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 2025年采购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造林更新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理论知识考试测试题含答案(F卷)
- 2025年低压电工证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派出所户籍人口管理课件
- 省政府顾问管理办法
- 医院投诉处理课件
- 2025年华住储备干部考试题库
- 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
- 美容院店长培训
- 肩袖损伤诊断与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