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漆问题 文本文档.txt我们用一只眼睛看见现实的灰墙,却用另一只眼睛勇敢飞翔,接近梦想。男人喜欢听话的女人,但男人若是喜欢一个女人,就会不知不觉听她的话。一。发白发白:涂料在干燥过程中或干燥后漆膜呈现出乳白色、或木纹、底材、底色不清晰的现象。产生原因:1、 环境原因:施工湿度大,温度高2、 底材原因:A、底材含水率过高,未作封闭。B、被施工底材或容器含有水分。3、施工原因:A、施工中空气压缩机或空所含有水分。B、低温厚涂C、手汗粘污工件,水磨未干。D、水性腻子未干。E、打磨后放置时间过长,被涂物表面吸潮。4、产品原因:A、稀释剂沸点太低,挥发过快,或混入水分。B、稀释剂溶解力不够,使油漆的树脂析出变白。C、涂料或稀料中含有水分。D、深色底材使用了含粉量较高的底漆或腻子。解决办法:1、 环境原因:避免在高湿时施工,或适量使用慢干水。发现发白现象立即停止施工。2、 底材原因:A、木材要干燥到一定的含水率(一般在8-15之间),对底材进行有效封闭。B、被施工底材与油漆避免混入水分。3、施工原因:A、加装油水分离器,并定时放水。B、采用“薄涂多次”的施工方法。C、避免水分进入涂层。D、水性腻子必需干透。E、避免打磨后放置时间过长。4、产品原因:A、油漆稀释剂避免于露天存放会侵入湿气。B、使用配套的稀释剂稀释油漆。C、涂料和稀释剂避免露天存放,侵入湿气。D、选用合适的产品。 二、 开裂: 开裂:在涂膜表面生成线状、多角状或不定状的裂缝。产生原因:1、 环境原因:施工环境温度太低。2、 底材原因:A、木材含水率过高,致使底材收缩。 B、因底材结构开裂,导致油漆开裂。C、基材疏松。3、施工原因:A、施工时一次过度的厚涂,涂层与涂层之间干燥不完全,就施工下一道。B、在已有裂痕的旧漆膜上,再施工新的漆膜。C、下层与上层使用不同种类的油漆。D、使用了疏松的腻子。E、底层腻子刮涂过厚未干透打净。4、产品原因:A、固化剂添加过量,或使用错误的固化剂。B、使用品质不良的稀释剂,或随意添加添加剂颜料。C、涂料过期,颜料与树脂分层,搅拦不均。 解决办法:1、 环境原因:在环境温度大于10。C以上时进行施工。2、 底材原因:A、木材含水率干燥至于12%以下。B、选用合格板材。C、进行封闭处理。3、施工原因:A、多次施工时,底层完全干燥后后才能施工下一道。B、已经有裂痕的漆膜需打磨平整才可再进行施工,不可勉强使用。C、正确了解不同种类涂料的搭配,慎重选择、判别。D、腻子要有一定粘接强度。E、干透后将底层多余的腻子打磨干净。4、产品原因:A、按规定正确调漆。B、使用适当指定稀释剂,非专业人员不要另添加其它添加剂、颜料等物质。C、使用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 三、 黄变: 黄变:浅色或白色涂膜经一段时间或受热后漆膜呈现带黄现象。 产生原因:1、 环境原因:A、环境因素、空气、水等。B、阳光直射,漆膜老化分解。2、 底材原因:A、底材上有酸性物或碱性物未清理干净。B、底材是漂白处理过的,表面残留的过氧化物等,易使油漆变黄。3、产品原因:A、使用非耐黄变油漆。B、白漆上罩普通清漆。 解决办法:1、 环境原因:A、对漆膜应勤保养,经常打蜡保护。B、昼不要直接日照,黄变乃是自然现象,选用耐黄变油漆可减低黄变现象。2、 底材原因:A、对底材进行适当处理。B、对底材进行适当处理。3、产品原因:A、慎选油漆,对浅色木材请选用耐黄变的油漆。B、避免在白漆上罩普通清漆。四、 咬底: 咬底:上层漆膜施工时,油漆中溶剂对底层产生严重的溶胀而起皱的现象。产生原因:1、施工原因:A、底层没干透就施工下一道。B、固化剂加量较少,没有实干。C、底层过厚没有干透。D、底漆与面漆不配套,如硝基漆上涂PU面漆。E、硝基腻子刮涂过厚后上涂PU漆。F、稀释剂溶解力太中或挥发太慢。2、产品原因:A、面层稀释剂溶解力太强。B、底层选用不易挥发的稀料,而导致底层不干。解决办法:1、施工原因:A、底层完全干燥后才施工下一道。B、按配比施工。C、一次性干膜不能超过30um。D、使用配套的底、面漆(禁止NC硝基底、PU聚酯漆面)。E、严禁该工艺。F、选择合格的涂料。2、产品原因:A、选择合适的稀释剂。B、选择合适的稀释剂。 五、 附着力不良: 附着力不良:漆膜附着力不良,经少许外力或甚至未经外力,即呈现涂膜脱落现象。 产生原因:1、 底材原因:A、木材中含水率太高。B、木材封闭效果不够好,空气湿度大,吸湿太多。C、底材过于疏松。D、底材表面不沾,附着油、水、灰尘、腊、手汗、清洁液等。E、底材与涂层之间过于光滑,涂层附着不牢。2、施工原因:A、下层与上层使用不同种类的油漆。B、未经打磨或打磨不彻底就施工上涂。C、底擦色粉料或残留太多或修色粘度太低涂层过薄。3、产品原因:A、油漆性质不良,容易收缩,油漆搅拌不均,使用不良稀释剂。B、使用过期的油漆或固化剂。解决办法:2、 底材原因:A、木材进行干燥处理,木材含水率与当地平均含水率相当。B、对木材进行有效封闭处理。C、对木材进行有效封闭处理。D、被施工底材应不要污染,被施工底材表面保持干爽洁净。E、施工前将被施工底层打磨干净,使其增加粗糙度,增加附着力。2、施工原因:A、正确了不同种类油漆的搭配,慎重选择、判别。B、彻底打磨底层并处理干净。C、控制底擦色的粉料残留,调整好施工粘度。3、产品原因:A、慎选油漆,并在施工前充分搅拌。B、使用前检查油漆的生产日期是否过期。 六、 跑油: 跑油:在涂膜表面上出现局部收缩,斑斑点点露出底层呈圆型凹陷不能流平的现象。产生原因:1、 环境原因:环境被严重污染。2、 底材原因:底材表面有油、蜡、皂类、酸、碱等。3、施工原因:A、空气压力太大,喷枪与工件距离太近。B、涂料的粘度过高或过低。4、产品原因:涂料或稀释剂中混入不相容的油分等。解决办法:1、 环境原因:切断污染源。2、 底材原因:被施工底材表面保持干爽洁净。3、施工原因:A、调整空气压力,以及喷枪与工件之间的距离。B、调配好涂料的粘度。4、产品原因:处理好油水分离器。 七、 起粒:起粒:漆膜干燥后,其整个局部表面分布着不规则形状的凸起颗粒。产生原因:1、 环境原因:A、作业环境粉尘太多。B、排尘不好,气雾污染。C、作业环境温度高干燥过快或温度过低干燥太慢。2、施工原因:A、使用不配套稀释剂,固化剂加入过多或搅拌不均。B、涂料未经过过滤即使用。C、涂料不规范,气压过大,喷嘴太小,距离太远。D、配好的油漆放置时间过长。3、产品原因:A、油漆储存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时间太长,导致油漆中哑粉返粗。B、使用过期的油漆或固化剂。解决办法:1、 环境原因:A、保持环境清洁。B、改善排尘系统。C、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使用。2、施工原因:A、配套使用,按要求配比,充分搅拌均匀。B、面漆应过200目过滤网后使用。C、调整好喷涂雾化效果。D、在活化期内使用完油漆(一般 4小时)。3、产品原因:A、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储存。B、使用前检查油漆的生产日期是否过期。 八、 光泽不均匀:光泽不均匀:涂面的光泽不均匀。产生原因:1、环境原因:温度低,湿度大,造成涂料慢干。2、底材原因:A、被施工底层多孔粗糙,或漆膜不足而产生失陷,或附有油、水等污染物。B、底材封闭不良。3、施工原因:A、喷枪被堵或受损,出油出气不均。B、走枪、喷幅重叠不均。C、涂料搅拌不均匀。D、涂料调配后超过活化期。4、产品原因:稀释剂的品质不良,或稀释剂的沸点低,干速过快。解决办法:1、环境原因:要有良好的温、湿度施工环境。2、底材原因:A、被施工底材打磨平坦细腻,并清除底层表面污染物。B、对底材进行有效封闭。3、施工原因:A、调整及检查喷枪,清洗喷枪,平时作好保养。B、提高技术,正确操作。C、涂料使用前搅拌均匀。D、涂料调配后在活化期内使用。4、产品原因:按照环境温度选择冬用与夏用的稀释剂。 九、 刷痕: 刷痕:漆膜干燥后出现刷子刷过的痕迹。 产生原因:1、施工原因:A、刷子毛太粗或太硬。B、施工技术不熟练,操作不当。 2、产品原因:A、油漆太稠,流平性差。B、稀释剂溶解力差,油漆未完全溶解开,使漆刷不开。解决办法:1、施工原因:A、选择软硬适度的漆刷,用完立即洗干净不使其发硬。B、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 2、产品原因:A、适量加入慢干溶剂以改善流平性。B、使用配套的稀释剂稀释油漆。 十、 针孔: 针孔:漆膜出现如针状大小的孔状态,类似皮革毛孔,孔径约100微米。产生原因:1、环境原因:施工环境温度过高,或相对湿度过高。2、底材原因:A、底材表面起毛,填充困难。B、木材含水率过高。C、被涂物表面有水分。D、涂料与被涂物之温度差异过大。3、施工原因:A、涂层与涂层之间干燥不完全,就施工下一道。B、一次厚涂,表面干燥底层溶剂仍继续挥发而凸起。4、产品原因:A、不按施工配比,添加过量固化剂,或错用固化剂。B、使用过期固化剂。解决办法:1、环境原因:改善施工环境,控制温度,湿度在适当的条件或适量添加慢干水。2、底材原因:A、底材打磨要达到要求。B、木材要干燥到一定的含水率(一般在8-15%之间)。C、被涂物表面处理干净后施工。D、涂料与被涂物的温度保持一致。3、施工原因:A、多次施工时,底层完全干燥后才能施工下一道。B、避免一次性过厚施工,及调整适当的施工粘度,底层与表面干燥一致。4、产品原因:按指定的调漆比例正确调漆,并且充分搅拌均匀。 十一、 气泡: 气泡:漆膜干燥过程中,滞留于漆膜的气泡强行突破漆膜逸出时留下的泡孔,未破面使漆膜隆起的称之气泡。 产生原因:1、环境原因:施工环境温度过高,或相对湿度过高。2、底材原因:A、底材表面木眼深,填充困难,施工时产生气泡。B、底材表面有油分、灰尘、汗水等。C、木材含水率过高。 3、施工原因:A、使用过高粘度的涂料。B、刷涂用力过大。C、一次性厚涂。4、产品原因:A、添加过量的固化剂,或错用固化剂。B、稀释剂选用不合理,挥发太快。解决办法:1、环境原因:改善施工环境,控制温度,湿度在适当的条件,或适量添加慢干水。2、底材原因:A、在施工前,对底材表面深木眼处作充分填充。B、被施工底材表面保持干爽洁净。C、木材要干燥到一定的含水率(一般在8-15%之间)。 3、施工原因:A、适当调整适合的涂料粘度。B、刷涂时注意用力均匀。C、不宜过厚,一次干膜厚度不超过30um。4、产品原因:A、按规定调漆比例正确调漆,并且充分搅拌均匀。B、使用配套的产品,或添加适量的慢干水,调整挥发速度。 十二、 砂纸痕: 砂纸痕:底层及旧漆膜打磨的砂纸痕,因上涂油漆的溶剂渗透,在漆膜上显现现来的现象。产生原因:1、施工原因:A、底材打磨,逆木纹打磨而逆砂痕。B、使用过粗的砂纸打磨,或打磨方法错误。C、漆膜未干燥即加以打磨,尤其PU聚酯油漆施工,较明显。D、上层施工漆膜太薄,及粘度过低。2、产品原因:使用太慢干溶剂,致使漆膜无法在一定时间干燥。解决办法:1、施工原因:A、打磨时按木纹理方向顺木纹打磨。B、应选取最合适的砂纸型号进行打磨。C、等漆膜干燥后打磨,并除去灰尘漆粉。D、油漆粘度应适当调配,漆膜应足够覆盖砂痕。2、产品原因:使用在设定时间能使漆膜干燥打磨的稀释剂。 十三、 流挂: 流挂:因涂膜不均或一次性厚涂而引起的漆膜表面局部产生流动的现象,严重者似冰柱状,一般立面施工较易发生流挂。 产生原因:1、底材原因:被施工的底材表面过于光滑。 2、环境原因:湿度高、温度低,干燥速度迟缓的场合。3、施工原因:A、一次性厚涂,重涂时间太短。B、喷枪距离太近,喷枪移动速度太慢,喷涂角度重叠不当。C、喷枪口径太大,喷涂空气压力不均。D、加入过多的稀释剂,使涂料的粘度过低。4、产品原因:用过高的沸点的溶剂及稀释剂,因而干速过慢。解决办法:1、底材原因:应保证被施工的底材表面适当的粗糙度,各涂层之间应仔细打磨。 2、环境原因:室内温、湿度充分考虑。3、施工原因:A、避免一次厚涂,涂层厚度一次不能超过30um,应分两次或多次施工,处长干燥时间。B、喷涂距离为150-300mm,并控制适当的喷枪移动速度,调整好喷涂角度。C、选用适当口径的喷枪,一般为1.5-2mm,施工中保持稳定的空气压力。D、调整适当的粘度,立面施工粘度稍可以增加。4、产品原因:使用配套的稀释剂稀释油漆。十四、 不干、慢干:不干、慢干:涂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仍未干或干燥完全产生原因:1、环境原因:空气湿度太大,温度太低。 2、底材原因:被涂物表面含有水分、油脂类等杂质。3、施工原因:A、固化剂加量不够,有剩余树脂未参加反应。B、慢干水过量(NC)。C、一次性厚涂。4、产品原因:A、涂料中混入水分、油分等。B、酸、碱性颜料,染料混合使用。解决办法:1、环境原因:在正常的温、湿度条件下施工。 2、底材原因:保持被涂面干爽洁净。3、施工原因:A、严格要求配比的准确性,避免随意加减油漆或固化剂。B、严格控制慢干水的加入量。C、控制施工厚度。4、产品原因:A、避免涂料中混入水分,油分。B、颜料,染料的选择要恰当。 十五、 渗色:渗色:来自下层的有色物质,进入并透过上层漆膜,显现不同的颜色或变色。产生原因:1、施工原因:A、底层未干即涂面层涂料。B、有色硝基底上涂聚酯漆。2、产品原因:A、产品使用不配套,涂料这间的相容性不好。B、涂料中的有机颜料耐溶剂差,未封闭处理。解决办法:1、施工原因:A、低层充分干燥后再涂面层。B、严禁在硝基底上涂聚酯漆。2、产品原因:A、注意配套使用。B、最好选用无机颜料,或先进行封闭处理,再涂其表面层。 十六、 露底: 露底:涂于底面上的色漆,干燥后仍露出底面颜色的现象。产生原因:1、施工原因:A、涂料搅拌不均,颜料没有搅拌起来。B、涂料粘度低,涂层太薄。C、操作中产生漏涂。D、打磨过度,打穿漆膜。2、产品原因:A、涂料中树酯多,颜料含量少,遮盖力下降。B、底涂层颜色深,面涂层颜色浅。解决办法:1、施工原因:A、施工前搅拌均匀。B、调配涂料粘度,涂层厚度要适当。C、按顺序操作,避免漏涂。D、打磨时避免磨穿。2、产品原因:A、加大颜料量,加强遮盖力。B、底层,面层涂料颜色不宜相差太大。 十七、 桔皮:桔皮:涂膜表面不平滑,如桔子、柚子的果皮,呈现凹凸的状态。产生原因:1、环境原因:温度太高,作业环境有风,且风速过大。2、底材原因:被涂物表面不平整,影响涂料流平性。3、施工原因:A、喷涂距离太远,空气压力不足,涂料雾化不好。B、喷枪口径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瑶海区注册公司合同范本
- 消防安全协议书合同范本
- 股东借款合同协议书范本
- 锅炉安装工程协议合同书
- 物流仓储安全管理协议书
- 税务代理项目协议书范本
- 灵活用工协议与劳动合同
- 江西北斗卫星导航协议书
- 股票期权服务协议合同书
- 脱落墙体粉刷维修协议书
- 办公楼电气系统改造方案
- 征地拆迁工作整改措施
- GB/T 45089-2024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
- 《车路协同 路侧感知系统 第2部分:测试方法》
- 办公楼物业保安管理服务方案
- 游戏开发与运营合同
- 2024儿童身高现状报告
- 重庆市园林水生植物栽植技术标准
- 消防安全责任人任命书
- CJJT148-2010 城镇燃气加臭技术规程
- DLT 5285-2018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800mm以下)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