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写作的关键,解决学生喜欢写.doc_第1页
兴趣是写作的关键,解决学生喜欢写.doc_第2页
兴趣是写作的关键,解决学生喜欢写.doc_第3页
兴趣是写作的关键,解决学生喜欢写.doc_第4页
兴趣是写作的关键,解决学生喜欢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兴趣是写作的关键,解决学生喜欢写 (业务讲座稿) 张瑞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习作教学而言,一旦学生有了兴趣,犹如手中握有进入习作殿堂的敲门砖。这些浅显的道理语文教师都懂得,但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都倍感艰辛。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1.习作兴趣尽早起步习作教学必须从一年级抓起,兴趣的培养也不例外,应激发说的兴趣。首先学生只要敢说、愿说,教师都要及时表扬。说的好不好要逐渐规范,形成一种人人爱说、做过就说,想到就说的氛围。否则,太多的约束和要求会让学生感到畏惧,而不愿表达,因为孩子喜欢这种轻松、无压力的表达。例如,新生入队活动结束后,我立即进行说话训练,说一说入队的感受。因为学生兴奋的情绪正在一个高点上,急于表达这种心情;教师借机练习,激发了孩子说的兴趣。于是在那稚嫩的声音里流露出了孩子们的心声:生:今天,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成为一名少先队员,我真高兴!生:胸前飘着鲜艳的红领巾,我很激动!生: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学习,遵守纪律,争做优秀的少先队员。就这样,孩子们天天说,日日说,乐于表现而且力求表达得精彩,渐渐的说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孩子们开始通过日记、随文练笔、读书笔记等不同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2、培养写话兴趣崔峦老师说过:学生一旦对写话、习作产生兴趣、充满自信,习作就成功了一半。写话兴趣的培养,我们可以借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第一小学乌日嘎的经验,下面是她的两点做法。(1).五彩奖励做诱饵,点燃学生写话热情为了引发学生写话的兴趣,我搜肠刮肚想了好多办法,在屡次的实践中我发现低年级儿童对实质性的奖励尤其看中,他们特别喜欢红花呀,星星这一类的东西。我问孩子们原因,他们答:得了红花回家爸爸妈妈会表扬。口头表扬他们也是重要的,但是一定不能缺了红花。红花不仅仅是老师对他的肯定,更是得到爸爸妈妈表扬的确凿证据。有了红花,孩子们两头得表扬,从学校到家,从家到学校一路上合不拢嘴。原来红花是“尚方宝剑”,孩子们这么喜欢红花,我又何必吝啬,我一口气刻了四个章:有“红花”,有带优字的”苹果“,有可爱的“笑脸”,还有“你真棒”。顺便宣布了各种奖励的条件,只要写一句通顺的、不带错别字的话就会得到一朵红花,写一小段通顺的话则是苹果,依次类推,最高的奖励是“你真棒”,它相当于五朵红花,起初的要求非常低,孩子们动动手就能做到,稍稍用心就能得到高一层次的奖励,兴趣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之中引发起来的。每天晚上,我都要加加班,认真地批改每一名学生的“写话”,小心翼翼,唯恐印错了章,当然也会不知不觉地、巧妙地提高要求,就这样在周五的“表章”课上,孩子们数着,算着,比着,那份认真劲好比卖了粮食的农民在数钱一样,别提有多认真了。有眉开眼笑的、自然也有垂头丧气的,不过不用担心,“收成”好的唯恐别人赶上来,下一周更加卖力,“收成”不好的暗自下决心,默默地用功。现在,班里一提笔就能写好几页的学生不少,写得自然流畅、文质兼美的也不在少数。学期末,我与学生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两个学期加起来写得多的有十几本,少的有七八本。高兴之余我给学生每人照了一张相,以教室为背景的、校园风景为背景的,看到他们的合不拢嘴的样子,我向孩子们许诺,如果下个学期写得好,当校园里美人焦开得最灿烂的时候老师为你们拍最美的相片。我和孩子们有个约定,学期末的奖状不根据期末考试的成绩而是数他们平时积攒的“红花”等奖励。在这些奖励中“写话”上得到的占很大一部分比例,所以为了捧到期末那个“沉甸甸”的奖状,孩子们写得格外卖力。尊重差异为原则,鼓励孩子充满自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孩子心灵最敏感的角落,是孩子前进的动力和向上的源泉。”教育者的正确评价可使孩子增强自尊心,树立自信心,使他们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健康快乐的成长。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这是让孩子们写好话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有些孩子善于表达,但是大部分孩子会出现“嘴”高手低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考虑学生处于低年级,“写话”以兴趣为主,因此不应该给予统一的要求而是允许孩子之间的差异。在每个孩子的“写话”中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以及表扬、鼓励,给每个孩子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更好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所以我班的孩子从来没有因为“写话”而受到批评垂头丧气过,到目前为止听到“写话”二字总是眉开眼笑,因为“红花”又有进账了,离期末的奖励越来越近了。写得好的孩子呢?期待着老师的赞美,想象着同学面前的神气样;写的不好的呢?可以得到老师更多的关心、爱抚,又有机会依偎在老师的身边和老师一起读自己的作品,一起动笔修改了。充满期待的写话一次次“起程”,它总是能够满足所有孩子对于“成功”的渴望。我把课堂上展示的机会送给“写话”出色的孩子,把课间休息的时间奉献给“写话”吃力的孩子。所以每每看到“流水账”式的“写话”或者语无伦次的句子我都会利用课间十分钟,把孩子叫到跟前和孩子一起读,一起寻找存在的问题,然后和孩子一起动笔修改,直到满意,给孩子印上红花为止。几年以来我的课间休息时间都是这样在忙碌中度过的,虽然感觉很累,但没有什么比看到孩子们感激的眼神,绽开的笑容更令人开心的了。而且这样的面对面辅导不但给孩子传授了“写话秘诀”,还拉近了我和孩子之间心与心的距离。班里有个叫牟玉熙的孩子特别爱写,近乎一天一篇,可写话水平却毫无进展,经常写一些摸不找头脑的颠三倒四的”话“。孩子自己也特别着急,有时就会在”写话”内容的后面附上一句“老师,您看这次的怎么样?”我真诚的给他写过这样一段批语“你是咱们班第一,因为只有你做到了天天坚持写。老师每天都期待读到你的写话。”“成熟从稚嫩来”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积累的充实总有一天他会写出令自己令老师得意的作品。而目前我最主要的任务是小心呵护他难能可贵的对写话的执着与熟爱。在我的欣赏与鼓励下,像他这样热衷于写作的“自由写作新星”如雨后春笋,散落在“自信”的土地上。有个叫孟令迪的孩子也是特别爱写,写的也非常棒。他放学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写话本,因为写字速度慢,写得又多又工整,所以临睡前还没有完成其它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家长没有办法只好规定她先完成其它作业然后才可以写话,气得孩子痛哭流涕。还有两次孩子感冒发烧可仍然坚持写,急得家长打电话向我求救。一年级毕业的时候,在我的一再要求下其家长给孩子打印了作品集,可惜做的比较粗糙,孩子的作品收录的也不全。但孩子还是特别自豪。现在她俨(yn)然以小作家自居,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像他这样编辑自己作品集的孩子我班共有三个,后两位做得特别精致,想出版的小作品,着实引发了小伙伴们的爱慕之心,看到他们这样风光摩拳擦掌也想试一试的孩子不在少数。就这样,写得好的表扬,敢于写的鼓励,不敢写的帮一帮,写话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孩子们越写越好。这正是崔峦老师总结的良性循环的轨道:写话受到鼓励更想写越写越好。3、培养写日记的兴趣日记的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师都无法忽视的,在“作文”即生活的理念下,它的作用更加凸显。因为它记载的是学生的生活状态,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日记的体裁是自由的,内容是广泛的,如何使学生喜欢日记,并从中受益呢?首先应从激发兴趣入手。起步激发兴趣,引领内容日记难,难在起步。必须在学生开始写日记时就激发他们的强烈的表达欲望,让他有话写,而且愿意写。我特别重视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并把“如何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作为教研课题,并且通过“日记宣讲”和“优秀日记评选”等活动使学生品尝成功的乐趣。在实践和探索中,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2006年3月我接手现在这个班,那时他们是一年级第二学期,刚刚开始学日记。怎样让孩子们一开始就喜欢日记呢?的确动了一番脑筋,我对孩子们讲:“从现在开始,我们的生活中就多了一位不会说话的朋友。如果你能好好对待它,它会永远陪伴着你,忠实于你,它可以帮你分享快乐,分担忧愁。你要想和它成为好朋友,就要每天把自己的心里话讲给它听。”为了让孩子们明白日记要写哪些内容,我设计了一个“日记小朋友问大家”的专栏。向孩子们提出各种问题,如:“日记小朋友问,你最近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快告诉我吧;最近校园里发生了那些新鲜事或有趣的事,说一说,我也想知道;你在电视上看到了那些有意思的节目,快讲给我听”如此等等。这些问题因时因地因事,几天更换一次。引导学生不断的去注意周围的人、事、景、物,关注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久而久之,学生渐渐明白了日记就是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想说的话,就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时间久了,这种诉说自然形成了习惯。评价注重情感交流,关注心灵成长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起来,还要让孩子的兴趣长久的保持,这就得在评价上下功夫。如何评价一篇日记,重要的不是词藻的华丽堆砌,不是句式的灵活运用,而是看学生说的是否真话、实话、心里话。我们当然提倡学运用积累过的语言,但不希望只是机械的模仿、照搬照抄,只有发自心灵的语言,才是最动人的。当然,不仅仅要关注语言,最重要的是语言背后的东西学生的精神生活,要关注人格的指引和心灵成长。新城子寄宿制学校的贾英杰老师介绍了她的经验:我们每周开设一节日记交流课。这节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交流教师圈点批画出来或学生自我展示的富有个性的精妙的语言,我们戏称之为“妙语”;另一部分是交流日记中的思想,我戏称之为“面对面”。在“妙语”里,我们常常听到孩子们或风趣幽默或质朴无华的话语。如陈志刚同学在“好词佳句身边来”这篇文章写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随时随地积累好词佳句。可以是读书时积累的,也可以是在看电视时积累的,还可以是在别人说话时积累的。总而言之,你如果遇到什么好的词句,或稀奇的风趣的句子,你就把它抄写或背诵下来绝对有益无害。我就是这样。比如我读课外书把,那天我读到这样一个句子:姓名,与孙悟空同姓,与太阳同名;性别,和爸爸一样。显而易见,让人看了就知道(除非傻子不知道)。跟孙悟空同姓,当然是姓孙了;与太阳同名,那就是孙阳了。性别跟爸爸一样,那就是男孩子了。怎么样,很有趣吧,我也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就拿我来说吧,我跟陈真同姓,与刚强志气同名,性别和高尔基一样。哈哈,我造的这个句子还可以吧。”童真童趣、溢满纸面。微机对农村的孩子来说是稀奇的,幸运的是我校有一个能同时容纳四五十人的微机室并给孩子们开了微机课,第一次上微机课的感受恐怕让孩子们毕生难忘。有的同学这样写道:“坐在红色的校园凳上,看着眼前的显示器,手里抓着鼠标,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因为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学电脑,是怕弄坏了这昂贵的东西,又怕一时学不会,被老师批评,更怕突然停了电,这节课上不成。”忐忑激动的心情跃然纸上。姚景亮同学见有的同学一连买了两个赛车,便在日记中写道:“一个赛车5块钱,买两个就花10块钱。我不知道吴艳辉家是穷是富,不管是穷是富花钱也不该这般大手大脚。”语言虽然质朴,但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对于这样的妙语,我们不仅在课上赏析,还在后面的习作园地中开辟了专栏。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集在“妙语专栏”里,受到的鼓舞当然不必言说,写作的兴致也愈发高昂。 日记交流课的另一部分“面对面”一直是我们的重头戏。一本日记便是一颗心灵。孩子们还没有学会伪装自己,有话就说,毫不矫饰。高兴与烦恼,委屈与伤心,伙伴之间的矛盾,朋友之间的误解对人对事的看法,自我剖析与反省,这些常常是日记中的重要内容。我抓住这些点滴,给以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对于孩子们的心灵成长有很大的益处。孩子们不仅需要来自老师的引导、帮助,也需要来自伙伴的启迪。所以,我常常把一些带有共性问题的日记拿到面对面中来,供大家交流、探讨。我要求孩子们以欣赏的眼光和宽容的心态来看待伙伴们的日记,这样消除了彼此间的隔阂,使孩子敞开心灵,坦诚相对。在交流中,大家肯定好的想法和做法,赞扬好的心灵,帮助解决困难,调节同学间的矛盾,给做错事的同学以善意的批评。比如,有一个同学写了一篇动脑筋解决实际问题,说他特别想买一套少儿版的四大名著,可妈妈怎么也不同意。于是,他就郑重其事的给妈妈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妈妈,你知道吗?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都特别想得到它,如果得不到,他就会惦记得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更别说学习了。你不希望因此影响到我的学习吧!再说,读书对我们是很有好处的,老师都建议我们买这套书。”这个同学的愿望自然得到了满足,所以,他在结尾自豪的写到:“只要动脑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看了这篇日记,联想到许多孩子在父母不能满足自己愿望时大哭大闹的样子 ,我感触颇深,觉得有必要把它推荐给大家。于是,我把它拿到“面对面”中来,供大家品评、欣赏,很多孩子听了之后都觉得震撼。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觉得从中获益匪浅。我班体育委员梁继涛在日记中诉说了自己的烦恼:早间操时总是有人不听口令,怎么办呢?同学们有的帮他出主意,有的批评那些违反记律的人,有的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样的例子很多,孩子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争议中,明白了什么是好的,应该坚持;什么是坏的,应该改正。这不仅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而且促进了学生更认真的观察、思考生活,提升作文能力。4、培养阅读的兴趣在课内阅读中产生作文的兴趣和动机我在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本身的语言因素和语法因素,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文章语言美,体悟写法的独特性,通过读、悟与作者产生共鸣,并真正领悟到这就是作者对生活的描述,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这就是作者对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表达,从而在阅读教学中激发了学生一种把学习、生活中的美好感受、体验表达出来的愿望,产生作文的兴趣和动机。营造读书氛围环境的熏陶胜过老师的说教,深知这一点,我们班开展了常年的“大阅读”活动,建立班级图书角,强调上好每周的阅读课,开展读书教育为主题的作文比赛,讲演比赛等。再一次读书竞赛活动中,学生领略了“富有诗书”的风采。饱读诗书的优势,自然学生的心目中确定了正确的读书情感,有了强烈的读书兴趣,让“热爱”的情感取代“责任感”,为日后持久阅读、有效阅读储存了强大动力。5、创造情境,激发习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在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写作方法,习作教学就成功了一半,而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我认为不无道理。习作课,应该让学生心中有物,眼前有画,闭门造车是不可能行的。因此,一个特定情境,就有如一块敲门砖,能激起学生心中情感的涟漪,再引导学生把内心的感受、想法说出来,但不要全部满足他们想说的欲望,不要让他们一吐为快,而是告诉学生,可以把自己说过的和想说的话用笔写出来,这样,学生满溢的情感泻于纸上,这就完成了作文。创设情境如此重要,那么怎样创设情境呢?一下两种方法值得借鉴。创设真实情境,带领学生亲身体验。通过教学,我发现,这种情境是学生最喜欢的形式。无论是观察大自然,还是野炊、做游戏等等,说体验也好、尝试也罢,都离不开一个字玩。而学生的天性使然,只要是不在教室里静坐、苦想就是最好。洪山区六大分学校的王静老师介绍了他的亲身经历,他说:“我在教学描写春天的习作时,结合我校所处的地理环境红山脚下、英金河畔,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找春天”活动。我带领学生来到东大坝,这里有山有水有树,还有好多鱼池,环境优美。一到目的地,秩序一片混乱,还没等我下令,孩子们都已欢呼雀跃地各奔东西。有的奔向了河边、鱼池,水中的小蝌蚪吸引了他;有的发现了地上刚出土的嫩芽,正在细细的观察;有的驻足远望,晴空万里,洪山更显得巍峨壮丽;还有的在空地上、树林里尽情的奔跑,大概是感受春天的无限乐趣。我有心叫停,组织大家集体听一听春天的声音,闻一闻春天的气味,感受一下春风、春光、春景的美妙,但由于人员分散,场面混乱,我没能成功。活动后回到班级,我只简单地告诉学生把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再加上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就可以了。我认为这次活动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我对这次习作也没抱有太大希望。令我意外的是,正是由于这次我没能成功组织学生集体观察,才使得学生的习作视野广阔,呈现出了他们眼中不同的春天。我想如果我现场组织成功了,大概习作内容又会是千篇一律了。”王静老师这一教学实例,使我明白,不能总以老师的思想来左右学生,学生应该有自己个性发展的空间。虽然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能写好,但是有兴趣害怕什么呢?当然,并不是每一次习作都能带领学生到户外去或者去玩、去做,大多情况下,多需要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描述,也可以提问题,但所讲述的内容或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乐于参与或能触动学生心灵,能够有所思考,有所发现。音乐,情感的助剂如果把情感教学比作咖啡、那么音乐就是糖块或牛奶。适时适当地使用音乐,会更快更深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感丰富了,习作会更真实、生动、简单。例如,教学记一次大扫除,我先让学生亲身体验,打扫教室卫生,在体验过程中,放上音乐劳动最光荣;在教学老师,我想对你说时,谈说时,放上音乐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练写妈妈,谈话时,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妈妈的吻、鲁冰花;学生讨论春游建议时,放音乐春天在哪里 等等。音乐可以使学生兴奋,也能使学生感动。在有一定的体验或谈话铺垫的基础上,合理的使用音乐能使学生的情感速度升华,激发他们想说,想写,为情境教学增色不少。6、淡化写作概念,诱发习作兴趣小学生对印在书上的这些文章觉得很神秘。是谁写的,是怎么写的?他们并不了解,初学作文的学生,常把作文与课文联系在一起,极易产生一种神秘感,由此不肯轻易相信自己会写作文,小学生对作文的神秘心里,总是程度不同的存在着,这是影响学生作文学习的重要思想障碍,要打破这种神秘感,最好的方法就是淡化写作概念。我在给学生上第一节作文课时,是采取做游戏的方法把学生引入写作大门的,效果极好。上课时,我问学生喜不喜欢听故事,没有哪个孩子不愿意听故事,所以大家都说喜欢听。于是,我高兴的说:“好!现在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说罢,随手从图书角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读起来,读完一个故事后,我问同学们这个故事好不好,大家都说好,我又问:“你们自己会不会讲故事?”大家都兴高采烈地说会。这时,我让同学们先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讲故事,再推荐讲得好的同学把故事讲给大家听。然后,我让他们把这节课上大家讲故事的过程写到纸上,并对同学们提出要求说:“你觉得故事中的哪里最有趣就多些,没趣就少些,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时很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短短的一节课孩子们的习作都完成了,虽然有个别同学内容少一些,句子不太通顺,但都能兴趣盎然地去写,这就足够了。在此基础上,我让同学们推荐自己组内写得好的同学进行示范朗读,读的同学自豪感溢于言表,写作热情油然而生,而对于那些差一点的同学,除了提出修改建议之外又一番激励,我说:“祝贺你们,你们都会写文章了!等会放学,你们都把自己写的文章带回去,读给爸爸妈妈听,爸爸妈妈一定会夸你们的。”同学们都高兴极了。就这样,学生踏入写作大门的第一节作文课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结束了。这种化难为易的淡化写作概念的做法,有效的消除了学生对写作文的恐惧心理和神秘感,使他们在还没有真正弄懂什么是作文的时候,就已经对作文产生了兴趣。我的习作课,大多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来完成的,如:在指导学生写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或蔬菜”时,没有对学生说我们要写作文,而是在赏析做课的前一天告诉学生,明天我们要举行“水果蔬菜观赏品尝会”,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蔬菜或水果带到课堂上来,同学们听了高兴极了,第二天,水果蔬菜观赏会开始了,课桌上有金黄色的香蕉、紫色的茄子、碧绿的辣椒、水灵灵的白菜,从南国的荔枝到北国的苹果,真是应有尽有,样样俱全,缤纷的色彩,异香的味道本身对于学生就是一种诱惑。因此,听完我的要求后,同学们马上带着极高的热情,认真观赏着自己喜欢的水果或蔬菜的形状、颜色、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它的味道。这时,我对同学们说:“现在,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刚才观赏、品尝到的水果或蔬菜的形状、颜色、味道,接下来我们还要进行全班交流。”由于同学们确实进行了认真观察,细细品尝,所以他们能够把自己喜欢的蔬菜或者水果形、色、味描述得十分形象、具体。这时,我对同学们说:“如果我们把刚才说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就是一篇成功的习作。”开始写作文了,可以看出,同学们没有丝毫畏难情绪。相反,他们自己也产生了习作欲望。他们兴致勃勃地完成了习作,仿佛还沉醉在言犹未尽的情境中。又如:我在教学,我想对你说这篇习作时,我和同学们共同举办了一个“说心里话”节目,我做这个节目的支持人。举办节目,同学们当然愿意参加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想对别人说的心里话从新窝里掏出来。同学们从对父母要求过严到厌学的沉湎;从老师的作业量大小到对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从对伙伴的记恨到学习负担的压力他们说实话,吐真情,那娓娓叙来的心里话让我感到:他们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表达了真情实感。很快,同学们又轻松愉快地完成了一篇习作。而且有的同学当堂就表示给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们看看,说不定能改变他们以往的做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