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代理.ppt_第1页
第九章 代理.ppt_第2页
第九章 代理.ppt_第3页
第九章 代理.ppt_第4页
第九章 代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法通则 第63条公民 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九章代理 第一节代理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代理的分类第三节代理权 第四节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 第一节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一 代理的概念二 代理与相关概念 三 代理的特征四 代理的适用范围 一 代理的概念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 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基于委托或法律规定 被代理人 某商场 代理人 采购员 代理权关系 代理行为 因代理行为而形成民事法律关系 第三人 某厂家 狭义代理 直接代理 显名代理直接代理 以被代理人名义 间接代理 以代理人名义 代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代理 我国 民法通则 采用的是严格的狭义代理 而我国 合同法 第402条和403条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广义代理 本书所讲的代理 是 民法通则 规定的狭义代理 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大多对代理采取狭义的立法主张 英美法系国家则采取广义的立法主张 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二 代理与相关概念 一 代理与传达 二 代理与行纪 传达是指传达人传送表意人已确定的意思表示 传达人不为自己的意思表示 代理与传达有何不同 一 代理与传达 1 传达人不必有行为能力 而代理人必须具有行为能力 2 传达人传达不实 本人可以撤销 但由此造成的损失由本人承担 代理人因自己的过错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失的 通常由代理人承担责任 行纪是指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 代理与行纪有何不同 二 代理与行纪 1 行纪人是以自己的名义为民事行为 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名义为民事行为 2 行纪的后果直接归属于行纪人 代理的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3 行纪为有偿行为 代理不以有偿为要件 4 代理是独立的民事法律制度 行纪是一种具体的合同关系 属于债的组成部分 三 代理的特征 一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之内实施代理行为 二 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 三 代理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四 代理行为直接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14 甲委托乙到某地购良马 乙到某地后 因未遇甲所需要的良马 便以自己的名义购置良骡一口 乙到家后 甲赶到 乙对甲说 如你觉得骡子好 就将骡子牵走 甲当即付款 并将骡子牵走 甲牵走骡子的受领行为是基于 A 委托代理B 越权代理的追认C 表见代理D 买卖合同 答案 D 四 代理的适用范围 1 可以适用代理的情形 1 代理各种民事法律行为 如代签合同 代理履行债务等 2 代理实施某些财政 行政行为 如代理专利申请 商标注册 代理缴税 代理法人成立 变更 注销登记等 3 代理民事诉讼行为 1 具有人身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能代理 如立遗嘱 解除婚姻关系 作者履行约稿合同 剧团履行演出合同等行为 2 被代理人无权进行的行为不得代理 内容违法的民事行为和侵权行为都不能代理 3 双方当事人约定应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行为不适用代理 2 代理的限制 9 下列行为中 可适用代理的有 A 代理合同订立B 代理税款缴纳C 代理订立遗嘱D 代理专利申请 答案 ABD 第二节代理的分类 一 委托代理 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二 一般代理与特别代理三 单独代理与共同代理 四 本代理与再代理五 积极代理与消极代理 一 委托代理 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这是依代理权产生的原因不同为标准进行的划分 一 委托代理又称为授权代理 意定代理 是指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而进行的代理 委托代理一般产生于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的基础法律关系之上 这种法律关系可以是委托合同关系 也可以是劳动合同关系 职务关系 还可以是合伙合同关系 职务代理是委托代理的特殊形式 职务代理是根据其所担任的职务而产生的代理 授予代理权的形式可以用书面形式 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 应当用书面形式 民法通则 第65条第3款规定 授权不明的 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下列属于民法上代理行为的有 A甲的同学从美国回来 同事乙代甲招待其同学的行为B甲委托乙购买一台车C甲将一台电脑交给委托行 委托行以自己名义将该电脑卖与他人的行为D公共汽车售票员将客票卖给乘客的行为 答案 BD说明 C为行纪 不是代理 二 法定代理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发生的代理关系 民法通则 第14条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们的法定代理人 LOGO 三 指定代理指代理人根据人民法院或者指定机关的指定而进行的代理 二 一般代理与特别代理 这是依代理权限的范围为标准进行的划分 一 特别代理是指代理权被限定在一定范围或一定事项的某些方面的代理 又称部分代理 特定代理或限定代理 二 一般代理是特别代理的对称 是指代理权范围及于代理事项的全部 故又称概括代理 全权代理 在实践中如未指明为特别代理时则为一般代理 三 单独代理与共同代理 这是依代理权是授予一人还是数人为标准进行的划分 一 单独代理又称独立代理 指代理权属于一人的代理 二 共同代理指代理权属于两人以上的代理 而不是指多个被代理人共同委托一名代理人的代理 民通意见 第79条规定 凡未共同行使代理权者 该行为属行为人自己的行为 而非共同代理行为 共同代理人应共同行使代理权 如其中一人或数人未与其他代理人协商 其实施的行为侵害被代理人权益的 由实施行为的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3 甲 乙二人受单位委托去水泥厂购买1号水泥 1号水泥无货 甲未与乙协商就擅自决定购买了4号水泥 由此给单位造成了损失 这一损失责任只能由 A甲 乙二人共同承担B甲承担C单位承担D水泥厂承担 答案 B 四 本代理与再代理 这是依代理权是因为直接授权还是因转托产生为标准进行的划分 一 本代理本代理是指基于被代理人选任代理人或依法律规定而产生的代理 又称原代理 本代理是相对再代理而言 没有再代理存在 也就无本代理 12 甲 乙 丙各交6000元给丁 委托丁购买电脑 丁又将款交李某请他代购 李一去不知下落 甲 乙 丙向丁索款 丁拒绝 甲 乙 丙三人起诉 法院应当 A判决由丁偿还甲 乙 丙各6000元B驳回甲 乙 丙的请求 李某系无偿服务 不应负责C判决由丁偿还甲 乙 丙各3000元 另9000元应向李某追索D由丁和李负连带责任 答案 A 二 再代理1 概念再代理是指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将其所享有的代理权转托他人而产生的代理 故又称复代理 转委托代理 因代理人的转托而享有代理权的人 称为再代理人 7 甲委托乙代签合同 乙因车祸 在征得甲同意后又委托丁代签合同 则乙 丁之间为 A共同代理B单独代理C再代理D法定代理 答案 C 1 再代理人由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选任 2 再代理人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 而非代理人的代理人 法律后果直接归属被代理人 3 再代理人的代理权以原代理人的代理权限为限 2 再代理的特征 民法通则 第六十八条委托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托他人代理的 应当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 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 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 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 由代理人对自己所转托的人的行为负民事责任 但在紧急情况下 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转托他人代理的除外 我国法律关于再代理之规定 3 再代理产生的条件 1 被代理人事先授权可以转委托的 2 转委托前征得被代理人同意的 3 转委托后得到被代理人追认的 4 紧急情况下为被代理人之利益的前三种情况皆取决于本人意志 但第四种情形由法律强制成立 民通意见 第80条 由于急病 通讯联络中断等特殊原因 委托代理人自己不能办理代理事项 又不能与被代理人及时取得联系 如不及时转托他人代理 会给被代理人的利益造成损失或者扩大损失的 属于民法通则第六十八条中的 紧急情况 1 此司法解释中对所谓 紧急情况 是采用列举与概括的文字表述 随着无线电讯工具的普及 通讯联系中断 某种程度已不宜做为转委托代理的客观原因 2 司法解释中强调 如不及时转托他人代理 会给被代理人的利益造成损失或者扩大损失 是指被代理人利益可能受到损失或已经受到损失 但对于 可能受到的损失 在转委托时属尚未发生实质损害 容易引起代理纠纷 3 出现 紧急情况 是代理人必须进行转委托代理 还是可以转委托代理 司法解释中并未明确 紧急情况 下代理人转委托代理的立法技术分析 出现 紧急情况 后 由于 司法解释 中未明确代理人是必须进行转委托代理 还是可以进行转委托代理 在实践中 即使出现 紧急情况 为了保护已自身利益 代理人完全可以消极地不进行转委托代理 即使事实上损害了被代理人的利益 代理人也不会被追究责任 立法的不完善使得被代理人利益无形中可能受到损害 这是有悖于立法原则的 3 甲原籍是山区茶乡 春节期间 甲回原籍探亲 同事乙委托甲买上等茶叶10斤 并付款1千元 春节期间因无茶叶出卖 甲将情况告乙 乙说你转托一人在春天三月再买吧 甲在回城前的一天晚上 丙正好前来探望甲 于是甲便委托丙代乙买10斤上等茶叶 丙应允 甲将1千元放在信封里交付给丙 丙在当晚回家途中 1千元被人所抢 抢劫案未侦破 甲回城后将此事告知乙 为此引起纠纷 乙起诉到法院 法院对乙的哪些请求不予支持 A 请求甲赔偿损失1千元B 请求丙赔偿损失1千元C 请求甲 丙各赔偿损失500元D 请求甲 丙对1千元损失负连带责任 答案 ABCD 8 甲与乙签订买卖鸡蛋的合同 甲委托丙代理其将该鸡蛋运到乙所在地 丙中途中因儿子病重 将该任务交给丁 丁有酗酒恶习 曾被吊销驾照 丁因酗酒与驾车正常行驶的戊的车相撞 造成戊车损害 经查 丙回去后 已电话通知甲其转托事宜 甲表示同意 后引起纠纷 问 乙所受到的损害与鸡蛋损失应如何处理 A乙应向甲追偿B乙应向丙追偿C乙应向丁追偿D乙应向甲 丙 丁追偿 答案 A理由 合同相对性原理 9 甲与乙签订买卖鸡蛋的合同 甲委托丙代理其将该鸡蛋运到乙所在地 丙中途中因儿子病重 将该任务交给丁 丁有酗酒恶习 曾被吊销驾照 丁因酗酒与驾车正常行驶的戊的车相撞 造成戊车损害 经查 丙回去后 已电话通知甲其转托事宜 甲表示同意 后引起纠纷 问 戊因车受损所遭受的损失应向谁追偿 A向丁追偿B向甲追偿C或向甲或向丁追偿D向甲 丁追偿 答案 B理由 复代理成立 第三人戊的损失由被代理人甲承担 10 甲与乙签订买卖鸡蛋的合同 甲委托丙代理其将该鸡蛋运到乙所在地 丙中途中因儿子病重 将该任务交给丁 丁有酗酒恶习 曾被吊销驾照 丁因酗酒与驾车正常行驶的戊的车相撞 造成戊车损害 经查 丙回去后 已电话通知甲其转托事宜 甲表示同意 后引起纠纷 问 对于甲的损失 应由谁承担 A丙承担B丁承担C甲 丙 丁承担D丁 丙按各自过错程度承担 答案 D理由 丙有选任责任 丁有过错责任 五 积极代理与消极代理 一 积极代理指代理人为意思表示的代理 又称主动代理 二 消极代理是指代理人受领意思表示的代理 又称被动代理 如代理订立合同 代理人为要约的 属于积极代理 若代理人为承诺 则属于消极代理 第三节代理权 一 代理权的概念与性质二 代理权的发生三 授权行为四 代理权的行使 五 滥用代理权的禁止六 代理权的消灭 一 代理权的概念与性质 一 概念指代理人基于被代理人的意思表示或法律的直接规定或有关机关的指定 能够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 其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资格 二 性质通说认为 代理权并非权利 而是一种资格和地位 二 代理权的发生 一 基于法律规定而发生 二 基于人民法院或其他机关的指定而发生 三 基于被代理人的授权行为而发生 四 依 外表授权 而发生这是表见代理的代理权发生原因 三 授权行为 一 授权行为的性质是以发生代理权为目的的单方行为 二 授权行为与基础关系的关系授权行为往往与某种基础关系相结合 如委托合同关系 合伙合同关系 劳动合同关系等 本书认为 授权行为基于其基础法律关系而发生 授权行为从属于其基础法律关系 故基础法律关系无效或被撤销时 授权行为应消灭 如为代理行为 属无权代理 但涉及第三人利益时 当事人可依表见代理主张权利 三 授权行为的相对人授权行为是委托人的单方法律行为 但授权的意思表示可向受托人或第三人为之 受托人或第三人为授权行为的相对人 授权行为的受托人是否应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通说认为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 不要求受托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代理人是否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通说认为 代理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不要求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但代理人不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四 授权行为的形式和内容1 形式可以为口头形式 也可以为书面形式 当然有些特别法规定授权行为应采用书面形式的 则应采取书面形式 2 内容由本人决定或依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决定 通常包括代理事项 代理权限和代理期限 五 授权不明及责任在书面授权不明的情况下 民法通则 规定 被代理人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对此规定 学者多认为不妥 理由是授权行为是单方法律行为 授权行为不明实质上是授权人关于授权的意思表示存在瑕疵 而这种瑕疵是由授权人单方面的过错造成的 且授权人在经济上往往处于优势 代理人进行代理活动是被代理人的利益 本书认为 应区分有偿代理和无偿代理 在无偿代理中 代理人不负连带责任 在有偿代理中 因授权书不明给第三人造成的损失 只有在代理人对于授权不明存在重大过失的情况下 代理人才负连带责任 四 代理权的行使 一 概念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 以被代理人的名义独立 依法有效地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以达到被代理人所希望的或者客观上符合被代理人利益的法律效果 二 行使的原则1 代理人应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行使代理权 不得无权代理2 代理人应亲自行使代理权 不得任意转托他人代理3 代理人应积极行使代理权 尽勤勉和谨慎的义务 五 滥用代理权的禁止 一 概念指代理人行使代理权时 违背代理权的设定宗旨和代理行为的基本准则 有损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 二 构成滥用代理权的要件1 代理人有代理权2 代理人行使代理权的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3 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有损被代理人的利益 三 滥用代理权的主要类型1 自己代理2 双方代理3 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 进行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 5 甲委托乙购买一辆新汽车 而乙的弟弟正好有一辆旧车要出售 乙与其弟弟商议决定将旧车重新喷漆 冒充新车卖给甲 使甲的利益受到损害 此责任由 A乙承担B乙的弟弟承担C甲承担D乙与其弟弟承担连带责任 答案 D 15 张某和李某受甲鞋店委托 去外地买一批皮鞋 其时 张某与某乡办鞋厂勾结 购进一批劣质皮鞋 李某并不知情 张某得了好处后 送了一条高档香烟给李某 李某因为张某是其师傅 也未过多问 此案中 应由 负连带责任 A 张某 李某和乡办鞋厂B 张某与乡办鞋厂C 张某与李某D 李某与乡办鞋厂 答案 B 7 业务员张某受甲商场委托 以不高于每台价格2000元的标准购进1500台彩电 张某的妻子在乙家电厂工作 张某遂与乙家电厂家协商签订了一买卖彩电的合同 合同约定 甲商场向乙家电厂购买2000台彩电 每台价格1900元 共计3800000元 由于张某的妻子在此次买卖合同中所起的作用 乙家电厂给予张某每台彩电100元的回扣 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有 A 张某多采购了500台彩电 属于超越代理权 为无权代理 本部分合同无效B 张某以1900元的价格购进彩电 给被代理人甲商场增加了利益 其代理行为不属于代理权的滥用C 设若乙家电厂是张某的妻子开设的私营企业 则张某的行为构成自己代理D 本案中 张某应该把200000元的回扣返还给甲商场 答案 BD 狭义无权代理行为属效力未定而不是无效 11 下列各项中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是 A超越代理权B代理权终止后的 代理 行为C自己代理D双方代理 答案 CD 六 代理权的消灭 一 委托代理权的消灭原因1 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2 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代理人辞去委托3 代理人死亡4 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5 作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终止 二 法定代理权 指定代理权的消灭原因1 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民事行为能力2 被代理人死亡或者代理人死亡或者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3 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者指定机关取消指定4 其他原因 第四节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 一 无权代理二 表见代理 一 无权代理 广义无权代理的概念 代理人不具有代理权 但以本人 被代理人 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活动的 在民事立法和学理上称为无权代理 民法通则 对无权代理只进行了原则性规定 未区分狭义的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 但 合同法 区分了狭义的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 狭义无权代理的概念指行为人既没有代理权 也没有令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 而以本人 被代理人 的名义所为的代理 无权代理与滥用代理权的区别 1 性质不同 2 情形不同 3 法律后果不同 1 性质不同 无权代理是没有代理权而进行的所谓代理 而滥用代理权则属有权代理 只是代理权行使不当 2 情形不同 无权代理包括未经授权的代理 超越代理权的代理 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 而滥用代理权则包括自己代理 双方代理和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本人利益的行为 3 法律后果不同 无权代理并非绝对不能产生代理的法律效果 而滥用代理代理的后果情况较为复杂 二 无权代理的特征1 行为人所实施的民事行为 符合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2 行为人实施代理行为不具有代理权3 无权代理行为并非绝对不能产生代理的法律效果 三 无权代理的类型 1 行为人自始没有代理权2 行为人超越代理权3 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 10 无权代理产生的原因有 A未经授权或代理权已经终止后的代理B代理人超越代理权的代理C代理人同时代理两方当事人的代理D代理人与对方恶意串通的代理 答案 AB 6 司机吴某要出差到山东 李某委托他代买一箱苹果 吴见当地苹果物美价廉 就多买了一箱 此行为属于 A没有代理权B有权代理C滥用代理权D超越代理权 答案 D 四 狭义无权代理的效力 处于效力不确定状态 这种不确定状态表现为 1 本人 被代理人 的追认权 民法通则 第66条规定 对于无权代理行为 只有经过本人追认 无权代理的后果才对本人发生效力 追认 指本人对无权代理行为事后承认的单方法律行为 追认的特征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既可以明示也可以默示 2 某大学急需10台彩电 与某公司业务员马某取得联系后 双方约定由某公司供给某大学10台彩电 马某未通知某公司就答应下来 并在该大学给的空白支票填上5万元汇到某公司账户内 某公司先后供给某大学6台彩电 总价款为3万元 某大学催促某公司继续供货或退回剩余款项 某公司声称此事系马某个人所为 公司不承担责任 下列有关此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某未受委托以某公司名义与某大学订立购销合同 属无权代理B马某在代理权限内以公司名义与某大学订立购销彩电合同C某公司接受货款 交付彩电 是对马某无权代理行为的追认D马某和某公司都有过错 应对某大学承担连带责任 答案 AC 11 甲委托乙代购 中国哲学史 一书 乙到书店购买 中国哲学史 之后 发现 西方哲学史 一书也不错 遂代甲购之 乙向甲交付二书时 甲照价付款 未表示异议 关于代购 西方哲学史 的代理关系 A自始无效B自甲向乙接受该书照价付款时起生效C自乙向书店付款购买该书时起生效D自书店同意将该书卖于乙时起生效 答案 C理由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经追认后 自始有效 2 相对人 第三人 的催告权和撤销权在本人追认之前 相对第三人可以撤回与行为人所为的意思表示 也可以催告本人予以追认 合同法 第47 48条分别规定了无权代理的相对人的催告权和撤销权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追认 四 狭义无权代理的效力 根据 民法通则 第66条第4款的规定 第三人行使催告权和撤销权 应以第三人与无权代理人为民事行为时不知其无代理权为前提 如果第三人明知无权代理人无代理权仍与其进行民事行为 则该行为的后果与本人无关 53 甲委托乙前往丙厂采购男装 乙觉得丙生产的女装市场看好 便自作主张以甲的名义向丙订购 丙未问乙的代理权限 便与之订立了买卖合同 对此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05年司法考试试卷三第53题 A 甲有追认权B 丙有催告权C 丙有撤销权D 构成表见代理 答案 ABC 五 无权代理人的责任 如果得不到本人的追认 第三人也不撤回其意思表示 行为人则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1 无权代理人对第三人的责任无权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责任的条件是 1 无权代理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须本人未行使追认权 3 无权代理行为应为合法行为 4 第三人为善意且无过失 不知行为人无代理权 2 无权代理人对本人 被代理人 的责任无权代理人对于本人的责任不为合同责任 为侵权责任 五 无权代理人的责任 二 表见代理 一 表见代理的概念与价值1 表见代理的概念本属于无权代理 但因本人与无权代理人之间的关系 具有外表授权的特征 致使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而与其进行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使之发生与有权代理相同的法律效果 2 表见代理的制度价值表见代理制度始见于1900年的 德国民法典 后来为大陆法系一些国家或地区为民事立法所不同程度在采用 并成为英美国家审判实践中的重要原则 它源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代理制度的广泛运用 其主要宗旨在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利益 维护交易的安全和鼓励贸易 我国 合同法 第49条对表见代理作了完整的规定 肯定了表见代理的制度价值 甲公司经常派业务员乙与丙公司订立合同 乙调离后 又持盖有甲公司公章的合同书与尚不知其已调离的丙公司订立一份合同 并按照通常做法提走货款 后逃匿 对此甲公司并不知情 丙公司要求甲公司履行合同 甲公司认为该合同与己无关 予以拒绝 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04年司法考试试卷三第3题 A 甲公司不承担责任B 甲公司应与丙公司分担损失C 甲公司应负主要责任D 甲公司应当承担签约后果 答案 D 3 表见代理与狭义无权代理二者都属于广义的无权代理 但二者也具有明显的区别 1 是否有代理权的外在表现不同表见代理 行为人虽未实际授权 但在表面上有足够的理由使他人相信其有代理权 而狭义的无权代理 行为人不仅实质上没有代理权 而且表面上也没有令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理由 2 法律后果不同表见代理发生有权代理的后果 其法律效力是确定的 狭义的无权代理 其效力处于未确定状态 取决于被代理人是否追认 4 甲委托乙采购茶叶 并给了乙一份无期限限制的授权委托书 10月份 甲通知乙取消委托 并要求乙交回授权委托书 乙因故未交 11月 乙以甲的代理人的名义与丙订立了一份价值10万元的茶叶订购合同 在这一实例中 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 如果丙能提供甲的授权委托书 乙的代理行为有效 甲应履行与丙的合同B 如果丙不能提供甲的授权委托书 乙的代理行为属于无权代理行为 若经甲追认可发生效力C 如果丙不能提供甲的授权委托书 丙可以催告甲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 若甲在此期限内未作表示 视为拒绝追认D 若丙明知乙的代理权已终止而仍与之订立该合同 由此给甲造成损失 则只能由丙对甲承担责任 答案 ABC A构成表见代理 此项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