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酶法合成7-ACA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芮菊1 张体磊2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宁272100摘要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制药工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相关产品的酶法合成备受关注;酶法合成-内酰胺类抗生素显著提高了合成效率,减少了三废排放。综述了近年来酶法合成7-氨基头孢烷酸(7-ACA)、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的合成方法。关键词 头孢菌素;酶法合成;7-ACAProgress in enzymatic synthesis of 7-ACA and cephalosporinsRui Ju1 Zhang Ti-Lei 2Abstract Cephalosporins antibiotic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Enzymaticsynthesis -lactam antibiotics could decline the generation of waste and the cost of production remarkably.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recent progresses of enzymatic semi-synthesis of 7-ACA、cefazolin、cefalexin and cefradine.Keywords cephalosporin; enzymatic synthesis; 7-ACA酶法合成技术始于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 经过30 多年的发展,目前酶缩合反应技术、产品分离以及固定化酶技术等方面取得很大的发展, 配套技术日益完善, 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条件, 全球著名的-内酰胺抗生素生产厂家如荷兰DSM 公司已有酶法合成的商品头孢氨苄、阿莫西林等产品面世。我国酶法合成研究起步并不晚, 目前已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与国外先进厂家差距较大。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 政府对环保的重视, 酶法合成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7-氨基头孢烷酸(7-ACA)是生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重要母核,头孢菌素分子中由于都含有-内酰胺结构(图1)。它能抑制肽转肽酶所催化的转肽反应,使线性高聚物不能交联成网状结构,抑制粘肽的台成,从而阻止细胞壁的形成,导致细胞的死亡。图1头孢茵素的结构 7-ACA和头孢菌素的合成工艺主要有化学法和酶法两种。化学半合成技术是目前通用的工艺,主要包括酰氯法和混酐法1,化学法合成存在着活化、缩合、保护和去保护的过程;合成过程长、步骤多反应条件苛刻产生大量的三废等弊端,而酶法合成工艺与化学法相比,由于具有许多优点,如:生产工艺简单,周期短;反应条件温和,pH接近中性;高度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以及无需保护和去保护过程,割除了化学合成中所需的毒害物质;劳动环境得到改善,减少了三废的排放。因此,用酶法实现7-ACA及头孢菌素的半合成体现了绿色环保工艺的各种优势。本文就近年来7-ACA两步酶法、一步酶法及头孢菌素抗生素酶法合成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1 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酶法合成7-氨基头孢烷酸是医药工业生产半合成头孢菌素的重要中间体,国内外在工业上多采用化学法由头孢菌素C钠(锌)盐脱去其侧链来生产 。但化学法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而且还会严重污染环境。与化学法相比,酶法裂解可以使生产过程大大简化(例如:发酵得到的头孢菌素C 不需结晶就可用于酶解;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有毒溶剂;可省掉加保护剂和去保护剂等步骤) ,产品能够达到高收率、高质量,同时降低成本和减少污染。因此近年来人们着力进行酶法生产7-ACA 的研究。1.1 两步酶法制备7-ACA目前人们研究较多的是两步酶法制备7-ACA。首先,头孢菌素C 在通氧气情况下被D-氨基酸氧化酶( D-amino acid oxidase ,DAAO) 2 催化,产生具有酮基的中间体(ketoadipyl 7-aminocephalosporanic acid ,keto-7-ACA) 4 和H2O2 。这个中间体较不稳定,很容易被同时产生的H2O2 化学氧化脱羧,转变成戊二酰基-7-氨基头孢烷酸(glutaryl 7-aminocephalosporanic acid ,GL-7-ACA) ,然后GL-7-ACA 在GL-7-ACA 酰化酶(GL-7-ACA acylase) 的作用下脱去其侧链,生成7-ACA(见图2)。目前国内7-ACA大部分的生产厂家,如:山东鲁抗、河北石药、山西威齐达等已将7-ACA的生产线,由化学法转换为酶法,7-ACA D-氨基酸氧化酶和GL-7-ACA 酰化酶国内也有厂家大批量生产。图2、头孢菌素C经两步酶法转化为7-ACA 1.2 一步酶法制备7-ACA虽然两步酶法制备7-ACA在生产成本和环境保护方面有优势,但是从头孢菌素C到7-ACA的转化率与化学法相比要低,而且DAAO催化反应难以控制。头孢菌素C酰基转移酶(CPC acylase)可以直接把头孢菌素C转变到7-ACA(不经过GL-7-ACA等中间产物),因此其转化率与化学法相当,而且能得到较高质量的7-ACA。利用CPC acylase生产7-ACA的一步酶法(One-step enzymatic process)是非常新的7-ACA酶法工程,既具有化学法的优势(高转化率和纯度)也具有两步酶法的优势(高经济性和环境保护),目前韩国已成功开发出高质量的CPC acylase。CPC acylase 2 酶法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药物是采用7-氨基头孢烷酸 (7-ACA)或7-氨基脱乙酰氧头孢烷酸(7-ADCA)为原料制备得到。其母核上有两个侧链(图1):C7位置上的酰胺键和C3 位置上的乙酰氧甲基侧链,都可供化学改造之用。其与适当的酰基侧链连接,便可得到相应的半合成头孢菌素。现采用化学法生产的头孢菌素,大部分都可用酶法合成得到,展示了酶法台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广阔前景3。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羟氨唑头孢菌素、头孢乙氰、头孢孟多、头孢吡硫等均有采用酶法合成的报道。用于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酶主要为青霉素酰化酶,其产生菌主要有杆菌及单孢菌,如:巨大芽孢杆菌、无色杆菌、醋酸杆菌、大肠杆菌、粘性节杆菌、巴氏醋酸杆菌、混浊醋杆菌、假单孢菌、产黑假单孢菌、坏死单孢菌等。a-氨基酸酯水解酶也可用于头孢菌素的合成,其产生菌主要为单孢菌,如:铜绿假单孢菌、柑桔溃疡单孢菌。尽管这些产生菌所产生的酶均能催化相同的反应,但不同来源的酶,其底物专一性明显不同,活性中心也不同。下面将介绍一些头孢菌素抗生素的酶法合成。2.1 “一锅法”酶法制备头孢唑林 酶法合成内酰胺抗生素, 一般一步反应在一个反应器中进行, 近年来, 有人将几步酶法反应(例水解缩合或缩合缩合等) 在一个反应器中进行, 这样不需分离中间体, 简化了过程, 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这将是酶法合成的趋势之一。新型化学酶法合成头孢唑林, 通过D氨基酸氧化酶、戊二酰化酶和青霉素G 酰化酶催化作用, 生物转化头孢唑林。以头孢菌素C 为起始原料, 在水溶性中, 经三步酶法和一步化学法合成头孢唑林, 不分离纯化中间体, 每步酶法收率接近100%。先将头孢菌素C 酶法脱乙酰基, 然后由DAAO 和GA 催化, 再由PGA 固定化酶进一步催化酰化7ACA , 得到7 (1H四氮唑) 乙酰氨基3乙酰氧甲基3头孢烷酸, 最后与MMTD 侧链化学法缩合得到头孢唑林。(图3)图3酶法制备头孢唑林2.2 酶法制备头孢氨苄在头孢氯苄酶法缩合反应中,所使用的酶基本上是采用固定化技术处理得到的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而早期使用的固定化细胞(细菌)等形态的酶,因其形态结构和性能方面的缺陷,已逐步被淘汰。目前所使用的固定化酶,在生物工程菌的选育发酵、酶的提取、固定化载件的选择和固定化技术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较好地解决了早期固定化酶在形态结构和性能方面的缺陷;同时由于对固定化酶催化反应机制和反应动力学方面的深入研究,因此,在头孢氨苄酶法合成中,固定化酶的使用寿命已经大大延长。头孢氨苄的酶催化缩合技术近年来的发展水平已相当令人满意。其中侧链与母核7 ADCA的投料比例已经降低到1:12:1(分子比)之间;反应底物的浓度可以达到300600mmoL-14 ;反应温度控制在535,7-ADCA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3以上。在酶法制备头孢氨苄技术中,产品分离与纯化的方法是一项关键性技术,由于所用的原料(苯甘氨酸衍生物、7 ADCA)和产物头孢氨苄的理化性质相近,采用普通的方法难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头孢氨苄与萘酚形成复合物的方法是一个比较简单可行的分离方法,反应体系中的头孢氨苄可以定量地与萘酚形成复合物而得到完全分离。采用一萘酚作为复合剂,其非常适合有酶存在的反应体系,几乎是定量地产生头孢氨苄一萘酚复合物。酶法合成头孢氨苄路线见图4 图4 D-苯甘氨酸衍生物和7-ADCA酶法制备头孢氨苄2.3 酶法制备头孢拉定头孢拉定(cephadine),化学名为(6R,7R)-7-(2R)-氨基-2-(1,4-环己二烯-1-基)乙酰胺基-3-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羧酸,是美国Squibb公司开发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1977年首次在日本上市,临床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染、肺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等。目前可用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霉烷酸(7-ADCA)和2,5-二氢苯甘氨酸甲酯盐酸盐(DHME)为原料,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经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PGA)催化合成头孢拉定5。见图5图5 头孢拉定的酶法合成3、展望 尽管酶促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且在某些产品的合成中已取得工业化应用,但仍然存在合成产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在有机介质中,一些酶表现出超活性,采用合适的有机介质,可以提高酯类侧链的溶解度,减少侧链的水解,从而提高转化率。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绿色化学生产提供了新途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酶促合成方法的实现是一个例证。酶法生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将提高抗生素生产中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三废的排放满足了经济、环境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总之,酶法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着广阔的前景,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必能和化学法相竞争,并日臻完善。参考文献:1 吴伟波,王旭,王娜,等。-内酰胺类抗生素酶促合成新进展(J),有机化学,2006,26(3):2922982 罗辉,李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第56课时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难课时) 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 2026届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东部)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025年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水力学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安仁县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黔西南市重点中学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协议离婚草稿:包含婚姻关系解除后的赡养协议》
- 离婚财产分配及子女监护权明确协议
- 内蒙古赤峰市洪山区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甲油胶行业报告
- UL499标准中文版-2017电加热装置UL中文版标准
- 《中国香文化发展史》课件
- 大型活动医疗保障应急预案
- BEC商务英语初级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6套
- 消除“艾梅乙”医疗歧视-从我做起
- 工程项目规模分级标准(评审)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单元作业设计
- 初中物理、化学、生物理科实验操作考核表及评分细则
- 不违反计划生育协议书模板
- 07FD02 防空地下室电气设备安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