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赛欧车中央控制门锁系统电路分析.doc_第1页
别克赛欧车中央控制门锁系统电路分析.doc_第2页
别克赛欧车中央控制门锁系统电路分析.doc_第3页
别克赛欧车中央控制门锁系统电路分析.doc_第4页
别克赛欧车中央控制门锁系统电路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别克赛欧车中央控制门锁系统电路分析赛欧车配备了中央控制门锁系统,其组成部件,功能,操作和电路控制特点如下:一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赛欧车中央控制门锁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中控锁控制模块,车门锁马达总成,车钥匙与微动开关组成。中控锁控制模块安装在副驾驶座侧立柱的内饰板下。微动开关位于四个车门锁和行李厢盖锁内以及位于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和副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 中央控制门锁系统具有上锁,开锁和防盗死锁功能。上锁即所有车门包括后行李厢盖进入锁门状态,在车内拨起车门内饰板上的门锁按钮即可打开门锁。开锁即所有车门包括行李厢盖进入开门锁状态,分为由上锁状态进入开锁状态和由防盗死锁状态进入开锁状态。防盗死锁即只能通过车钥匙由驾驶座车门锁来启用和解除,而不能通过车门内饰板门锁按钮来实现,又分为机械式死锁和电子式死锁。 在防盗死锁的状态下,后行李厢仍可用钥匙打开,此时四个车门仍在防盗死锁状态,打开的行李厢盖必需用钥匙上锁才能将其锁住。若将行李盖锁芯孔转至垂直位置时,则当车门开锁时,行李厢盖仍为上锁状态。若将行李厢盖锁芯孔转至水平位置时,则当车门开锁或上锁时,行李厢盖相应地上锁或开锁。 若点火开关处于接通且车辆前部受到撞击时,中控锁控制模块则指令车门开锁。以此方式开锁后,中控锁系统将停止动作约25秒。同样若在2分钟内连续操作中控锁超过15次,也会出现该现象。二、系统的操作特点1. 中央控制门锁系统的上锁功能由以下方式实现: a . 使用车钥匙通过驾驶座车门锁来实现b . 使用车钥匙通过副驾驶座车门锁来实现 c . 使用车钥匙通过行李厢盖锁来实现 d . 通过拉拔驾驶座车门内饰板门锁按钮来实现2. 中央控制门锁系统的开锁功能由以下方式实现: a . 使用车钥匙通过驾驶座车门锁来实现 b . 使用车钥匙通过副驾驶座车门锁来实现 c . 使用车钥匙通过行李厢盖锁来实现 d . 通过拉拔驾驶座车门内饰板门锁按钮来实现 e . 通过拉拔副驾驶座内饰板门锁按钮来实现 3. 中央控制门锁系统的防盗死锁功能只能通过车钥匙由驾驶座车门锁来实现:防盗死锁功能又可分机械式死锁和电子式死锁。机械式死锁是通过机械装置使车门进入防盗死锁状态,采用机械式死锁的分别是驾驶座车门锁和行李厢盖锁,机械式死锁只能通过车钥匙来解除。电子式死锁是通过门锁马达使车门进入防盗死锁状态,采用电子式死锁的分别是副驾驶座车门锁和两个后车门锁,电子式死锁只能通过门锁中央控制模块输出控制解除。三系统控制电路 系统控制电路下图所示:中控锁电路图 系统控制电路图分析说明如下:1 上锁过程车辆可在驾驶座车门锁,副驾驶座车门锁或行李厢盖锁实现上锁。a 上锁信号 驾驶座车门锁马达M18处:使用钥匙或通过按压驾驶座车门内饰板门锁按钮,可使驾驶座车门锁马达M18的微动开关从端子3移至端子4,这样驾驶座车门锁马达M18的端子4与其端子5接通,实现了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端子2的搭铁。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端子2的搭铁信号即为上锁信号。 此时上锁信号电路为: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2 插头X20的端子8 驾驶座车门锁马达 M18的端子4 驾驶座车门锁马达 M18的端子5 搭铁。副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S42处:使用钥匙,可使副驾驶门座的锁芯处微动开关S42端子2与端子3接通,实现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端子2的搭铁。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端子2的搭铁信号即为上锁信号。此时上锁信号电路为: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2 插头X21的端子8 副驾驶门座的锁芯处微动开关 S42的端子3 副驾驶门座的锁芯处微动开关 S42的端子2 搭铁。 行李厢盖锁马达M37处: 使用钥匙转动行李厢盖的锁芯,从水平位置至垂直位置,可使行李厢盖锁马达M37内的微动开关从端子4移至端子3,这时行李厢盖锁马达M37的端子5与端子3接通。实现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端子1的搭铁。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端子1的搭铁信号也是上锁信号。此时上锁信号电路为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1 插头X25的端子E 行李厢盖锁马达 M37的端子3 行李厢盖锁马达 M37的端子5 搭铁。b. 上锁动作 中控锁控制模块K37收到上锁信号后,指令中控锁控制模块K37内的继电器线圈B搭铁,使继电器B的开关从1位切换至2位。此时车门锁马达和行李厢盖锁马达通电作动实现上锁。其控制电路分别为:驾驶座车门锁马达控制电路:30号线 保险丝F13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9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7 驾驶座车门锁马达M18的端子6 驾驶座车门锁马达 M18的端子2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8 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11 搭铁。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控制电路:30号线 保险丝F13 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9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7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 M32的端子6 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 M32的端子2 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8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11 搭铁。左后车门锁马达控制电路:30号线 保险丝F13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9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7左后车门锁马达 M19的端子3左后车门锁马达M19的端子2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8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11 搭铁。右后车门锁马达控制电路: 30号线 保险丝F13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9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7右后车门锁马达 M20的端子3右后车门锁马达 M20的端子2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8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11 搭铁。行李厢盖锁马达控制线路: 30号线 保险丝F13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9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7行李厢盖锁马达M37的端子2行李厢盖锁马达M37的端子1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8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11 搭铁。 当上锁动作结束时,由于左后车门锁马达处微动开关,右后车门锁马达处微动开关和副驾驶座门锁马达处微动开关的突然切换形成新的回路。分别如下:左后车门锁马达回路:搭铁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11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8左后车门锁马达 M19的端子2左后车门锁马达M19的端子1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 S41的端子2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 S41的端子3 搭铁。右后车门锁马达回路: 搭铁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11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8右后车门锁马达M20的端子2 右后车门锁马达M20的端子1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S41的端子2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S41的端子3 搭铁。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回路: 搭铁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11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8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 M32的端子2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 M32的端子1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 S41的端子2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 S41的端子3 搭铁。三个车门锁处微动开关突然的切换,使车门锁马达内线圈中产生的瞬间反电动势在以上三个回路中形成瞬间反向电流,阻止了三个车门锁马达继续下拉到防盗死锁位置,从而停留在上锁位置。c上锁状态: 上锁动作结束后,继电器线圈B处于断电状态,继电器开关回到原来位置。此时左后车门锁马达M19的端子2与端子1相通,右后车门锁马达M20的端子2与端子1相通,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M32的端子2与端子1相通。所有车门锁马达两端均搭铁,处于上锁状态。2防盗死锁过程 车辆只能用钥匙通过驾驶座车门锁设定防盗死锁。a. 防盗死锁信号: 只有用钥匙通过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S41,才能设定防盗死锁信号,转动钥匙使微动开关S41的端子1和端子2接通,此时形成防盗死锁信号电路。其信号电路为: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12 插头X20的端子7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S41的端子1 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 S41的端子2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M32的端子1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M32的端子2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8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11 搭铁。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12 插头X20的端子7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S41的端子1 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 S41的端子2左后车门锁马达M19的端子1左后车门锁马达 M19的端子2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8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11 搭铁。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12 插头X20的端子7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S41的端子1 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 S41的端子2右后车门锁马达M20的端子1右后车门锁马达 M20的端子2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8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11 搭铁。 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12 插头X20的端子7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S41的端子1 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 S41的端子2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M32的端子1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M32的端子5 搭铁。 此信号电路为四个电阻并联电路,四个电阻分别为:左后车门锁马达M19,右后车门锁马达M20和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M32的内电阻,以及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M32内的70-90电阻。此信号电路的总电阻应小于100,并由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12不断发出扫描信号进行侦测。若侦测到防盗死锁信号电路总电阻小于100时,则防盗死锁信号有效。若测到的防盗死锁信号电路总电阻大于100时,则防盗死锁信号为无效。只有当防盗死锁信号有效时,中控锁系统才能进入防盗死锁状态。b.防盗死锁动作当中控锁控制模块K37收到有效的防盗死锁信号时,中控锁控制模块K37指令继电器B的线圈搭铁,继电器B的开关从1位切换至2位。此时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和两后车门锁马达通电作动,实现防盗死锁。其控制电路分别为: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控制电路: 30号线 保险丝13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9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12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 S41的端子1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 S41的端子2 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 M32的端子1 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 M32的端子2 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8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11 搭铁。左后车门锁马达控制电路:30号线 保险丝13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9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12 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S41的端子1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S41的端子2左后车门锁马达M19的端子1左后车门锁马达M19的端子2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8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11 搭铁。 右后车门锁马达控制电路 30号线 保险丝13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9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12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S41的端子1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S41的端子2右后车门锁马达M20的端子1右后车门锁马达M20的端子2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8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11 搭铁。 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左后车门锁马达和右后车门锁马达通电作动,触发其内部的防盗死锁开关,使其三个车门处于电子防盗死锁状态。同时驾驶座车门锁实现机械式死锁。而行李厢盖锁则另需通过钥匙使锁芯孔置于垂直位置实现机械式死锁。c.防盗死锁状态防盗死锁动作结束后,继电器B线圈处于断电状态,继电器B开关回到原来位置。此时左后车门锁马达M19的端子2与端子3相通,右后车门锁马达M20的端子2与端子3相通,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M32的端子2与端子6相通。所有车门锁马达两端均搭铁而处于防盗死锁状态。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S41和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M32内的电阻形成防盗死锁侦测回路。此回路为: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12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 S41的端子1驾驶座车门的锁芯处微动开关S41的端子2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M32的端子1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 M32的端子5 搭铁。在防盗死锁状态时,中控锁控制模块向防盗死锁侦测回路不断发送侦测电压信号。只要此侦测回路完好,中控锁控制模块K37即进入防盗死锁状态。在此状态时中控锁控制模块K37将拒绝接受除解除防盗死锁的其它任何信号。3 开锁过程 在防盗死锁状态下,只能用钥匙通过驾驶座车门锁实现开锁。在上锁状态时,可通过驾驶座车门锁,副驾驶座车门锁或行李厢盖锁实现开锁。a. 开锁信号 在防盗死锁状态下,只能用钥匙通过转动驾驶座车门锁锁芯先解除防盗死锁侦测回路后才能建立开锁信号。在解除防盗死锁侦测回路后,可通过驾驶座车门锁,副驾驶座车门锁或行李厢盖锁建立开锁信号。其开锁信号回电路为:驾驶座车门锁开锁信号回路: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6 插头X20的端子16 驾驶座车门锁 M18的端子3 驾驶座车门锁M18的端子5 搭铁。副驾驶座车门锁开锁信号回路: 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6 插头X21的端子16 副驾驶座车门锁 M32的端子3 副驾驶座车门锁 M32的端子5 搭铁。行李厢盖锁开锁信号回路: 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4 插头X25的端子B 行李厢盖锁 M37的端子4 行李厢盖锁M37的端子5 搭铁。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4和6的搭铁即为开锁信号。b. 开锁动作 当中控锁控制模块接收到开锁信号时,即指令模块内继电器A线圈搭铁,继电器A开关从1位切换至2位,四个车门锁马达和行李厢盖锁马达因反向电流的作用而实现开锁动作。驾驶座车门锁马达控制电路为: 30号线 保险丝F13 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9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8 插头X20的端子10驾驶座车门锁马达M18的端子2 驾驶座车门锁马达 M18的端子6 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7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11 搭铁。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控制电路为: 30号线 保险丝F13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9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8 插头X21的端子10 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 M32的端子2 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 M32的端子6 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7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11 搭铁。左后车门锁马达控制电路为: 30号线 保险丝F13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9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8左后车门锁马达 M19的端子2 左后车门锁马达 M19的端子3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7 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11 搭铁。右后车门锁马达控制电路为: 30号线 保险丝F13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9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8右后车门锁马达M20的端子2 右后车门锁马达 M20的端子3 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端子7 中控锁控制模块 K37的端子11 搭铁。c. 开锁状态当开锁动作完成后,中控锁控制模块K37的继电器A的开关回到原来位置,左后车门锁马达M19的端子2与端子3接通,右后车门锁马达M20的端子2与端子3接通,驾驶座车门锁马达M18的端子3与端子5接通,副驾驶座车门锁马达M32的端子6和2接通,所有车门锁马达两端均搭铁处于开锁状态。 2002年以后赛欧车中央控制门锁系统又加装了门锁遥控系统,其组成,功能和操作特点说明如下:一 车门锁遥控系统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1 遥控器(出厂时每车配备两只)2 遥控接收器(位于仪表板总成下方)3 档位杆位置开关(自动变速箱)4 车速传感器(手动变速箱)5 车门开关6 转向灯7 嗽叭二车门锁遥控系统的功能:中央控制门锁的遥控系统可以实现中控锁的上锁和开锁功能,而不能实现中控锁的防盗死锁功能。因为中控锁的防盗死锁功能只能用钥匙通过驾驶座门锁来实现。中央控制门锁的遥控系统除了能实现部分中控锁的功能外,还具有寻车功能,声光提示功能以及自动开锁和上锁功能。寻车功能就是按一下遥控器上的寻车按扭,喇叭鸣叫两声,同时转向灯闪烁15秒,来指示车辆位置,便于寻找。声光提示功能是指当按压遥控器上的按扭时,伴随着喇叭鸣叫声或转向灯闪烁,以提示相应功能正被执行。例如按下遥控器的锁门按扭时,喇叭鸣叫一声,同时转向灯闪两次,以提示正在执行上锁功能。而按下遥控器的开锁按扭时,转向灯闪一次,以提示正在执行开锁功能。自动上锁功能对于配备手排变速箱的车辆是指当车速大于13km/h时,车门锁自动执行上锁功能。对于配备自排变速箱的车辆是指当排档杆离开P档时,车门锁自动执行上锁功能。还有当按下遥控器的开锁按钮,且在30秒内不打开任一车门时,车门锁自动重新执行上锁功能。自动开锁功能对于配备手排变速箱的车辆是指当点火开关转至关闭位置时,车门锁自动执行开锁功能。对于配备自动变速箱的车辆是指当排档杆进入P档时,车门锁自动执行开锁功能。三车门锁遥控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