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蓬华镇产业及文化旅游资源情况蓬华镇位于南安市西北部,距离市区5公里,地处安溪、南安、永春三县交界的蓬华山区,海拔由300多米至1000多米,平均700多米,是南安四大山头之一。最高的山脉是天柱山,海拔1033.5米。东与诗山镇接壤,西南与安溪县毗连,北同永春县相邻。全镇面积41.7平方公里,是南安市面积最小的乡镇,辖9个村、72个自然村、136个村民小组,全镇共有6000多户、2.4万多人。蓬华历史悠久,在南安市文物室里的石斧、石锛就是蓬华虎脚山和庙后山的出土文物。据此推断,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蓬华就有古闽越人在这里从事狞猎和农耕,可惜这些先民都因各种原因而逐渐迁徙出去,后来的就是黄河流域迁来的中原移民后裔,现在蓬华境内的各族姓都是在宋元明三代陆续迁入的。蓬华是南安著名的侨区和革命老区,全镇旅居海外人口有万多人,华美村侨属占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就在这里成立安、南、永中心县委,建立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开展武装革命斗争。蓬华的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可谓是中西合璧,古今交融。2005年,台商张朝宗先生投资500万美元,成立福建新色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天柱山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开发。建立天柱山香草世界度假村,占地面积5000亩,集宗教朝圣、观光农业、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成为南安市乃至海内外重要的乡村旅游风景区,2008年8月被评为福建省农业旅游示范点、20072009年度南安市文明单位。香草世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文物古迹,欧美特色的人文景观,世界著名的奇花异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文物古迹。南宋古寺历史悠久。天柱岩寺是风景区的主要景点,供奉福建省最大的玉雕释迦牟尼玉佛。岩寺始建于宋朝咸淳九年(1273年),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是南安市宗教古迹之一。1985年圣忠法师从海外迎进如来玉佛,重3.8吨,还有檀木云岩祖师。宝相庄严,山增秀色,佛现灵光。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从明朝至今,对天柱山和天柱岩,各种志书均有记载,主要有:明朝八闽通志、闽书、明万历泉州府志、清朝大清一统志、泉州府志、清康熙南安县志、清光绪诗山书院志、清南安蓬岛郭氏族谱、清光绪十六年南安华美洪氏族谱、民国四年南安县志、民国永春县志、1981年10月南安县地名录、1993年南安县志、新加坡南安会馆金禧纪念特刊。天柱山古号湖坪,唐朝时称为万寿山,宋时改为天柱山。“一柱参天戴九重,千峰俯地拜万寿”便是天柱山生动的写照,从天柱山上往下望,就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博大气势。天柱十景。原来天柱山就有十景:万寿石巅、双湖茗香、山门引翠、花径流觞、弈对八仙、望入双阳、春烟锦柱、石井盈梁、莲池著迹、帽山发祥。天柱岩历史悠久,山林佳胜,不但驰名泉南,而且在东南亚华侨中颇有影响。碑刻及牌匾。大殿门口悬挂有清朝进士李道泰“不坠天”的牌匾、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题词“天柱岩”。 宋井。大殿前有宋朝时开掘的古井,和尚使用过的莲花石壶和石水缸。古墓。大殿后有元朝初开山云岩祖师的墓塔,大殿左前方有明朝郭省吾的墓。石刻大佛。在万寿时巅上有不知年代的石刻大佛,宋朝兵部侍郎诸葛廷瑞赋诗篇:耸翠层峦势接天,岩崖风紧欲摇巅。地跨南永为雄镇,巨佛镌成不计年。石刻。在上山的石坡上有“南无阿弥陀佛”的旧石刻。这些文物古迹至今保存完好。人文景观。度假村内的主要景区有:游客中心、花园餐厅、多功能会议室、森林别墅群、体能训练营、露天烧烤吧、农家乐设施、儿童DIY教室、爱丁堡、好汉坡、天池、凯撒花园、温莎古城堡、日本老茶屋、荷兰大风车、观景天台、英式跑马场、金熊养殖场、日本樱花林、法国薰衣草园、加拿大红枫林、竹林小道、森林小木屋等30多个旅游景点。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米。森林别墅群可供116人住宿。这些景观散布在已经开发的1200多亩山地上,形成环形的旅游线路,布局合理,疏密结合,品位较高,具有欧美风情,中西合璧。在天柱山对面的华美村山上还建设有机茶园000亩、油茶园1500亩,并开始投产。奇花异卉。在景区,种植有日本樱花、美国雪松、加拿大红枫、法国薰衣草、巴西树葡萄、台湾紫玉兰、波斯菊花、深山含笑、玉兰、杜鹃、孔雀蓝、玫瑰、茶花、桃花等奇花异卉近百种,还有银杏、罗汉松、红豆杉等珍稀树木,而且都是整片成行规模化种植。如樱花从花园餐厅到公里外的温莎城堡,沿途都有种植,法国薰衣草园、加拿大红枫林的整片种植面积都达亩以上,各成为一个别具特色的游览景点。自2007年10月日试营业以来,已经和0多家旅行社建立业务关系,游客量逐年增加,到现在已经吸引120多万名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而且游客日益增多,特别是五一、十一黄金周,游客量就达2万人次以上;2008年游客量就达到50万人次,2009年达到52万人次,仅4月份樱花节游客量就达到9万多人次。可以说景区是南安唯一,泉州著名,全省闻名,世界知名。客源市场主要来自福建泉州、厦门、漳州、福州、晋江、石狮及周边县市区;还有北京、上海、广州、广东、江西等省市的游客,游客中有香港、澳门、台湾同胞,有菲律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国的侨胞,还有来自非洲、欧洲、美洲、日本、韩国等的留学生。特别是每年春节期间群众性的新春进香取圣火活动,农历11月26日云岩祖师诞辰纪念日,4月份樱花节期间,天柱山上更是人山人海,每天都有五六千人甚至更多,其中就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现在,香草世界年收入超过300万元。同时带动蓬华镇山城脐橙、大演柿饼、蓬华铁观音、芥菜干、土鸡鸭、黑皮猪等农副土特产品的销售。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直接吸纳劳动就业人数近120人,间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300多人。年征纳税额12万多元,占蓬华镇总税收80万元的15%, 成为蓬华镇的纳税大户。景区是福建省农林大学旅游学院教学实践基地、福建电视台西岸窗栏目拍摄基地、泉州市人才市场会员单位、泉州市乡村休闲发展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泉州市鲤城区、南安市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华美中学校外实训就业基地、欢乐车友联盟机构。除此之外,蓬华还有许多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如下:古树。华美村水尾聚芳亭上的千年古松,高多米,树桩周长.米。华美桥下的千年古枫树、大演村沿溪的古枫树、加贞树王。古民居。华美梯山别墅、万超选洋楼以及东南亚风格的建筑。大演村中宪第汉式古民居,是我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迹。华美水尾的仙脚印、苏厝村的四脚亭。古墓。蓬华各村都有许多元明清的古墓。古校。华美村的沙园学舍(宣统三年),属于百年老校舍。古石路。从苏厝村到五棵松柏、骑峻岭头的古驿道。古桥梁。华美桥、山城、华美桥,在蓬华镇华美村北水尾,是南安市文物保护单位。华美桥边,水尾周围,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构成水尾胜景。据华美洪氏族谱记载,华美桥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8年),清光绪年间本村举人洪荣重建,南安县志(民国四年版及1993 年版)均有记载。华美村为单拱石拱桥,长21.4米,宽4.16米,拱长9.50米,桥面两旁均有石栏杆。桥头立有长方形圭首石碑,碑高1.84米,宽0.65米,厚约0.15米,碑文为阴刻行楷字体“华美桥”三字居中,两旁分别是“光绪癸未仲冬”及“黄贻楫书”(光绪癸未仲冬即光绪9年公元1883年,黄贻楫太史、解元、探花)。在华美桥下溪中的石坡上有一石脚印,惟妙惟肖,旁边有“仙迹”二字石刻。传说当年八仙来游玩,为山光水色所陶醉,连玩三天不忍离去,是铁拐李在石头上留下了这个脚印,以示“欲去需留迹,后会自有期。”如今,天柱山上有“奕对八仙”景致,华美桥附近,还有“仙人把盏”、“仙人洞”等遗迹。山城大坂石拱桥架设在面前山与龟山之间的深壑之上,桥面长18米,宽2.7米,高7.8米,桥墩砌在涧边的原始巨石之上,雄伟壮观。桥内巨石上刻有“嘉庆丙子年(1816年)南邑山城立”字样。还有大演水尾的石拱桥。古山寨。蓬华境内有大大小小十多座山寨,如华美的内寨、御寨,蓬岛的兆兴寨、畲南寨,苏厝的东山寨,大演的牛头寨,黎阳的四角寨、王寨仔、寨内、寨尾岗、寨仔科、畚箕寨,黎明的长安寨,又叫尖帽寨,天柱等山上都有山寨的遗迹。有的地名也是以寨来命名的。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入寨不杀人”的俗语。古文物。黎阳村的黄氏保存有唐朝钹及祭器、民国四年版的南安县志的金石录里有详细的记载。华美村佑宫中保存有元朝至大元年(1308年)的盘龙石刻博山炉,高1.4米,圆径0.4米。大演村的“龙山宫”内有一个大钟,钟面直径66厘米,高80厘米,重400多斤,铸于大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古当铺:华美村长源有一座百年的古当铺,天井加盖屋顶。古雨亭:五棵松柏、大演路上。躲避西北雨,乘凉东南风。古石洞:山城村红军洞、安南永革命烈士纪念碑是红色旅游地,也是我市十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十大国防教育基地。红军洞位于山城村南端的下扁坋,背负天柱山,壤接安溪魁斗,是天工巧作的雄奇大石洞。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作为安、南、永革命根据地的山城,以此为重要的战略据点。红军洞由主洞和分洞构成,主洞和分洞弯弯曲曲,互相连接,各有进出口。主洞深18米,高1.2米,宽8米,如一间大房子,可容纳三十多人。洞的内外怪石嶙峋,千姿百态。石洞的周围簇拥着茂密苍翠的林木,覆盖着如茵的碧草。1928年,安、南、永革命先驱者郭子仲,受厦门市委的派遣,回到家乡领导革命斗争。1931年10月,山城村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简称C.P),以郭龙为首的第一期七位地下党员就在红军洞的“大厅”中宣誓。1933年8月,土地革命处于低潮,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方毅同志(化名小陈)受厦门市委的委托,来到山城,在红军洞里,秘密召开中心县委扩大会,与会的同志三十多人,方毅同志传达了市委的重要指示,号召大家克服困难,同心同德,创建闽南新苏区。古文明。风俗,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它和当地的自然地理、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也可以说是某一地区人们生活和行动的“准则”。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旧风俗逐步改变,直至消亡。新风尚不断树立,蔚成风气。但是,新风尚的取代树立,都离不开旧风俗的母体。如:风俗习惯:婚嫁、诞育、祝寿、丧葬、祭扫、迎送、做牙。侨乡习俗:脱草鞋、送顺风、香火袋。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日禁忌、民间禁忌等,这些都保留许多中原古文明。古语言。华美是南安著名的侨乡,侨属占80多。与外国外界交往频繁而又持久,因此方言中外来词的渗透极为突出,有这样一首描写归国华侨的歌谣。招瓢戴攲攲,洞葛举一支。身顶背驳壳,洋装革哔叽。娶某起新厝,脸顶笑嘻嘻。修路办学堂,四界请熏枝。这其中的招瓢(毡帽)、洞葛(手杖)、驳壳(手枪)、哔叽(一种较高级的进口布料)、熏枝(香烟)都是外来词。身顶(身上)、革(故作)、娶某(娶妻子)、起新厝(盖新房子)、学堂(学校)、四界(到处)就是闽南方言特有的词语。有这样一句在闽南方言中极其普通,而又让外地人看不懂听不懂的话:“斗阵来去店仔咧买土油、雪文、番仔火。”(做伴到小商店里买煤油、肥皂、火柴。)斗阵:做伴。来去:偏义复词,去。店仔:小商店。咧:语气助词。买:购买。土油:远古词语,即煤油。雪文:印尼语saboen的音译,即肥皂。番仔火:外来语,火柴的意译。在方言词语里,对外国的人或物常冠以“番”字。如:番薯(甘蕃)、番姜(辣椒)、番仔(外国男人)、番婆(外国女人)、番邦(外国或外族)。方言中把缝纫机叫做“马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带答案详解(精练)
- 年产200kt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拿地
- 2025玛纳斯县司法局招聘编制外专职人民调解员(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文化与科技融合趋势下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传感器网络自组网技术在智能工厂设备智能调度中的应用报告
- 合作学习: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创新与突破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高分题库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测试卷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 智能硬件简介演示
- 旅游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
- 药物发展简史
- 生猪屠宰厂员工培训方案
- 幼儿园分餐培训课件
- 仓库安全管理培训内容
- 医院感染质控员培训课件
- 沁园春 长沙综合练习(含答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