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起芦笙跳起舞.doc_第1页
吹起芦笙跳起舞.doc_第2页
吹起芦笙跳起舞.doc_第3页
吹起芦笙跳起舞.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吹起芦笙跳起舞何琼 在贵州都匀,有这样一个苗寨,让你一到就会忘情,就会流连、就会心醉。 2012年7月14日一大早,我们从县城出发,30分钟的路程沿着碧绿的山,清澈的水,一晃而过。一踏上苗寨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目葱郁。稻田被绿色浸染着,一丛丛的翠竹舞动着婀娜的身影,款款走进你的视野,远处的峰峦层林叠翠,近旁的古树摇曳着绿色的衣裙,湛蓝的天空中还弥漫着甜香的空气。这就是位于都匀市东部坝固镇境内,距市区36公里的坡脚苗寨,全寨有200多户人家。因苗族同胞把房屋都建在半山腰下,故称之为“坡脚寨”。 刚到村口,我们就感受到了热情的氛围。寨子里的苗族同胞都聚集在进村的小道上。妇女们身着古朴、大方、庄重的“花衣”(盛装、礼服),头顶的发髻上插银簪和银梳,身上还佩带银链、银花盘等饰物。一张张笑脸上写满淳朴与厚道。土炮声、鞭炮声、芦笙声、芒筒声、歌声此起彼伏,热情地迎接远道客人。经过了三道“拦门酒”,在村民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坡脚寨的晒谷场上,这是一块水泥地,在这儿可以看到坡脚寨的全貌,依山而建的苗族吊脚楼样式的民居呈梯级状排列,层层迭迭,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彰显着坡脚寨的民居建筑特色;一条条石板路从坡脚蜿蜒延伸到坡顶,透露着“黔南芦笙之乡”的灵动飘逸与青春活力。此时是早上9点多钟,寨子上空吹烟袅袅,村民们三三两两,有说有笑,一场歌舞盛宴在等待大家。 “有苗族的地方,就有动听的芦笙音乐、优美的芦笙舞蹈、香甜醉人的米酒。”这话一点不假,一走进坡脚苗家山寨,我就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我们刚刚落座,只听村长一声令下,村民们跳起了芦笙舞。美丽漂亮的苗族少女像翻飞的蝴蝶,在芦笙场里翩翩起舞,优美的舞姿带动踩踏,一圈又一圈激情地舞蹈,吹芦笙的小伙倾情卖劲地把最美妙的音乐吹奏出来。芦笙吹奏了一曲又一曲,总是舍不得放下,身穿盛装的妇女们也是跳了一圈又一圈不愿意停下舞步。大山、田野就是舞台,青翠欲滴的群山就是幕布,如此生机勃勃、如此鲜活的律动,让场外面观看的人们感受到一份质朴、热烈与和谐。 听村长介绍,在坡脚苗寨,人们只要一听到芦笙、铜鼓的声音,就知道村中一定有喜事要庆贺了。比如,重要节日、迎亲嫁女、起房建屋、远方宾客到来等等。在芦笙、铜鼓声的召唤下,村中的百姓们,无论男女老幼,就会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纷纷聚集在一起,踩着芦笙的节奏,纵情欢歌,尽情舞蹈。 芦笙,是苗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笙管选用当地尚好的竹子制作。其音色浑厚、圆润,鼓声传播得非常远。再配上浑厚的芒筒,产生一种和谐的、扣人心弦的、极为煽情的艺术效果。芦笙曲的种类很多,内容和形式也丰富多样,有专用的,也有标题或词意的,它们多是取材于民间歌谣,苗族人民用它们来表达细腻的内心感情和对于新生活的无限热爱。著名的乐曲有诺德仲之歌、大悲调、和调、赛调等。吹奏芦笙多与舞蹈相结合,芦笙舞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以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在坡脚寨村民中代代相传。所以苗家人常说:“听到芦笙响,脚板就发痒。”坡脚寨传统的芦笙舞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其叙事性,颇有史诗之味道。古代的苗族没有文字,芦笙舞就成为了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芦笙舞鼓点铿锵,舞姿纯朴,表现了山民耕作、狩猎的生活情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诗句出现。可见很早以前芦笙文化就有了记叙。正是由于有了芦笙舞,今天的人们才能对苗族的历史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找到苗族坚韧性格形成的根源。芦笙舞已成为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表达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是苗族人民奋进向上的精神支柱。它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劳动之余能让人们喜笑颜开保持愉快心境,它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 一阵阵悦耳的芦笙吹响,伴随着歌声,在山寨里悠扬地回荡,热闹欢快的舞姿,别样的美丽。没有花俏的动作、没有喧闹的电子音响。这来自乡村山野,带着泥土芳香的原生态舞蹈,韵味独特,让我们这些外地来客也禁不住脚板痒痒参与其中,和村民们手牵手围成一个圈,吹起芦笙跳起舞,宾主都沉浸在自然美妙的意境之中。 舞蹈完毕,大家一起享用了农家饭、糯米粑、米酒。 下午我们就要告别坡脚寨了,村民们站在村口依依不舍,芦笙又响起来了,歌声又响起来了,鞭炮声又响起来了。我觉得时间匆匆而过,真的舍不得就这样离开,我怕失去这种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