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舞蹈创作灵感的来源摘要:通过研读梁广程的灵感思维与脑的自动化做功,认为其对灵感是人脑在双重意识下做功的产物的阐述、对灵感产生过程中的酝酿、激发、捕捉、加工四个阶段的论述,对进一步探寻舞蹈创作灵感的产生,有很大借鉴作用。关键词:舞蹈创作;灵感;生活灵感“是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出现的富有创造性思路。”灵感并不神秘,她是人脑自动化思维的沉淀,是人类特有的智慧结晶,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的整个文明史,包括舞蹈创新发展史,也是由一个个灵感串连而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创作室一级创作员梁广程同志将灵感视为人脑在双重意识下做功的产物。他解释说:“脑的双重做功功能,是对脑功能现象的一种全新阐释;即人脑在做功时,存在显性操作系统与隐性操作系统两重做功的情况,人脑的双重做功现象是在对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检验中被发现并得到证实的。”这一理论阐释对探寻人的思维活动和灵感活动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其中,显性系统又称显性意识,指人在觉醒思考时,自己可以感觉到并能控制的思维方式。人脑的显性做功系统是灵感产生的主要做功机理,然而它不是唯一的做功过程。这一点,从许多心理学家的论著中都可以找到有关论述。隐性系统即人的自动思维方式,梁广程又将它称为自动组合或自然组合。我们在大自然中常常可以见到自动组合现象,如:水蒸气在一定环境下自动组合成图案美丽的雪花;下雨时雨水滴在一片树叶上,便散发成许多颗晶莹透亮的小珠子,这是因为热力学定律要求液滴呈现为它的能量稳定性最大的形式;在高温高压下,碳分子可以自动结晶生成金刚石等等。将这一理论应用于舞蹈创作,我们发现,舞蹈创作中灵感的出现与人的隐性做功系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例如:舞蹈编导在创作新的舞蹈作品时,可以在听舞蹈音乐的同时,根据音乐的节奏、强弱、快慢、长短去想象舞蹈的构图、动作图式的合理运用,以及如何营造作品的气氛,怎样实现作品的高潮等。又如“即兴舞蹈”也是舞蹈者思维程序自动化的典型反映。一个好的“即兴舞蹈”能展示出舞蹈者那未经详察而不假思索、未经编排而不事雕琢的肢体动作。从表面看,它是舞蹈者在瞬时反映中驽驭自己躯体的自动组合能力,而从深层探索,它是舞蹈者躯体对环境的直接自然感应。这就像梁广程所例举的美丽的雪花图案、雨水滴在一片树叶上、自动结晶生成的金刚石一样,“即兴舞蹈”等四个阶段。将它们应用于舞蹈创作中,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一、灵感的酝酿灵感发生于脑做功的自动组合过程,但是脑做功的自动组合过程不等于灵感。灵感是人在大量信息材料的基础上自动思维之后的积淀和升华,是顿悟。因此,灵感是以大量信息作为基础的。如果把一个人的知识信息量和经验比作金字塔,那么灵感则产生于金字塔的尖端。吴晓帮老师对此也有着相同的认识观点,他在再谈舞蹈创作上的有关问题中指出:“舞蹈的独创性要求舞蹈家必须付出巨大的劳动,这个目的并不是唾手可得的,而须经历相当长的磨练。来得很容易的作品,往往也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因此艺术家要依靠自己长期生活中的灵感,用灵感来推动自己的创造力,但人的灵感又是从生活中得来的,这种得来的灵感完全依靠舞蹈家对人民的良知与责任感。创作中的灵感和动机,不是一下子就得来的,也需要有酝酿成熟的过程,甚至有的舞蹈家创作一个作品,要经过一、二年的时间;但也有的舞蹈家,就在短短的时间内,出现了一连串的好作品。”在我们探寻舞蹈创作的灵感这一问题时,笔者认为灵感的酝酿应向吴晓帮老师所指出的那样,既要以生活为基础,并在头脑里储存大量知识信息,还要有充足的舞蹈素材准备、过硬的舞蹈技术技能和创作思考范围选择等几个方面的实践积累。(一)、充足的舞蹈素材准备素材是入储大脑的客观信息1.在我们的舞蹈创作中,编导必须具备足够的舞蹈编创专业知识,储备大量的舞蹈素材和思维材料(点子),才能进行有效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2.钱学森教授说:“有一点必须明确,即灵感思维也是以人头脑中沉淀的知识为基础的,如果没有人类的实践知识(自己的、他人告知的、书本上学得的),灵感思维也不能从天而降。”当然,这里不是说一些专业知识不广、学识不深的编导和舞蹈者就不可能产生灵感,乃至搞不成舞蹈创作,而是说一个编创者的创编水平应与他的各种专业知识的含“金”量和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储存问题的“脑容量”成正比。(二)、过硬的舞蹈技术技能技能分为思维技能、动作技能及创作灵感技能三种。1.思维技能是指大脑带有专业性语言符号的思维方式。一个编导带有专业性质的、熟练的、敏捷的思维方法,都应属于思维技能的范畴。2.动作技能则是通过舞蹈编导、舞蹈者创造的肢体语言,来实现对人体熟练的掌控。3.在舞蹈创作中,创作灵感与过硬的技术技能密不可分:这不仅因为灵感自身就是大脑思维的一部分,是大脑信息积存的反馈,同时也因为动作技术技能是思维技能的延伸,是对灵感进行加工的必要手段。因此笔者认为,灵感的出现还不是作品创作的成功,灵感必须与舞蹈技术技能相结合才能成为实实在在的东西。只有灵感而没有过硬的技术技能,那么灵感只不过是一种空想或梦想。(三)、创作思考范围选择1.舞蹈编导的创作思考总是围绕着一定的专业编舞范围去进行、去选择,不会天空马行空,漫无边际。例如:一个对舞蹈专业知识一无所知的人,是不可能煞费苦心去思索和创作一个舞蹈作品的;同样,一个舞蹈编导也是不会去认真考虑如何实现物理学中核聚变这样的问题的。因此,对于一个锐意进行舞蹈创作的编导,他不会不考虑个人的创编能力、创作思考的选择范围和实现意图的可行性。2.舞蹈创作的灵感是以信息量为基础的,灵感出现的几率应与信息量、知识储备成正比,而这个信息量、知识储备对舞蹈编导来说就是充足的舞蹈素材准备、过硬的舞蹈技术技能和创作思考范围选择等几个方面的实践积累。二、灵感的激发舞蹈创作的灵感不会凭空而来,必须经过激发,也就是实现激励机制,才能打开灵感的阀门,让舞蹈的创作灵感喷薄而出。(一)、灵感的出现不是随意的激发就是编导使自己进入创作的临场状态,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编导必须全身心投入到所要编创的剧目中,使大脑对此保持激动、兴奋状态。另外,激发还需要编导在创作时,找到一个突破点(或称触发点、激励阀、缘起),以便进入正题。实践证明,编导的灵感出现不是随意的,它必须在编导强烈创作欲望的需求下,有“感”而发。在这里,“感”就是突破点。例如:张继刚老师的创作灵感有很多就是从对现实生活观察中有“感”而发的:对一个扭秧歌的人的创作,他说是有感于一位民间艺人对艺术的追求;对兵的着笔,是为了唤回童年时对解放军的感觉,从中表达人民军队的英姿和自豪;送军鞋则是北方女性的质朴美的阐发。(二)、灵感激发是有突破点的在现实的创作实践中怎样才能让编导的灵感激发有一个突破点呢?笔者从长期的教学与创作体会中,以及从教材、书本、著作和已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中粗略的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种方式:1.变化模仿激发式。创作中的变化模仿是灵感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艺家都采用过:金瓶梅是将水浒传中一段情节加以扩充而成;莎士比亚的许多剧本也多因袭前人剧本的故事情节。所以美国文学家福克纳说:“每一个作家都是贼,只要能偷的,连你母亲的也要偷。”吕艺生老师在舞蹈家:智能结构的选择一文中对模仿有着独到的解释,他认为:“模仿力对一切人来说都是缺少不了的。任何一个出生在人间的娃娃,除了先天的生理躯体和朦胧的心理之外,一切后天的本领均从模仿开始。到了有自觉意识之后,模仿也伴随着人生。他模仿别人,别人也模仿他。当然模仿对舞蹈家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人们认为,一个孩子有艺术天才,首先因为它有惊人的模仿力:你瞧,这孩子学的真象,它是个演员材料。虽然,艺术家最高的成就标志是创造力,但创造力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以模仿为基础基石的,也就是说,创造是高峰,而模仿却是达到高峰的阶梯。”由此我们得出:模仿创新再模仿再创新是激发舞蹈编导创作灵感乃至作品创作成功的基石与阶梯。2.仿生模仿激发式。仿生模仿是指以生物(动物、植物)的本能、功能和色彩作为模仿对象的创作灵感激发方式。人类的舞蹈本是以拟兽舞开端的,所谓“鸟兽跄跄”、“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益稷),正是狩猎生活的生动反映。可以说,仿生模仿在舞蹈创新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导们从对生物的模仿中受到众多启发,从而激发出创作的灵感:这一点无论是王勇、陈惠芬的藏羚羊、张继刚的野斑马,还是杨丽萍的雀之灵、赵明的无言的战友都足以证明。3“.借鸡下蛋”激发式。“借鸡下蛋”的意思是用别人已经成熟的鸡为自己下金蛋。借鸡下蛋方式是变化模仿的另一种形式。在舞蹈创作中它表现为将一种已经非常成熟的编创理论、编创手法或创作思想,转移或借用到另一种不同风格的舞蹈创作中,从而激发出编导别具一格的创作思路,最后取得预期的编创效果。4.否定式激发式。科学的发展遵循正确错误正确的规律,舞蹈创作也遵循雏形加工成功的规律。编导们创作出的作品经展演、比赛的考验后,难免出现令人遗憾之处,而另一些编导者则可以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激发创作灵感,寻觅出另一种创作方法,加快自己创作成功的速度。5.逆向思维激发式。所谓逆向思维,就是把看问题的方式或角度扭转,另找路子试一试。当编导在创作的顺势思维或前人已形成模式化了的传统编舞方法中不断转圈圈而无法脱身时,不妨采取与之唱反调的方法,来激发出舞蹈创作的灵感。6.开拓性创新激发式。在所有的舞蹈创作中,笔者认为开拓性创编是最为艰难和伟大的。说它最艰难,是因为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依托和借鉴,只有靠编导自己去发现、创造和设计;说它最伟大,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创新性:它能代表舞蹈创作在一个时期内的发展趋势,尽管它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有缺陷和不完美之处。三、灵感的捕捉舞蹈创作的灵感胚胎在编导的脑际孕育时,他本人常常是意识不到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有时甚至是数月、数年的酝酿,这灵感才会突然被内省感察(个人感受观点)。由于灵感来去匆匆,转眼即逝;又因为许多情况下,有多个灵感先后出现并伴随着主客观情势的急促变化,因此灵感的捕捉带有明显的机遇成分。虽然如此,我依然认为灵感是可以被寻觅并有办法去捕捉的。(一)、灵感出现的必然性舞蹈编导们在进行舞蹈创作时,它常常会因为一个自然景观,一个突发的事件,或是一些人生的经历等,而产生灵感,从而激起舞蹈编导的创作欲望。对于一个具有丰富编舞经验的编导家来说,只要他锐意去创作、去追求,灵感迟早会出现。(二)、灵感捕捉的机遇由于每一个编导家的个性和所处环境状态的不同,灵感的捕捉时机也不尽相同。有的编导灵感如泉涌,势如破竹;有的灵感如抽丝,姗姗来迟;有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还有的白天苦思冥想无建树,睡眠中却轻而易举地捕捉到了灵感。(三)、灵感标准的相对性世界上不存在相同的灵感,也不存在相同的灵感价值,舞蹈创作灵感的捕捉标准完全依照编导本人的直觉。因此,创作过程中带有极强的个人特征,很难用统一的法则来界定灵感的获得与否。四、灵感的加工在舞蹈创作中虽然灵感是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但捕捉到灵感不等于一蹴而就地解决了所有问题,还必须对灵感进行再加工。1.爱因斯坦说过:“科学的发现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那种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2.钱学森说:“在灵感闪现之后,应很快回到逻辑思维方式中,使之上升到一个新的理性认识阶段,巩固和发展灵感客人悄悄给你送来的精美礼物。”3.发明家爱迪生说:“发明来自1%的灵感和99%的勤奋。”爱因斯坦和钱学森所说的灵感出现之后要立即回到逻辑思维中、爱迪生所说的灵感之后的99%的勤奋,都是强调灵感的再加工的重要性。所以音乐家德沃夏克说:“捕捉到灵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要把这优美的主题加以发挥而把它写成一部伟大的作品,这才是艰巨的工作,才是真正的艺术!”由此可知,灵感与加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智商思维相结合的产物。综上所述,舞蹈创作中的灵感,是编导们各种专业知识、技术技能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一种创作现象。它是以大量知识信息为基础的,是金字塔的尖端。舞蹈创作灵感并不是某些大腕的编创专利,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学习专业知识,尽最大努力积累各种与舞蹈有关的交叉知识,并经常参与舞蹈创作实践,就可以捕捉到灵感之光。参考文献:1梁广程.灵感思维与脑的自动化做功J.科学.1999.(4).2钱学敏.试论钱学森的科学观与方法论N.中国科学报,1996.(3).3Gcorge M.Whitcsidcs.自动组合材料J.科学.1996.(1).4梁广程.灵感的激发方式J.科学.1999.(8).5NeilBaldwin:托马斯.爱迪生的实验笔记J.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区房学位使用权购买合同年限约定及使用细则
- 电影院线与影视制作公司联合制作合同
- 工业遗存改造为文化创意空间的合作协议
- 智能物流解决方案AGV小车租赁与技术支持协议
- 智能健身仓健身APP开发与推广合作协议
- 商业航天测控技术培训与聘用一体化服务协议
- 企业班车运营安全责任承包合同
- 智能家居安防演示系统租赁与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合作协议
- 旅游景区门票销售与托管运营合同
-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解读
- 2024年贵州省黔西南州委政法委考聘事业人员4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祖国的花朵歌词打印版
- “小风筝大创意”小学STEM项目式学习活动案例
- 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练习(行政处罚法、新固废法、大气法)
- 现浇箱梁混凝土浇筑方案计划
- 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PPT学习教案
- 热菜加工流程图
- RAL 劳尔色卡电子版
- 《加油站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 第三章:船舶主机安装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