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_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ppt_第1页
第14课_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ppt_第2页
第14课_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ppt_第3页
第14课_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ppt_第4页
第14课_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学习主题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 第14课西方经济发展的 黄金时代 导入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西欧的振兴与欧共体的建立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导入 美国纽约曼哈顿远眺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 增长强劲 西欧和日本却经济萧条 百废待兴 通过不懈的努力 战争的创伤被逐渐抚平 与美国的强烈反差激励着西欧和日本追赶的步伐 到20世纪70年代初 整个西方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本课要讲述的就是这 黄金时代 的景象 自由女神像 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座塔楼 黄金时代 20世纪50 70年代 1950年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对比 二战加速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在二战中 美国是参战国家中唯一的本土未遭受战火洗劫的资本主义大国 损失较小 而巨大的军火需求又大大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大发战争横财 美国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达15 以上 经济实力大增 而且政局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二战中美国本土远离战火并大发横财 1948年至1949年间 美国工业总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 而黄金储备则占3 4左右 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强大表现 战争结束后 美国在经济和军事实力膨胀的刺激下 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 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以此赚取高额利润 福特汽车生产线示意图 福特汽车谱系 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 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埃尼克森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1946 2 14 1994年12月 美国Intel公司宣布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它每秒可进行3280亿次加法运算 是ENIAC的6600万倍 如果让人完成它一秒钟进行的运算量的话 需要一个人昼夜不停地计算一万多年 掀起更新原有设备热潮 技术条件大为改观 二战后的德国几乎变成一片废墟 二战后战败的德国不仅面临着因战争遭受的严重经济衰败局面 而且因美苏冷战而导致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 致使统一的经济被割裂 但战后 联邦德国经济高速发展 并在20世纪60年代初 经济发展再次超过英法 战后各国重建为美国提供广阔的国外市场 巨大的教育 科技和人才优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它以原子能技术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的突破为代表 其中电子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与不断升级 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 哥伦比亚 号航天飞机 广岛原子弹爆炸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根本原因 战后初期 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拥有一支强大的陆 海 空军事力量 还抢先拥有破坏力巨大的原子弹 作为世界科技的中心 美国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大力发展新兴工业 如计算机 原子能和航空航天工业等 生产出许多附加值高的商品和产品 美国陆军装备的M1A1主战坦克 美国海军F A 18F双座舰载战斗机 美国空军B 2隐型轰炸机飞行中 美军F 35联合攻击战斗机 闪电2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根本原因 美国 硅谷 SiliconValley 是兴起最早 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硅谷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科技园 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 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拥有思科 英特尔 惠普 朗讯 苹果 雅虎 AMD等大公司 所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的1 3和1 6 惠普研发有限合伙公司 惠普HP 总部 公司位于美国加州的帕罗奥多 属全球性的资讯科技公司 1939年 在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市爱迪生大街367号的一间狭窄车库里 两位年轻的发明家比尔 休利特和戴维 帕卡德 以仅有的538美元 激情创建了HP公司 主要专注于打印机 数码影像 软件 计算机与资讯服务等业务 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 盖茨 威廉 亨利 盖茨 WilliamHenryGatesIII 简称比尔 盖茨 BillGates 微软公司创始人 前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 2008年6月27日 辞去微软行政主席一职 同时将自己的580亿美元 约合4530亿元人民币 财产 全数捐给名下的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 盖茨基金会 埃德温 尤金 艾德林站在登月舱支架旁 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脚印 宇航员奥尔德林的脚印 1961年5月25日 美国肯尼迪总统向全世界宣布实施宏伟的 阿波罗 载人登月计划 1969年7月20日 3名美国宇航员 尼尔 奥尔登 阿姆斯特朗 埃德温 尤金 艾德林 迈克尔 柯林斯 搭乘 阿波罗11号 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 它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也显示了美国宇航工业的成就 战后德国一片废墟 战后初期的西欧 经济凋敝 困难重重 英国有一半以上的工业瘫痪 法国居民每天仅配给200克面包 联邦德国 据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原则 德国分割为四区 由苏 美 英 法占领 其中美 英 法合并为 西占区 即 联邦德国 工人一月的工资只能买一条香烟 政治地理上的西欧有24个国家 希腊 意大利 圣马力诺 马耳他 西班牙 安道尔 葡萄牙 英国 爱尔兰 荷兰 比利时 法国 摩纳哥 联邦德国 奥地利 瑞士 列支敦士登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挪威 丹麦 冰岛 梵蒂冈 德国现代化的汽车生产线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德国奔驰德国奥迪德国保时捷 德国宝马德国大众德国劳斯莱斯 欧洲复兴计划 即 马歇尔计划 是 杜鲁门主义 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美国之所以要援助欧洲 是因为此举对美国称霸世界有利可图 可以防止西欧各国向共产主义转变 可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可以对苏联进行遏制 可以保持战后优势 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乔治 卡特利特 马歇尔GeorgeCatlettMarshall1880 12 31 1959 10 16美国陆军五星上将美国国务卿 马歇尔计划 的提出得到总统的有利支持 欧洲之父 让 莫内 各国政府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生活的措施 1951年 欧洲一体化先驱让 莫内和法国外长罗伯特 舒曼首先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法国 意大利 联邦德国 比利时 荷兰 卢森堡六国正式签订了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即 巴黎条约 从而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从1951年开始 联邦德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在20世纪50年代 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7 5 速度超过美 英 法 仅次于日本 1960年 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多亿马克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西方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欧洲头号经济大国 直到1968年才被日本超过 至20世纪70年代 联邦德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已从1948年的3 6 跃升到10 1 1957年3月25日法意德比荷卢六国签署 罗马条约 1958年1月 欧洲经济共同体 西欧共同市场 和欧洲原子能联营 原子能共同体 宣告成立 1965年4月8日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达成协议 将成立的三个共同体合并 统称欧洲共同体 欧共体EuropeanCommunities 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 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布鲁塞尔条约 于1967年7月1日生效 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欧共体总部大厦 比利时布鲁塞尔 欧共体宣传画 欧共体形成原因 经济实力的增强 为摆脱经济依附美国的局面 为提高国际地位 产生的作用 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合作 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提高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宗旨 共同增进欧洲团结和联合 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欧洲联盟 欧盟EuropeanUnion 扩张 1973年后 英国 丹麦 爱尔兰 希腊 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 成员国扩大到12国 1993年11月 欧洲共同体更名 欧洲联盟 简称 欧盟 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1995年 奥地利 芬兰 瑞典加入 成员国增至15国 2004年5月1日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波兰 捷克 斯洛伐克 匈牙利 斯洛文尼亚 马耳他和塞浦路斯10国正式加入 欧盟增至25国 至2007年1月止共有27个成员国 总面积432 2万平方公里 5月9日为 欧洲日 欧洲联盟 欧盟 会徽 1988年1月始用 欧洲单一货币 欧元 代码EUR 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 Euro 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 除英国 希腊 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 2000年6月 欧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费拉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 2002年1月1日零时 欧元正式在欧元区12国流通 成为欧元区单一法定货币 实行民主化改革 二战后 日本在1947年5月3日正式生效施行的 日本国宪法 即 和平宪法 的指导下走过了战后重建 经济恢复 高速发展 繁荣富裕的和平发展道路 对日本社会进行了民主改造 借以清除日本社会中的封建色彩 清除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赖以发动战争的土壤 日本国会 战后恢复中的日本农村 日本民主化改革 1 整肃军国主义 实行非军事化 2 解散财阀 排除财阀家族对企业的封建统治 3 禁止垄断4 实行土地改革 地主只能保有一町步土地 其余土地被征购卖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 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战争 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为达到前项目的 不保持陆海空及其他战争力量 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日本国宪法 第9条 1953年电视开始在家庭普及 重视科学技术 1964年10月1日日本新干线通车 日本战后坚持以 科技立国 为了扭转战后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 制定了 吸收型战略 的经济发展模式 积极引进国外新技术 广泛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 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革新和创造 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 日本长期坚持智力投资 非常重视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 尤其重视工科教育 侧重于应用理论教育 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应用性开发研究 1950年 日本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就已达99 1970年 高中学生考进大学的已达23 6 东京大学发祥地纪念碑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建设在海上的日本机场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 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 本土资源相对匮乏 国土由北海道 本州 九州 四国4个大岛和6848个小岛组成 东西宽300公里 南北长3500公里 境内多山 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 战后初期美国援助日本的物资 美国大力援助和扶持 日本一纺织厂车间 朝鲜战争给日本带来了美军的大批军事和后勤物资订货 使日本企业获得巨额利润 其次 朝鲜战争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出口贸易 外汇储备迅速增加 不仅摆脱了经济危机 而且促进了垄断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美对日的态度也取决于想把日本作为对付中共和称霸亚洲的基地 到1955年 日本工业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 此后近20年间 日本经济进入了持续18年的 高速增长 时期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创造了战后东亚的经济奇迹 走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半个世纪的路程 完成工业现代化 变成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五十年代东京附近的街市 战后日本新貌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制作简表 战后日德经济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 各国经济增长率 比较 学习测评 1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 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是 A 美国B 苏联C 日本D 联邦德国2 美国经济开始出现空前繁荣局面是在 A 美国内战后B 一战后C 二战后D 苏联解体后3 欧洲共同体 欧共体 正式诞生于 A 1951年B 1958年C 1967年D 1993年4 西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的原因是 A 调节西欧国家内部矛盾B 抗衡苏联C 经济上完全依附美国D 重振西欧和提高国际地位5 欧洲共同体成立时的创始成员国没有 A 联邦德国B 英国C 意大利D 法国 C C C 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建立西欧共同市场建立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机构合并为欧共体1993年11月更名欧洲联盟 D B 6 西欧国家为什么要走联合自强的道路 7 比较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欧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因素 这对正在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有什么值得借鉴的经验 答 外因 20世纪60年代中期 随着西欧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 欧美对市场的争夺加剧 双方矛盾愈演愈烈 内因 西欧国家均意识到美国全面进入欧洲所带来的欧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为了摆脱在经济上依附美国的局面 振兴西欧 答 政治改革 战后民主化改革 消除生产关系的落后因素 美国扶植 德国的马歇尔计划 日本的军事订货 科技因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