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联与语文教学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是我国延续千年的民族风俗文化。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不仅在中国的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艺术殿堂上也绽放着灿烂的光芒。从古到今,无数的文人墨客都在感受着这一独特语言艺术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近年来,一些益智类娱乐节目乃至春节联欢晚会,也开始举行征联活动。总之,对联艺术喜闻乐见、短小精悍、雅俗共赏、生生不息。正因为如此,将对联这一独特的语言艺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使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富有趣味性,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对联因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魅力、强大的生命力而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因此,将对联艺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对联可以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呢?将对联艺术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产生哪些效果呢?首先,在形式上,对联要求结构相似,字数相等同时讲究平仄押韵,这体现了现代汉语中对偶的修辞手法。对偶要求字词对仗。即上下两联相同位置所运用的字词要求词性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表颜色的词与颜色词相对、表数量的词与数量词相对等。第二,句式要求对称。也就是说句子的结构要保持一致,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以充分发挥对偶的艺术效果。对联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归根结底,这离不开汉语言文学基本的音、形、义以及文学的修辞手法。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正是要让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汉语言文学。因此,语文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对联的这一形式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目的。 其次,对联语言运用巧妙,内容积极健康,有利于学生积淀文化、滋润心灵。在中国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古诗词曾名噪一时,为后人所称赞。随着文化的发展,对联逐渐从古诗词中剥离出来,它虽然源于古诗词,但又和古诗词有着严格的区别。对联在讲究“对”的同时又要求“联”,它在写法上的特点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上下对等。对联的上下两联围绕同一个主题而论,由两个相对的句子组成。上下联所表达的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2、“优秀的对联常常将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文字或庄重或诙谐,或质朴或华丽,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对联的此类特点,使其易于引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创作的热情;同时,这些特点对于训练学生书面语言的综合表达很有价值,甚至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他本人所喜爱的某种风格。” 邱道学 谢玄 联创作引领学生书面语言训练 语文建设PKU-2012年4期“田园无限美,山河分外娇”,这幅对联一般出现在田园人家的门上,它表面看来是在描写田园的美好景象,其实主要表达的是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内容上从小家过渡到大国,对祖国的热爱赞美之情,溢言于表。就是一幅典型的五言对联,学生通过分析对联,不仅可以从中感受语言的健康清新,而且在思想上也深受启发,对祖国大家产生一种新的认识、一种新的感悟,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幅对联讲的是岳飞的典故。对联中的忠骨指的是岳飞的尸骨,而佞臣是指奸臣秦桧、张俊等。岳飞是南宋初抗击金兵的主要将领,但被秦桧、张俊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为反叛朝廷,陷害至死。在岳墓陵园的入口处有“精忠柏亭”,在亭的北侧墙上,有冯玉祥亲笔的石刻题词“民族英雄”。墓道两旁陈列的石虎、石羊、石马和石翁仲,墓阙下有四个铁铸的人像,反剪双手,面墓而跪,他们是陷害岳飞的泰桧、王氏、张俊、万俟呙四人。跪像背后墓阙上有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由此可见,通过对这些对联内容的分析,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增加知识,还可以唤起学生心底的感情,爱憎分明。“一副构思巧妙,意味隽永的对联,犹如一首好诗,一幅好画,一篇优美的散文,给人们有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李书武 对联艺术与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2009年11期“对联因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深受人们喜爱。对联的构成要素离不开语文的基本内涵,即汉语的音、形、义以及文学性等等。将对联的赏析引入语文教学,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黄玉珍对联的语文教学功能初探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2期那么,如何将对联艺术巧妙地运用到语文教学课堂中,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借用对联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必须让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语文教学中,导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恰如其分地运用导语,往往能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妙处,使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什么样的导语可以起到这种作用呢?将对联艺术融入导语当中,用对联导入新课,这不失为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时,可以运用这样一副对联导入课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通过对这幅对联中生和死的内涵的解释来引出文中刘和珍君等人对于生死的态度。这样的导人方式既生动新颖,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谓一石二鸟。学习语文,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渠道。在语文教学的分析中适当引用对联,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课文中,学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对联,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贾府雕粱画栋收跟底,凤姐口蜜腹剑露端倪”等。学生们往往对这些语句比较感兴趣,背的滚瓜烂熟。趁着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创作对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他们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古代诗文的鉴赏中,对联可以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对仗工整的妙语佳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在对这些佳句进行分析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赏析对联的方法去思考这些语句的用词特点以及修辞手法等,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对联的形式来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创新意识。大量的对联教学实践表明,将对联艺术巧妙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总之,对联艺术对于语文教学有很大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文章中心适当地选取几幅对联,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简化教学策略的同时使课堂教学过渡自然、充满活力。而且对联涉及汉语言文学的音、形、义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二单元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苏教版2019
- 2025自主解除租赁合同
- 第四单元建立网站第13课一、创建站点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机械厂废渣处置管理办法
- 7.1酸及其性质说课稿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 7.3 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第一节 光的折射定律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粤教版2019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说课稿-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定州市安全员培训课件
-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交河中学等校联测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全国2025年质量月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我国军兵种介绍课件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 广告及宣传印刷品制作服务方案
- 安全评价工作程序框图流程图
- 医共体成员单位人力资源工作制度
- 如何建立高效学习小组
- 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教学大纲
- 手卫生持续质量改进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