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林建华 珍惜生命制定生命战略养生护生 1 传统养生概述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 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传统养生 就是这些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传统养生 是以我国传统哲学为理论基础 以强健体魄 调养身心为目的保养生命的思想 手段和方法 重人贵生思想是我国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老子曰 故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 道曰 一切万物 人最为贵 无上秘要 荀子曰 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 有生 有知亦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 养生 古代称 道生 摄生 养性 等 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用各种方法来保护生命 防治疾病 增进健康 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调理和锻炼 从而达到气血通畅 阴阳调和 形神兼修 内壮外强 延年益寿的目的 道德经 第五十章中 老子讲了一段关于摄生的事 盖闻善摄生者 陆行不遇兕虎 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 虎无所措其爪 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 以其无死地 1 1传统养生的内容 气功养生 吐纳 导引 行气 炼丹 禅修 运动养生 五禽戏 易筋经 太极拳等 按摩养生 通过对经络 穴位的按摩推拿 饮食养生 通过合理 卫生的饮食 药物养生 通过药物 1 1 1气功养生 中国传统气功养生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经过历代诸家的潜心研究 实践 总结而不断提高 使其理论和内容 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 成为一门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养生科学 气功是通过人的意识的作用 对生命过程进行自我调节 是一种独特的锻炼精 气 神的自我身心修炼的方法 简言之 气功就是自我调动人体的潜能 寻求健康长寿 与疾病 衰老作斗争的一种科学的自我修炼的方法 气功锻炼主要通过调心 调息 调身 来达到防病治病 增强体质的目的 什么是 气 气 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界的一种朴素认识 认为 气 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 宇宙间的一切事情 都是由 气 的运行变化而产生的 气 充塞于宇宙之中 为小无内 为大无垠 气聚为物 物散为气 是 气 的运动规律 在传统医学和养生学里 气 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原动力 由于 气 在人体内分布的部位及作用不同 因而具有不同的名称 如 呼吸之气 水谷之气 脏腑之气 经络之气等 就其生成和作用而言 主要有元气 真气 宗气 营气和卫气四种 元气 是由先天之精所化生 受之于父母 随生命而来 存于下焦 它是机体生化的原动力 能激发和推动腑脏 促使其发挥功能 因此 元气充盈 则腑脏机能旺盛 身体健康无病 反之 身体就会衰弱 宗气 是由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之气和从自然界吸入的空气相结合的产物 宗气形成于肺 聚于胸中 具有帮助肺脏进行呼吸和贯穿心脉进行营血的作用 人体的肺活量大小及声音的强弱 气血的运动 肢体的活动能力等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营气 是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精气之一 运行于脉中 是宗气灌入血脉的营养之气 营气进入脉道 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 具有生化血液和营养全身的作用 卫气 主要由水谷之气所化生 是机体阳气的一部分 固有 卫阳 之称 它能运动于脉外 敷布全身 其功能在内散于胸腹 能温养腑脏 在外温阳肌肉 润泽皮肤 滋养腠理 启闭汗孔 因而 卫气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受到七情 喜 怒 忧思 悲 恐 惊 的内伤和六淫 风 寒暑 湿 燥 火 的外侵等 损耗机体气血 使气血不能充盈心脉 造成气机不畅 真气运行受阻 腑脏得不到足够的气血濡养 就会产生阴阳失调 正气亏虚 机能减退 抵抗能力下降 病邪便乘虚而入 吐纳养生 用呼吸 吐纳来健身养生以求长寿的方法 是一种最简便而又效果很好的养生法 古人认为 气是生命的根本 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相通 经常吐出体内浊气 吸纳天地之清气 可以长寿延年 庄子 载 吹呴呼吸 吐故纳新 熊径鸟伸 为寿而已 行气养生 通过行气来达到长寿的养生方法 晋代葛洪说 人在气中 气在人中 自天地至于万物 无不赖气以生存也 善行气者 内以养生 外以却恶病 养生之尽理者 行气不懈 可以不病 南北朝陶弘景说 凡行气欲除百病 随所在作念之 头痛念头 足痛念足 和气往攻之 凡行气以养内气 以鼻纳气 以口吐气 微而引之 名为长息 出土的战国文物十二面体玉器 玉佩 刻有一段关于行气的铭文 行气 深则蓄 蓄则伸 伸则下 下则定 定则固 固则萌 萌则长 长则退 退则天 天机舂在上 地机舂在下 顺则生 逆则死 凡行气以鼻吸 以口吐气 微而引之 名曰长息 吸气有一 吐气有六 谓 吹 呼 唏 嘘 呵 四 皆出气也 吹以去风 呼以去热 唏以去烦 呵以下气 嘘以散滞 四以解极 孙思邈 四季却病歌 春嘘明目木扶肝 夏至呵心火自闭 秋四定收金润肺 肾吹惟要坎中安 嘻理三焦除烦热 四季长呼脾化餐 切勿出声闻耳内 功效犹胜保神丹 以六种不同的发音和口型 牵动不同的脏腑经络 使气血畅通 祛病强身 这就是被后人称之为 六字诀 的著名养生法 孟子曰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 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乎天地之间 大气 勇气 浩然正气 气贯长虹 武术 内练一口气 外练筋骨皮 弘一法师说 人活着为了呼吸 呼者为出一口气 吸者为争一口气 导引养生 导引 是我国古代养生家很重视的一种养生方法 主要是通过意念 呼吸和动作 来伸展肢体 宣导气血的运行 以达到健体养生的目的 导引 一词 最早见于 庄子 刻意篇 吹呴呼吸 吐故纳新 熊径鸟伸 此导引之士 养形之人 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道枢 阴符篇 说 吐纳以练藏 脏 导引以开百关 著名养生家李颐说 导气令和 引体令柔 华佗曾经对学生吴普说 是以古之仙者 为导引之事 熊经鸱顾 引挽腰体 动彻关节 以求难老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有 导引图 绘有44幅形态各异的导引动作 各图都有名称 并注明治什么病 晋代葛洪在 抱朴子 中说 夫导引 或伸屈 或俯仰 或行卧 或倚立 或徐步 或吟 或息 皆导引也 1 1 2运动养生 通过身体的适量运动加上呼吸和意念的配合进行养生 这是我国养生家几千年总结的宝贵经验 与西方体育运动绝然不同 如五禽戏 易筋经 八段锦 太极拳 形意强身功等 这是最符合人的生理 心理的自然运动 因此是最受推崇的养生方法 例 太极拳运动养生 运动柔缓 使全身肌肉 关节得到充分锻炼 运动量适中 促进血液循环 呼吸深长 提高吸氧量和心肺功能 运动时无心跳急促 气喘嘘嘘 脸色苍白之弊 并能通过腹式呼吸 按摩腑脏 养护内脏器官 意识集中 改善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 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神经衰弱等慢性疾病 形神并练 内外兼修 体用兼备 修身养性 做到内壮外强 终日详推意何在 益寿延年不老春 吕氏春秋 最早提出了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动也 的观点 华佗 人体欲得劳动 但不当使极而 动摇则谷气消 血脉流通 病不得生 譬犹户枢不朽也 古之仙者 为导引之士 熊经鸱顾 引挽腰体 动诸关节 以求难老 吾有一术 名曰五禽戏 一曰虎 二曰鹿 三曰熊 四曰猿 五曰鸟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认为 养性之道 常欲小劳 但莫大极及强所不能堪耳 养性延命录 同时又指出 体欲常劳 劳无过极 提倡 小劳之术 颜元 一身动则一身强 一家动则一家强 一国动则一国强 毛泽东 1 1 3按摩养生 按摩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养生术 它是在 导引 按跷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现代医学理论角度来看 按摩主要是通过神经末梢的刺激 促进血液 淋巴循环和组织间的代谢过程 来帮助并维持器官与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最终使机体得到改善 按摩能起到防病治病 提高机体免疫力 强身健体的作用 按摩之后神清气爽 如 头部按摩 眼睛按摩 耳朵按摩 颈部按摩 穴位按摩 劳宫 内关 睛明 合谷 足三里 涌泉 委中 人中 肾俞 伤风感冒按摩肌肉韧带扭伤按摩疲劳恢复按摩各种慢性病防治按摩 1 1 4饮食养生 主张服食养生 1 1 5药物养生 神农经 载 上药养命 中药养性 下药治病 1 2传统养生的特点和功能 1 2 1特点 传统养生是以人体生命的整体观为理论基础 注重从人的整体出发 不论动 静或动静结合 都是通过自我的修炼和调养 使阴阳平衡 身心和谐 形意合一 内壮外强 1 2 2功能 培养元气 元气受之于父母 随生命而来 是机体生化的原动力 元气充盈 则腑脏机能旺盛 身体健康 平衡阴阳 在阴阳动态变化中保持平衡 从而维护健康 疏通经络 使气血通畅 营内卫外 2 我国传统养生学的理论基础2 1生命整体观中国传统哲学认为 宇宙是一个大周天 人体是一个小周天 天和人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从而以人体生命的整体观为基础 研究人体生命运动的规律 以及人的生命与自然 社会 环境的关系 从而求得人的身心健康 内壮外强 整体和谐 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祖国医学认为 人的生命包括了 精 气 神 三个部分 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淮南子 说到 夫形者 生之舍也 气者 体之充也 神者 生之制也 一位失则三位伤矣 形 是人体生命的载体 通常讲形体 外形 以脏腑为核心 赖经络而维系 体现气与神的充盈与衰竭 载体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生命的质量 因此 养生家都注重对形体的锻炼 气 是维系生命的源泉 气能生精 才能推动血液的流动 若没有了气 生命就停止了 庄子 云 人之生 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 又说 通天下一气耳 晋代葛洪说 人在气中 气在人中 自天地至于万物 无不赖气以生存也 明代大医学家张仲景指出 人之有生 全赖一气 有气则生 无气则死 神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和反应 是对人的思维活动及脏腑 气血 经络 津液活动的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 内经 上说 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 反映出 神 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养生家认为 人的精 气 神既是相对独立 却又是紧密结合的 因而 练气又能生精 练精能还神 练神能生明 2 2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观 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所谓的 天 指的是 自然 的代表 人 作为自然界万物之一 也是由道和气生化而来 因此 从根本上讲 人和世界万物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要顺应自然 利用自然 保护自然 而不违背自然 不破坏自然 达到 天人合一 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 老子 说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 观还指出 自然界都是根据一定的规律在不断地运动 生长 旺盛 衰弱直至消亡 人也是如此 也有一个从生长到死亡的过程 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但是 人要长寿 要健康 就要顺应自然 要顺 道 而不要逆 道 黄帝内经 说的很清楚 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始终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 则灾害生 从之 则苛疾不起 根据 天人合一 的理论 古人提出人顺应自然的四时养生法 春季养生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阳气升发 生活起居 宜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 舒缓形体 呼吸新鲜空气 注意保暖 春捂 春在五行中属木 与人体肝脏相应 肝主疏泻 怒伤肝 故在春季要养肝 要精神愉快 乐观 饮食 以养胃气为本 清淡为主 宜辛 甘 温之品 忌酸涩 夏季养生 万物繁荣茂盛的季节 天气下降 地气上升 二气交合 气候炎热 雨水充沛 养生要保存体力 要防暑 起居 晚睡早起 与日同兴 睡午觉避暑气 身体和精神调节 夏属火 与心相应 火伤心 因此要重视心神调养 要防心 火 所谓 心静自然凉 饮食 宜清淡 凉爽利水食物 多瓜果 秋季养生 气候由热转寒 阳气渐收 阴气渐长 是万物收获的季节 起居 早睡早起 收敛神气 养秋收之气 身体精神调节 秋属金主肺 忧伤肺 故应培养乐观情绪 秋高气爽 宜于登高望远 使人心旷神怡 应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逆之则伤肺 饮食 防燥 多果蔬 酸 少食葱 姜 蒜等 冬季养生 天寒地冻 万物凋零 是收敛闭藏的季节 逆之则伤肾 养生宜避寒就温 预防寒冻 起居 早睡晚起 衣着暖身 睡前热水洗脚 以利睡眠 身体和精神调节 安静自如 恬淡节欲 养精蓄锐 保养阴气 饮食 要滋阴补阳 宜温补 可选用牛肉 羊肉 狗肉 虾等食品 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顺应了这个根本 才能与万物一样 保持生命的规律 黄帝内经 上记载着黄帝与歧伯的一段对话 黄帝说 余闻上古之人 春秋皆度百岁 而动作不衰 今时之人 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时世异耶 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 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具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2 3阴阳平衡观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非常朴素 辨证的 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医学和养生学就是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和神话的 我们的祖先认为 阴阳是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 所谓 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也 变化之父母 杀生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 世界的生成 变化 都是阴阳转化的结果 阴阳是事物属性的两个方面 阴阳之间的关系是一分为二 对立统一 相互转化 黄帝内经 说 夫阴阳者 有名而无形 它看不见 摸不着 却又是客观存在的 大凡动的 上升的 温热的 功能的 机能亢进的都属阳 而静的 下降的 寒冷的 物质的 机能衰退的属阴 这种阴阳属性具有普遍性和多层次性 例如 男属阳 女属阴 外为阳 内为阴 背为阳 腹为阴 上为阳 下为阴 在日常的事物中 白天属阳 黑夜属阴 刚属阳 柔属阴 火属阳 水属阴 动属阳 静属阴 进属阳 退属阴 伸属阳 曲属阴 张属阳 弛属阴 吐属阳 吞属阴 正属阳 奇属阴 自然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合同范本长住房合约6篇
- 农资赠与合同范本3篇
- 合伙修路协议书格式5篇
- 简易机器抵押合同范本
- 电动车租赁协议书(示范协议)5篇
- 2025百货商场柜台出租合同3篇
- 足疗店合同范本
- 承接窑炉维修合同范本
- 房产限时销售合同范本
- 公寓出租全托合同范本
- 博士后研究报告(出站)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
- 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建设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汽车产品使用说明书
- 关于天然气安全知识
- (高清版)DZT 0331-2020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及估算规程
- 体育消费及消费者行为
- 新能源发电技术 第2版 教学课件 8波浪能
- 摩托车行驶安全知识
- 多组学数据的整合与分析
- 四合院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