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社会保险征收及偿付标准企业社.doc_第1页
深圳市社会保险征收及偿付标准企业社.doc_第2页
深圳市社会保险征收及偿付标准企业社.doc_第3页
深圳市社会保险征收及偿付标准企业社.doc_第4页
深圳市社会保险征收及偿付标准企业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市社会保险宣传资料之三深圳市社会保险征收及偿付标准企业社会养老保险征收标准深户员工:缴费工资19%,其中个人8%,单位11%;8%计入个人帐户,10%计入共济,1%计入地方补充;非深户员工:缴费工资18%,其中个人8%,单位10%;8%计入个人帐户,10%计入共济。偿付标准一、符合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按下列标准领取:(一)深户:1、1992年7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固定职工、合同制工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过渡性补贴工龄补助 2、1992年7月31日以前参保的临时工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3、1992年8月1日后参加工作,且在2011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员工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过渡性补贴(本项仅限于1994年7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固定职工、合同制工)4、1992年8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期间参加工作,且于2012年1月1日后退休的员工,以及1999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员工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二)非深户: 1、1992年7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员工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2、1992年8月1日后参加工作,且在2011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员工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3、1992年8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期间参加工作,且于2012年1月1日后退休的员工,以及1999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员工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附注(过渡期内退休待遇的标准说明):2006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为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退休的员工,分别按下列标准计算养老保险待遇:一、按新办法计算的养老保险待遇低于按老办法计算的养老保险待遇的,仍按老办法计发养老保险待遇。二、按新办法计算的养老保险待遇高于按老办法计算的待遇的,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为:(一)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间退休的,在老办法计算待遇的基础上,加发新办法和老办法计算的待遇差额的10%;(二)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间退休的,在老办法计算待遇的基础上,加发新办法和老办法计算的待遇差额的30%;(三)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退休的,在老办法计算待遇的基础上,加发新办法和老办法计算的待遇差额的50%;(四)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期间退休的,在老办法计算待遇的基础上,加发新办法和老办法计算的待遇差额的70%;(五)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退休的,在老办法计算待遇的基础上,加发新办法和老办法计算的待遇差额的90%。三、2011年7月1日以后退休的,按新办法计发养老金。在过渡期内,按老办法计算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时,凡涉及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统一使用2005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706元)。二、达到退休年龄时不符合按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员工,可按下列标准享受待遇:(一)深户员工可选择享受下列待遇之一:1、申请领取一次性养老保险待遇,终结在本市的养老保险关系。支付标准=个人账户积累额一次性生活费;2、以个人名义申请继续按月缴纳养老保险费(即个人缴费参保),在缴费年限符合规定后,办理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手续。(二)非深户员工可选择享受下列待遇之一:1、申请领取一次性养老保险待遇,终结在本市的养老保险关系;支付标准=个人帐户积累额一次性生活费;2、将个人帐户积累额和养老保险关系转回户籍所在地的社保机构。三、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企业退休人员可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一)深户:享受综合医疗保险待遇和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待遇。(二)非深户:享受住院医疗保险待遇和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待遇。四、企业退休人员每年享受养老待遇调整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每年7月份调整一次。具体调整比例根据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增长情况予以核定,由市劳动保障部门报市政府批准。五、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待遇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或已参保的在职员工非因工死亡的,其供养亲属或继承人可享受如下待遇:(一)个人帐户积累余额;(二)丧葬补助费:为其死亡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三)一次性抚恤金:供养亲属为1人、2人、3人及3人以上的,分别按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倍、9倍、12倍支付。附注:供养亲属的范围参照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劳动保障部令第18号)执行。备注: 一、“缴费工资”是指员工月工资总额,但员工缴费工资不得超过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本市户籍员工的缴费工资不得低于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非本市户籍员工的缴费工资不得低于本市当年度月最低工资。二、符合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条件:(一)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退职条件;(二)达到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最低缴费年限规定如下:深户员工:1、在1992年7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最低缴费年限10年;2、在1992年8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最低缴费年限15年。非深户员工:实际缴费年限最低15年。三、各项待遇标准的计算1、基础养老金:(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1%2、个人帐户养老金:退休时的个人帐户积累额计发月数(详见附件1);3、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享受比例(详见附件2)4、调节金:300元;5、过渡性调节金:2007年退休的为250元/月,其后每晚一年退休的递减50元; 6、过渡性补贴:1994年7月以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给付10元,只计发给1994年7月前参加工作,且退休后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深户固定职工、合同制工人;7、工龄补助:(员工退休后首月计发的基本养老金过渡性补贴)1992年7月31日前的缴费年限0.5,只计发给1992年7月前参加工作,且退休后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深户固定职工、合同制工人;8、一次性生活费:(1)深户员工:缴费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的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非深户员工:缴费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的退休时本市月最低工资附件1: 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员工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402334123042226432234422045216462124720848204491995019551190521855318054175551705616457158581525914560139611326212563117641096510166936784687569657056附件2: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一、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一)计算每月缴费指数:取员工参加工作起至退休时的每月缴费工资,除以当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计算平均缴费指当数:将员工自参加工作起至退休时缴费年限的每月缴费指数相加,除以其缴费年限的月数,得出平均缴费指数。(三)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将平均缴费指数乘以退休时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得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二、计算享受比例 1992年月前的缴费年限不超过25年者,其享受比例为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1.2%; 1992年月前的缴费年限超过25年者,其享受比例为30%(1992年月前的缴费年限25)1%。三、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享受比例举例:钟某1967年月参加工作,1990年调入本市并按规定缴交养老保险费,2006年9月退休。其1990年的缴费工资为400元,1991年为500元,1992年为700元,1993年为800元,1994年为1000元,1995年为1150元,1996年为1300元,1997年为1500元,1998年为1700元,1999年为1900元,2000年为2100元,2001年为2400元,2002年为2800元,2003年为3100元,2004年为3600元,2005年为4000元,2006年19月的缴费工资为4200元。则: 一、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一)计算自1967年月至退休时的每月缴费指数: 1967年月至1992年7月共307个月缴费指数均为;1992年8月12月5个月的缴费指数700/4941.41701993年各月的缴费指数800/6791.1782;1994年各月的缴费指数1000/8811.1351;1995年各月的缴费指数1150/10231.1241;1996年各月的缴费指数1300/12091.0753;1997年各月的缴费指数1500/13781.0885;1998年各月的缴费指数1700/15321.1097;1999年各月的缴费指数1900/17261.1008;2000年各月的缴费指数2100/19201.0938;2001年各月的缴费指数2400/21621.1101;2002年各月的缴费指数2800/23521.1905;2003年各月的缴费指数3100/21621.2963;2004年各月的缴费指数3600/26611.3529;2005年各月的缴费指数4000/27061.4782;2006年19月的缴费指数4200/27061.5521; (二)计算平均缴费指数 平均缴费指数(13071.417051.1782121.1351121.1241121.0753121.0885121.1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