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中学第四周周考历史.doc_第1页
航天中学第四周周考历史.doc_第2页
航天中学第四周周考历史.doc_第3页
航天中学第四周周考历史.doc_第4页
航天中学第四周周考历史.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成都市航天中学高2014级文综周测(一)历史24. 头饰,作为装饰性最强的首饰(包括发饰、耳饰和帽子),自古就被女子所喜爱。下图是秦泰轩珍藏部分古代头饰。从图片看我们可以知道( ) A. 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B.手工业处于自然经济的从属地位 C.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 D.首饰是古代身份地位的象征25.考古发现东周时期的墓葬中,诸如安徽寿县的蔡侯墓、河南新郑的郑侯墓、河南辉县的卫国卿大夫墓都用了九鼎殉葬;山西侯马的一些士的墓葬,则用了五鼎。这表明A. 上下尊卑失范,等级观念趋淡化 B. 僭越风气滋长,传统礼制遭破坏 C. 异姓诸侯崛起,宗法秩序已瓦解 D. 地方势力坐大,分封制荡然无存26. 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指出: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战国时代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材料反映秦汉帝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B.郡县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核心 D.皇帝制度27.下表中的评价与史实最相符的选项是()选项史实评价A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B唐朝设置节度使巩固了边疆,防止了地方割据C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D明朝设内阁首辅大臣拥有了宰相的职权,统领六部 28.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A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C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29.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说到:“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之言论旨在强调A. 理学之名出现于宋代 B. 为学应注重经世致用 C. 孔孟之道为儒学的根本 D. 理学造成思想界因循守旧30. 隆庆元年(1567),明朝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东西“诸番”进行贸易,史称“隆庆开关”。这一变化的出现标志着( )A重农抑商政策面临着重大的转型 B海上丝绸之路较以前有重大发展C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有了合法地位 D朝贡贸易渐为民间海外贸易取代31下表是清朝前期雍正到嘉庆年间土地与人口变化图。据此,可以推知( ) 时间人口(亿) 全国耕地(万倾) 人均耕地(亩) 雍正1734 10942 82035 750 乾隆1753 18368 67758 369 乾隆1784 28633 70094 245 嘉庆1812 33370 72708 218 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B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C传统农业逐渐没落 D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32.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普。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骇(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33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丝织品的内销量折合生丝从506万担增至549万担,增长85%;外销量则由044万担增至221万担,增长了4023%。这种情况( )A阻止列强对华丝织品倾销 B为维持贸易顺差提供条件C对民族丝织业的发展有利 D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34.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人们认识的变化主要表明A. 五口通商危害减弱 B.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影响加大C. 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D. 人们的国家主权意识逐渐增强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40. (25分)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科举非恶制也,所恶夫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1893年始改用此种试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人方拾吾之唾余,以自夸耀,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日:复科举,便! 粱启超官制与官规(1910年)材料二科举制的废除,使得精英开始多元化了。不再往国家流动,而是流落到民间,国家与精英的关系在1905年后出现了疏离。在某种意义上,清政府是毁在废科举上。说得绝对一点,不废科举,何来“辛亥”?没有“(19)05”,何来“(19)11科举的废除还造成一个后果,民国找不到使得民族国家一体化的整合方式,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的胜利乃是地方士绅的胜利,中央不再能控制全国。此外,科举废除后,这套比较具有公平性的选官制度没有找到替代品,结果吏治大坏,任人唯亲、派系政治等泛滥成灾。所以科举的废除在某种程度上比辛亥革命更重要,它倒是一场真正革命,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2005年许纪霖在“科举废除百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利弊.(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废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7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孔子主张“见利思义”,孟子主张“以义胜利”。“利之用,和为贵”,“民无信而不立”,是鲁商的文化根基与内涵。“良心、友谊、仁义、诚实、信用、济世”等构成鲁商的基本特征。儒家义利观长期教化,造就了鲁商的道德观。清代的“瑞蚨祥”、“便宜坊”,现代的海尔、张裕等“鲁商军团”的商业奇迹,无不体现鲁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商业道德体系。 摘编自鲁商与儒家文化运用材料相关信息,对“儒家文化与商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说明:至少选择两个角度;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42选做题,任选一个作答。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5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原因。(10分)【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材料 甲午战前,中国出现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郑观应认为,君民共主之国“育才于书院,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杆格,难臻富强”。陈炽指出,君民共主之国“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所以强兵富国、纵横四海之根源也”。主张君民共主的思想家们都将设议院作为基本条件,尽管如何“仿效外洋”设议院有不同方案,但多强调在君主之下设立。议员由选举产生,主要职能是议事和“通上下之情,凡国家大政方针,由议员根据民意议论利害得失,再上呈君主定夺。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 根据材料,指出“君民共主”主张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君民共主”思潮。(9分) 周测一答案 选择题1-6CBACBD 7-12CDCCDD40. (1)利处:削弱士族势力;读书风气盛行;选官相对公平;提供底层上升的通道;扩大统治基础;成为整合民族国家的有力工具。(8分)弊端:考试内容不切实际;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4分)(2) 影响:国家与精英的关系出现疏离,削弱了清朝统治者的基础;丧失了民族国家一体化的整合方式;吏治大坏,任人唯亲、派系政治等泛滥成灾。(6分) 冲击儒家思想学说,促进思想的解放;促进新型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社会的变革;促进了近代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7分)41答案:角度一:儒家文化推动了鲁商的发展。(2分)山东市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中“见利思义”和“无信不立”的义利观在鲁商商业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鲁商以儒家思想为规范,形成鲁商的基本特征;儒家文化造就了鲁商的成功。(4分)角度二:鲁商的发展有利于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2分)鲁商的商业观念、商业心理、商业风格无不打上儒家思想的烙印;“路上军团”的商业奇迹享誉中外,客观上传播和扩大了儒家文化的影响。(4分)42.(1)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5分,任答三点即可)(2)特点:户籍逐渐成为控制人口的重要手段:历史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