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调节与休克生理学课件_第1页
循环调节与休克生理学课件_第2页
循环调节与休克生理学课件_第3页
循环调节与休克生理学课件_第4页
循环调节与休克生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循环调节与循环休克生理学 根据引起休克的起始环节分类 由循环血量严重减少引起的休克 称低血容量性休克 hypovolemicshock 由血管床容量异常增加引起的休克 称血管源性休克 vasogenicshock 由心脏泵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休克 称心源性休克 cardiogenicshock 一 休克的分类 循环休克 circulatoryshock 指由于机体血流普遍不足 所造成的机体组织一定程度的损害 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1 低排高阻型休克 心输出量 总外周阻力 2 高排低阻型休克 心输出量 总外周阻力 3 低排低阻型休克 心输出量 总外周阻力 平均动脉压降低不明显 脉压显著缩小 皮肤苍白 湿冷 冷休克 血压略低 脉压增大 皮肤潮红 温暖 暖休克 收缩压 舒张压均明显下降 是休克失代偿的表现 非进行性阶段 无治疗 也可完全恢复 进行性阶段 无治疗 休克将持续恶化 直至死亡 不可逆转阶段 用目前已知的任何治疗方式 都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循环休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 出血性休克 休克发展基本生理学原理 出血不大于一定量时 通过代偿能够恢复 称非进行出血性休克 出血超过一定量时 变为恶性循环 使休克进一步加重 称进行性出血性休克 一 非进行性出血性休克 30min内的失血量与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关系 失血 10 对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几乎无影响 失血更多时 心输出量先 之后动脉血压 失血35 45 时 二者均降低到零 急性失后 动脉血压的下降程度与预后的关系 对狗快速放血后 只要动脉血压不 45mmHg最终全部恢复 I II III 放血使动脉血压低于45mmHg以下时 全部狗死亡 IV V VI 非进行性出血休克的代偿机制 1 外周循环交感反射代偿 30s 1min最大激活 循环血量 容量感受器 动脉血压 减压反射 血压 80mmHg 化学感受器 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 失血 交感反射的意义及价值 使大部分小动脉收缩 外周阻力 维持一定的动脉血压 以保证心 脑的血供 Autoregulationofcerebralbloodflow CBF duringsteady stateconditions Thebluelineshowsthealterationproducedbysympatheticstimulationduringautoregulation 2 使贮血库血管收缩 起到 自身输血 的作用 是使回心血量不过度降低的 第一道防线 体循环动脉和静脉 容量 压力曲线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比后阻力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高2 3倍 交感神经兴奋 毛细血管压 组织间隙液大量进入微血管内 3 使组织液进入微血管 起到 自身输液 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 使使心率加快 心肌收缩性加强 心输出量增加 交感反射的价值 动物实验表明 交感反射可使致死失血量增大2倍 2 中枢神经系统局部缺血反应 Bp 50mmHg时 中枢缺血 引起交感神经强烈兴奋 第一平台 第二平台 是试图维持Bp不过度降低的 最后防线 last ditchstand 见动脉血压下降曲线第二平台 颅顶周围脑脊液压力升高到与Bp相等时 压缩脑内动脉 中枢缺血 动脉血压 略 脑脊液压力 脑血流恢复 库欣反应 Cushingreaction 一种特殊的中枢缺血反应 由CNS缺血反应引起血管运动波 inthisexperiment thecerebrospinal uidpressurewasraisedto160mmHg Delayedcomplianceinthereversedirectionisoneofthewaysinwhichthecirculationautomaticallyadjustsitselfoveraperiodofminutesorhourstodiminishedbloodvolumeafterserioushemorrhage 3 反向循环系统压力 松弛反应 reversestress relaxationofthecirculatorysystem 引起血量减少处血管收缩 使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升高 以维持回心血量 Ang 缩血管作用比NA强10倍 1ug Bp50mmHg 4 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激活 完全反应需10min 1h Pressure compensatingeffectoftherenin angiotensinvasoconstrictorsystemafterseverehemorrhage DrawnfromexperimentsbyDr RoyceBrough 血管紧张素 Ang 可使全身小A 微A 静脉收缩 可使延髓缩血管区活动 使醛固酮分泌 肾水盐排出 循环血量 肾牵张感受器致密斑感受器交感神经兴奋 肾素 血管紧张素 5 血管升压素形成 VP 完全反应需10min 1h 血量 血压 疼痛 Ang VP大量分泌 内脏小血管和微血管收缩 肾水重吸收 实验表明严重出血后 循环血液VP浓度的升高 足以使动脉血压升高60mmHg 失血15 25 时 VP的分泌速率可比正常快50倍 VP也作用于脑引起心输出量减少 NA 血小板 血栓素 TXA2 Ang VPTXA2 NA 内皮细胞 内皮素 缺血 缺氧 6 其他代偿机制 小血管微血管收缩 内皮素 白细胞 白三烯 肺 腹腔内脏小血管收缩 RedrawnfromGuytonAC ArterialPressureandHypertension Philadelphia WBSaundersCo 1980 非进行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其原因 导致进行性休克的恶性循环 1 心脏抑制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血压过低 收缩压 50mmHg 时 冠脉血流 休克引起的酸中毒 胰腺缺血 产生心肌抑制因子 脑缺血 脑细胞释放的内啡肽 抑制心功能 内啡肽拮抗剂纳络酮 有较好的休克治疗效果 将Bp维持在30mmHg 开始2h心脏几乎没有恶化 4h后恶化约40 5h后完全恶化 通过对狗实验推断的人心脏心输出量曲线表明休克发生后 在不同时间心脏的进行性恶化 2 血管运动中枢衰竭 使血管转为舒张 脑血流减少到某一点 Bp 30mmHg 时 血管运动中枢活动减少 甚至停止 休克时形成阿片肽 抑制心血管中枢和交感纤维 使血管对缩血管物质反应性 损伤血管内皮激活凝血系统 使红细胞可塑性降低 H 与Ca2 竞争 抑制Ca2 与肌钙蛋白结合 H 与细胞内K 交换 引起高血K 损伤溶酶体膜 3 酸中毒 经多种途径使休克恶化 4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酸中毒 组胺 激肽 长时间缺氧等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 血浆外渗 血液浓缩 循环血量 血液浓缩 微循环后阻力 5 微小血管内血液淤积 原因是 应激反应 纤维蛋白原 血浆粘稠度 血液淤泥化 细胞粘附分子 TNF IL 1 LTB1 PAF 白细胞粘附 滚动 嵌塞于微静脉 线粒体活性严重 Na K 主动跨膜转运 细胞内溶酶体破裂 最后细胞营养代谢和一些激素的作用被严重抑制 7 普遍细胞恶化 6 缺血局部组织释放毒素 Necrosisofthecentralportionofaliverlobuleinseverecirculatoryshock CourtesyDr J W Crowell 严重休克时的肝小叶中央的斑片样坏死 休克进展期微循环的特点 灌多于流 淤血 微动脉痉挛较代偿期减轻 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 微静脉和小静脉仍保持收缩状态 休克进展期的临床表现及其原因 三 不可逆休克 irreversibleshock 休克导致的各种破坏性因素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进入不可逆休克阶段 最具破坏性的可能是高能磷酸物质耗竭 原因是微血管麻痹性扩张 微循环淤血 血栓形成 使微循环出现无复流现象 在不可逆休克阶段 有时输血补液后血压可回升达正常 但仍不能避免死亡 二 血浆丢失引起的休克 1 肠梗阻 血浆蛋白和血浆量 2 严重烧伤或皮肤剥落 血浆丢失 无红细胞丢失 可发生在 4 身体创伤 有时没有出血 也能发生休克 3 脱水 身体广泛创伤 损害毛细血管 血浆进入组织所致 主要原因 深度全身麻醉 脊髓麻醉 脑基底区损伤 脑缺血时间过长 5 10min 三 神经源休克 neurogenicshock 指交感紧张性丧失 全身血管舒张所致的休克 四 过敏休克 anaphylacticshock 过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缓激肽 静脉舒张 小动脉舒张 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 心输出量和Bp剧烈 一 原发病治疗 如止痛 止血 控制感染等 二 改善微循环 1 扩充血容量 是改善组织灌流的根本措施 心源性休克除外 五 休克治疗生理学 2 血管活性药 扩血管药 缩血管药物 对心源性休克用扩血管药可减轻心脏负担 3 纠正酸中毒 在充分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 可显著改善微循环灌流 尤其感染性休克 用于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 出血不能及时补液时 用缩血管药以维持动脉血压 三 抗炎治疗 糖皮质激素 有抗炎稳膜作用 但大剂量会降低免疫功能 也不利于创面修复 非固醇类抗炎药 布洛芬 吲哚美辛等 不抑制免疫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