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与形象的喜剧论西游记的幽默风格 摘要:古典小说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在于其幽默的艺术风格贯穿始终。作者运用幽默风趣的文笔写出了佛教神圣庄严背后的诙谐,这不仅仅是体现在小说中塑造的主要人物身上,在一些配角的小妖身上也足够令我们捧腹大笑。书中俗语、成语以及童趣语言的运用,更是增加了其喜剧性,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作者更是用插科打诨的手笔,使美丑在对立之间转化,使人物在丑化的同时更体现了生活的情趣,让读者感受到这种丑化背后的美丽,体现出这种以丑为美的幽默。关键词:小妖 形象 俗语 美丑 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作品取材于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史实,作者吴承恩通过对前代小说、戏曲创造性加工从而在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其幽默的心力,妙手点染,创设了独具审美特色的诙谐情境与幽默形式。全书以诙谐滑稽为宗旨,著名瑞典汉学家马悦然说得好:“在世界文学中,西游记是最有趣的小说之一,应该让世人共同欣赏。”小说诙谐的童趣让读者体会到小说严肃背后的幽默,这种幽默主要体现在小妖形象塑造、语言运用和以丑为美的幽默上。一、小妖形象塑造对于小说中人物幽默形象的研究,历来学者把眼光更多的放在孙悟空和猪八戒身上,他们作为小说中的主角,其幽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于文本中那些巡山、看家、做饭的小妖的形象,我们关注的目光却少了。他们作为魔头的陪衬品,没有起到主要的作用,但他们的出现令小说的情节更加具有戏剧性,使读者体会出小人物身上的生活性和乐趣,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总的说来这些小妖的幽默形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小妖名字与其自身结果的反差幽默书中小妖的数目众多,他们大多是没有名字的,往往都是以一个名字“小妖”统而概之,但也有不少有名字的。他们的名字里本身透露着幽默与可笑。一些有名字的小妖,它们的名字听起来往往给人一种精细又伶俐的感觉,但事实的结果却是相反,在这种反差中我们体会小妖身上带给我们的幽默快乐。 第三十四回平顶山莲花洞有两对小妖的名字分别为:“伶俐虫(苍蝇)、精细鬼(蚊子)”、“巴山虎(壁虎)、倚海龙(蜥蜴)”。精细鬼和伶俐虫作为两个魔头遣去捉拿孙悟空的贴身小妖,是被寄予了充分的信任。如书中二魔道:“兄长请坐。若要拿孙行者,不消我们动手,只教两个小妖,拿两件宝贝,把他装将来吧。”两小妖叩头,将宝贝领出去拿孙行者,却在半路被孙行者绊倒,孙悟空变成老道士称自己是蓬莱山来的神仙,要度一个成仙了道的好人,问哪个肯跟他去,二者俱都答应愿意跟随。这里作为一个前提,二者俱都相信了孙行者,讲出了自身的来历以及领命去拿孙行者的任务,并把宝贝的厉害作用一一讲了出来。二者是既天真又自作聪明,孙悟空看了宝贝后又骗说自己也有宝贝,于是伸下手把尾巴上毫毛拔了一根,捻一捻,即变做一个一尺七寸长的大紫金红葫芦,并做了一个装天的演示。两小妖信以为真,于是用两件真宝贝换了孙行者的一只假葫芦,等他们忽然抬头不见了孙行者时伶俐虫道:“哥啊,神仙也会打诳语,他说换了宝贝,度我等成仙,怎么不辞就去了”。这里二者还天真的相信孙行者。并且还自以为占了便宜:“我们相应便宜的多哩。”同时好奇心非常重,等孙悟空去后,迫不及待地演示装天法宝。在得知上当后,二人战战兢兢,想要逃走。精细鬼说:“不要走,还回去。二大王平日看你甚好,我推一句儿在你身上。他若肯将就,留得性命,说不过,就打死,还在此间,莫弄得两头不着,去来去来!”等到侥幸得饶,二人道:“造化!造化!打也不曾打,骂也不曾骂,却就饶了。”这里二者的名字听起来给我们的是非常狡猾奸诈的感觉,结果却被孙悟空骗得一愣一愣的。这与现实生活中做错事的小孩语言和行为很像。精细鬼和伶俐虫活脱脱是上当受骗的小孩的典型。在没有了宝贝后二魔又遣那常随的伴当巴山虎、倚海龙去请老母亲,欲用幌金绳来捉拿孙行者。并嘱咐两小妖要小心仔细。半路上行者变作一个小妖,赶上道:“走路的,等我一等”。骗它们说自己是大王遣来的催它们快去,“小妖见说的海底眼,更不疑惑,把行者认作一家子人,急急忙忙,往前飞跑”。“行者抬头见一带黑林不远,料的那老怪只在林子里外,却立定步,让那小怪前走,即取出铁棒,走上前,着脚后一刮。可怜忒不禁打,就把两个小妖刮做一团肉饼,却拖着脚,藏在路旁深草科里。”这两个小妖的名字巴山虎、倚海龙听起来仿佛有万夫不当之勇,却是毫无用处,刚一出场便被孙悟空一棒打死,这四个小妖的名字既对仗工整,又符合其特征,像谜面谜底一样极尽夸张反讽之能事,读来妙趣横生,和故事情节的巨大反差产生了滑稽的效果,让我们感叹可悲又可笑。 小说第七十二回中行者去寻妖精的山洞,不期在半路碰上一个下战书的小妖,于是行者变做个猛虫儿,轻轻飞在他书包之上,听得那妖精敲着锣绪绪聒聒的自念自诵道:“我家大王忒也心毒,三年前到朱紫国抢夺了金圣皇后,一向无缘,未得沾身,只苦了要来的宫女顶缸。两个来弄杀了,四个来也弄杀了。前年要了,去年又要,今年又要,今年还要,却撞个对头来了。那个要宫女的先锋被个什么孙行者打败了,不发宫女。我大王因此发怒,要与他国争持,教我去下什么战书。这一去,那国王不战则可,战必不利。我大王使烟火飞沙,那国王君臣百姓等,莫想一个得活。那时我等占了他的城池,大王称帝,我等称臣,虽然也有个大小官爵,只是天理难容也!”。行者听了,暗喜道:“妖精也有存心好的,似他后边这两句话说天理难容,却不是个好的?”。待行者从小妖嘴里打听出消息后就行起凶来,掣出棒,复转身,望小妖脑后一下,可怜就打的头烂血流浆迸出,皮开颈折命倾之!行者笑道:这厮名字叫做有来有去,这一棍子,打得有去无来也!”同样是名字与自身结果的反差造成滑稽幽默的功效。 第八十九回中行者去豹头山寻兵器,“正然看时,忽听得山背后有人言语,急回头视之,乃两个狼头怪妖,朗朗的说着话,向西北上走。”那妖猛的叫道:“二哥,我大王连日侥幸,前月里得了一个美人儿,在洞内盘桓,十分快乐。昨夜里又得了三般兵器,果然是无价之宝。明朝开宴庆钉钯会唱,我们都有受用。”这个道:“我们也有些侥幸,拿这二十两银子买猪羊去,如今到了乾方集上,先吃几壶酒儿,把东西开个花帐,落他二三两银子,买件棉衣过寒,却不是好?”却被行者使个定身法,把两个狼精定住,眼睁睁,口也难开;直挺挺,双脚站住。又将他扳翻倒,揭衣搜检,果是有二十两银子,着一条搭包儿打在腰间裙带上,又各挂着一个粉漆牌儿,一个上写着“刁钻古怪”,一个上写着“古怪刁钻”这里以古怪和刁钻两个词命名这两个小妖,很符合二者从那二十两银子里揩点油的小市民行为,但结果却是不但油没揩成反而在半路被孙行者定住了,二者的美好打算也成了泡影。柏格森说:“我们可能笑一个动物,但那是因为在这个动物身上,我们看到一种人的态度或表情。” 这里所举的这些不起眼的小妖,他们的出现在整个一本小说的故事情节中可谓是“一瞬间”的时间,但就是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让我们体会到了在小人物身上所透露出的生活性和幽默性。在它们的名字里我们可以感觉到其精明的一面,似乎很有智慧。但结果是,往往对于大王交代的事情没有办成,反而还透露了自己的底细,被孙行者占了便宜,不是被骗了就是被一棍子打死了。想法的单纯和天真,使得它们自身的结果是失败的,与名字的精明效果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读者在反差的悬殊中感受到小妖这一小角色身上的喜剧性。二、语言的运用清代张书坤在新说西游记总批中将西游记内容概括为“五奇”即环境“皆奇地”,人物“皆奇人”,故事“皆奇事”,时空“皆奇想”,再者便是书中的“诗词歌赋,学贯天人,文绝地记,左右回环,前伏后应,皆奇文也”。这里道出了西游记人物语言的奇特性。用广泛流行的俗语、成语形成了其特有的喜剧风格,充满了趣味性,鲜明的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形象特点。(一)俗语的使用增加了喜剧效果 俗语是熟语之一,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俗语”一词,始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这里的“俗语”一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后来,刘向在说苑贵德和班固汉书路温舒传引述路温舒写给汉宣帝信中的话语,正式用“俗语”一词来指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人民群众中的定型语句:“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汉书路温舒传)。俗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致包括歇后语、谚语等。书中引用了众多的歇后语,它使得语言更加形象化、立体化、生动化,幽默、含蓄而饶有风趣,更增强了语言的幽默性和讽刺性。引人揣测,发人深省,语言更生动形象。 在西游记人物语言中,歇后语的运用非常广泛。 谐音类 例如第六十七回中众人看行者瘦瘦小小的,恐他捉拿妖怪不济,行者笑道“老官儿,你估不出人来。我小自小,结实,都是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哩!”这里“锈”与“秀”同音,悟空夸自己有能耐,不是用大段的话说出自己如何了得,会上天入地等,就只是一句“秀气在内”用一个谐音字,侧面表达了自己的自信,告诉别人他的本事不在表面,而是内在,外表虽看起来不顶用,其实肚里有货。 喻事类 第八十六回中小妖拿了一个柳树根的假人头去骗他们师兄三人,结果猪八戒和沙和尚相信了,却被孙行者识破。小妖道:“猪八戒和沙和尚倒哄过了,孙行者却是个贩古董的识货!识货!”孙悟空凭借自己的火眼金睛,识得是假人头,小妖借贩古董的人识货这一个事,形象生动的点出了行者的神通广大,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在这句话里看出了小妖诡计被识破后的无奈和孙悟空的精明智慧,表现了孙悟空“英雄”的形象。喻物类 第九十三回中猪八戒听说天竺国公主抛绣球招驸马,嫌沙僧阻拦他,否则绣球就打着他了。“沙僧上前,把他脸上一抹道:不羞!不羞!好个嘴巴骨子!三钱银子买个老驴,自夸骑得!要是一绣球打着你,就连夜烧退送纸也还道迟了,敢惹你这晦气进门!”猪八戒因嫌沙僧阻拦他而埋怨沙僧,沙僧则用三钱银子买的老驴来笑话他的不知耻,并且还自我感觉良好的特点。猪八戒作为一个佛家子弟,不是一心去取经却想着娶亲找媳妇,体现了他的意志不坚定且贪恋美色的丑态。小说中谚语的运用也很广泛,并透露着幽默的喜感。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它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人民群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以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智慧、策略类 第三回叙述孙悟空龙宫借宝,东海龙王对于这位不速之客是无可奈何,在得了金箍棒后又要索取一副披挂。龙王推脱龙宫无宝,“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走三家不如做一家。千万高求一件”“赊三不敌见二”如不给,就要在龙宫试试此铁。这里一连三句俗语、谚语透露出孙悟空刁蛮难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虽难缠,但孙悟空就是用这种策略来达到他的目的。喻人、喻物类 猪八戒口中的一些语言也体现了其性格。如第五十回中用“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来表现他缺乏恒心,没有耐心,动辄要散伙的心理状态。四十七回中在通天河陈家庄斋饭,人称八戒是:“砖砌的喉咙,着实又光又溜。”唐僧一卷经还未完,他已五六碗过手了。“斋僧不饱,不如活埋”第九十三回中在天竺国中斋饭,八戒一搅直下,沙僧眼溜,暗把八戒捏了一把,说道:“斯文!”八戒着忙,急的叫将起来,说道:“斯文斯文!肚里空空!”九十四回中沙僧笑八戒吃饱了就睡,八戒道:“你那里知,俗语云吃了饱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哩!”这些谚语都体现了猪八戒好吃懒做的性格特点,看到吃就不顾形象,忘记了一切,并且吃完后有空就偷懒。第二十三回在西贺牛洲,观音菩萨变作美女要试探他们师徒四人,孙悟空、沙僧捉弄猪八戒,要他留下来做女婿,八戒假意推脱说:“说便也是这等说,却只是我脱俗又还俗,停妻再娶妻了。”又说:“大家都有此心,独拿老猪出丑。常言道:和尚是色中恶鬼。那个不要如此?都这等扭扭捏捏的拿班儿,把好事都弄的裂了。”最终却被菩萨戏弄,吊在树上一夜。正如诗曰“痴愚不识本原由,色剑伤身暗自休”猪八戒的性格就是贪食贪色,没有真正的耐性去西天取经。所以他嘴里的语言处处体现食色之意,甚至为了食色可以不顾前程和罪罚。“孙悟空是一个悲剧意味的英雄神,不同于他的是猪八戒是一位世俗意味特别浓厚的喜剧美的典型,同时又是孙悟空形象的正面陪衬和逆向补充” (二)成语的运用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小说中运用这一系列的成语,通过偷换概念、谐音双关的方式硬套到本不相符的动作行为上,巧妙的表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造成反向的幽默效果。 偷换概念 第六十七回中悟空和八戒一起去捉拿蛇妖,八戒未曾防备,被他一尾巴打了一跌,莫能挣挫得起,睡在地下忍疼。行者见窟中无物,搴着棍,穿进去叫赶妖怪。那八戒听得吆喝,自己害羞,忍着疼,爬起来,使钯乱扑。行者见了,笑道:“妖怪走了,你还扑甚的了?”八戒道:“老猪在此打草惊蛇哩!” 打草惊蛇本意为行动不慎而使对方有了觉察与防范。这里猪八戒是没有抓住蛇精,反而还自己不备跌倒了,但又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在草丛里乱打,偷换了成语原本的概念。待到悟空问及,以一个“打草惊蛇”来显示自己并非无用。 谐音双关 第二十六回海上三星来到五庄观,那八戒见了寿星,近前扯住,笑道:“你这肉头老儿,许久不见了,还是这般脱洒,帽儿也不带个来。”遂把自家一个僧帽,扑的套在他头上,扑着手呵呵大笑道:“好!好!好!真是加冠进禄也!”之后八戒又跑进来,扯住福星,要讨果子吃。避不得他去袖里乱摸,腰里乱吞,不住的揭他衣服搜检。三藏笑道:“那八戒是甚么规矩!”八戒道:“不是没规矩,此叫做番番是福。” 加冠进禄本指升官了、晋级了,八戒把自家的僧帽套在寿星头上来打趣他。番番是福的意思本是指事事都顺利,八戒却用在寿星身上乱搜乱翻来表达这个意思。第二十六回中三藏又叱令出去。那呆子挪出门,瞅着福星,眼不转睛的发狠。福星道:“夯货!我那里恼了你来,你这等恨我?”八戒道:“不是恨你,这叫回头望福。”那呆子出得门来,只见一个小童,拿了四把茶匙,方去寻锺取果看茶;被他一把夺过,跑上殿,拿着小磬儿,用手乱敲乱打,两头玩耍。大仙道:“这个和尚,越发不尊重了!”八戒笑道:“不是不尊重,这叫做四时吉庆。”八戒用 “四匙”代替了这个“四时”的概念,谐音双关,故意造成了取乐的效果。三、以丑为美的幽默 小说中在对人物进行描写时,并不是向诗意的、美化的、歌颂的方向延伸,而是向反诗意的、调侃的、幽默的、喜剧的,甚至是向“丑”角化的方向发展。从他们“丑”的行为动作身上让我们看到其对立的一种美,在丑向美的转化之中透露出人物身上的谐趣性。 关于“谐趣”,朱光潜先生以为它是“以游戏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作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且认为“尽善尽美的人物不能为谐的对象,穷凶极恶也不能为谐的对象。引起谐趣的打扮介乎二者之间,多少有些缺陷又不致引起深恶痛绝”。以此标准去衡量,则猪八戒的形象可谓是谐趣性最集中的体现了。作为佛教子弟,四人一路西天取经,本应该一心向善,摒弃美色,但猪八戒一路上却处处体现了对于美色的留恋。小说中猪八戒只要一看到美女,他整个心就激动起来,且丑态百出。这些美女往往都是妖精变身而来,最后反是把他们抓了起来。在猪八戒眼里看来美的女性最后变为了丑的妖精。 第七十二回中唐僧亲自去化缘,不料却化到盘丝洞了,被七女吊了起来。行者打探完情况后本欲打死这些蜘蛛精,却碍在她们都是女流之辈,八戒却愿去打杀她们。“八戒抖擞精神,欢天喜地举着钉钯,拽开步,径直跑到那里。”本是去打妖精,这里却欢天喜地的跑去,因为是七个女妖,不符合他一贯打妖精就往悟空身后站的性格特点。“女菩萨,在这里洗澡哩,也携带我和尚洗洗如何?”“天气炎热,没奈何,将就容我洗洗儿罢。那里调甚么书担儿,同席不同席!”“不知八戒水势极熟,到水里。摇身一变,变做一个鲇鱼精。那怪就都摸鱼,赶上拿他不住,东边摸,忽的又渍了西去;西边摸,忽的又渍了东去。只在那腿裆里乱钻。”这呆子看到美女就动了心,即使是为了救师父也要和她们戏耍一番。他作为一个佛教的弟子,见到这些美色本不应动心,这里却和她们戏耍,且变作鱼,在她们腿裆里乱钻。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从裆下过去是及其损毁尊严的一种行为。八戒却不顾了其佛家子弟的形象,和她们一起戏耍,及其损坏了佛教神圣的尊严。但作者正是通过这样反面丑化猪八戒,才让我们体会到了在他身上的贪色可笑的行为,用他的丑给读者带来心灵上一种美的感悟。 第十九回中,悟空在高老庄收了八戒,待要走时,“那八戒摇摇摆摆,对高老唱个喏道:上复丈母、大姨、二姨并姨夫、姑舅诸亲: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辞,休怪。丈人啊,你还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过活。”悟空笑话他,他还说:“哥呵,不是胡说,只恐一时间有些儿差池,却不是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娶,两下里都耽搁了?”都已拜了师傅一心向佛,要启程去取经了,还念念不忘自己的老婆。在常人来讲,这些本应该藏在心里不好意思讲出的话,他却傻乎乎的讲了出来,丝毫不顾任何出丑被人笑话的形象,猪八戒的美感是建立在真和善的监视基础上的。但正是这种呆呆傻傻不顾丑的形象特点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乐趣,让我们体会出这种丑之外的美,在以丑为美的转化中感受小说的幽默童趣。刘再复在性格组合论一书中写道:“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他们的性格世界都不是纯粹的单一性格因素构成的,都不可能只是单一的社会生活内容的反应,而是正反二重性格因素按照一定的联系方式而形成的性格结构,是正反二重因素互相对立、互相依存、互相交织、互相转化的性格排列组合。由于组合内容的无穷差别和组合形式的无穷变动性,便形成人的不可重复的个性,也使作家笔下的人物性格形成非常丰富、非常深广的内容。” 猪八戒的性格正是这样,是美与丑的二重对照和美与丑的二重组合。 西游记幽默氛围的创设首先是建筑在作者幽默心力的基础上。所谓幽默心力“是一种感受和体会可笑的能力,这是一种心灵的自由度,在人类社会中喜剧性是普遍存在的,心灵自由度越高,才愈能感受到这种喜剧性”作者以幽默诙谐的艺术手法来写西游记,所透露出的其实是其陷于困惑之中深沉的苦闷与悲哀。吴承恩生活在明代嘉靖年间,皇帝朱厚骢“无德无才无能无识,不懂得经邦治国”愚昧的杀掉一些忠于自己的臣下。“这位皇帝喜欢巡游外地,所经之地比受一次蝗灾还厉害他到淮安之时,正值淮扬一带大饥,人相食。”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污浊淤道、奸诈遍野,百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广西部分校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 建筑公司财务工作总结(合集6篇)
-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伦理与人生》知到智慧树答案
- 绿色建筑材料市场潜力与挑战
- 颁奖典礼发言范本
- 2025实验室分析台合同
- 汇票业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水路运输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混凝土试块制作与强度检测方案
- 检验科免疫室工作制度
- 《智能感知技术》课件
- 2024年中国VHB泡棉胶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7s管理工作汇报
- 金融科技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 肝脓肿合并糖尿病业务查房
- 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题库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考核制度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南外初中小语种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