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豆 大产业 2.doc_第1页
小土豆 大产业 2.doc_第2页
小土豆 大产业 2.doc_第3页
小土豆 大产业 2.doc_第4页
小土豆 大产业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土豆 大产业xx乡脱毒马铃薯产业化调查报告xx乡大学生村干部:xx小土豆 大产业xx乡脱毒马铃薯产业化调查报告“山区突出发展脱毒种薯产业,在去年初见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山区农民普遍受益的优势产业。”这是县委王书记在今年三干会上所讲的一个要点。单寨乡引进、推广脱毒种薯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在去年就已经走在全县的前列。 从5月4日至6月4日,我走访了单寨乡胡家坪、紫河、太子店、石板沟、马束坪等6村,采访了乡领导,采访了樊坠庆、樊觅仓、胡占发、胡俊杰等10余名村支书、种植大户、农民经纪人。对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脱毒马铃薯产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对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一、自然环境单寨乡地处河曲县东南部高山区,位于河曲县腹地,距县城45公里。海拔在13001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6.80摄氏度,年平均降雨447.5毫米。幅员面积149.7平方公里,是全县幅员面积第二大乡。境内土地广阔,山大沟深。省级公路韩河线及曲胡线公路均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乡共辖27个行政村,共1728户,总人口6087人,劳力2662个。二、传统产业旧况 单寨乡是一个资源穷乡,土地大乡。总耕地面积32395亩。发展工业没资源,发展高效农业没水源。这里流传这这样一种说法“地下无矿藏,沙土不出粮,雨涝半碗饭,天旱饿肚肠”。传统产业以种养两业为主。养殖以牛、羊、猪为主。种植除了玉米、油料等大秋作物外,主要以马铃薯种植为主。但一直以来,单寨乡作为河曲县典型的贫困乡,受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制约,一直沿用广种薄收的传统模式。种植形不成规模,市场竞争力差。再加上农民看到的是种子不断退化,品质下降,增产无望。平均亩产仅2000多斤,每斤售价0.20.35元。每亩收入不超过700元。农民种植积极性越来越低。但对于马铃薯的退化原因、调种的重要性以及到哪里调种、调什么品种,农民的认识显然是模糊的。也有个别农民自发到外面调种,首先运费贵、成本加大不说,由于对品种的了解不足,很容易上当、受骗。有了这样的先例,农民到外面调种的也就越来越少了。三、马铃薯 马铃薯,俗称土豆、山药蛋,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高寒地区,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最早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年)传入我国(距今430年),大约在清朝道光十八年(1848年)引入山西。在山西才有160年的种植历史。马铃薯是山西省产量仅次于玉米、小麦的第三大农作物。由于其适应性强,生长期短、产量高、营养丰富,而且还是一种具有宜粮、宜饲、宜做工业原料等多种用途的经济作物。四、脱毒马铃薯说到脱毒马铃薯,首先要了解马铃薯的退化。(1)品种退化严重影响马铃薯品质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优良的品种和科学的管理条件下,才能保持马铃薯良好的特性,使其身价不会逊色。但马铃薯在生长期内经常出现植株变矮、分枝减少、叶片缩皱、花叶或卷叶、生长衰退、块茎变小或畸形、产量逐年下降,品质的生产潜力和商品价值受到严重影响,以致失去种子价值,这就是马铃薯的退化。从地域分布上看,各地马铃薯退化的快慢程度有明显的不同。一般海拔高、气候冷或高寒区退化的慢,且退化程度轻。一个新品种的优良种性保持的年限长,生产上栽培使用的年限也长。反之,而在海拔低、气温高的平川地区则退化很快,且退化程度重。一个好品种只能种植二年、三年甚至一年以后就得更新品种。(2)马铃薯为什么退化?马铃薯的退化原因,从不同的学说观点来看,有三种学说观点:即高温学说、衰老学说和病毒学说。所谓高温学说,认为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高寒山区,其生物学特性适宜在低温冷凉环境下生长发育。一旦种植环境条件改变,就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最终导致减产。所谓衰老学说,认为任何一种有机体都有一个发育、旺盛、衰老退化的过程,这是自然规律。所以该学说提出了早收获,用幼嫩的块茎作种薯,可以防止衰老退化。所谓的病毒学说,认为马铃薯的退化是由于病毒危害而引起的,这是世界上多数人所公认的。研究表明,浸染马铃薯的病毒和类病毒的病原体有二十多种,其中危害严重的有六种病毒和一种类病毒。分别是马铃薯X病毒病(PVX);马铃薯Y病毒病(PVY);马铃薯S病毒病(PVS);马铃薯卷叶病(PLRV);马铃薯M病毒病(PVM)和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G)。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极易感染病毒,当条件适合时,病毒就会在植物体内增殖。转运和积累到所结的块茎中而世代相传,使病毒逐年加重,造成大面积减产,其程度最低在10%以上,最高可达90%。马铃薯病毒传播为系统侵染过程,感染病毒的块茎同时又是新的病毒侵染源,再通过各种传播途径感染健康植株。病毒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昆虫传播和土壤传播,而主要是接触传播和昆虫传播。解决退化的办法,一是抗病育种,二是采用脱毒种薯,采用马铃薯脱毒技术是当前是世界上最普遍而有效的办法。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脱毒马铃薯不是一个品种,而是一项技术。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获得和生产的无病毒马铃薯。脱除了引起退化和病害的多种病毒,恢复原有的增产性能,就能使其产量每年实现最大化。而脱毒马铃薯是增产最显著的农作物,居种植业之首。因马铃薯从外表看,分不清是否脱毒,也分不清种薯级别。为了让农民都种上一级薯,让假劣种子不再坑农害农,推广微型薯,实现自繁自用是唯一选择。我们种微型薯,第二年产下的叫原种,再种上原种,第三年产下的就是增产明显的一级薯。五、推行山区良种化2009年,县委、县政府在高山区实施良种化工程。把推广脱毒马铃薯作为十件实事之首。河曲县兴农科技有限公司每年生产200万粒微型薯,每粒微型薯县里补贴0.4元,农民自己只花0.1元。每种一亩,为农民补贴一卷地膜。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种植积极性。在采访中,单寨乡党委王书记告诉我,马铃薯要提高产量,唯一的选择是推广原种一级薯。而要在全乡推广普及一级薯,单纯依靠调集大种薯很难实现(1万亩用200多万斤种薯),因此,必须引进微型薯。他为我算了一笔账:以最低产种量计算,第一年种微型薯25粒(5平方米),产原种17斤(每亩下种3300粒,亩产2300斤)第二年能种0.07亩原种(亩产3300斤)第三年就能推广1亩一级薯。以此计算单寨乡保持1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只需要引进微型薯25万粒(2克每粒,重1000斤),开支种薯费12.5万元。增产以75%算(产量基数1600斤)全乡增产鲜薯1200万斤,每斤鲜薯平均以0.38元计价,农民每年可增收456万元,人均增收749元。如果仍沿用大种薯推广模式,200万斤种薯依靠外调根本不可能。即使可能,每年单种薯费一项就需要付出200多万元,与12.5万元的微型种薯费相比,全乡农民又可节省种薯费190万元。在节省的种薯费中再扣除节省下的商品薯收入(0.38200万斤=76万元),净节省种薯费114万元。推广微型薯每年增收456万元。净节省种薯费114万元,两者相加,增收570万元。以面积平均每亩增收570元;以人口平均,增收936.4元。单寨乡组宣员吕斌告诉我,2009年,单寨乡搞了87亩微型薯示范基地,可以保证后年普及良种化不外调。为了防止优种退化,实现马铃薯产业科学、可持续发展,今年将在紫河新建一个200亩的马铃薯良种化综合服务基地。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制原种。每年种植200亩微型薯,当年产原种60万斤,全部推向农民。第二年,让农民种原种3000亩来产一级薯,当年将产一级薯9百万斤。照这样发展,基地产原种,农民根本不会种上退化种子,实现优种不断线。其次就是搞对比。专门空出1-2亩地,请专家搞对比试验,让群众参观,确定种系,以便推广。再有就是送服务。基地的技术人员可以集中培训,也可以上门下地送科技、送服务。同时,以胡家坪、紫河的微型薯制种基地为基础,在太子店、石板沟、红崖峁、马束坪、团峁等村推广一级薯。2009年,全乡种植脱毒种薯8000亩,人均达到1.5亩。紫河坪建成18个标准化原种储存窖。对当年生产的鲜薯进行保鲜储藏,保证不失水、不变质,可以实现储存升值。六、产业链要实现脱毒马铃薯产业强乡富民,形成一个能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好产业、大产业,必须要形成一个产业链来带动。而产业链的关键是种植、加工、销售的同步发展。单寨乡就很好地实现了产业链的发展。(1) 种植、种植是脱毒马铃薯产业链的基础,没有种植,加工和市场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单寨乡耕地面积多,土质和气候都适合马铃薯的生长。2009年,单寨乡大学生村干部在乡党委的倡导下,每人种植一亩试验田和一亩微型薯制种田,通过对比,试验出适合高山区种植的优质品种。同时,起到了宣传带动作用。同年,单寨乡的优种马铃薯播种面积在6000亩以上。亩产由原来的1800斤上升到了3500斤。今年,优种面积更是上升到8000多亩。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进一步提高。(2) 加工加工是马铃薯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之一。单寨乡有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圣达精制淀粉有限公司,可以就地消化土豆。但如果加工效益低,农民的土豆就卖不上好价钱,产业链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就会降低。加工无效益,企业更不会亏本生产,农民的土豆就卖不出去。产业链就有名无实。而要提高加工效益,只有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成本的主要构成因素是原料薯,原料薯的淀粉含量又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产量和生产成本。我乡计划引进推广高淀粉品种,为淀粉有限公司建立高淀粉原料薯基地。(3) 销售单寨乡地处河曲东大门,韩河公路、曲胡公路、巡大公路穿境而过,最后三条公路交汇于胡家坪土豆集贸市场入口处,然后通往五寨出境,方便快捷。胡家坪的土豆集贸市场占地面积4200m2,年土豆吞吐量达120万吨,是全县最大的土豆集散地。胡家坪土豆集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使单寨乡的马铃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为马铃薯的产销平衡、协调发展、产业升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也为宣传河曲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在乡党委、政府的培养、扶持下,农民组织成立了广盛源和仓廪实地等农副产品经销合作社,涌现出樊坠庆积极、张俊光等一批经纪人,带动经纪人队伍迅猛发展,并真正为马铃薯外销发挥了作用。以紫河村樊坠庆、张俊光为代表的农民经纪人,2009年累计推销土豆2000多吨,平均售价0.75元,最高达到0.88元。凭着多年的信誉和通畅的销售渠道,农民经纪人为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大学生村干部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畅通网络销售渠道,为马铃薯的销售找到了另一条路子。七、存在问题1、部分农民由于文化素质较低,接受事物能力较差,对脱毒马铃薯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脱毒种薯的种植技术不够重视。2、在部分村种植范围比较零散,没有形成规模,增产幅度较低。3、微型薯调种还存在困难。4、乡、村两级对脱毒马铃薯产业化中的一条龙服务有待加强。八、前景展望1、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作用,人员下沉,服务下移,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民观念,创新理念,充分利用县委、政府2010年继续加大对高山区实施良种化工程力度的机遇,实现百亩微型薯制种田和万亩脱毒马铃薯推广田的规模。2、通过科学的种植,利用去年以来马铃薯持续攀升的价格优势,配套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民经纪人的销售,真正实现产加销的经营格局。九、科学发展观的综合体现对于高山区而言,怎样体现科学发展观?用什么样的思维来理解科学发展观在脱毒马铃薯产业化进程中的具体实践?就这方面一系列问题,我采访了单寨乡党委王书记。王书记欣然作答: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无论在高山区、平川区,只要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真心诚意办实事,让群众得到好处,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实施山地良种化工程,老百姓就拍手叫好。微型薯,颗粒小,但这是县委、政府关注民生的大事。县委王书记在破除传统观念 理顺十个关系中指出,扶农业,就是扶贫困;扶农业,就是打基础;扶农业,就是重民生。小农户、小企业,可以形成大规模、大基地、大市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事不可趋一时之轻重,当思其久而远者”。没有长远的目标和打算,眼前的工作就缺乏方向和动力。破除传统观念 理顺十个关系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通过对脱毒种薯的自繁自用,农民实现优种不断线,实现产加销的经营格局。政府转变职能,服务主导产业,对农民实现一条龙服务,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这就是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结束语通过调查证明,马铃薯产业在单寨乡已成为强乡富民的龙头产业,深入民心。种植大户樊觅仓说,政府为农民推广好种子,是百年不遇的大好事。2009年,他种脱毒马铃薯30亩,亩产平均4000斤,最高售价每斤1元,收益4万余元。农民经纪人樊坠庆说,是山地良种工程让我成为全县最大的土豆经纪人。现在河曲的脱毒马铃薯品质高,外地客商抢着要,供不应求。种马铃薯,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