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推进边三县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doc_第1页
打造绿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推进边三县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doc_第2页
打造绿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推进边三县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doc_第3页
打造绿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推进边三县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doc_第4页
打造绿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推进边三县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造绿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推进边三县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摘要】在普洱市推进“妙曼普洱 养生天堂”城市品牌目标实施中,打造澜沧、孟连、西盟三个边境县独具特色的绿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发挥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优势,对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实现边三县绿色经济新增长点也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边三县;旅游产业一体化在普洱市推进“妙曼普洱 养生天堂”城市品牌目标实施中,边三县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及悠久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成为普洱又一张新名片,但各自为政的边三县旅游发展模式,势必影响普洱市整体战略的实现,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区域性合作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必须关注边境县各单一板块的关联性和开放性,推动区域旅游模式的形成,探求边三县绿色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妙曼普洱的建设进程。一、边三县旅游一体化的必要性(一)整合边三县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必然要求谋求区域大联合,构筑地域大旅游,是当今时代旅游竞争的根本性策略。旅游业的发展已呈现出合作则共赢,分割则共输的趋势。澜沧县、孟连县、西盟县地域相连,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各具特色,互补性强,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加上三县日益便捷的交通网络,为合作提供了可行的条件。澜沧县打造的拉祜族文化品牌及惠民旅游小镇为依托的景迈古茶山项目、西盟新县城浓郁的佤族文化传统旅游项目及龙潭景区、孟连县特色的傣、拉、佤三种民族文化共融特点及与缅甸通商口岸的存在,使得三县的合作具有了可行的条件。因此,整合边三县地区旅游产业资源,加快推进边三县旅游一体化,是该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推动边三县地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举措景迈古茶山旅游开发的大力推进,在打造旅游特色惠民小镇的过程中势必吸引众多茶缘情节游客到访,同时特色拉祜族文化对外地游客也具有不错的吸引力;孟连县宣抚司署的存在作为傣族文化传统的典型代表,娜允镇相对完整的南传佛教文化以及边境口岸的存在也是很好的吸引游客的品牌;另外西盟县城独特的佤族文化传统已成为众多慕名探访神秘少数民族文化游客的必选之地,三县各有特色的资源在交通、人文、设施基础联动的配合下可以带动整个边三县地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二、边三县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一)资源基础三县有着共同的地域自然环境、相近的气候条件、特征相同的土壤、类型相似的植被,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浓郁的边地民族风情、和谐的自然生态景观,许多自然与人文资源是共享的。(二)人文基础三县有着互补的人文基础,澜沧县的拉祜族文化,孟连县的傣族、拉祜族、佤族文化及西盟的佤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相通互补,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是三地共同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孟连、西盟仍属澜沧县,后经国务院批准各自成立自治县,三县地域相接,近年来随着经济交流与文化交流日益普遍,各县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联系也很密切。(三)设施基础普洱市至澜沧县的思澜二级公路的开通,澜沧县成至景迈山惠民小镇二级公路也已通车,澜沧县至西盟县的公路也以完工通车,澜沧县至孟连勐啊口岸的二级公路建设也在紧张规划之中,澜沧机场的建设也已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得以体现,交通情况的好转为三县旅游资源一体化推进奠定了基础。三、边三县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整合资源,构筑统一的目的地体系1、统一的形象定位边三县旅游一体化,应首先确定统一的旅游市场定位,塑造统一的区域旅游形象,共同培育旅游市场。综合考虑边三县旅游资源赋存,着眼于本地区丰富的森林山地等生态资源、浓郁且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使“生态旅游、边境观光、民族风情”成为边三县旅游区统一的旅游形象定位,并按此设计统一的形象标识和分类促销口号。2、统一的市场营销边三县旅游一体化的当务之急是进行统一的市场营销,将政府促销、企业促销、行业促销捆绑联动,进行规模促销、立体促销,形成整体效应。例如:联合编排,统一产品线路,统一定价,统一销售;拍摄边三县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片,制作旅游宣传品;积极协调三县媒体开设旅游专栏、互换旅游版面和栏目,创建边三县旅游网,实现与各地旅游网站的链接,打造网络宣传平台;在国内知名媒体投放边三县旅游宣传广告,开展联合宣传等。3、统一的咨询服务体系构建边三县地区统一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至关重要。要让游客更便捷地享受无障碍人本旅游的乐趣,就必须联手各个县城来完善区域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和运行体系。例如:成立边三县旅游合作发展协调机构,开通统一的边三县旅游咨询热线,建立边三县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统一机动的救援组织,实现三县旅游集散中心的服务质量标准化、品牌化、网络化,尤其是要建立统一的自驾车游客服务体系等。(二)正确处理统一和特色的关系,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在边三县旅游一体化发展中,一体化不是泯灭各个县城的发展个性与独特优势,而是强调各个县城按照产品错位、合理分工、特色互补、风貌兼顾、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地域特色基础上有机结合,打造各具优势和特色的旅游产品,进而形成一个旅游链条。同时要注意民族文化传承的保护,不能因为旅游市场的冲击导致民族文化遭到变质、破坏。四、孟连县在边三县旅游一体化中的定位(一)孟连县基本县情及旅游资源情况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总面积1894.14平方公里。孟连,傣语意为“找到的一块好地方”,享有“边地绿宝石”的美誉,属国家二类对外开放口岸,是龙血树的故乡,被称为“古道古城古韵连接金三角,边地边民边贸直通东南亚”。在旅游资源上,孟连有全国仅存的娜允傣族历史文化名城和全省保存最完整的孟连宣抚司署,有浓厚的风土人情和迷人的神话、传说,各民族孕育了自成体系、风格迥异的建筑、服饰、歌舞、饮食等民族文化艺术,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孟连自然风光有以观赏古老原始森林为主的大黑山片区,有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野生龙血树群落,有景冒溶洞等喀斯特地貌景观以及勐马瀑布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傣族马鹿舞和指甲舞、拉祜族芦笙舞、佤族木鼓舞最具特色。形成了傣族“泼水节”、拉祜族“葫芦节”、佤族“新米节”和娜允“神鱼节”等独特的节庆活动和宗教仪式。孟连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是进行人类学研究和旅游观光的好地方。(二)孟连县在边三县旅游一体化中的定位在推进边三县旅游一体化中,孟连以其联通两县的独特地理位置以及多民族的特色在边三县旅游板块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澜沧县及西盟县旅游特色,在构建一体化旅游板块中孟连县应定位为休闲及购物的缓冲旅游区。主要原因如下:1、民族的通融。孟连县有与澜沧和西盟同宗的拉祜族和佤族群众,作为缓冲区可以再度回味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并体验不同县区之间同种少数民族间的异同,加深印象;2、地理位置的特点。孟连联通澜沧和西盟县,把孟连县作为旅途休整是最适合的地方,且因三种主体少数民族的存在,在孟连可以体验少数民族大联欢的盛况,令人流连;3、民族文化艺术及工艺品的多样性。孟连少数民族文化多样,三种主体民族的手工艺品在孟连都有很好的传承,是购物的理想地;4、孟连美食多样性。正宗的傣味餐厅等少数民族特色菜肴在孟连都可以品尝。参考文献1万树.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下六安旅游整合开发与营销j.皖西学院学报,2010(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