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竹溪.docx_第1页
湖北省竹溪.docx_第2页
湖北省竹溪.docx_第3页
湖北省竹溪.docx_第4页
湖北省竹溪.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竹溪县位于鄂、渝、陕交汇处,地处秦岭南麓、巴山北坡,东屏荆襄,西控川陕,南连渝蜀,北枕汉水,是连接华中地区与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素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县境版图3307平方公里,辖七镇八乡,总人口36万。 【建制沿革】竹溪西周属古庸国。东周楚庄王三年(前611年),庸率群蛮叛楚,8月楚伐庸,楚人、巴人、秦人灭庸,庸地入楚,置上庸县,竹溪为上庸县属地。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析上庸之地地置为武陵县,隶属汉中郡,此为竹溪建县之始,治所在今竹溪县城东。南朝梁,置为新丰县。北朝西魏,置为上庸县。北朝周,置为孔阳县。隋朝,置为上庸县。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置为竹溪县,以境内竹溪河而定名属郧阳府。 1949年5月竹溪县解放,隶属陕南军区两郧行政公署。1950年,改属湖北省郧阳行政专员公署。1952年,郧阳行政专员公署与襄阳行政专员公署合并,竹溪县属襄阳行政专员公署。1965年,郧阳行政专员公署与襄阳行政专员公署分设,竹溪县隶属郧阳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10月,郧阳地区行政公署与十堰市人民政府合并为十堰市人民政府,竹溪县隶属十堰市人民政府。【人口资源】止2002年末,全县总人口359936人,农业人口309482人、非农业人口50454人;男性人口192046人、女性人口167890人;城市常住人口49274万人、城市流动人口392人;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口34351人;乡村劳动力127421人(男劳力76055人、女劳力51366人);人口密度为109.2人/平方公里;人口预期寿命为68岁,老年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10.5。 【自然地理】竹溪县位于大巴山脉东段北坡,十堰市西南部,为鄂西北的边陲。地处东经10929-1108,北纬3132-3231。东与本省竹山县相连,西与陕西省的旬阳、平利、镇平县接壤,南毗邻重庆市巫溪县,是湖北入渝、通陕之门户。县境南北长104公里,东西宽51公里,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全县海拨800米以上的高山占总面积的64,最高海拨点葱坪主峰2740米,最低海拨新洲乡烂泥湾村276米,相对高差2464米。竹溪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216之间,全县无霜期200246天,日照时数为15001800小时,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 【行政区划】2001年乡镇体制改革后,全县辖15个乡镇(8个乡、7个建制镇),11个县办农林牧场,305个村,24个乡办农林特场,10个居民委员会。其中: 农林特场是:标湖、双竹、天池垭、岱王沟、八卦山、望府座、源茂、双坪、九里岗等9个国营林场和杨家扒、龙王娅等2个农特场。 【土地资源】竹溪县有国土面积331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78,其中:耕地面积326685亩,占全县版图面积的6.6;林地3906825亩,占78.68;园地66985.6亩,占1.34;水面59997.5亩,占1.2;交通占地14100.1亩,占0.28;其它用地80223.6亩,占1.61;未利用地510959.2亩,占10.29。 【矿产资源】竹溪县矿藏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金属矿有铜、铁、锰、铝、锌、沙金等;非金属矿有煤炭、板石、古生物化石、花岗石、石棉、磷、硫磺、石灰石等。其中现已探明的煤炭有130多个矿区(且呈地形走势化),储量约6亿吨。最大煤田储量达6220多万吨,1000万吨以上的煤田有17个,大部分都是优质煤,发热量在4000大卡以上。中国的页岩板石矿藏主要集中在陕西省白河县湖北省竹溪县重庆市巫溪县这一狭长地带,其中竹溪县境内的储藏量最大,达11亿立方米,储量占全国第一。全县现已开采矿点27个,生产灰、黑、绿、紫红4种板石产品,石材色泽丰润、纹理清晰,抗酸、抗风化、防腐性能强,为国际国内俏销的建筑装饰材料,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竹溪县瓦沧玉古生物大理石矿区位于县城东南方130公里处的桃源乡,地质时代中志留系,总储量为1598万立方米。矿床类型好,规模大,矿石颜色呈红色星点状,结晶呈粗、细结构,生物图案清晰,物理力学性能达到国家建材有关规定标准,适宜于生产板材、壁画、工艺品等,有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石灰石储量4.5亿吨,开采量30万吨。 【水利资源】竹溪县水域属堵河水系,有竹溪河、汇湾河、万江河3大河流。全县有大小河流191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条,年平均径流量22.5亿立方米,建有中小型水库34座,最大库容23亿立方米。 【地形地貌】竹溪县地处秦岭东槽区东段南缘,大巴山脉东段的北坡。大巴山脉是全县山系的发源地,经过喜山地壳构造运动,成为大幅度上升的隆起区,山多呈纬向褶皱形,由西南向东北梯向延伸。堵河水系的七大支流,由南向北,顺序而列,由西向东直流而下。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葱坪海拔2740米,东北部烂泥湾海拔276米,相对高差2464米。山脉与地层走向一致,河谷曲流发育,峡谷与山间盆地相间,构成了丘陵、盆地、低山、中山、高山等多种地貌,在总体分布上,全县可分为四类地貌地区: (一)、北部低、中山地区。本区地处县北边境,与陕西省旬阳县、本省的竹山县接壤。土地总面积38万亩(其中: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类土地20万亩,海拔801-1200米的中w类土地16万亩,1200米以上高山类土地2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7.7%。年平均气温12-15,大于等于10积温3400-4500,年降水量930-1000毫米,无霜期220-240天。低山区可一年两熟,中山区旱地间作可两种两收。 (二)、西部、东部低山丘陵盆地区。本区位于竹溪河两岸。土地总面积125万亩(其中:海拔500-800米低山类土地7万亩,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盆地31万亩,800米以上中山地23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5.2。年平均气温13-16,大于等于10C积温4000-5000,年降水量920-970毫米,年无霜期230-250天。雨量丰于北部,具有南北兼优的气象条件。旱地间种套作可三种三收,水田水旱轮作可一年两熟,是本县主要粮食产区。 (三)、中部中、低山区。本区位于汇湾河两岸,山势陡峭,水流湍急。全区土地面积111万亩,(其中:海拔500米以下低山类土地45万亩,海拔501-800米中山低土地52万亩,800米以上高山类土地4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2.4。年平均气温10-15,大于等于10积温3200-4500,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无霜期210-230天。早地间作套种均可两种两收,并适宜发展杉、松、竹、油桐、茶叶、水果等林特产品。 (四)、南部高、中山区。本区地处大巴山北麓,位于本县南部边缘,西与陕西省的镇坪县、南与重庆市的巫溪县、东与本省的竹山县接壤。全区土地面积222万亩(其中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类土地130万亩,800-1200米的中山类土地52万亩,大高山类面积40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4.7。年平均气温8-12,大于等于10积温2200-3400,年降水量1200-1500毫米,年无霜期150-220天。雨雪充沛,热量偏少,气温低,无霜期短,农作物多数为一年一熟,有利于发展林业、药材、生漆等林特产品。 【山脉】竹溪县山脉属大巴山系,主脉沿本县西南边境走向东南,与陕、渝自然分水为界;县西的南端和中部是鸡心岭向北走之支脉,形成陕、鄂边境自然分水为界;北端是陕南盆地东盆口之沿顶,与本省的竹山县相连,以自然分水为界。县域内,有记载的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25座: 葱坪(海拔2740米),竹溪第一峰,原名凤凰岭,后因多生一野生植物“天葱”而得名,位于“十八峡”省级自然保护区东南。 石门子(海拔1974米),位于葱坪西部,有一人行道进人原四川,两边山崖竖立如门。 轿顶山(海拔2464米)凤凰山中部,有入川的人行山道。 鸡心岭(海拔1890米),素有“上了鸡心岭,一脚踏三省”的民谚,为鄂、渝、陕交通孔道,古为入川运盐的要道。 凸娅子(海拔2000米),沿鸡心岭东来,北靠菜籽坝。 三个尖(海拔2219米),西北与重庆市巫溪县交界,主峰呈三点。 横灯山(海拔2036米),凤凰岭尾部,有古道入川。 弦弧岭(海拔2292米),原双桥乡东,与竹山交界,此岭形如木弓。 黄龙山尖(海拔2340米),原双桥乡东,与竹山县交界。 天狮岩(海拔2223.8米),桃源乡源茂沟西北。 马鞍子(海拔2093米),天狮岩东。 白岩(海拔2141米),峰崖峻峭色白,无木无草。 邓家扒(海拔2214.7米),位于老爷顶东4公里。 笔架山(海拔1824米),主峰在丰溪镇境内,三峰峰尖相连,形若笔架。 庙坪(海拔1883米),顶端平坦,多生黄连,距邓家扒2.5公里。 陆池子(海拔2382米),山顶有大小六个天然水池常年不涸;南有虎头岩(海拔2148米),北有大河垭(海拔2035米),三山相连。 云雾溪1J(海拔2205米),杨家扒综合农场云雾溪分场所在地,云雾缭绕,盛产中药材。 红土山(海拔1890米),丰溪镇渔溪村南。 王家山(海拔1921米),天宝乡境内,方园15平方公里,与桃源乡、丰溪镇交界,建有生漆、茶叶基地。 望府座(海拔1747米),天宝乡政府西南8公里,森林茂密,建有望府座林场。 大界梁(海拔1887米),丰溪镇西米河村西南,直通陕西省镇坪县。 光顶山(海拔2511米),丰溪镇境内石甸河发源处,与陕西省镇坪县交界,盛产黄连等中药材。 大营盘(海拔2375米),泉溪镇西南,与陕西省镇坪县交界,相传因武王伐封闻太师曾在此驻军而得名。 黄连山(海拔1633米),鄂坪乡谢家塔村西北,面积8平方公里,宜兴黄连等中药材,现有黄连基地。 云雾山(海拔1530米),位于鄂坪乡月亮湾村,面积20平方公里,宜种黄连等中药材。 【河流】竹溪县河流属堵河水系,全县有河流191条,年均径流量35.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条,其中: 竹溪河,流程100余公里,流域面积765平方公里,高差1484米,年径流量2.98亿立方米; 汇湾河,流程128公里,流域面积446平方公里,高差363.9米,年流量2.14亿立方米; 万江河,全长60公里,流域面积295平方公里,高差1497米,年径流量2.24亿立方米; 泉河,总长85公里,流域面积906平方公里,高差1168米,年径流量7.25亿立方米; 瓦沧河,堵河支流,流程30公里,流域面积13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26亿立方米; 厚河,流程40公里,流域面积308平方公里,高差1480米年径流量2.77亿立方米; 大河,流程40和公里,流域面积313平方公里,高差1755米年径流量3.13亿立方米。 【气候】竹溪县属北区热带季风气候,山地气候的特色比较明显,四季分明,高差悬殊,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地域有别,灾害各异。年平均气压为963.9-964.6毫巴。全年日照量时数为500-1800小时之间,平均每天4-5小时;全年日照率为40;太阳辐射量年平均在92-101千卡平方米,全年平均日气温在9-15。夏季少酷署,秋季时间短,冬季冷暖变化大。不同海拔高度区域的年积温悬殊大,每上升100米,年积温减少1700500米以下区域年积温为4558.9,1200米以上区域年积温为33321C。极端气温记载:最高气温40C(1966年7月20日),最低气温零下12.2(1969年元月30日)。年无霜期全县平均为238天左右。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历年来自然灾害多以旱灾为首,次之为局部水灾和冰雹灾害。已探明的泥石流地质灾害点有38处。 【土壤】竹溪县属第四纪变质岩质层,成土母质变化较大,土壤类型复杂。1981年土壤普查结果全县成土面积495.15万亩,可分为6个土类,13个亚类,30个土属,125个土种,58个变种。六个土类的情况: (1)黄棕壤土类。海拔1500米以下的地区均有分布,是本县面积最大、土质最好的一种土类。总面积429.63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86.6,适宜发展旱粮作物、林业和多种经营。 (2)棕壤土类。多分布在海拔1500-2200米的高山地带,泉溪、丰溪、天宝、向坝等乡镇内面积最大,总面积为14.11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3.0。 (3)暗棕土壤类。分布在2200米以上的大高山,为林地土壤,总面积1.46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33 (4)石灰岩土类。在不同海拔高度零星分布,总面积为33.28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6.7,属劣性土壤,不宜种植喜酸作物。 (5)潮土土类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海拔800米以下沿河两岸分布最多,土质松散,保墒耐旱,总面积7400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25。 (6)水稻土类。总面积15.93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3.22。 【矿藏】金属矿有铜、铁、锰、铝、锌、沙金等,非金属矿有煤炭、板石、古生物化石、花岗石、石棉、磷、硫磺、石、灰石等。现已探明煤炭有130个矿区(呈地形走势化),储量约6亿吨,1000万吨以上的煤田有17个,最大煤田储量达6220万吨。大部分矿点都是优质煤,发热量在4000大卡以上。中国的页岩板石矿藏主要集中在陕西省白河县-湖北省竹溪县-重庆市巫溪县这一狭长地带,其中竹溪县境内的储藏量11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现已开采生产灰、黑、绿、紫、红5种板石产品,石材色泽丰润,纹理清晰,抗酸、抗风化、防腐性能强,为国际国内俏销的建筑装饰材料,产品产要出口欧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竹溪矿藏瓦沦玉古生物大理石,地质年代中志留系,总储量1598万立方米,生物图案清晰,物理力学性能好,适宜加工板材、壁画、工艺品等,有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石灰石储量4.5亿吨,目前年开采量30万吨。锣鼓洞战斗简况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为掩护其主力在关中地区的侧冀安全,调遣27军,98军的共四个师兵力,以安康为基地,分沿汉江及汉白公路构成白河竹溪、关垭子老鹰山、洛家河女蜗山、大小牛蹄岭安康城垣等四道防线,98军军部驻安康城,其117师与158师所部驻防竹溪。 人民解放军陕南军区部队,为配合西北地区主力作战,打乱国民党军在陕南地区的部署,直接威协胡宗南的背后安全,决定12旅与西北民主联军38军17师(师长梁历生)50团及上关团等部队,首先解放房县、竹山后,再逼近竹溪之敌。国民党第117师闻讯后,紧调其349团抢夺县东锣鼓洞山峰,阻击我军。1949年1月24日,敌349团抢占了锣鼓洞之西北部的长胜寨、三家寨、大燕山、红家坡、阳坡寨及西南部的锣鼓洞寨等险要地区,居高临下。当日下午,我军17师第50团部队进入锣鼓洞东南部之廖家坝地区,该团第一营占领锣鼓洞娅子。在此之前,敌军为了及时了解我军情况,原来有一个排的兵力,驻扎在离锣鼓洞8里的黄家娅老百姓家里。1月24日这一天,被我50团歼灭、俘虏排长以下30余人,缴获小炮1门、机枪1挺、步枪一部。25日凌晨,敌349团为抢夺锣鼓洞高地,向我军发起了进攻。这时陕南军区司令员刘金轩,指挥12旅36团赶到后,与17师50团(后改为170团)并肩打退了敌军的五次冲锋。遂后,敌117师350团前来增援,集中炮火向我军阵地猛烈射击,气侯恶劣、雨雪交加、泥泞路滑,锣鼓洞阵地失而复得数次。我军于当日12时许,撤出战斗,退至擂鼓台一带休整。接近黄昏时,国民党第349团、350 团从锣鼓洞冲下山,向我军实施包围,我军一边抵抗敌人,展开白刃战斗一边向白河方向撤退,敌军以为我军诈退,未敢冒然追击,我17师50团退至竹山,12旅36团撤回房县。关垭战斗实况关垭是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十九军在竹溪休整后,继续西进要拿下的第一个要塞。 一、地理位置 关垭位于竹溪、平利两县之交,南北山峦交错,长百余里。横亘在鄂、陕两省边界线上。关垭形如马鞍,南接山宝寨、海拔850米,北连擂鼓台峰、海拔7D0米。登山可望十里以远,汉白公路越垭而过,是进军陕南必经的孔道。垭子两侧山峰迫近,居高临下,能守能攻,楚长城关隘为历代兵家必争之要塞。 二、敌情概况一九四九年六月二日,人民解放军二野十九军解放平利后,胡宗南慌忙从镇安、柞水调六十九军第三军,联合九十八军卷土重来,向我军反扑,气焰嚣张,妄图找我主力决战。当时我十九军军长刘金轩当机立断,回避敌之主力,寻找战机,以歼敌有生力量。于是放弃平利县城与关娅,六月七日黄昏。转移至竹溪水坪以东地区休整,并留五十七师一七O团于竹溪以西地区青草坪、蒋家堰与敌保持接触,掌握敌军动态。 七月初,三营奉命抓两个“舌头”(敌哨兵)了解敌情。三营营长项志毅命令连长董广德同志带黄老虎(黄廷贵)和白老虎(白发义)两个战斗小组深入敌人阵地,夜摸敌人。黄、白二老虎在夜幕的掩护下,跃进敌人战壕,一阵手榴弹猛打,乘混各捉一个“舌头”回来。俘敌供称:关娅子一带防线,为六十九军谢义锋部之一四四师;其九十八军位于洛河街;一五八师之四七二团一个营防守三皇寨;还有敌二十七军一三五师一部与谢部一四四师并肩据守关垭子。 三、激战前夜我十九军指挥部在充分掌握和证实敌情之后,军首长决定:五十五师符先辉部为主攻部队,要求全师从关娅直至鹰嘴崖作正面突破,先攻夺关娅。歼敌一四四师;五十七师的一七一团为总预备队,随五十五师跟进。五十七师张复振部七月七日由竹溪水坪出发,限七月九日经三皇寨、菜家沟迁回至敌后侧,切断其退路,配合五十五师正面歼敌。该师一六九团直插平利长安坝以西、石牛河一带阻敌援兵,两郧、商洛、安康三个分区部队,同时出动,牵制当地敌人使敌人到处遭到拳头打击,使其全线崩溃。五十五师接到军指挥部正式命令后,慎重研究了从平利、安康我党地下工作同志冒着生命危险送来的敌情报告又派出许多得力营、连干部化装成农民去敌前沿阵地侦察地形。一六三团二营营长李成楼同志穿上农民便衣,依靠当地群众,连续七天七夜艰苦侦察,获得许多资料,为制定具体作战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七月七日五十五师师长符先辉又率三个主力团团长和参谋人员不顾酷暑,潜入关垭、枫树梁,观察地形,为突击队选择出击道路和突破口。晚上回来,召集会议,让参与者各抒己见,共订作战方案。最后符师长采众说之,决定师一六三团从敌人防线最北端鹰嘴崖阵地突破,夺取制高点,只准成功不许失败。并以跟进预备队五十七师一七一团配合作战。为保证攻击得手,令该团一营以急行军进至满荆沟向老阳山警戒,师一六四团从关娅子右侧营盘梁、枫树梁突破。两个团完成任务,直接向汉白公路插去,歼灭逃跑敌人。师一六五团从正面擂鼓台、关垭作佯攻,摇旗呐喊,力争减轻我师主力从侧翼突破的压力负担。全师的重型炮火都配给一六五团,从正面轰击。袭击擂鼓台,吸引敌人把注意力放在正面防守。 七月八日,我五十五师三个团的领导,为贯彻师部命令,带领各自的突击连、排干部,潜入靠近敌人防线侦察和熟悉地形,交待任务,看准各自突击路线。一六三团五连突击队长马江水忍饥挨饿,不怕酷署和战友胡珠子二人,胆大心细,直插敌人前哨不到L00米的树丛下,纹丝不动的观察敌人防守动态,竟达两、三小时。回来后,教导员周悦发笑着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嘛!” 四、猛攻三皇寨猛攻三皇寨在战略上是一次迁回战术。它是关娅子战斗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首先拿下三皇寨,是从敌人侧翼进攻,可以由此经柴家沟直插平利、打乱敌人阵脚,截断敌之退路。为配合我军主力五十五师歼灭关娅正面之敌创造条件。因此,三皇寨一战,直接影响到我军在关垭能否以铁臂合围之势,全歼守敌。 五十七师一六九团、一七O团随师指挥部由竹溪水坪出发,以急行军进程,按军部规定时间,于七月九日拂晓挺进至三皇寨附近。当时遭敌一五八师四七二团一个营的阻挡,师首长令一六九团迅速歼灭该敌,一七O团协同进入战斗。 八点三十分,师令一六九团连以上的干部观察地形,研究打法,决心以三营配属一营二连为主攻,以二营为二梯队,位于三皇寨西北侧无名高地,保证三营侧翼安全,并防敌西逃,以一营(欠二连)为团预备队全团集中82迫击炮九门、60炮十二门,重机枪十挺组成火力队,支援三营进入战斗。 如此同时,师又令一七O团一营为第一梯队,以三连为主攻,团以迫击炮二门,60炮六门,重机枪四挺,组成强有力的火力网支援,突破口选择在敌阵地后侧,打他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九时三十分,师、团领导亲自参加,召集担任主攻任务的三营班以上的干部,交待任务,指定运动路线。指示三营七、九连配属重机枪一挺迁回至三皇寨右侧攻击。八连配属重机枪一挺于三皇寨正面佯攻。二连为营指挥的第二梯队。同时营由四挺重机枪和60炮组成火力支援七、九连战斗。 十一时十分,战斗打响。我军以猛烈炮火向敌实施五分钟急袭。掩护七、八、九连在鹿岩中开辟通路成功。十一时十五分,冲锋号响,发起冲击,七连首先突破敌人前沿,迅速向寨子西侧第一个山头发起进攻。九连突破敌前沿后遭敌火力阻击,营以猛烈火力组立即进行支援。八连在团火力掩护下向寨子北侧小山丘发起攻击。十二时三十分,七连在九连的协助下,攻占了寨子第一个山头,将敌第一线连全歼。十二时四十分,寨子内之敌集中火力向七、九连猛烈射击。我军七、九连前进受阻后退至有利地形,重新组织火力口此时,团炮火即向寨子内转移火力,敌军为作垂死挣扎,向我七连阵地实施反冲击,妄图夺回已失阵地。十三时十分团和一七O团的全部炮火向反击之敌实施拦阻射击,八连亦向寨子北侧逼近。此时敌人指挥失灵,部队呈现混乱状态,我军第三梯队于是从七、九两连接合处进入战斗,直插寨子南北两侧,对敌形成夹击之势。反冲之敌慌忙向寨内逃窜,我立即跟踪追击,将敌大部歼灭。残敌沿后沟向北溃退,被我二营俘获。直至十四时战斗结束,我俘敌营长以下二百四十人,毙敌一百三十人缴获迫击炮一门.60炮三门,重机枪三挺,轻机枪九挺,步枪一百一十二支,我伤亡十余人。当日,师令一六九团继续西进,三连夜攻黑龙垭,二连夜摸母猪寨,连续得利。 三皇寨的胜利,不仅为我军主力歼灭关垭子之敌创造了条件,也给敌人敲响了丧钟,牵动了汉白公路全线,敌军四面楚歌。 五、夜袭关垭子七月九日下午,我军主力五十五师获得三皇寨胜利消息后,是夜即开始向敌人阵地运动,作夜袭准备。 九日夜,阴沉沉的月亮在云层里爬进爬出。长满树木的山崖,显得格外阴森。战士们求战心切,情绪饱满,一六三团于十六时,一六四团于二十时,一六五团和一七一团于二十一时,分别由驻地中峰观、小坝子、蔡家湾、大河沟出发,严格遵守夜间行军纪律,静肃秘密,不准有武器声,不准抽烟引火,衔枚疾走,尽力隐蔽,不让敌人发现目标,神不知鬼不觉地迅速开进到敌人的眼皮下。十日一时,战斗打响。一六四团团长张新胜同志,是位身经百战的红军老战士,作战经验丰富。他率部至敌人阵地营盘梁时,始终未被敌人发觉。一声攻击令发出后,第一营战士象出山猛虎,从营盘梁阵地右翼,扑向敌人阵地,敌人顿时惊慌失措,未来得展开火力。第二营也很快从敌人左翼攻了上去。在两面夹攻下,约半小时,敌因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营盘梁为我军占领,俘敌三十余名,缴获轻重机枪20挺。团长张新胜当即紧急命令部队乘胜向西北面发展,攻占西谷娅和枫树梁主阵地。三时许,西谷垭得而复失,经过三次激烈争夺,再次占领。 是夜三时三十分,师政委张明率一六三团在鹰嘴崖战斗相继打响。 鹰嘴崖地形险高,居高临下,直接控制着关娅子正面通道。早在五月下旬,胡宗南部反扑时,为保卫我军安全转移,五十七师一七一团六月二十日曾在此阻击敌军,与其五个师的兵力开展过一场血的战斗较量,敌我双方伤亡惨重。这次敌军重新构筑工事。戒备森严,并把阵地前后左右的树木一律砍光,几百公尺的阵地前沿,毫无隐蔽之隙。我军正在组织进攻之际,被敌军哨兵发觉,大声呼喊。霎时,密集的火力向我军射来,使我进攻的第三营部队遭到当头一阵杀伤,五连副连长张金才、一连排长张志新壮烈牺牲;营长宣相同、副营长燕金全、政治教导员解全威几位主要干部也都负伤。师政委张明和团长牛亚川见此情景,当即立断,命令第六连连长乔恒会迅即向敌右侧阵地佯攻,全连战士发起猛攻。由于敌人火力强大,连长乔恒会饮弹英勇阵亡,指导员雷玉也负重伤,全连战士有三分之一的人中弹牺牲。此时,敌人见到射伤有利,于是把所有火力集中在六连进攻方向,一时战场烟雾迷漫,杀声震天。师政委张明与团长牛亚川急中生智,命令五连连长马江水率全连一鼓作气,向敌人空隙左侧(没有火力)阵地突袭。当马江水带队摸到几十米左右时,天助人愿,一阵乌云遮住了月亮,一片漆黑。马江水乘此机会,喊了一声“冲呀!”,战士们闪电般登上敌人阵地。共产党员班长李明贵带头向前冲锋陷阵,一阵阵手榴弹投向敌人战壕,几十个敌人被炸死伤亡。在烟雾尘土横飞中,全连战士一涌而上,顿时敌人崩溃逃窜,我军向纵深攻击。有几个敌人龟缩在交通暗堡中,继续向我发射,打伤我突击组三个战士。二排副排长胡珠子和战士姜国军冒着生命危险匍匐前进,把几个手榴弹拉开引信,塞入敌人暗堡,一声巨响,暗堡倒塌,将敌人一扫而尽。此时,我六营、四连同时攻上山崖,占领了鹰嘴崖,歼敌四三二团第一营并一个加强连,共毙敌二百余人。至此,敌关垭子制高点为我占领。师政委张明和团长牛亚川立即命令:二营部队沿柴家沟左翼山梁,向汉白公路直插下去,堵死敌逃跑的退路。五时,我军一六四团一个连以西谷垭为依托,再次勇击枫树梁高地。五十五师一七一团也以一个连从正面攻击该高地,守敌陷入几面包围,放弃阵地从汉白公路向平利方向逃窜。一六四团接连打下营盘梁、枫树梁、西谷垭阵地,扫清战场后,继续由关垭中间直插平利长安坝,正面阻击敌人西逃。 一六五团从正面攻击擂鼓台、关娅之敌,并以我军主力声势作佯攻,吸引敌人注意力,集中兵力在正面防守。同时,该团全力用密集炮火封锁关垭阵地,乘机占领敌前哨擂鼓台,将敌大量兵力吸引于此地。八时许,山宝寨之敌见其大部已逃向公路便惊慌亡命西窜。此时,敌形成全线溃退,我军转人战斗追击。一六三团占领柴家沟与千佛洞地区,陷敌于绝路,敌遂依南山实行抵抗。在一六四团的配合下,激战半小时,歼敌四三一团全部。接着,一六三团五连于汉北公路上歼敌运输部队。五连抢占早阳沟口,把住公路边一个小山凸,阻击西逃之敌,打退敌一个营的五次反冲。该团七、八连赶到后,从敌侧后出击,全歼这股逃敌。十二时许,一六五团全面突破关垭子阵地,一六三团九连埋伏在公路两旁。伏击敌一四四师师部,活捉敌师团长,敌军失去了指挥,我十九军各团乘胜追歼西逃之敌。到十二时战斗结束,敌人鼓吹的关娅子第二道防线为我军彻底摧毁。 六、赵小合智擒敌师长 国民党胡宗南的王牌部队,六十九军一四四师在关垭子遭到猛击溃退下来后,将敌压迫在垭子以西山峪沿汉白公路地区,到处挨打。敌军一四四师师长符树篷,就是在督战指挥的敌军向西溃退时被俘。 敌一四四师师长符树篷,早年住过黄浦军校,老谋深算、颇有胆识。他带有随身警卫、军官三十余人,站在汉白公路三盆河口处,不时用望远镜察看,向遥远方向摇摆着红色、白色小旗进行联络与指挥。他万万没有料到我军五十五师师长符先辉早己布下插入敌人后侧的战略布署,在敌军已成丧家之犬、纷纷后撤的紧张时刻,我一六三团七连副连长赵小合带领十二个战士突然迅速插到公路边,隐蔽在稻田深处,紧盯符树蓬,见机行事。赵小合和班长吴国山脱下军衣,只穿着一件衬衣,把帽也折叠起来歪戴着,鼓足了勇气,装扮敌军下级军官,打了败仗的狼狈模样,毫不犹豫的向敌师长符树篷走去,抢先发问:“喂!你们是国军哪一部分的?”一敌军官答:“和师长一路来的。”赵小合听后暗暗心喜,知道这是敌人师长,他就想出办法,随机应变,一心想活捉这位师长立功。于是,赵小合便抢前几步敬礼,说:“报告师长,我们在这里守卫。”这位师长不知青红皂白,略用眼稍加审视,一举手回了个礼,用一口广东话说:“你们这块阵地守得好,顶住了“共军”。”接着又问:“你二人是个什么官。”赵答:“我是班长,他是士兵。”敌师长问完话,大模大样的踱着方步向东,往前走,眼看离埋伏在稻田内的我军战士只有十来步了,说时迟,那时快,赵小合猛的装着吃惊的样子:“报告师长,我们后面山上来了那么多人,这是什么部队?”师长和随行警卫、军官不约而同紧转身向后面山上窥望,当他把望远镜刚刚架上鼻梁,赵小合发出暗号,十来个战士如猛虎般冲上来,大喊:“缴枪不杀!”将敌包围。赵小合、吴国山拔出手枪对准师长的脊背喊:“不准动,谁动打死谁。”这样敌人虽数倍于我十二名战士,但事出突然,于是摘下三十余人的武器,敌人一四四师师长符树篷被我俘虏。 当把这批俘虏送到临时收容所后,那位在敌军中以善战著称的敌少将师长垂头丧气地说:“我从来没见过这种打法,部队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就全完了。”我军收容所干部问他的经历时,他用微微发颤的手在纸上写出:“一四四师师长符树篷”九个字。 此事为我五十五师师长符先辉知道后,当即着人带来敌师长谈话。符树蓬虽然被俘,但仍有几分嚣张气焰。他见了我军师长就傲慢地说:“我虽败为你军阶下囚,但你们共军,这不算正规作战打法。”我师长符先辉笑着问答说:“请问?打了胜仗,又活捉了指挥官,你说这种打法不好吗?”此时,敌师长低头不语,面色苍白,神情紧张。我师长符先辉以礼相待,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有优待俘虏政策,只要你放下武器,就能保证你人身的绝对安全。你有什么要求,还可以提出来。”敌师长声音低沉地说:“现在我请求贵军转告周恩来先生,我是黄浦军校他的学生,我要求能见到周先生。”我师长笑容相迎:“只要阁下有靠拢的表现,我们一定设法满足你的要求。”至此,敌师长符树篷连声称谢。 几天以后,我师长符先辉再次找败军之将符树篷谈话:“现在你对这一仗,究竟作何评价?”敌师长答曰:“解放军智谋双全,勇敢善战。关娅子之战。我以优势兵力,铜墙铁壁,难以攻坚。没想到你们居然敢于用兵穿插我翼两侧,出奇制胜。” 由于符树篷勇于承认错误,愿为人民服务,曾一度释归,作策反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安排为我某军事学校担任作战教员。 七、结语 关垭子之战,全歼守敌六十九军一四四师大部、三五师的四零三团全部,俘敌一四四师师长符树蓬以下一千三百六十六人,打死打伤四0三团团长李定勋以下七百八十二人。第二次收复平利县城。 当天,我陕南军区指挥部接到陕西省区党委、陕南行署贺电祝捷,十一日晨又收到刘邓大军转来贺电嘉勉。 川陕鄂渝巴山地区护林联防委员会确定第53届会议由竹溪县人民政府举办,会议召开期间,举办竹溪饮食文化旅游节(简称“一会一节”)。通过举办节会,充分展示近年来竹溪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宣传推介竹溪旅游饮食文化,提升竹溪对外知名度和形象,进一步改善环境,提振信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实现“八个一”目标,即:突出一个科学主题、打造一台精彩节目、推出一批精品菜肴、举办一个成功会议、营造一个良好环境、邀请一批优秀客商、签订一批发展项目、留下一个美好印象。举全县之力精心办好“一会一节” 添加时间:2011-8-18 8:58:04新闻动态阅读:430编辑:admin 县委、县政府决定:将于10月中旬举办川陕鄂渝巴山地区护林联防委员会第53届会议暨“中国竹溪”首届饮食文化旅游节(简称“一会一节”)。这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历史空前的盛典、一场规模宏大的盛会、一件鼓舞人心的盛事。举办“一会一节”,既是一次充分展示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良好形象、提升和彰显竹溪魅力的大好机会,也是一次全面宣传推介旅游饮食文化、扩大竹溪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难得机遇,更是一次加强对外交流和扩大开放、促进我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利机缘。举办好这次盛会,对我县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举全县之力,把“一会一节”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成精品。目前,距离举办“一会一节”有效工作时间不足两个月,而接待服务、人行道改造、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筹备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要求高。全县上下务必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八个一”的总体目标(突出一个科学主题、打造一台精彩节目、推出一批精品菜肴、举办一个成功会议、营造一个良好环境、邀请一批优秀客商、签订一批发展项目、留下一个美好印象),统一思想、迅速行动、凝聚力量、咬定目标,保持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树立务求全胜的坚定信念、采取只争朝夕的工作举措,用一流的作风、一流的奉献打好“一会一节”攻坚战,用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环境迎接“一会一节”大检阅。办好“一会一节”,组织领导是关键。县委、县政府对“一会一节”的各项筹备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分别下达到各个单位,并明确了时间和责任要求。相关责任单位要如期圆满完成分解的工作任务,必须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否则,工作就不可能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各单位“一把手”要身体力行,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落实、亲自督查,深入一线抓进度、抓协调、抓落实,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按照工作分工,主动抓好落实、主动解决问题,把“一会一节”的各项目标举措细化到每个环节、具体到每个时段,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打好“一会一节”攻坚战。办好“一会一节”,抓好落实是重点。举办“一会一节”的过程,就是一个落实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工作落实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会一节”的质量,也影响到竹溪的对外形象。在筹备“一会一节”的关键时刻,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把目标任务分解下去、把责任压力担当起来,精心算好时间账、任务账、差距账,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单位主要领导要带头抓落实,少做 “指挥官”,多当“实干家”,对照目标任务,逐项检查落实。同时建立严格督查考核机制,对玩忽职守、落实不力、贻误工作的干部,做到失责必究。办好“一会一节”,工作作风是保障。举办“一会一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时间紧、任务重,没有一种脚踏实地、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和作风,工作就会被动。各地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进一步强化工作作风,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切为了“一会一节”、一切服从“一会一节”、一切服务“一会一节”。要牢固树立争先意识,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工作紧迫感,积极主动深入“一会一节”工作一线,为办好“一会一节”谋良策、出实招、干实事。要抢时间、抓进度,采取“52”、“白黑”的工作模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举办“一会一节”的嘹亮号角激荡人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只要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全力投入到“一会一节”各项工作中,“一会一节”的准备工作一定会圆满完成,“一会一节”一定会成功举办,“一会一节”一定会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再次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泉溪黄连桃源乡给力“纸壳核桃”产业初夏悄至,巴山滴翠。深居秦巴腹地的湖北省竹溪县,俨然一幅巨大的画卷:一座座水电站矗立在山河之间,淌金流银;一片片森林环山绕溪,花艳香溢;一排排小洋楼依山傍水、鳞次栉比;一条条生产线机器轰鸣、吞料吐品该县依托青山绿水,另辟一条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蹊径。拥有“中国有机绿茶之乡”、“中国黄连之乡”、“中国魔芋之乡”和“中国国漆之乡”等多顶国字号桂冠的竹溪县,已跻身全国资源富县百强。面对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正处在奋力赶超节点上的竹溪县,如何不落窠臼、实现绿色崛起?县委、县政府廓清思路,开发老“招牌”,打出新“名片”,实施“产业富县、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绿”挽狂澜,奋力跨越“欠发达”窘境。 政府为“媒”,工农“联姻”,企业、市场、农户精诚合作,使一批老牌工业“华丽转身”:茶厂的改制,使竹溪毛尖、龙峰等绿茶畅销香港等地,茶微粉、茶食品等俏销日本等国;被称为“东方魔粉”的魔芋精粉从食品走向医药、化工行列,年万吨加工能力在包“吃”8万亩魔芋基地的同时,代销临近渝陕等地鲜芋,形成全国最大魔芋聚散地,产品远销东南亚;以珍品鸡爪黄连为代表的12万亩药材,带动云浩药业等一批加工企业的蓬勃兴起,“国际武当中药港”已见雏形;以银松生态食品公司为代表的外企,研发红枣、生姜、葛根、柚子等浓缩液,产品直达欧盟市场;拥有新加坡国际金奖的绞股蓝、“百果之王”猕猴桃等多途发展,已形成“农户+基地+企业=产业”的格局;中国五大名漆之一的竹溪大木漆,在长达50余年出口拉动下,6万亩递增漆林为“优质漆先进县”再次“镀金”。“漆好清如油,照见美人头,摇动琥珀色,挑起见如勾。我这片漆树林产的就是这样的国漆,不管天干雨涝,年年都有上万元纯收入。”该县泉溪镇漆农李承耀自豪的说。随着老字号招牌的熠熠生辉,新生代绿色名片应运而生。竹溪处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在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下,通过整合潜在资源、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以茶叶、魔芋、中药材、贡米、烟叶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基地猛增到62万亩,初步形成了水电开发、绿色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矿产建材四大产业集群。贴上绿色新标签,“土味儿”十足的竹溪特产身价倍增,农民生财有道,企业坐地生金。仅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多达5万,年产值超过8亿元。工业围绕基地建,农民围着产业转。该县与华农大联手培育的脱毒马铃薯,种植基地面积已达12万亩;在工业园区应运而生的金地贸易公司年深加工马铃薯能力超万吨,农企年产值达4亿余元,3万农民常年在马铃薯产业链上“淘金”。正是因为有工业与农业合心又合力的互溶发展,该县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家“农民工业园”,荣膺“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称号。随着绿色门槛的升高,一批批绿色品牌也随之叫响全省、进军全国、漂洋过海。目前,该县已有22家企业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10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诞生8个湖北名牌产品和4枚省著名商标、7家企业的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两大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带动5万多农户在绿色产业链上发家致富。老一批“金字招牌”青春焕发,新一代“绿色名片”更为抢眼。近年来,该县招商引资由“广招博引”向“精挑细选”转变、“两高”企业转变为低碳环保、一般项目转变高新技术开发,推动“农”头企业快速转型。虽然先后关停50余家矿山开采、关闭10家高污染企业、技改和转产4家高耗能企业,但同时也有生物质能源开发、瑞城水泥余热发电等20多家县外实力派环保企业拿到进军竹溪的“准入证”。“绿色赶超”成为竹溪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主动力引擎。今年以来,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入库1. 8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6%。全县上下以打造“中国绿谷”为目标,以工农对接为抓手,以绿色产业富民为重点,奋力向“全省生态经济示范县”冲刺。(竹溪贡米水电,板石竹溪县地处秦巴山纵深地带,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是中药材生长的理想之地,共产有一千多个药材品种,五十年代,国务院曾授予该县”黄连之乡“称号。有机茶月饼竹溪魔芋美食竹溪泡菜竹溪蒸盆,竹溪碗糕竹溪烤鱼,竹溪豆腐乳竹溪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将于10月中旬举办川陕鄂渝巴山地区护林联防委员会第53届会议暨“中国竹溪”首届饮食文化旅游节(简称“一会一节”)。 这是该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历史空前的盛典、一场规模宏大的盛会、一件鼓舞人心的盛事。竹溪是一个山区县,近几年来,先后共投资500余万元对鄂陕大道、幸福路、广场公园等地进行了绿化建设,绿化覆盖率达43%,绿地率达38%,人均公共绿地达10.9平方米,县城环境有了很大改观,城市形象得到较大提升。 然而前段时间该县持续高温干旱,近日又遭受暴雨袭击,致使城区绿化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和毁损。为此,县林业局、县园林部门加强城市绿化抗旱及养护工作,做好各类绿地夏季病虫害防治和风景树的“体检整形”,以良好的园林绿化环境喜迎“一会一节”。据了解,该县要求城区各单位严格按照绿化养护要求,加大绿化苗木浇灌力度,倒伏的苗木培土扶正,必要时打撑固定,做好防治病虫害等工作,确保各项抗旱保绿措施落到实处。在高温抗旱保苗期间,有关单位采取每天早上提早作业、晚上延长作业时间的办法,精心养护绿化苗木。其中,今年新栽植的各类植物要重点养护,给苗木浇足水、浇透水,并采取遮阴、喷杆、喷叶等特别保护措施,提高苗木成活率。为了能给花草树木及时送去“甘露”,县林业局会同园林部门采取了“人轮休车不歇”的方式,加强对苗木的浇灌。每天晚上9点至次日凌晨6点,加班加点对县城绿化带及广场、公园等城市绿化苗木实行不间断浇水。对一些排水不畅的通道绿化地段,还进行了相应的排水处理。对无浇灌系统及水源的绿地,相关单位采用洒水车运水浇灌,确保绿化养护质量。高温干旱天气也让不少害虫“蠢蠢欲动”,危害绿化苗木。县森防站把握许多害虫在高温期间夜间危害植物的习性,将夜间抗旱与害虫监测相结合,按照化学防治和物理治疗同时进行的原则,对危害绿化苗木的天牛、蚧虫等病虫害进行钻孔注药、叶面喷药、剪除病虫枝条进行全面防治,减少和杜绝害虫的大量繁殖,确保景观效果竹溪,一片由上庸古国珍藏保留的绿色沃土。她因“修竹茂林,碧水清涧”而得名,以翠竹拂碧秦楚间,古垣萦烽楚长城的秀美,曾让这片孕育楚天文明,饱经历史沧桑的土地,如一条碧翠的飘带,裹抚在秦巴余脉之上。形似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秦楚边关这列。由于人均林地和人均活立木蓄积量,在湖北省各县市名列第一,故称为全国500个森林资源富县之一。复辙竹溪林业发展的轨迹,秉承苍松劲柏的坚韧,演绎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壮美乐章。竹溪森林面积从1985年的171.36万亩到2009年398万亩,森覆盖率从33.59%到78.9%,林业生产总值从2000多万元到4.3个亿。多年来,竹溪县高举生态建设大旗,在秦楚之关书写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崭新历史。生态工程改变历史轨迹竹溪是一个林业大县,竹溪林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森林破坏时期(解放初1978年),经历了1958年的“大办钢铁”、六十年代“一根火柴上北京”、七十年代的“农业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