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如下:(1)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与白细胞计数相同。(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创伤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3)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等。(4)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减少多见于传染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5)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结核、伤寒、疟疾、黑热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减少无意义。白细胞临床意义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00010000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好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偑晩鄌回閳呀。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丂毡鞔蹑雉鞙,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佯爬癋觝韏亨鳅结肠炎症如菌痢时亢曣蛡钆醰蜇,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仼托磺醠闍韫嫊媳,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还可见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时粪便中有时还伴有夏科-雷登伇気销详銄僀(Charcot-Leyden)両松铵鐂鎥结晶,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发现,白细胞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文献报道,对10000余人两年的观察研究表明,白细胞增高是脑梗死的先兆之一;而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相关性最大,尤其小于65岁组最明显。血中白细胞数越高,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越大。梗死组织周围有白细胞浸润,且梗死灶周围的毛细血管存在白细胞聚集现象。对脑血管病患者白细胞的流变性研究,亦发现白细胞在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sHLA-I水平及临床意义徐伟【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患者体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solublehumanleukocyteantigenI,sHL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4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sHLA-水平,同时收集18例正常体检者血清,对比各组之间以及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血清sHLA-水平与白血病缓解程度、细胞类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2-微球蛋白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血清sHLA-水平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各组血清sHLA-水平分别为:急性白血病组(1.30110.7779)g/ml、多发性骨髓瘤组(1.66590.7117)g/ml.淋巴瘤组(1.76360.7708)gml,正常对照组(0.68360.3756)g/ml,急性白血病初治组(1.72910.8365)g/ml.缓解组(0.83340.4502)g/ml、复发难治组(1.63070.7225)g/ml.各病例组血清sHL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组高于白血病组(P均0.05),淋巴瘤组与多发性骨髓瘤组比较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初治组、复发或未缓解组高于缓解组(P均0.05),初治组与复发组比较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HLA-水平与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及2-微球蛋白具有相关性。结论初治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sHLA-水平比正常人明显升高,并且恶性淋巴细胞疾病高于非淋巴细胞疾病,治疗缓解后sHLA-水平回复正常,复发后再度升高。血清sHLA-水平可以作为一种恶性血液病辅助检测和判断预后及复发的指标。(1)中性粒细胞参考值:50%70%。中性粒细胞增多与减少和白细胞总数升高降低情况类似。需要指出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如老年人,因机体反应性降低故白细胞数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并不升高,但白细胞分类中的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此时也可参考白细胞升高的临床诊断。(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参考值:1%5%。这类细胞是中性粒细胞的早期阶段,在末梢血液中可以有一定的比例。但过多出现时可视为异常。当杆状核粒细胞6%时,称为“核左移”,表示机体反应强烈,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能释放大量粒细胞到外周血来。此种情况多见于严重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细菌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白血病或类白血病反应。临床上常将6%称为轻度核左移,10%为中度核左移,25%为重度核左移。(3)嗜酸粒细胞参考值:1%5%。嗜酸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寻麻疹、药物过敏、过敏性紫癜等;寄生虫感染;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剥脱性皮炎、银屑病等;某些血液病,如慢粒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霍杰金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嗜酸粒细胞减少常见于:伤寒和副伤寒患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4)嗜碱粒细胞参考值:0%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慢粒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嗜碱粒细胞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5)单核细胞参考值:2%8%。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某些感染,如伤寒、结核、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等;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霍杰金病、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恢复期。单核细胞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6)淋巴细胞参考值:20%40%。淋巴细胞是参与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细胞,能产生和携带抗体。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等;某些血液病,如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粒细胞减少症等;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器官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期等。淋巴细胞减少常见于:应用化学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期或接触放射线及放射治疗期,免疫缺陷性疾病,某些传染病的急性期等。需要说明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慈善总会会计考试题库
- 2025年婚姻家庭咨询师初级笔试题库
- 2025年工业安全工程师面试题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考试题库
- 2025年宁夏安全员考试重点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树葬行业应用与生态礼仪师考试预测题
- 2025年托育保健医生考试重点题解析
- 2025年山西C类安全员考试答案解析
- 2025年食堂安全管理员笔试冲刺题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综合素质评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自动化仪表施工方案
- 图书管理员考试复习全书:试题及答案
- T-CECC 029.1-2024 数据分类分级指南 第1部分:医疗健康
- 污泥运输合同范本
- DBJ04T 289-2020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资料管理标准
- 运输车辆司机安全培训考试专项测试题及答案
- 视频制作及推广合同
-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焊工技师考试题(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 【零碳园区】绿色低碳工业园区自评价及第三方评价报告
- 手术室工作流程的优化和改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