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华侨城场区活断层勘探基本结论.doc_第1页
云南华侨城场区活断层勘探基本结论.doc_第2页
云南华侨城场区活断层勘探基本结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华侨城项目场区地震活动断层勘探工作基本结论通过进一步对本次勘探资料的综合分析,得到基本结论如下:(1)场区内外存在的断层。场区内主要有F6、F7、F8、F9四条断层存在;场区外近邻区域有F1和F5两条断层通过。(2)断层活动性初步评价。 F7主干断层(附件图中为红色标示)和F1断层北段(杨林石头山段,不在图中范围)为全新世活动断层。F7次级分支断层(图中与F7主干断层相连,为粉色标示)、F8断层、 F1断层中段(石头山-前所段)和南段(七孔坡大营段)及F5断层为晚更新世活动断层。F9断层没有发现明显断错第四纪中晚期形成的坡积风化壳残积地层的迹象,认为其为早中更新世断层,晚更新世活动不明显。 F6断层为前第四纪断层。(见附件图所示)(3)1833年嵩明地震对场区的影响。本项目勘察探明,F7主干断层位于场区西部,北起屼岗村东,向南经过场区至阳宗海湖西北部。根据前所村东探槽(103.012217,24.89170)揭示的现象,F7主干断层在1833年嵩明地震时,曾发生同震断层地表破裂,形成大于83cm地震断层陡坎。在前所村东山麓一带还有如滑坡、地震沟槽等地震地质灾害现象。 (4)根据现行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规定:对于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全新世活动断层(F7),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级、丙级拟建物避让距离分别不宜小于300m、200m。(5)有关建议。本场地位于新构造时期以来十分活跃的小江活动断裂带内,该断裂带曾诱发了十分频繁的地震活动和多种类型的地质灾害。鉴于此,在遵循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并结合汶川大地震断层与建筑关系等调查经验基础上,本工作对云南华侨城项目拟建物布局及运用减隔震技术设计有如下建议:a采用适宜的减隔震技术设计建筑结构:在F7主干断层两侧各外延40-50m以外,可建不高于两层小型丙类建筑物;各外延100m以外,可建两层以上的丙类建筑物;高层结构应当尽量远离断层。b对于场地内的晚更新世活动断层(F7次级分支断层,F8断层),两侧各外延10m以内,不应布设建筑物。c运用减隔震技术设计建筑结构,这是避免和减轻结构震害的非常有效的方法。我所科研人员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单体隔震建筑的设计负责人,团队经验丰富,我们愿意同甲方委托的建筑设计单位进行隔震设计合作。需要说明的是,本次勘探工作中尚有部分年龄样品实验未完成,最终结论应以全部勘测资料综合分析后所提交的勘探报告为准。另外,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