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案例背景分析: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那么怎样在语言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有所得想说、敢说、喜欢说。小班语言活动爱唱歌的大恐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孩子们可以通过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了解声音太大的危害,进而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不影响别人。 二、 实例: (一)、产生悬念。 1、出示纸盒大嘴恐龙,引起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唱歌吗? 幼:喜欢。 师:在一座城市里也有一只爱唱歌的大恐龙,可人人都讨厌它,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呢? 幼a:因为它不乖。 幼b:大恐龙的声音不好听。 2、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请幼儿仔细倾听。) 师:现在你听到为什么讨厌大恐龙了吗? 幼:它的声音很吵。 分析:开头设置悬念,激发了孩子想说的欲望。并且教师在开始部分就把故事完整的呈现在幼儿面前,一是能满足幼儿内心猜测的好奇心,二是能让幼儿初步对故事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从而为下一环节做了有效的铺垫。 (二)、欣赏故事。 教师结合图片,分段讲述故事。 1、出示挂图一,讲故事“有一栋很大很大的楼房.大楼就倒了”。 (1)在楼房的最顶层住着谁?(大恐龙) (2)人们喜欢它吗?(不喜欢) (3)为什么人人都讨厌这只大恐龙? 幼a:大恐龙的声音很难听。 幼b:它的声音很可怕。 分析:有了前部分的铺垫,孩子能够较好的理解,并且在回答的时候能够将故事中的几个词运用来,很能干。而且在引导时,教师能让孩子用完整、好听的话来表述,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2、出示挂图二,讲故事“人们想办法.统统吃光了”。 (1)为了让恐龙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大家想了什么办法?(用土豆) (2)土豆能让大恐龙停止唱歌吗(不能)为什么?(土豆被大恐龙吃完了) 3、出示挂图三,讲故事“大家又准备了一个.啊. 噢.”。 (1)人们又想了什么办法让恐龙不发出声音? (用玻璃罩) (2)玻璃罩能让大恐龙的声音不传出来吗?(不能)为什么?(大恐龙放屁了) 分析:这样的提问有助于教师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但对小班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关联性,逐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中能让幼儿用好听的话来说,促使幼儿敢说的勇气,提高幼儿表达的自信心。 4、出示挂图四,讲故事“这时候.结束” (1)谁在大恐龙耳边说了一句话? (2)小姑娘在恐龙耳边说了什么话? (3)大恐龙改正嗓门太大的毛病了吗? 分析:这样的问题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并且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让幼儿学说故事中小女孩和大恐龙的对话,能够巧妙地分配好角色引导孩子完整复述下来,效果很明显。幼儿学的比较扎实。 5、师:故事有趣吗?我们一起听听录音机里讲的故事吧! 分析:在安静倾听故事时,教师能提出很明确的问题,如:听听这个好听的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让孩子带着问题来听,这样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更是对故事进一步的理解和感知。 (三)、说说大嗓门的坏处。 1、人们喜不喜欢恐龙的大嗓门?(不喜欢)。如果我们变成大嗓门会怎么样?(会很吵、觉得不好听) 2、引导幼儿说说大嗓门的坏处,如大嗓门会吵得别人睡不着觉,大嗓门会吓人一跳,大嗓门的声音会让人心烦,等等。 3、看,老师这里有一个标记,它想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4、这个标记告诉我们不能很大声的说话,不能叫。在什么时候不能大声说话呢?(如:看电视、看书、上课、吃饭、睡觉等时候) 5、我们把这张将禁止大嗓门的标志贴在教室内,时刻提醒自己不当大嗓门。 分析:结合生活经验,让孩子们说说大嗓门的坏处,再一次加深他们对“大嗓门”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孩子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比较自信。而且利用这个标志能更好的提醒孩子不当大嗓门。 (四)、延伸活动:区别噪音和乐音。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听听几种声音,听一听哪种声音好听,哪种声音不好听? 听录音,区别噪音、乐音。 师:不好听、让人听了不舒服的声音是噪音;如何把噪音消除掉?好听、让人觉得很舒服还想再听的音乐叫乐音。 教师小结:让我们做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宝宝,用好听的声音来说话,如果听到别人用难听很大声的说,还要提醒别人不发出噪音。现在让我们听着这段美妙的音乐跳舞去吧! 分析:通过听声音,初步了解噪音和乐音,激发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来说话。从而促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理解好听的声音大家都喜欢,难听的声音会让人很讨厌,并且还会影响到其他人的。 反思:儿童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而孩子的语言发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借助与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好的来引导孩子,成为孩子的引导者,让孩子在活动中有所得,而不是灌输者,让幼儿一定要学到什么知识。那么教师如何在语言活动中让幼儿有所得呢?应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教师的角色。 教师不只是灌输者,而应是一位参与者、观察者、引导者更是一位促进者。在教学活动中,只有成为孩子的伙伴,处处站在幼儿的角度来考虑,了解他们的兴趣,知道幼儿的困惑,那么才能有效并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幼儿的好奇心和对学习的热情。 2、“吃透”教材,提高自身水平。 一个活动的选材,需要教师的仔细斟酌,而一个有效的活动,更需要教师的反复推敲。因此,在执教活动前教师应先考虑周全,熟悉教材,把教材“吃透”,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的理解。同样的也能让自己心里有个底,我的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孩子得到些什么启示或是想给孩子学到什么本领等。 3、善于自我反思,促进有效活动的呈现。 一个成功的活动也有它的不足,只有不断去反思、总结才能使这个活动更有效。为此,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个活动,灵活的处理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废弃矿井资源再利用技术装备市场前景与竞争策略报告
- 2025年数字文化内容创业商业模式创新趋势报告
- 2025年城市安全防控中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应用分析报告
- 综合布线包干协议合同
- 服装电商供货合同范本
- 理财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 纺织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软件定制服务合同范本
- 饭店出售货架合同协议
- 淘宝店铺推广合同范本
- 2025年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中级汽车维修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生产恢复管理办法
- 整体护理考核
- 电焊工职业健康安全培训
- 采购比价询价管理办法
- DB50∕T 1604-2024 地质灾害防治边坡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规范
- 歌曲《化蝶》教学课件
- 2024年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培训计划
- 冲刺2025年高考政治大题突破-大题预测0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80周年 (解析版)
- 《日本武士文化介绍:大学日语文化课程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