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颐和园看皇家园林与中国风水摘 要:风水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论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中国古代皇家园林颐和园为侧,从园林的选址和巧妙布局方面浅析风水思想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应用和对园林的影响。颐和园的建造设计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风水文化,本文仅以其整体构造以及园中的太湖石运用,以小见大浅谈皇家园林与中国风水。关键词:风水格局 颐和园 传统园林正文 说起皇家园林,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与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的颐和园。它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就是公顷。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基础,杭州西湖为蓝本建造而成。她是集皇家园林的庄严大气与江南园林的婉约清丽于一身的大型天然山水公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她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其前身为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几年前,我也有幸到北京一睹过颐和园的芳容,她厚重历史气息以及大气脱俗的皇家风范,至今回想起来仍让我留恋往返,不得不说,颐和园真是园林中的极品。当年我对风水还是毫无概念的,现在看来,山美水美的园中原来还蕴含着大量的风水之道。首先,让我们来大体了解一下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值得一提的是,清漪的修建一方面是乾隆为母亲祝寿,另一方面也改良了京西的水利情况。如今的颐和园占尽了风水形势:北靠万寿山,南临昆明湖,西面是西山诸峰。但当年清漪园时,万寿山山体低矮不够挺拔延伸,昆明湖水面狭长,虽依山傍水但山水疏离。这就需要人工改造风水了,于是乾隆皇帝下令将昆明湖湖面向东北大幅度扩展,一直抵达万寿山的南坡,然后将挖下的土堆在山的东半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山的形状。结果是湖面更加辽阔,山更壮伟。这只是第一步,当山体和湖面的大体改造完成后,乾隆又以西湖的苏堤为模板在昆明湖的西侧加了一道西堤,正是这道西堤将湖面分成了里湖和外湖,并且又添加了一道支堤,进一步把外湖分为两个部分,如此一来,昆明湖就与西湖一样变成了内外几层的“重湖”。更值得一提的是,不知是不是刻意模仿,清漪园在挖湖时还留出了三座大岛和两座小岛,这与杭州西湖中的几个大小不同的小岛也是极为相似的。民间传说乾隆皇帝酷爱江南美景,曾六次南巡,将自己的皇家园林修得与西湖风光相似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仅仅是因为如此就要刻意模仿吗?乾隆这位颇有才智的帝王应当还有其他考虑,把湖水分成里外湖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为了把水引向山旁、山后,达到“山环水抱”的格局。为什么要山水环抱呢?传统风水理论认为“山水环抱必有气” 有些人以为传统风水是迷信、无稽之谈,其实,传统风水是一门通过特殊方式对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因素进行研究的学问,它的本质是强调美种对人身心有益的感受。这种美是自然的、和谐的、柔秀的、令人愉悦的。因此,在传统风水里,山要有蜿蜒起伏之曲,水要有流连忘返之曲,路要有柳暗花明之曲,桥要有拱券之曲,廊要有回肠之曲。而曲意味着什么?含蓄、环抱、积蓄、有情,然后必然有勃勃生机。所以要“山环水抱”。可以说,这种思想既是中国园林文化之大极,也是中国文化之要义。从颐和园的航拍可以清晰的看到:万寿山佛香阁两侧的建筑像是一只展翅欲飞的蝙蝠,甚至可以找到蝙蝠的两只小爪子。蝙蝠音同“福”。是吉祥的象征,这点在很多中国传统建筑中都能找到。而昆明湖俯瞰就像一只硕大的寿桃,蕴含了长寿之意。可见颐和园中蕴含的风水之意不容小觑。再说湖中特意留出的三座大岛:它们分别象征着象征着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仙山。这是乾隆皇帝按照道家希求长生不老的思想特别设计建造的。它们正好坐落在三片大小不等的水面中央,如同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美丽的湖面上,光彩四射。十七孔桥连着的湖中小岛则设计成龟状,十七孔桥就是龟颈,亦是寓意长寿。可惜的是,清漪园毁于1860年,到了光绪十二年,即1886年才在废墟上重新建造,但是,当时的国力已经远远不及乾隆年间了,于是这里的功能渐渐由乾隆的散志澄怀变成了处理朝政和奉养太后。说起颐和园,我想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的都是中学语文课本上那副佛香阁的图片吧,独特的造型至今令我记忆尤深,有人说,佛香阁就是颐和园的骨架,没有了它,颐和园就像失去羽毛的鸟,毫无光彩,评价如此之高,可见佛香阁确为此园的点睛之笔。的确,它的存在提升了整个园林的皇家气质。关于佛香阁的传说有很多,听说过最离奇的就是当年乾隆建造清漪园时挖到了一个前朝妃子的陵墓,并且墓门上书八个大字:你不动我,我不动你!于是乾隆为了镇住前朝妃子的恶灵而修建了佛香阁,不过这些当然都是无稽之谈。真正的说法是乾隆原为其母亲仿照报恩寺建造了一座九层的延寿塔,但是在建到第八层是就下令停工了,至于为何停工,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当时报恩塔和正在建造的延寿塔同时出现事故,乾隆认为是上天发怒了,就下令拆除了已经建了八层的延寿塔改为了如今三层的佛香阁。另一种说法则显得比较平淡,就是,在艺术上吹毛求疵的乾隆觉得九层的高塔显得太过突兀,于是改成了如今较为低矮的佛香阁。总之,无论如何这些都不影响佛香阁成为整个颐和园的主体建筑。乾隆本人是佛教的忠诚信徒,从颐和园大大小小的佛教建筑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在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大报恩延寿寺、慈福楼、罗汉堂、宝云阁、转轮藏、后大庙、云会寺、善现寺等八座佛寺。整体说完,再来看看细节之处,姿态各异的太湖石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到点缀,不论是江南园林,如苏州园林还是皇家园林,如颐和园,处处可见其身影。去过颐和园的人应该都记得仁寿门内的寿星石。跨入门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并非是神圣的仁寿殿,而是一块高大的太湖石,此石既是寿星石,犹如一位老寿星端坐在门内,泰然处之。大多数人一定以为这块高大的太湖石起到的是装饰作-用,殊不知它还起到了挡风水的作用。风水学一直认为煞气走直线而吉气则走曲线。典型的如北京的四合院,一进大门几乎都用一照壁挡住。如果去掉这道照壁,那么门外的煞气会直冲进来,不利主人。而有了照壁之后,煞气会被挡住分散并且改走曲线进入宅内,成为有利于主人的吉祥之气。而仁寿门内的这块寿星石就是起到了照壁的作用。而且“寿星”二字源于中国的道教文化,而道教与风水学又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在寿星石底座正面至今还清晰可见中国古代阴阳鱼的图案,由此不难看出此石更加意义深远的揭示了风水学的渊源。结语 自古以来,人们研究风水的目的最终都是根据改变五行的相生相克以达到“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境界。达到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类而服务的目的。既然如此,这也就与我们现代科学有了一个契合点。现代生态学中也正在大力倡导人们关注自然、回归自然、禁止继续破坏生态平衡,与自然为友。保持它们的永续利用,才能保障人类更长足的发展,所以现代人也把传统风水学的部分理论视为现代生态环境学。那么由此可见,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发展了几千年的风水文化,并非都是子虚乌有封建迷信的产物,而是我们的先民们在几千年前早已洞悉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且懂得了如何去协调,去平衡,才能达到和谐统一。风水是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可是现在人们大多接受的是西方现代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企业金融会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嫩江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美国金融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全国海船船员考试《轮机部(主推进动力装置8203)》模拟试题及答案
- 江苏标准面膜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建筑照明施工方案(3篇)
- 塑料回收合同范本
- 2025-2030中国脑立清丸行业市场调研与品牌竞争分析报告
- 品牌门窗订购合同范本
- 有管网气体消防灭火系统设计方案
- (医学课件)肾盂癌
- 2023综合基础知识题库及解析(500题)
- 生活区、办公区安全检查表
- 国际反洗钱师cams考试真题中文版题库汇总(含答案)
- 2023新教材高中数学第5章三角函数微专题5三角函数中的最值问题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入厂新员工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水厂原水水质污染处置应急预案
- 仲夏夜之梦英文话剧剧本
- 下消化道常见疾病诊断
- SH/T 0356-1996燃料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