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与业务体系.doc_第1页
通信技术与业务体系.doc_第2页
通信技术与业务体系.doc_第3页
通信技术与业务体系.doc_第4页
通信技术与业务体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信技术与业务体系通信技术与业务体系.txt我是天使,回不去天堂是因为体重的原因。别人装处,我只好装经验丰富。泡妞就像挂QQ,每天哄她2个小时,很快就可以太阳了。 本文由tesica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通信技术与业务培训 通信技术与业务体系 讲师简介: 吴 延军 职位: 通信业务培训讲师 教育程度 1996年至2000 西北工业大学应用电子技术 专业本科学习毕业 年 2003年至2006 暨南大学电子工程系通信与 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学 年 习毕业 年龄: 32岁 职业经历 2000年 至2002年 2002年 至2003年 2004年 至2005年 2006年 至今 IDT国际有限公司蛇口研发 中心Firmware研发工程师 北方烽火有限公司3G系统研 发工程师 广州品高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信息系统集成工程师(兼职) 广通服广州培训分公司新电 信业务培训课程讲师 籍贯: 陕西/西安 主要培训项目 2007年5月 广东电信转型业务巡回培训 2007年7月 广东电信酒店行业信息化咨 询 与培训 2007年11月 通管局通信工程师(高级) 认证考试辅导 2008年4月 广东电信转型业务商机咨询 与培训 2008年6月 东莞电信地址整治项目培训 2008年8月 中国电信大学移动业务培训 2008年10月 广东电信制造行业信息化咨 询与培训 2008年12月 云浮移动新业务调研与咨询 2009年2月 广东电信全业务体系培训 2009年7月 东莞联通数据通信网培训 2009年10月 深圳移动通信业务培训 2010年1月 东莞电信新业务调研与咨询 至今 培训授课时间累计超600小时 职称与专业资格 高级程序员 工程师 高校通信专业讲师 中级经济师(邮电专业) 管理咨询师 数据通信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邮政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Industry competence 1999年 设计高精度数控放大器获国家 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 2002年 参与设计IDT产品公共平台 设计MTOS内嵌韧件平台 2003年 参加研发北方烽火3G系统的 GGSN系统 2006年 设计数据加密存储系统获全国 优 秀硕士研究生论文 联系方式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191号综 合楼507室,邮编 5106308518 IctA 为什么会这样 知己, 固 网体系庞杂,术语名 词众多,各种传输网 和数据业务网性能迥 异,资费结构不一, 如何掌握特性并有效 区分? I think Im paying too much! 知彼,客户 数据业务需求旺盛, 但要求各不相同,应 用场合差异较大,如 何有针对性向客户推 介最合适的数据业 务? 社会化大分工逐渐深入 互动界面 电 信 运 营 商 固定语音 移动语音 与短信 欢乐在线 家庭客户通信需求 客 户 动力100 商业客户通信需求 互联网接入 校讯通 学校通信需求 “专业沟通力”,打开变局的钥匙 面试的问题: 这些是什么? 详见附录一 本课程与课程体系 本次课程 SDH与传输网 GPON与光纤接入 IP与互联网 VPN与城域网 本 次 培 训 课 程 体 系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三大网络的发展与演进 第二部分 “三网合一”及其衍生业务 第三部分 全业务时代的梦魇 总结与展望 我们今天的任务 我们的方法 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 其所以然。 庄子秋水 关于我的作用 讲师如同慧能的手指 头,辅助学习,不能代替 学习本身。 第一部分 三大网络的发展与演进 1. 电话网络的盛大传奇 2. 计算机网的强悍人生 3. 有线电视网的野蛮成长 1、电话与电信网 贝尔1876年2月15日下午1点在华盛顿申请了 电话专利,当年3月7日获得电话专利,专利号码 NO:174655,同年,组建贝尔电话公司。 电话网络是一个以传递人类语音信息为目标的信 息传递系统,是世界上第一种远 程、快速、便捷、直观沟通信的 通信网络。 人工话务交换 电话网络作为商业网络发明组建, 成本与收益是核心考虑问题,采用星型 拓扑结构便顺理成章,星型的中心最早 便是人工话务交换中心。 此时的电话无需 拨号,只需在接通话 务员时,说出想要接 通的对象即可。 步进式电话交换机 电话交换机的发展 阵列式交换机 步进式交换机 程控式交换机 人工交换机 电话机的演进 脉冲拨号式电话机 直呼式电话机 双音频拨号电话机 贝尔电话原型机 电话线如何到用户家? 电信网的定义 能够将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的各种语言、声音、文字、图像、图表、数 据、视像等媒体变换成电信号并且在任何两地间的任何两个人或两个通信终 端设备之间,按照预先约定的规则进行传输和交换的网络,就称为电信网。 务 载业 承 接口 /网络 用户 接口 /网络 用户 务 终端业 用户 用户终端 电信网络 用户终端 电信网纵向划分 业务 应用系统 交换路由系统 传输系统 物理连接线路 电信网横向划分 A地 用户端 接入网 B地 用户端 接入网 公用通信网络 核心网 2、计算机网的诞生于发展 Lunnadeke Kleinrock ARPNET的设计者 Larry Roberts ARPNET 互联网之父的成就 Cerf 与 Kahn TCP/IP 协议栈 彪悍的IP协议 IP协议 IPv6 协议 MPLS-IP 协议 IPsec 协议 七层协议参考模型 以太网的诞生 Bob Metcalfe 万维网之父 Tim Berners ADSL技术发明人 John Cioffi ADSL接入示意 通信网与计算机网 计算机网 节点平等,线路冗余 分组交换,存储转发 网络简单,终端智能 计理 设 的 为 成本低廉,维护便捷 而 力 尽 承 秉 通信网络 稳定可靠,故障率极低 交换传输,基于时隙 念 理 网络复杂,终端简化 计 设 的 靠 成本高昂,严密防护 可 确 准 承 秉 念 IP通信网 优点: 传输成本低廉 路由功能强大 下层网络适应面广 承载业务种类丰富 兼容面向连接与数据报两种业 务类型 缺点: 传输路径不一致 异步传输时延波动大 路由器转发速度较慢 网络安全性较差 对实时业务支持度较低 国际互联网 日本网络 美国网络 欧洲网络 ChinaNET 其它 CMNET UNINET CERNET 中国网络 其它境外网络 IP网与互联网接入 B网站 国际出口 通信枢纽 国际出口 A网站 IDC CMNET China NET 有线节点 LAN接入 ADSL接入 有线节点 ADSL接入 无线节点 TD信号 Wi-Fi信号 GPRS信号 EDGE信号 光纤接入 电话拨号接入 如何实现上网 国际出口 A网站 IDC China NET BRAS DSLAM ADSL M 3、电视机与有线电视网 人们通常把1925年10月2日 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在伦敦的一次实验中 “扫描”出木偶的图象看作是电视诞 生的标志,他被称做“电视之父”。 但是,这种看法是有争议的。 因为,也是在那一年,美国人斯福 罗金(Vladimir Zworykin)在西屋 公司(Westinghouse)向他的老板 展示了他的电视系统。 约翰洛吉贝尔德 电视机的发展 彩色电视机的制式 电视台的诞生 今天的BBC ONE是世界上第 一个电视台,它在1936年11月2日 就开始提供电视节目,当时叫作 “BBC电视服务”(BBC Television Service)。在二战爆发前,已经有 大约25,000个家庭收看节目。 目前我国的电视台数量是 2125家,是美国的2倍,日本的25 倍,英国的260倍,超过美国、俄 罗斯、日本、英国、德国、法国、 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和 巴基斯坦等11国电视台的总和。 电视信号的传播 无线电波传递 无线电波传递,传播距离有限,信 号质量差,接收成本低 频率从49.75MHz到951.25MHz, 频道容量不超过68个 无法进行双向传递 同轴电缆传递 芯线与外层线成同心圆式分布,有 效屏蔽干扰,传递高频信号 最低频率是49.75mhz,一般最高 868.25mhz,频道容量不超过99个 可进行双向传递 室外天线的尴尬 CATV的诞生 独立户外天线 闭路电视传输 楼宇共用天线 有线电视(CATV) 有线电视是一种使用同轴电缆作为介质直接传送电视、调频广播 节目到用户电视和广播的信号传输系统。 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 首端宽频放大器, 将信息放大,输出到各干线宽频放大器。 干线宽频放大器,将来自首端宽频放大器的信号放大,输往干线电缆。 支线宽频放大器,将来自干线电缆的信号放大,输往分配电缆。 分配放大器,将来自分配电缆的信号放大,通过信号分配器输往用户。 单点广播,多点接收,树状结构! 有线电视网典型网络结构 模拟与数字之争 模拟电视信号 以模拟信号形式传送电视节目信 息,节目质量差,接收简单 频道间隔带宽8MHz,单向传递 无法进行用户节目管理 数字有线电视信号 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递电视节目信 息 ,节目质量好,接收复杂 标清电视信号带宽间隔1MHz,可 双向传递,需机顶盒, 支持CA,可进行用户节目管理 本单元总结 电话的发明与电话交换机 电信网络的结构与功效 计算机网的缘起与发展 IP协议与互联网兴盛 有线电视网的诞生与现状 第二部分 “三网合一”及其衍生业务 1. “Triple Play”的本质 2. 三网业务混杂互溶谱系 3. 数字移动电视CMMB简介 1、“Triple Play” 的本质 三线合一 电信运营商的盘算 有线电视运营商的主张 现实中的三网合一 2、三网业务混杂互融谱系 通信网 MBMS 电视网 统一 通信 IP网 一个盒子引发的“血案” TiVo是美国的数码录影 机,内建电视节目表导航 器,并可录制节目。 由美国Teleworld公司 开发,中文名称替你录。 TiVo能让用户轻松录下电视 节目,无论是即时或预约录 影。 甚至可以将电视节目当 成DVD影片,随时暂停、回 转、慢动作或是八秒瞬间重 播。 通信史上的异端 对通信业务的颠覆 可脱离PC,智能终端内建Skype软 件,直接提供基于IP网的免费音频与 视频通话,可wifi无线连接IP网,将会 冲击移动通信业务。 网络世界的内容权威 2009年年底上线,通过互联网上 的CBOX终端,集合了央视19个频道 和全国上星的卫视电视台,剑指iTV。 3、CMMB数字移动电视 CMMB是英文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的缩略语 简称,意为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主要面向手机、PDA等 小屏幕(七寸以下)便携手持终端以及车载电视等终端提供广播电视 服务。 CMMB,我们的盟友 关于手机电视 基于通信网络 起步稍晚 基于3G网络,技术统一 MBMS 渐成主流 基于广播网络 较早起步 基于无线广播,技术标准繁杂, S/T-DMB、DVB-H、 MediaFLO、CMMB DVB-H渐成国际主流,国内统一 CMMB CMMB体系构成 CMMB业务层次 免费电视频道 付费电视频道 数据广播 互动业务 中广移动 中国移动 上海文广 其他 无条件接入 有条件接入(CA认证) 卫星信号(S波段) CMMB 广播网络 地面信号(U波段) 模拟移动电视 CMMB最致命的杀手! 本单元总结 三网合一的本质与价值 三网业务的混杂于融合 Skype的颠覆性冲击 TiVo带给我们的思考 CMMB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部分 全业务时代的梦魇 1. 传递信息载体的变动 2. 信息运营模式的变动 3. 中国移动,我怎么动 1、信息载体的变动 尼克松的电视发言 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奥巴马的网上拉票 2、业务模式的变动 电视媒体 “Live”的魅力 1952年 英女皇登基 1961年 肯尼迪就职 1969年 登月 网络媒体 信息消费革新 信息获取主动化 信息终端个人化 网络传输宽带化 信息索取简单化 信息提供综合化 信息运营平台化 信息媒介多元化 信息内容层次化 互动界面的推进 互动界面 电 信 运 营 商 固定语音 移动语音 与短信 欢乐在线 家庭客户通信需求 客 户 动力100 商业客户通信需求 互联网接入 校讯通 学校通信需求 行业应用定制化 酒 店 行 业 金 融 行 业 制 造 行 业 客户需求个性化 高 业 务 成 本 低 低 高 高 业 务 利 润 低 客户需求贴合度 3、中国移动,我怎么动 客户之惑 不清楚自身真实需求 缺乏提炼功能需求的能力 寄期望于运营商解决一切 混淆做什么与怎么做的分界线 我们之失 产品销售导向,非客户需求导向 业务基础知识不足,专业性不够 成功案例接触较少,经验贫乏 行业背景欠缺,难于掌控客户真实 需求 后果: 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 西,难以完成通用型产品采购 到个性化使用的跨越。 后果: 无法完成卖“我有的东西”到 “他要的东西”的升华,难以提 供有针对的解决方案。 客户经理进入方案时代 判断商务需求 通晓工程实施 熟知产品业务 我们的知识如何派上用场 战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赵括输的一塌糊涂。 详见附录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 克服“知易行难”的法宝 多 实践 多 反思 多 积累 本单元总结 信息内容形式变化了 信息载体传播变化了 信息商业模式变化了 信息使用环境变化了 我们大家也该变化了 总结与展望 1. 三大网络是如何演进发展? 它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 3. 人们的信息消费有何改变? 我们该怎样适应? 2. 三网融合是什么在融合? 衍生的业务有何共同之处? 希望与期待 感谢您的关注 广通服广州培训分公司 本课件中的图片、模板等视觉元素所有权由各自知识产权所有者拥有,作品仅供深圳移动 内部学习交流,请勿传播分发。 附录一、面试的笑话 人事总监;“您对电脑懂多少?” 应聘者:“在我的头脑里没有电脑这个词,只有微型计算机这个概念,一般的超级掌上 型硅单晶片时钟脉冲输出计算机(电子表)比较简单,我小时候常用它编解码运行程 序(闹钟功能);至于多功能虚拟现实模拟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