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计算题.doc_第1页
财务管理计算题.doc_第2页
财务管理计算题.doc_第3页
财务管理计算题.doc_第4页
财务管理计算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收账款1(一)应收账款的成本 1、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机会成本率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平均收账天数=平均每日赊销额平均收账天数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2、管理成本3、坏账成本 坏账损失=赊销收入预计坏账损失率举例:某企业在现有信用政策下的销售收入(全部为赊销)是360万元,销售利润率为20%,变动成本率为60% 。企业尚有剩余生产能力,产销量增加150万元无需增加固定成本。企业预定下年度放松信用政策,预计能增加销售额90万元,但平均收账期将从1个月延长到2个月,假设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为15%,新增销售额的坏账损失率会提高6%,问企业下年度能否放宽信用标准?解: (1)信用标准变化对利润的影响=9020%=18(万元) (2)信用标准变化对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影响=(360+90)/360606015-(360/360)306015%=4.05(万元) (3)信用标准变化对坏账损失的影响=906%=5.4 (万元) (4)信用标准变化对企业利润的综合影响=18-4.05-5.4=8.55(万元)以上计算结果表明,企业下年度放宽信用标准将使企业的利润增加8.55万元,故应放宽信用标准。1、信用期限 2、信用成本的增加 (1)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率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 30天信用期应计利息 =(500000/360)30(400000/500000)15%=5000(元) 60天信用期应计利息=(600000/360)60(480000/600000)15%=12000(元) 应计利息增加=12000-5000=7000(元)2)收账费用的增加=4000-3000=1000(元) (3)坏账损失的增加=9000-5000=4000(元) 信用成本增加额=7000+1000+4000=12000(元)3、改变信用期的税前损益为: 收益增加-信用成本增加=20000-12000=8000(元)由于收益的增加大于成本的增加,故应采用60天的信用期。应收账款22、现金折扣 例2:沿用例1,假定该企业在放宽信用期的同时,为了吸引顾客尽早付款,提出了“1/30,N/60”的现金折扣条件,估计会有一半的顾客(按60天信用期所能实现的销售量计算)将享受现金折扣优惠。 解:变动成本率=4/5=80%(1)收益的增加额 =(120000-100000)(5-4)=20000(元)(2)信用成本的增加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增加 30天信用期应计利息 =(500000/360)3080%15%=5000(元)提供现金折扣的应计利息 =(60000050%/360)6080%15%+ (60000050%/360)3080%15%=9000(元) 机会成本增加额=9000-5000=4000(元) 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额 =(4000-3000)+(9000-5000)=5000(元) 现金折扣成本增加额 = 新的销售水平新的现金折扣率享受现金折扣的客户比例-旧的销售水平旧的现金折扣率享受现金折扣的客户比例 =6000001%50%-50000000 =3000(元)(3)提供现金折扣后的税前损益 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 = 20000-(4000+5000+3000)= 8000(元) 由于收益的增加大于成本的增加,故应放宽信用期限,提供现金折扣。例3:某公司目前不提供现金折扣,赊销期限是30天,赊销量为90套财务软件,每套售价2万元,单位变动成本1万元,剩余生产能力35套。如果生产能力超过125套,则需立即增加固定成本4万元,公司想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并考虑给予现金折扣,据测算,加快收回货款所得收益能抵补扩大信用而增加的收账费用,也会减少坏账损失。现假设全部客户均要求获得折扣。见下表的计算:项 目n/308/10,n/3010/10,n/3012/10,n/30折扣率(%)081012销售量Q(套)90110120130折扣后单价(a)20000184001800017600单位变动成本(avc)10000100001000010000单位边际贡献(m)10000840080007600边际贡献总额(M)900000924000960000988000增加的TFC/40000收账费用60000600006000060000坏账损失10000800075007500税前收益830000856000892500880500应收账款3例:某企业产销甲产品,若信用期为30天,预计年销量可达6万件,a 10元,AVC 6元, TFC 10万元。若信用期为60天,预计Q 7万件,但估计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分别占赊销额的比例将由1%上升到2%。决策该企业应否延长信用期。 解:30天:P6036100.60.612.8 60天:P7042101.41.415.2 若假设资产报酬率为20%,则应考虑机会成本。 30天信用期的机会成本(60万/360)30天(36万/60万)200.60 60天信用期的机会成本(70万/360)60天(42万/70万)201.40 则:30天信用期的收益12.80.612.2 60天信用期的收益15.21.413.8 所以,该企业应该延长信用期。企业是否愿意以及提供多大程度的现金折扣,着重考虑的是:提供折扣后所得的收益是否大于现金折扣的成本,并以此选择。沿用上例: 若企业信用条件为“2/10,n/30”,预计客户均会在折扣期内付款,收账费用将降低60%,无坏账损失;若信用条件放宽为“2.5/10,n/60”,则预计有50%的客户在折扣期付款,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将降低25%。 要求:对放宽信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2/10,n/30)(2.5/10,n/60)差额收益: 机会成本60万360(3010) (36/60) 20400070万360(6010)50(42/70)2058331833 收账费用600060%36001400025%3500100 坏账损失60001400025%35002500成本: 现金折扣的代价60万2%1.2万70万2.5%50%87503250收益减成本160040832483 应收账款4C公司产销甲、乙两种产品。目前的信用政策为“2/15,n/30”,有占销售额60%的客户在折扣期内付款并享受公司提供的折扣;不享受折扣的应收账款中,有80%可以在信用期内收回,另外20%在信用期满后10天(平均数)收回。逾期账款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账款额10%的收账费用。如果明年继续保持目前的信用政策,预计甲产品销售量为4万件,单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60元;乙产品销售量为2万件,单价300元,单位变动成本240元。如果明年将信用政策改为“5/10,n/20”,预计不会影响产品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销售的品种结构,而销售额将增加到1200万元。与此同时,享受折扣的比例将上升至销售额的70%;不享受折扣的应收账款中,有50%可以在信用期内收回,另外50%可以在信用期满后20天(平均数)收回。这些逾期账款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账款额10%的收账费用。该公司应收账款的资金成本为12%。要求:(1)假设公司继续保持目前的信用政策,计算其平均收现期和应收账款应计利息;(2)假设公司采用新的信用政策,计算其平均收现期和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3)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引起的损益变动净额,并据此说明公司应否改变信用政策。(1)平均收现期60%15+40%80%30+40%20%4021.8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4100)/36021.860/10012%+(2300)/36021.8240/30012%5.2320(万元)(2)平均收现期70%10+30%50%20+30%50%4016(天)应收账款应计利息(120040%)/3601660/10012%+ (120060%)/36016240/30012%4.6080(3)增加的收入1200-(4100+2300)200(万元)增加的变动成本(120040%60/100-460)+120060%240/300-2240)144(万元)增加的现金折扣120070%5%-100060%2%30(万元)增加的应收账款应计利息4.6080-5.2320-0.6240(万元)增加的收账费用120030%50%10%-100040%20%10%10增加的收益额200-144-30-(-0.6240)-1016.6240(万元)由于信用政策改变后增加的收益额大于零,所以,公司应该改变信用政策。 习 题 某公司预测的年度赊销收入为5000万元,信用条件为(n/30),变动成本率为70%,资金成本率为10%。该公司为扩大销售,拟定了A、B两个信用条件方案。 A方案: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60),预计坏账损失率为4%,收账费用80万元。 B方案:将信用条件改为(2/10、1/20、n/60)估计约有70%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会利用2%的现金折扣,10%的客户会利用1%的现金折扣,坏账损失率为3%,收账费用60万元。 以上方案均使销售收入增长10%。 要求:确定该企业应选择何种信用条件方案。 1)A方案: M5500301650C80550045500/360607010364.17 P11650364.171285.83 2)B方案: M5500301650 (收坏)6055003225 现金折扣5500702550010182.5 平均收账期70101020206021天 机会成本5500/36021701022.46 P2165022582.522.461320.04 显然,P2 P1,故应选择B方案。股票评价1本节所用符号: 目前普通股市价; 第年底的价格; 股价预期增长率; 最近刚支付的股利; 预期第年底的股利; 预期报酬率 Rs股票最低的或必要的报酬率例3:西京公司现有普通股6万股,每股面值100元;公司债券400万元,利率10;优先股200万元,年股利率14。该公司现拟筹资500万元,有A、B两个方案供选择: A:发行普通股5万股,每股市价100元; B:发行普通股3万股,每股市价100元,另外发行债券200万元,利率12。T33。 要求:试确定最佳筹资方案。解:首先确定两个方案的筹资无差别点:EPS(A)(EBIT40010)(133)20014/ (6+5)EPS(B)(EBIT4001020012)(133)20014/ (6+3) 令EPS(A) EPS(B) 可得:EBIT213.79万元1、某公司持有A、B、C三种股票构成的证券组合,它们目前的市场价格分别为19元/股、7.0元/股和3.4元/股,系数分别为1.8,0.8和0.5。上年股利分别是1.9元/股、1.4元/股和0.4元/股。预计持有B、C股票每年将获得稳定的股利,持有A股票每年获得的股利将逐年增长,增长率为5.2,若目前市场收益率为13,无风险收益率为8。要求: (1)分别计算投资A、B、C三种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2)分别计算A、B、C三种股票的内在价值,并判断公司是否该出售这些股票。答案:(1) A股票的必要收益率=8%+1.8*(13%-8%)=17% B股票的必要收益率=8%+0.8*(13%-8%)=12% C股票的必要收益率=8%+0.5*(13%-8%)=10.5% (2) A股票的内在价值=1.9*(1+5.2%)/(17%-5.2%)=16.94元/股 B股票的内在价值=1.4/12%=11.67 C股票的内在价值=0.4/10.5%=3.81A股票的价格大于内在价值,应该出售,B和C股票的价格低于内在价值应该继续持有。2、 某公司于1996年2月1日以924.16元购买一张面值为1000元的债券,其票面利率为8%,每年2月1日计算并支付一次利息,该债券于2001年1月31日到期,按面值收回本金。试计算该债券的收益率。 答案:设收益率为r,则有924.16=1000*8%*(P/A,r,5)+1000*(P/F,r,5)测试:令R=6%则1000*0.7473+80*4.2124=1084.292924.16 令R=8%则1000*0.6806+80*3.9927=1000.0.16924.16令R=10%则1000*0.6209+80*3.3908=924.16 所以该债券的收益率为10%股票评价2【例计算题】甲投资者现在准备购买一种债券进行投资,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为5%,现有A、B、C三种债券可供选择:(1)A债券目前价格为1 020元,面值为1 000元,票面利率为4%,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投资后可以立即收到一次利息),到期还本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债券期限为5年,已经发行3年,甲打算持有到期;(2)B债券为可转换债券,目前价格为1 100元,面值为1 000元,票面利率为3%,债券期限为5年,已经发行两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购买两年后每张债券可以转换为20股普通股,预计可以按每股60元的价格售出,甲投资者打算两年后转股并立即出售;(3)C债券为纯贴现债券,面值为1 000元,5年期,已经发行三年,到期一次还本,目前价格为900元,甲打算持有到期。要求:(1)计算A债券的投资收益率;(1)A债券每次收到的利息1 0004%/220(元),由于投资后可以立即收到一次利息,故实际购买价格为1 000元。设A债券的投资收益率为r,则折现率为r/2,存在下列等式:20(P/A,r/2,4)1 000(P/F,r/2,4)1000采用逐步测试法,可得出:r/22%r4%【提示】本题的到期收益率可以直接判断。由于购买价格等于面值,故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由于票面利率为4%,所以到期收益率也为4%。 (2)计算B债券的投资收益率;(2)B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三年后到期,在投资期间没有利息收入,只能在投资两年后获得股票出售收入20601200(元),设投资收益率为r,则存在下列等式:1 1001 200(P/F,r,2)即:(P/F,r,2)0.9167查表得:(P/F,4%,2)0.9246(P/F,5%,2)0.9070利用内插法可知:(0.92460.9167)/(0.92460.9070)(4%r)/(4%5%)解得:r4.45% (3)计算C债券的投资收益率;(3)设投资收益率为r,则存在下列等式:9001 000(P/F,r,2)即:(P/F,r,2)0.9查表得:(P/F,6%,2)0.8900(P/F,5%,2)0.9070利用内插法可知:(0.90700.9)/(0.90700.8900)(5%r)/(5%6%)解得:r5.41% (4)你认为甲投资者应该投资哪种债券。由于A、B债券的投资收益率低于必要收益率,因此,不会选择A、B债券;由于C债券的投资收益率高于必要收益率,因此,甲会选择C债券。 股票评价3【考点2】股票价值与收益率计算【例计算题】某公司持有 A、B、C三种股票构成的证券组合,它们目前的市价分别为12元/股、6元/股和4元/股,它们的系数分别为2.0、1.0和0.5,它们在证券组合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0%、30%、20%,上年的股利分别为2元/股、1元/股和0.5元/股,预期持有A股票每年可获得稳定的股利,持有B、C股票每年获得的股利逐年增长率为5%,若目前的市场收益率为15%,无风险收益率为10%。要求:(1)计算持有 A、B、C三种股票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率;(1)投资组合的系数50%2.030%1.020%0.51.4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率1.4(15%10%)7% (2)分别计算投资A股票、B股票、C股票的必要收益率;(2)投资A股票的必要收益率10%2.0(15%10%)20%投资B股票的必要收益率10%1.0(15%10%)15%投资C股票的必要收益率10%0.5(15%10%)12.5% (3)计算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3)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10%7%17% (4)分别计算A股票、B股票、C股票的内在价值;(4)A股票的内在价值2/20%10(元/股)B股票的内在价值1(15%)/(15%5%)10.5(元/股)C股票的内在价值0.5(15%)/(12.5%5%)7(元/股) (5)判断该公司应否出售A、B、C三种股票。答疑编号2704050126正确答案(5)由于A股票目前的市价高于其内在价值,所以A股票应出售;B和C目前的市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所以应继续持有。杠杆原理1边际贡献及其计算M = TR-TVC = TFC+P= pQ-avcQ = (p-avc)Q = mQEBIT 息税前利润变动额 EBIT0 基期息税前利润 Q 销量变动额 FC 固定成本 M0 边际贡献 Q0 产销量息税前利润(EBIT)及其计算EBIT = TR-TVC-TFC= M-TFC 1、经营杠杆:是指企业由于存在固定的经营成本,当产销量变动时,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这种现象称为经营杠杆。 DOL= EBIT/EBIT /Q/Q =(TR-TVC)/(TR-TVC-TFC) =M/EBIT=M/(M-TFC) 财务杠杆系数(DFL)1、DFL 每股盈余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EPS / EPS0)(EBIT / EBIT0) 2、DFL 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 EBIT0 /(EBIT0 I)例:某公司全部资本750万元,债务资本比例为40%,债务利率为12%,在EBIT为80万元时,税后利润为29万元,求此时的DFL。解:DFL = EBIT(EBIT-I)= 80(80-750 40% 12%)= 1.82例3:西京公司现有普通股6万股,每股面值100元;公司债券400万元,利率10;优先股200万元,年股利率14。该公司现拟筹资500万元,有A、B两个方案供选择: A:发行普通股5万股,每股市价100元; B:发行普通股3万股,每股市价100元,另外发行债券200万元,利率12。T33。 要求:试确定最佳筹资方案。解:首先确定两个方案的筹资无差别点:EPS(A)(EBIT40010)(133)20014/ (6+5)EPS(B)(EBIT4001020012)(133)20014(6+3) 令EPS(A) EPS(B) 可得:EBIT213.79万元杠杆原理2每股盈余分析法又称:筹资无差别点分析法主要衡量指标:每股盈余无差别点 EPS= ( EBIT-I ) ( 1-T ) /N(无优先股) 由于在每股盈余无差别点的销售水平上有EPS1= EPS2 ( EBIT1-I 1) ( 1-T ) /N1 = ( EBIT2-I 2) ( 1-T ) /N2 令EBIT1 = EBIT2 =EBIT,得出EBIT。 若存在优先股,则应在分子上再减去优先股股利。举例:某公司目前有资金75万元,其中债务资本10万元,年利率8%,普通股2万股,面值10元/股,T=50%,现因生产发展需要再筹资25万元,预计EBIT为20万元。现有如下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1)全部发行债券,年利率不变; (2)全部发行普通股1万股,每股发行价为25元。要求:对该公司应选择何种追加筹资方案进行决策。解:(1) EPS1= EBIT- (10+25) 8% (1-50%)/2 EPS2= ( EBIT- 108% ) (1-50%)/ ( 2+1 ) 令EPS1= EPS2,得EBIT=6.8(万元) 此时, EPS1= EPS2 = 1(元) 即,在EBIT为6.8万元时,两种方案的EPS相等。2)由于预计EBIT=20万元 如采用方案1,则 EPS1= (20-2.8) 0.5/2=4.3(元) 如采用方案2,则 EPS2= (20-0.8) 0.5/3=3.2(元) 由于EPS1 EPS2 ,故选方案1。本章作业 B公司目前拥有资本总额1600万元,其中,公司债券600万元,年利率10,普通股100万股,每股10元,所得税税率40。现拟追加筹资400万元,有两个筹资方案可供选择:(1)增发公司债券400万元,年利率12(原债券利率不变);(2)增发普通股40万股,每股面值10元。要求:(1)计算两种筹资方案的每股盈余无差别点;(2)预计该公司追加筹资后的总资产报酬率可达到20,对以上两个筹资方案进行决策,并对选中的方案进行评价。 答案:(1)EPS1=EBIT-(600*10%+400*12%)(1-40%/100)EPS2=EBIT-600*10%(1-40%/140令EPS1=EPS2 得EBIT=228万元 EPS=0.72元/股 (2) 当投资报酬率达20%时,未来EBIT=2000*20%=400万元 EPS1=(400-108)*0.6/100=1.752元/股 EPS2=(400-60)*0.6/140=1.457 EPS1EPS2 选择方案1 项目投资管理1NCF NCF CICO例1:企业拟购建一项FA,需投资100万元,直线法提折旧,寿期10年,期末有10万元净残值,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借入资金100万元,建设期一年,发生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0万元,预计投产后每年可获营业利润10万元,在经营期的头三年中,每年归还借款利息11万元(假定营业利润不变,不考虑所得税)。 要求:求各年NCF。(1)根据资料计算有关指标如下: FA原值=FA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00+10=110(万元) FA年折旧额= (FA原值-净残值)/FA使用年限=(110-10)/10=10(万元) 项目计算期=建设期+经营期=1+10=11(年) 终结点年回收额=回收FA余值+回收流动资金=10+0=10(万元) 建设期某年NCF=-该年发生的原始投资额=-100(万元) 经营期某年NCF=该年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额+该年利息费用+该年回收额(2)经营期各年NCF分别为:NCF1 = 0(万元)NCF 24 = 10+10 +0 +11 +0 = 31(万元)NCF 510 = 10+ 10+ 0+ 0+ 0= 20(万元)NCF11 =10 + 10+0 + 0+10 = 30(万元) 例3:某FA项目需要一次性投资100万元,资金来源为银行借款,年利率10。建设期为1年,用投产后净利归还借款本息。该FA可用10年,直线法折旧,残值10万元。投入使用后,可使每年营业收入(不含增值税)增加到80.39万元,同时使经营成本增加到48万元,所得税率33。 要求:计算该项目的NCF。 FA年折旧=(100+100 10%)-10/10=10(万元) 净利 = (80.39-48-10)( 1-33%)=15 (万元)所以,据营业CF净利折旧,可得 NCF0=-100(万元) NCF1 = 0(万元) NCF 210= 15+10 = 25(万元) NCF11= 15+10 +10=35(万元)【例】D公司正面临印刷设备的选择决策。它可以购买10台甲型印刷机,每台价格8000元,且预计每台设备每年末支付的修理费为2000元。甲型设备将于第4年末更换,预计无残值收入。另一个选择是购买11台乙型设备来完成同样的工作,每台价格5000元,每台每年末支付的修理费用分别为2000元、2500元、3000元。乙型设备需于3年后更换,在第3年末预计有500元/台的残值变现收入。该公司此项投资的机会成本为10%;所得税率为30%(假设该公司将一直盈利),税法规定的该类设备折旧年限为3年,残值率为10%;预计选定设备型号后,公司将长期使用该种设备,更新时不会随意改变设备型号,以便与其他作业环节协调。 要求:分别计算采用甲、乙设备的平均年成本,并据此判断应购买哪一种设备。(CPA试题) 甲方案年折旧=8000(1-10%)/3=2400乙方案年折旧=5000(1-10%)/3=1500项目投资管理1甲方案:NCF0=8000NCF1(TR20002400)(130)2400NCF2(TR20002400)(130)2400NCF3 (TR20002400)(130)2400NCF4(TR2000)(130)NCF480030240NPV(甲)0.7TR(P/A,4)1400 (P/A,4)720 (P/A,3)240 (P/F,4)8000(令TR0)10483.44则每台年均成本 10483.44/ (P/A,4)3307.18 10台年均成本33071.8 乙方案略,11台年均成本34509.2故应选择甲设备。 例2 某企业因业务发展需要,购入一套设备,原始投资额23万元,垫支流动资金3万元,该设备寿命5年,采取直线法折旧,残值3万元,预计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14.8万元,付现成本第一年为7万元,以后每年增加修理费0.5万元,加入企业所得税率为40%要求:计算该项目投资隔年的净现金流量NCF,及静态回收期。解:固定资产年折旧=(23-3)/5=4万元NCF0=-(23+3)=-26 NCF1=(14.8-7-4)*(1-40%)+4=6.28万元NCF2=(14.8-7.5-4)*(1-40%)+4=5.98万元 NCF3=(14.8-8-4)*(1-40%)+4=5.68万元NCF4=(14.8-8.5-4)*(1-40%)+4=5.38万元 NCF5=(14.8-9-4)*(1-40%)+4+3+3=11.08万元PP=4+2.68/11.08=4.24年贴现率为10%,有三项投资方案,有关资料如下表: (单位:元)期间A方案B方案C方案净收益现金净流量净收益现金净流量净收益现金净流量0(20000)(9000)(12000)1180011800(1800)1200600460023240132403000600060046003300060006004600合计504050404200420018001800计算NPVNPV(A)=11800 (P/F,10%,1)+13240 (P/F,10%,2) 20000=1669(元)NPV(B)=1200 (P/F,10%,1)+6000 (P/F,10%,2)+6000 (P/F,10%,3) 9000=1557(元)NPV(C)=4600 (P/A,10%,3)12000=-560(元) A和B方案可行,C方案不可行, A和B相比, A方案更好些。1、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政策2、理论上,max各年报酬折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缺点:不利于量化考核和评价。3、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属于筹资活动。4、K = RF + RR = RF + bV即:yabx,一般:a=6%,b=0.1,x=0.5(中等风险程度),可得:y=11% 符合理想的利润表 式中,K为投资收益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RR为风险收益率;b为风险价值系数(决定因素为投资者偏好);V为标准离差率(决定于投资承担风险的大小)5、可分散风险: 又称非系统性风险或公司特别风险,是指某些因素对个别证券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可通过证券持有的多样化来抵消。不可分散风险: 又称系统性风险或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证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这些风险影响到所有的证券,不可能通过证券组合分散掉。不可分散风险的大小,一般通过系数来衡量。6、Ri RF + i( Rm RF ) 式中:Ri第i种股票或第i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 RF无风险报酬率; i第i种股票或第i种证券组合的系数; Rm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率。7、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收据)长期资本= 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短期偿债能力= 一般用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资产-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提高短期偿债能力课通过增加长期资本)8、已获利息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