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要点复习归纳.doc_第1页
浙江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要点复习归纳.doc_第2页
浙江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要点复习归纳.doc_第3页
浙江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要点复习归纳.doc_第4页
浙江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要点复习归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复习提纲第一节 水在哪里1. 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 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小循环 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5.水的循环: 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l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e下渗 (地下径流)l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第二节 水的组成1、 水的电解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 水 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 水的重要性质水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0C、熔点为00C;40C时水的密度最大。水的化学性质:水通直流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第三节.水的密度1、 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l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l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1、 密度的公式:= m/v (公式变形: mv vm / ) 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l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3、.密度的单位:(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 克/厘米3,(2)两者的关系: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kg/m3=110 -3g/cm3(3) 水的密度: 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4)单位转化:: 1毫升 = 1cm3 = 110 -6 m3 1吨=1000千克=110 6克1毫升 = 110 -3升 1升10 -3 m34、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m/v(2)测量步骤: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计算5、密度知识的应用:(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2) 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第四节 水的压强1、 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物体表面的力。2、 压力的方向:总是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3、 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4、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一般在科学上用压强来表示;5、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F6、 压强的计算公式:P= (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S 7、 压强的单位: 帕 (1帕=1牛/米2,常用的压强单位有百帕,千帕,兆帕) (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1帕)8、 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A、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B、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2)减小压强的方法:A、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 B、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少压力9、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 液体内部都存在压强;(2)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3) 同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大小相等;(4)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式 P=g h)第五节 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2、方向:竖直向上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F浮=G排液=排g v排 注意:(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4、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F浮G 下沉 液 G 上浮 液 物 上浮(最终漂浮)F浮=G 悬浮 此时V排 =V物 液物 F浮=G 漂浮 此时V排 物 注意: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 (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 )5. 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 因为漂浮时,F浮=G , 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 根据F浮=排g 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排减小,所以 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3)密度计:因为F浮=排g v排 ,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 第六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 溶液: (1)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如水、酒精等物质)(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剂。(3) 溶液: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 悬浊液、乳浊液: 名称特征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形成过程固、液气溶解在液体里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稳定性稳定不稳定不稳定长期放置均一、稳定下沉(分层)上浮(分层)举例糖水、汽水、饮料等钡餐、泥水、血液等牛奶、肥皂水3. 混合物: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4. 常用的溶剂: 水、酒精、汽油、丙酮等。【思考】衣服上沾上了油怎么办?用汽油擦洗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5.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注意:(1)两个前提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否则饱和不饱和溶液就没有确定的意义。(2)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如食盐,仍可溶解。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大多数物质适用) A加溶剂 B.升温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A.蒸发溶剂B.降温C.加溶质2、 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较多溶质浓溶液; 溶有较少溶质稀溶液 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4.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注意点:(1)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 (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 (3)溶解度单位为克 5.溶解度曲线: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1)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影响很大,如硝酸钾,表现为曲线陡 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曲线平缓 (2)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6、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温度(外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外界因素是: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7. 溶质的质量分数(1)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常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它是个比值,没有单位)(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3)溶液的稀释或计算时,要抓住要点:稀释或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B、称量(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 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 第8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固体。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2.结晶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态溶质的过程3.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 :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硝酸钾4.有些晶体里结合了一定数目的结晶水,称结晶水合物,如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用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鉴别物质中是否含水。第9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 1. 水资源 人类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2.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且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配也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3.水的净化(1) 沉淀法 自然沉淀法 加入凝聚剂,如明矾、活性炭等(2) 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3) 蒸馏 原理:利用液体里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蒸馏装置组成:蒸馏烧瓶、温度计、铁架台、冷凝管、接受器、锥形瓶、石棉网4、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过滤法:利用物体的溶解性不同;用于分离不溶性的固体和液体蒸馏法:利用液体的沸点不同;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结晶法: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溶质的过程;用于分离出溶于水中的固体溶质,也用于分离两种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程度不同的可溶性固体。5、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步骤:溶解、过滤、蒸发。每步都要用到的仪器为玻璃棒,它的作用分别为:溶解-加快溶解;过滤-引流;蒸发-搅拌散热,使受热均匀,避免因局部高温造成液体飞溅。附:单位公式总汇一、基本科学量及符号、单位科学量重 力质 量体 积密 度压 力受力面积压 强浮 力科学量符号GmVFSpF浮主单位牛顿千克米3千克/米3牛顿米2帕斯卡牛顿主单位符号Nkgm3kg/ m3Nm2PaN常用单位克(g)分米3(dm3) 厘米3(cm3) 克/厘米3(g/cm3)分米2(dm2) 厘米2(cm2)千帕(kPa)兆帕(MPa)换算关系1 kg103g1m3103dm3106cm31g/cm3103 kg/ m31m2102dm2104cm21MPa103kPa106 Pa1.体积单位还有升(L)和毫升(mL) 1分米31升 1厘米31毫升2.重力常数g的单位为N/kg ,未作特别说明一般取9.8N/kg3.密度单位kg/ m3、g/cm3也可写成kg m3、g cm3,压强单位Pa也写成N/ m2或N m2二、公式及变形1重力(重量)公式 求重力Gmg 求质量m 求重力常数g2密度公式 求密度 求质量mV 求体积V3固体压强公式 求压强p 求压力FpS 求受力面积S4液体压强公式pgh (代表液体密度,h代表液体深度,即某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求浮力F浮G排液液gV排液 求液体密度液 求排液体积V排液 求重力常数g6溶解度公式 7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 求溶质的质量分数A % 100% 求溶质的质量m溶质m溶液A % 求溶液的质量m溶液8稀释问题关系式 m浓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