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doc_第1页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doc_第2页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doc_第3页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doc_第4页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源通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信源通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 编 号 XYT XYT WIWI QCQC 017017 版 本 A 0 核准审核制定生效日期 会会 签签 行政人事部 品质保证部 生产技术部采购部计划管理部软件部硬件部财务部市场部 修修 订订 记记 录录 修订日期封面版次修订前修订后 分发部门 行政人事部 品质保证部 生产技术部 采购部计划管理部 软件部 硬件部 财务部 市场部 信源通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XYT WI QC 017制 修订部门品质保证部 版 次A0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 页 码2 20 1 01 0 目的目的 规范手机充电器的检验方法及内容 2 02 0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充电器的来料检验 3 03 0 职责职责 3 1 来料检验员 IQC 负责按此检验规范对来料进行检验并正确填写 来料检验报告 来料检验 报告 需记录所有的测试结果 3 2 品质保证部来料品质工程师负责 来料检验报告 的审核 3 3 来料检验员 IQC 负责保存 来料检验报告 4 04 0 引用标准引用标准 YD T 998 2 1999 移动通信手持机用锂离子电源及充电器 第二部分 充电器 YD 1268 2003 I 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及充电器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4943 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 9254 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002 1996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项插头插座型式 基本参数和尺寸 GB T 2423 1 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A 低温 GB T 2423 2 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B 高温 GB T 2423 8 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Ed 自由跌落 GB T 2423 9 198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Cb 设备用恒定湿热 GB T 2423 10 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Fc 和导则 振动 正 弦 GB T 191 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EN55022 1998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RADIO DISTURBANCE CHARACTERISTICS 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EN61000 3 2 LIMITS FOR HARMONIC CURRENT EMISSIONS EQUIPMENT INPUT CURRENT UP TO AND INCLUDING 16 PER PAHSE EN61000 3 3 LIMITATION OF VOLTAGE CHANGES VOLTAGE FLUCTUATIONS AND FLICKER IN PUBLIC LOW VOLTAGE SUPPLY SYSTEMS FOR EQUIPMENT WITH RATED CURRENT 16A PER PHASE AND NOT SUBJECT TO CONDITIONAL CONNECTION UL1950 SAFE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5 5 0 0 检验规则检验规则 5 1 按 GB T2828 1 2003 正常抽样检验 检验水平 II致命缺陷 AQL 0 0 严重缺陷 AQL 0 4 轻微缺陷 AQL 1 0 5 2 不良等级 信源通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XYT WI QC 017制 修订部门品质保证部 版 次A0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 页 码3 20 CRCR Critical Critical 1 可能会导致客户财产损失或破坏的不良 2 使用产品后可能导致不安全或其它危险后果之不良 MAMA Major Major 1 定义为会影响产品之性能或无法使用者或影响管理及制程上严重缺失者 MIMI Minor Minor 1 定义为会影响产品之外观或组装性能者 5 3 判定结果 a 允收 经 QC 部门检验认为达到 AQL 值允收标准之进料 b 拒收 如果产品缺陷 严重缺点 主要缺点 次要缺点 任何一缺点超出允收水平 则该批为 拒收批 CR MA 总数不能超过 MA 允收水平 整个 AQL 值将不能超出 MI 水平值 以上任一项超出将被认为 拒收 注意 1 如此规范不能充分满足客户要求 则依顾客要求判定 2 如此规范与技术部门设计的技术操作规范对照有出入 则依技术操作规范判定 3 执行判定期间 如果发生争议 同时又没有其它指定的作业规范 将由 QA QC 和相关部门召开会 议 确定判定规范 为预防以后类似情况发生 要作好会议记录 同时建立修正规范作为将来的 依据 5 4 转换原则 针对同一供应商同一型号的部品 5 4 1 正常检查转加严检查的条件 连续 5 批来料中有 2 批 包括检验不到 5 批就发现 2 批 检验不合格 5 4 2 加严检查转正常检查的条件 连续 5 批合格 5 5 抽样开箱率要求 按 30 开箱 按 LOT 平均分配 6 06 0 检验内容检验内容 6 16 1 测试仪器汇总测试仪器汇总 游标卡尺 放大镜 厚薄规 3M610 胶带 三次元 RCA 测试仪 硬度测试仪 色差仪 百格刀 6 2 6 2 外包装检验 外包装检验 6 2 1 货品检验单 要求货品检验单上的供应商 送检单号 来货数量 物料编码 物料名称等与实物相 符 6 2 2 物料的包装 要求箱内 外无异物 水 灰尘等情况 6 2 3 现品票及出货报告 要求现品票正确 内容填写完整与实物相符 出货报告格式符合标准 内容项 目齐全 清晰 正确 须有结论审核 6 2 4 核对来料是否同物料认可书 样板相符 6 2 5 环保物料需确认物料外包装上是否有环保标示 6 36 3 尺寸及实配检验 尺寸及实配检验 6 3 1 尺寸测量部分以蓝图或 CHECK LIST 上标注之重要尺寸为主 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来料检验报告内 6 3 2 尺寸于图面不符必须反映组长及工程师 如实装后不影响性能和外观应予以允收 以便及时通知厂 商 研发部门修改蓝图尺寸及公差 信源通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XYT WI QC 017制 修订部门品质保证部 版 次A0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 页 码4 20 6 3 3 每批实装数为 5PCS 6 3 4 各结构配合部份尺寸以尺寸较不易测量之部份为主 6 46 4 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 6 4 1 检验工具 目测 检验货品对照菲林 6 4 2 色差 a 检验数量以抽样样本数来检验 b 颜色以确认样品之颜色或标准色板为依据 并依各零件之颜色上下限来检验 6 4 3 表面之不良缺点判定参阅各类外观检验标准及限度样本 距离 零件与眼睛之距离为 25cm 45 度 时闲 15sec 5sec 光源 控制在 700 1000LUX 左右 温度 23 3 湿度 30 70 RH 每批入料必须先确认厂商提供的相关检验报告是否完整正确 对比所做相关测试结果是否一致并签 字备案 45 45 45 25cm 7 07 0信赖性测试及允收标准 仅限初次送样检验或定期检验 信赖性测试及允收标准 仅限初次送样检验或定期检验 技术要求及测试技术要求及测试 工作条件 充电器应能在下列条件下能正常工作 a 环境工作温度 10 55 b 输入电压和频率 如表 1 所示 表 1输入电压和频率 频率范围 Hz 最低电压 V 最高电压 V 开关充电器46 63 90270 线性充电器 50 60185255 c 工作相对湿度 95 d 大气压力 70kPa 106kPa 测试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 本标准中各项试验应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环境温度 15 35 相对湿度 30 85 大气压力 86 106kPa 信源通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XYT WI QC 017制 修订部门品质保证部 版 次A0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 页 码5 20 测试仪表及设备 测试仪表及设备的精度要求 测量尺寸的仪表精度应不低于0 01mm 测量直流电压的仪表精度应不低于0 5级 内阻应不小于10 K V 测量交流电压的仪表精度应不低于1级 测量电流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 0 5 级 测量温度用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 0 5 绝缘电阻测试仪 2 109 5 直流 10 500V 主要测试仪器及设备 主要测试仪器和设备见表 2 表 2主要测试仪器和设备 推荐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 1 直流数字电压表量程 0 100V 精度 0 5 级 2 直流数字电流表量程 0 10A 精度 0 5 级 3 绝缘电阻测试仪 测试电压 DC 500V 量程 0M 2000M 4 耐压测试仪 测试电压 AC DC 0 6000V 漏电流量程 0 100mA 测试电压为交流时 5 恒温 恒湿试验箱 温控范围 40 150 或更宽范围 温控误差 2 容积 应不小于 5 倍被测样品的体积 6 交流电源测试电压 0 300V 有效值 7 拉力机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试验条件 8 示波器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试验条件 9 直流电子负载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试验条件 10 振动 冲击试验台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试验条件 11 移动台综合测试仪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试验条件 12 脉冲信号发生器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试验条件 13 静电枪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试验条件 14 温度测试仪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试验条件 15 温升记录仪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试验条件 16 功率比较器或功率计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试验条件 机械性能 外观 室内在 40W 的灯光下或室内亮度足够条件下 用目测方法检查充电器外观 结构 目测时眼睛与待测充 电器距离 30 40cm 视线与待测充电器垂直 要求 a 充电器表面应无划伤 流痕 毛刺 裂痕 无明显缩痕 拖花等成型缺陷及其他机械损伤 b 充电器表面皮纹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均匀一致 c 外露金属部分不应有锈蚀 d 有清晰的型号和安全认证等标志 详见桑菲所提供的具体型号标贴文档 e 塑料外壳与内部器件应定位牢固 用手将充电器轻拍桌面 然后左右 上下摇动充电器 无结构 信源通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XYT WI QC 017制 修订部门品质保证部 版 次A0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 页 码6 20 松动 晃动现象 同时壳内应无异物感 f 连线表面无开裂 高压部分接入市电后 无外露带电金属 输出插头及连接线与充电器连接可靠 g 外壳固定如果采用超声波焊接工艺 要求超声波焊接后 上壳与下壳之间没有缝隙 定义缝隙 0 15mm 和段差小于 0 1mm 外壳固定如果采用螺钉方式 要求螺钉无锈蚀 经盐雾试验后 螺 钉不会出现明显锈蚀 阻燃性 充电器应符合 UL94 V0 的阻燃要求 AC 输入 DC 输出 插头 AC 插头必须符合销往国 AC 插头外形 尺寸 环保认证等要求 电池极性接反以及强制充放电可能导致危险 因此输出插头在设计上应有防止极性接反以及强制充放电的 防呆措施 充电器与手机进行配合测试 模拟终端用户使用情况 确保不会出现与手机配合的结构和电气方面的问题 DC 插头连接器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要求不小于充电器额定输出电流的 2 5 倍 将充电器放入 35 2 湿度 85 PH 值在 6 5 7 2 范围内的盐雾试验箱中 用 5 1 的 NaCl 溶 液盐水喷雾 持续 48h 检查镀层表面 然后将充电器在常温下搁置 24h 测试充电器输出特性 盐雾试验后 要求镀层无锈蚀 剥落等不良 且充电器输出正常 注 盐雾试验后 同时观察固定用的螺钉 要求螺钉无锈蚀 充电器插入手机进行充电 充电过程中 DC 插头前 后 上 下 左 右六个方向摇动 观察充电器充 电是否正常 测试过程中 充电器能正常充电 用充电器的 DC 插头配合手机选用的底部连接器手动插拔 充电器插头插拔寿命要求 5000 次 插拔后不 得出现外观缺陷 需满足接触阻抗 100m 连接导线 连接导线要求如下 a 对使用不可拆卸的电源软线的充电器应有紧固装置 导线紧固装置应由绝缘材料制成 或由具有符 合绝缘要求的绝缘材料的衬套制成 b 导线在连接点不承受应力 导线的外套无磨损 无开裂 无外露金属 c 高温存储 85 不变形 低温 40 不变脆 充电器壳体固定 取下方导线 500mm 处悬挂 500g 砝码 手持砝码拉紧导线 使得导线与铅垂线呈 90 角 左右来回悬摆 500 次以上 实验后 输出导线应无损坏 无松脱 并可正常充电 各项环境 电性能检测在规 格内 采用弹簧秤或 5Kg 的砝码 进行拉或挂 并保持 15s 检查电源输入 输出插头及充电器机体与连接线的 牢固性 拉力应为 50N 充电器 AC 插头 DC 插头与连接导线之间应连接可靠 经上述测试后 无移位或松 脱 各项环境 电性能检测在规格内 信源通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XYT WI QC 017制 修订部门品质保证部 版 次A0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 页 码7 20 抗跌落性能 无包装充电器放置于水平的支撑板上 使充电器从 1300mm 高处跌落到 50mm 水泥地板上 每面各跌两次 试验结束后 充电器外壳无裂开 变形等损坏 外观无破损 插脚无断裂 内部结构无松脱 损坏 摇动不能 有响声 充电器输出伏安特性 绝缘电阻 绝缘强度在检验规格内 振动性能 将充电器按正常的使用位置固定在振动台上 按如下条件测试 振幅0 35mm扫描速率近似每分钟一倍频 扫描频率10Hz 50Hz 10Hz 持续时间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各振动 30min 试验结束后 充电器插脚无松动 内部结构无松脱 损坏 充电器输出伏安特性 绝缘电阻 绝缘强度在 检验规格内 碰撞性能 将充电器按照如下条件测试 脉冲持续时间 16ms 加速度 100m s2 每分钟碰撞次数 40 80 总次数 1000 10 试验结束后 充电器插脚无松动 内部结构无松脱 损坏 充电器输出伏安特性 绝缘电阻 绝缘强度在 检验规格内 电性能 输出伏安特性 充电器伏安特性测试连接方式如图 3 所示 在 4 1 的输入条件下取最低 额定和最高三种输入电压 分别 在电子负载的恒流和恒压模式下测试充电器的输出伏安特性 图 3 充电器输出特性测试连接图 恒压充电时 电压波动范围为 0 05V 恒流充电时 电流波动范围 25mA 考虑到电池电压低于 2 5V 时 大电流充电会对电池造成一定损伤 因此在电压低于 2 5V 时要求恒流输出特性曲线内拐 信源通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XYT WI QC 017制 修订部门品质保证部 版 次A0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 页 码8 20 输入漏电流 输入为最大输入电压情况下 负载为轻载或满载 测量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泄漏电流值以及输出与地之间 的泄漏电流值 要求输入漏电流 0 25mA 电压稳定度 负载电流保持为额定范围内的任何值 输入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任意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相对变化 Uo Uo 百分值 称为稳压器的电压稳定度 电压稳定度 Uo Uo 1 纹波噪声 连接方式如图 3 充电器输出端加 0 1 F 的陶瓷电容和 10 F 的电解电容 在最大输入电压和最小输入电 压两种输入条件下 调节电子负载 分别在恒压和恒流工作模式下 使充电器在满载 轻载附近工作 示波器 设置 20MHz 带限 详细记录示波器在各种情况下的最大峰峰值电压 要求充电器的纹波噪声 70mV 逆向电流 连接方式如图 6 在不接交流电的前提下 在旅行充电器输出端的正负极施加规定的逆向测试电压 4 2V 或 5 5V 或其他规格电压 记录电流计总读数 图 6 逆向电流测试连接图 逆向电流必须小于 10mA 在任何条件下 都不允许充电器作为手机的负载 启动延时 连接方式如图 7 将示波器一只电流探针钳到充电器的输出端 另一端接到示波器另一通道 接通开关 记录 AC 电压输入和 DC 电压输出的时间差 信源通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XYT WI QC 017制 修订部门品质保证部 版 次A0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 页 码9 20 图 7 启动延时测试连接图 在最大 1000uF 负载电容下 充电器应能启动工作 使阻性负载获得额定电流输出 输入电 压和获得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延时应该小于 1 秒 过冲 通电过冲电压 连接方式如图 8 示波器设置 20MHz 带限 模拟用户将充电器 AC 端接入电源 输入电压为充电器最大输 入电压 充电器处于空载状态下 观察通电瞬间示波器输出波形 记录最大冲击电压 图 8 过冲测试连接图 充电器上电瞬间输出电压从 0V 上升到稳态输出过程中会产生通电过冲现象 要求在通电瞬间过冲电压 稳态输出电压值 V 0 2V 断电过冲电压 连接图如图 8 所示 输入电压为充电器最大输入电压值 输出在额定范围内 示波器设置 20MHz 带限 模拟用户切断充电器拔 AC 端电源输入 观察断电瞬间示波器输出波形 记录最大电压 充电器断电瞬间电压从稳态输出过程下降到 0V 的过程中会出现断电过冲现象 要求断电瞬间过冲电压 稳态输出电压值 V 0 2V 短路保护 连接方式如图 3 在最大输入电压和最小输入电压两种输入条件下 设置电子负载 使充电器输出电流为 额定电流的 70 80 分别在恒流和恒压工作模式下 使充电器输出端外部短路或接近短路 持续 1 小时 观察充电器输出电流 观察短路释放后充电器能否立即恢复输出 短路撤销后 测试充电器的输出特性 当充电器输出正负极短路 负载95 手机上有后备电池 要求手机能正常工作 输入电压下降 60 以及 95 手机上无后备电池 允许充电器和手机暂时的功能丧失 当输入电压恢复 正常后 手机和充电器能恢复正常工作 手机和充电器无永久性受损 传导连续骚扰 传导连续骚扰测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 手机接上充电器 b 手机进入专用模式 c 按标准要求设置 EMI 接收机带宽 d 测量 0 15MHz 30MHz 频段内的连续骚扰电压 e 手机进入空闲模式 f 重复 c d 在 150kHz 30MHz 频率范围内 传导连续骚扰测试必须满足表 3 的技术要求 表 3 传导连续骚扰测量 电压限值 dB V 频率范围 MHz 准峰值平均值 0 15 0 566 5656 46 0 5 55646 5 306050 注 1 使用平均值检波器和准峰值检波器 充电器必须同时满足平均值和准峰值限值的要求 注 2 准峰值能满足平均值限值的要求时 则已满足了两种限值的要求而不必再用平均值检波器测量 辐射连续骚扰 辐射连续骚扰测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 将移动台放置在电波暗室的旋转工作台 b 设置移动台综合测试仪 c 插入移动台充电器 d 移动台进入专用模式 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e 测试天线与移动台固定距离 f 分别转动工作台 即移动台不同位置 和升降天线 g 测量 30MHz 1GHz 频段内的连续骚扰电压 h 改变天线的极化方向 重复步骤 d g i 分别在天线为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进行测试 进入空闲模式 重复步骤 e g 在 30MHz 1000MHz 频率范围内 辐射连续骚扰测试必须满足表 4 的技术要求 信源通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XYT WI QC 017制 修订部门品质保证部 版 次A0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 页 码13 20 表 4 辐射连续骚扰测量判定表 频率范围限值 准峰值 30MHz 230MHz 30dB V m 230MHz 1000 MHz 37dB V m 安全性能 充电器本身必须通过销往地的安规认证要求 绝缘电阻 对充电器输入电路与壳体之间 输出电路与壳体之间施加 500V 直流电压 1min 后测量其绝缘电阻 输入电路与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 10M 输出电路与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不低于 3M 绝缘强度及泄漏电流 连接方式如图 10 测试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 输入端与地之间绝缘强度 接通耐压测试仪开关 设置耐 压测试仪的输出电压为 3750V 有效值 或 5250V 峰值 绝缘强度测试时间 1min 图 10 充电器绝缘强度测量连线图 试验过程中要求充电器无击穿 飞弧现象 充电器输入端与输出端 输入端与地之间泄漏电流小于 10mA 试验后 充电器输出特性满足 4 5 1 的要求 可靠性能 低温运行 充电器放在 0 2 低温箱里 在输入为额定电压 负载为满载条件下 连续运行 4h 后 不断开电源直 接测试充电器的输出特性 充电器输出伏安特性满足 4 5 1 的要求 将充电器从低温箱中取出 搁置 2h 恢复到常温后 充电器外观无明显变化 充电器输出伏安特性满足 4 5 1 的要求 高温运行 充电器放在 60 2 高温箱里 在输入为额定电压 负载为满载条件下 连续运行 4h 后 不断开电源 直接测试充电器的输出特性 将充电器从低温箱中取出 搁置 2h 后 测试充电器的输出特性 充电器高温运行过程中 能满足充电器输出伏安特性的设计要求 恢复到常温后 充电器外观无明显变化 充电器输出伏安特性满足 4 5 1 的要求 高低温循环运行 充电器放入温度箱中 在输入为额定电压 负载为满载条件下 先将温度箱的温度调节到 25 2 保 持 1h 后 让温箱温度以 5 min 的速率调节到 60 2 保持 1h 后 以 5 min 的速率调节到 10 2 信源通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XYT WI QC 017制 修订部门品质保证部 版 次A0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 页 码14 20 并保持 1h 循环 20 次后 测试充电器的输出特性 绝缘电阻和绝缘强度及漏电电流 充电器外观无明显变化 充电器输出伏安特性满足 4 5 1 的要求 绝缘电阻满足 4 7 1 的要求 绝缘强度及 漏电电流满足 4 7 2 的要求 低温存储 将充电器放入 40 2 低温箱里 连续存储 16h 后 取出充电器 在常温下恢复 2h 测试充电器的输 出特性 绝缘电阻和绝缘强度及漏电电流 充电器外观无明显变化 充电器输出伏安特性满足 4 5 1 的要求 绝缘电阻满足 4 7 1 的要求 绝缘强度及 漏电电流满足 4 7 2 的要求 高温存储 将充电器放入 85 2 高温箱里 连续存储 16h 后 取出充电器 在常温下恢复 2h 测试充电器的输出 特性 绝缘电阻和绝缘强度及漏电电流 充电器外观无明显变化 充电器输出伏安特性满足 4 5 1 的要求 绝缘电阻满足 4 7 1 的要求 绝缘强度及 漏电电流满足 4 7 2 的要求 温度冲击 充电器不接电源直接放入 40 2 低温箱里保持 2h 后 将温箱的温度以 15 min 的速率调节到 85 2 保持 2h 后 再以 15 min 的速率调节到 40 2 并保持 2h 循环 10 次后 测试充电器的输出特性 绝缘电阻和绝缘强度及漏电电流 实验结束后 充电器外观无明显变化 充电器输出伏安特性满足 4 5 1 的要求 绝缘电阻满足 4 7 1 的要求 绝缘强度及漏电电流满足 4 7 2 的要求 恒定湿热 充电器不接电源直接放入 70 2 湿度 90 95 温湿箱中 存储 60h 后 取出充电器 在常温下搁 置 2h 后 测试充电器的输出特性 绝缘电阻和绝缘强度及漏电电流 充电器外观无明显变化 充电器输出伏安特性满足 4 5 1 的要求 绝缘电阻满足 4 7 1 的要求 绝缘强度及 漏电电流满足 4 7 2 的要求 温升 充电器进行所有例行试验时 可使用热敏温度计直接测量充电器表面温度 在规定的测试情况下 要求充电器外壳温升 35 长时间运行 在最大输入电压情况下 调节电子负载 使充电器工作在满载附近 连续工作 48h 不切断电源 测试充 电器的输出特性 绝缘电阻和绝缘强度及漏电电流 充电器外观无明显变化 充电器输出伏安特性满足 4 5 1 的要求 绝缘电阻满足 4 7 1 的要求 绝缘强度及 漏电电流满足 4 7 2 的要求 信源通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XYT WI QC 017制 修订部门品质保证部 版 次A0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 页 码15 20 热插拔 连接方式如图 11 在最大输入电压情况下 调节电子负载 使充电器工作在满载附近 连续工作 24h 后 进行旅行充电器 AC 端的插拔试验 插拔频率为 0 5Hz 即接通 AC 电源 1 秒 切断 AC 电源 1 秒 然后又接 通 AC 电源 完成一次插拔 插拔 500 次后试验结束 图 11热插拔测试连接图 插拔试验结束后 充电器输出伏安特性满足 4 5 1 的要求 异常工作和故障条件 充电器的设计应尽可能限制因机械 电气过载或鼓胀 异常工作或使用不当造成起火或电击危险 模拟下列故障条件 a 一次电路中任何元器件的失效 b 二次电路中任何元器件的失效 重点做光耦 开关管 变压器 稳压管 反馈回路 整流电路等关键元器件 电路的失效试验 试验后充电器应不起火 不爆炸 其他性能要求 耳听噪声 充电器在空载和满载工作时 耳听充电器噪声情况 要求距充电器 1000mm 处听不到充电器工作噪声 指示灯 充电器指示灯要求如表 5 表 5充电器指示灯状态 指示灯状态 灭充电器空载 未接手机 红手机正充电 绿充电完成 检验规则检验规则 充电器测试是针对经过供应商出厂检验合格的提交客户验收的充电器的测试 主要包括型式 试验和允收检验 充电器通过研发打样测试和小批量测试后进入批量状态 为了保证批量充 信源通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XYT WI QC 017制 修订部门品质保证部 版 次A0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 页 码16 20 电器品质持续稳定 针对入库充电器必须进行一致性检测 一致性检测包括逐批检测和周期 检测 逐批检测是入库前的测试 周期检测是在库品的检测 型式试验型式试验 充电器型式试验打样数量为 100 200 型式试验样品从打样样品中随机抽取 具体要求参见 表 6 表 6型式试验抽样及评定 属性组号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 章节号 抽样数目 允许 不合格数 不合格的处理办法 1 外观 4 4 1 a 2阻燃性 4 4 2 3 插头 4 4 3 4 连接导线 4 4 4 5 抗跌落性能 4 4 5 6 振动性能 4 4 6 机械性能 b 7 碰撞性能 4 4 7 8 输出伏安特性 4 5 1 9 输入漏电流 4 5 2 10 电压稳定度 4 5 3 11 纹波噪声 4 5 4 12 逆向电流 4 5 5 13 启动延时 4 5 6 14 过冲 4 5 7 15 短路保护 4 5 8 16 过压保护 4 5 9 17 过流保护 4 5 10 18 输出欠压保护 4 5 11 19 过热保护 4 5 12 电性能 c 20 效率 4 5 13 21 静电放电抗扰度 4 6 1 22 浪涌抗扰度 4 6 2 23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 4 6 3 24 传导连续骚扰 4 6 4 EMC EMI 性能 d 25辐射连续骚扰4 6 5 信源通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XYT WI QC 017制 修订部门品质保证部 版 次A0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 页 码17 20 26 绝缘电阻 4 7 1 27 绝缘强度及泄漏电流 4 7 2 安全性能 e 28 变压器安全性能 4 7 3 29 低温运行 4 8 1 30 高温运行 4 8 2 31 高低温循环运行 4 8 3 32 低温存储 4 8 4 33 高温存储 4 8 5 34 温度冲击 4 8 6 35 恒定湿热 4 8 7 36 温升 4 8 8 37 长时间运行 4 8 9 38 热插拔 4 8 10 可靠性能 f 39 异常工作和故障条件 4 8 11 40 耳听噪声 4 9 1 其他性能 g 41 指示灯 4 9 2 一致性抽样检验 一致性检验的抽样样品是使用与正常生产相同的材料 设备和工艺生产并随机抽取的 当所 有试验项目均满足规定时 则判定测试合格 如果任何一个项目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 应暂 停试验 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分析 找出不合格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后 可继续进行试验 若 重新试验合格 则仍判定测试合格 若重新试验仍有某个项目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则判定测 试不合格 下面分别论述每个阶段抽样数量 判定规则 逐批检验 逐批检测样品在在交验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采用 GB T2828 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检验 水平 IL 及合格质量水平 AQL 按照表 7 规定 表 7逐批抽样及评定 属性检验项目要求章节号抽样水平合格质量水平 机械性能 外观 4 4 1II1 0 电性能 输出伏安特性 4 5 1 安全性能 绝缘电阻 4 7 1 耳听噪声 4 9 1 其他性能 指示灯 4 9 2 0 1 A R 信源通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XYT WI QC 017制 修订部门品质保证部 版 次A0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 页 码18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