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结晶现象.doc_第1页
7.4结晶现象.doc_第2页
7.4结晶现象.doc_第3页
7.4结晶现象.doc_第4页
7.4结晶现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练习 7.4结晶现象一、单选题 1.混合物,可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B.食盐水C.食盐和泥沙D.铁粉和铜粉2.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不会使用到的是( ) A.B.C.D.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测溶液pHC.过滤D.塞紧橡胶塞4.下列混合物不适合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 ) A.混有豆渣的豆浆B.混有沙石的食盐C.错放在一起的白糖和食盐D.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回收二氧化锰5.关于过滤操作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B.液面低于滤纸边缘C.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D.漏斗下端的管口置于烧杯的中间6. 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错误的是( )A.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B.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C.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D.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7.下列有关过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漏斗、烧杯B.过滤时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C.用过滤的方法净水后得到纯水D.倾倒液体时,液面不到超过滤纸边缘8.下列有关过滤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B.滤纸用水润湿紧帖在漏斗壁上,不留气泡C.漏斗下端靠紧烧杯内壁D.为了加快过滤,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9.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不可行的是()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降,然后过滤以获得淡水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C.在一定条件下将海水凝固以获取淡水D.用超滤膜使海水中较小的水分子通过,而较大的溶质微粒不能通过从而获得淡水10.在过滤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玻璃棒B.酒精灯 C.漏斗 D.烧杯二、填空题 11.过滤后溶液仍很浑浊的原因有哪些_ 12.(1)过滤法净水时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2)硬水给生活生产带来麻烦,实验室常用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爱护水资源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A灌溉由漫灌改为滴灌 B建污水厂处理工业废水 C刷牙时不间断放水 13.将下列化学术语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用序号填空):吸附 蒸发 过滤 乳化(1)由饱和的食盐水得到食盐晶体_; (2)除去食盐中的泥沙,先溶解,再_;(3)洗洁精洗去碗筷上的油污_; (4)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_ 三、解答题 14.过滤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1)做过滤实验时,发现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什么?(答两点) (2)举出生产、生活中使用过滤的一个实例。 四、综合题 15.如图是小明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再进行过滤的操作 (1)图中缺少的仪器是:_,它的作用是_;图中还有一处错误是_ (2)发现滤液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 (3)上述步骤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 (4)操作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可能是_ 16.化学实验中水有着许多重要的用途,例如: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常用水进行分离。其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1)操作中必须用到的一种基本仪器是 ,其名称为_。操作的名称是_,操作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下列有关滤纸折叠的图中,错误的是_(填序号),如果这样折叠,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_。操作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右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利用右图装里得到淡水的方法与实验室通过_(填操作名称)净化水的方法原理相同。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填字母序号)。A分子个数 B.分子质量 C分子间隔 D分子种类(3)操作蒸发操作中,当出现_的现象时停止加热。 (4)若最终提纯获得的氯化钠质量偏少,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剩余固体没有完全溶解B.滤纸破损C.过滤器中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蒸发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C 【解析】【解答】 A、酒精是可以溶于水的,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故不符合题意;B、 食盐是可以溶于水的,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故不符合题意;C、食盐可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故符合题意;D、铁粉和铜粉均不溶于水,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据此进行分析判断。2.【答案】A 【解析】【解答】过滤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漏斗。过滤一般在常温下进行,无需加热,故不必使用酒精灯。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过滤时所用到的仪器解答。3.【答案】 C 【解析】【解答】A、倾倒液体,试管倾斜,标签对着手掌心,瓶塞倒放,A不符合题意;B、测定溶液pH,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加在试纸上,B不符合题意;C、过滤操作要领一帖,二低,三靠,C符合题意;D、塞橡皮塞时,应一手握住试管,另一只手握紧橡皮塞,用力旋转,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实验注意事项以及操作,需要掌握常见的实验操作方法。4.【答案】C 【解析】【解答】解:过滤是把不溶于水的固体从水中分离出去的一种方法 A、混有豆渣的豆浆,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正确;B、食盐可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正确;C、白糖和食盐均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故错误;D、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回收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正确故选C【分析】根据过滤: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的操作解答5.【答案】 D 【解析】【解答】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故不符合题意; B、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如果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就会导致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直接进入烧杯中,使滤液浑浊,故不符合题意;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故不符合题意;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过滤的原则“一贴二低三靠”分析回答。6.【答案】 B 【解析】【解答】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防止液体从漏斗外壁流出,故正确;B、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可能将滤纸弄破,故错误;C、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从而加快过滤的速率,故正确;D、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间流出,故正确;故填:B【分析】根据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解答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完成解答,如过滤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这样可以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通过等;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熟练掌握过滤操作极其注意事项7.【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过滤时要用到的仪器是:铁架台、玻璃棒、漏斗、烧杯,不需要酒精灯,故错误; B、过滤时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若搅动液体可能会戳破滤纸,故错误;C、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过滤后的水中还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故不能得到纯水,故错误;D、倾倒液体时,液面不得超过滤纸边缘,否则会造成滤液浑浊,故正确;故选项为:D【分析】A、根据过滤需要的仪器分析;B、根据玻璃棒的作用分析;C、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D、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8.【答案】D 【解析】【解答】过滤操作要注意“一贴、二抵、三接触”,A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A不符合题意;B.滤纸用水润湿紧帖在漏斗壁上,不留气泡,B不符合题意;C.漏斗下端靠紧烧杯内壁,C不符合题意D.为了加快过滤,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是不符合题意的叙述,过滤操作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加速过滤;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过滤实验时,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据此分析解答9.【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明矾能使海水中的悬浮颗粒沉淀下来而净水,不能使盐分沉降,不能淡化海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可以利用太阳能能将海水蒸馏,从而实现海水淡化,故选项说法正确C、在一定条件下将海水凝固以获取淡水,是可行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超滤膜使海水中较小的水分子通过,而较大的溶质微粒不能通过从而获得淡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分析】海水淡化能极大地缓解人类面临的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状况,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多级闪急蒸馏法、膜分离法、结晶法等,据此进行分析判断10.【答案】 B 【解析】【解答】解:过滤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漏斗,不需要加热,所以不需要酒精灯故选B【分析】了解过滤需要的仪器,过滤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漏斗二、填空题11.【答案】滤液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烧杯等仪器太脏 【解析】【解答】如果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体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空隙流下,起不到过滤作用;如果滤纸破损,液体从破损处流下也起不到过滤作用【分析】溶液仍很浑浊说明滤纸没有起到过滤作用,例如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12.【答案】漏斗;蒸馏;AB 【解析】【解答】解:(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2)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A灌溉由漫灌改为滴灌,可节约用水,故正确;B建污水厂处理工业废水,可节约用水,故正确;C刷牙时不间断放水,属于浪费水资源,故错误故答案为:(1)漏斗;(2)蒸馏;(3)AB【分析】(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2)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A灌溉由漫灌改为滴灌,可节约用水; B建污水厂处理工业废水,可节约用水; C刷牙时不间断放水,属于浪费水资源13.【答案】; 【解析】【解答】解;(1)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可溶性物质,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由饱和的食盐水得到食盐晶体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2)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食盐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除去食盐中的泥沙,先溶解,再过滤(3)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洗,可用于洗去碗筷上的油污(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故答案为:(1);(2);(3);(4)【分析】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可溶性物质;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三、解答题14.【答案】(1)滤纸破损;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2)用筛子筛面粉;自来水厂净水;用漏勺捞饺子等。 【解析】【解答】(1) 做过滤实验时,发现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2)用过滤网把茶叶与茶水分离;自来水厂净水;用漏勺捞饺子等。【分析】根据过滤的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分析。四、综合题15.【答案】 (1)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2)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3)净水作用(4)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有气泡 【解析】【解答】解:(1)图中还缺少了一种仪器是玻璃棒,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图中还有一处错误是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故答案为: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2)造成滤液浑浊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都会造成液体沿滤纸和漏斗间的缝隙流下使滤液浑浊、使用的仪器不干净也会造成滤液浑浊;此时应该找出原因并改正错误后,再过滤一次;故答案为: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3)明矾可以把小的固体颗粒聚成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具有净水作用;故答案为:净水作用(4)如果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有气泡时容易导致过滤速度太慢故答案为: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有气泡 【分析】过滤是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明矾可以把小的固体颗粒聚成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具有净水作用;图中还缺少了一种仪器是玻璃棒,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如果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其中的错误有: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的边缘;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壁上;直接向漏斗中倒液体16.【答案】(1)研钵;过滤;漏斗;引流;D;滤液浑浊;D(2)蒸馏;C(3)大量固体(4)A,D 【解析】【解答】(1)仪器名称为研钵; 操作是将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名称是过滤,操作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下列有关滤纸折叠的图中,错误的是D,如果这样折叠,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滤液浑浊,过滤失败;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避免滤纸破损导致过滤失败;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可以防止滤液飞溅;C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导致过滤失败,故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导致过滤失败,错误;(2)利用右图装里得到淡水的方法与实验室通蒸馏净化水的方法原理相同。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不变,改变的只是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所以分子的质量也不变; (3)操作蒸发操作中,当出现有大量晶体析出的现象时停止加热;(4) 剩余固体没有完全溶解,导致蒸发时所得晶体偏少,滤纸破损、过滤器中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导致析出晶体中有杂质,质量偏多;蒸发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导致滤液飞溅,最终提纯获得的氯化钠质量偏少。【分析】(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