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复习资料——1.绪言.docx_第1页
地基处理复习资料——1.绪言.docx_第2页
地基处理复习资料——1.绪言.docx_第3页
地基处理复习资料——1.绪言.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基处理第一章 绪言第一节 地基处理的定义场地是指工程建设所直接占有并直接使用的有限面积的土地地基是指受工程直接影响的这一部分范围很小的场地 面临的四个问题:1.强度及稳定性问题 2.变形问题 3、渗漏问题 4.液化问题基础是指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地基处理是指若天然地基很软弱,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等要求,则事先要经过人工处理后再建造基础。第二节 地基处理的对象及其特征地基处理的对象时软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软弱地基是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特殊土地基大部分带有地区特点,包括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粘土、冻土和岩溶等 软土淤泥和淤泥质土天然含水量高、天然空隙比大、抗剪强度低,压缩系数高、渗透系数小冲填土泥沙冲积强度低,压缩性高杂填土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生活垃圾结构松散、强度低、压缩性高、均匀性差其他高压缩性土饱和松散粉细砂、粉土液化和管涌第三节 地基处理的目的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利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用以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1)提高地基的抗剪切强度 2)降低地基的压缩性 3)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4)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 第四节 地基处理 方法的分类、原理及其适用范围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原理、作用、适用范围、优点及局限性2分类处理方法原理及作用适用范围优点及局限性加筋法加筋土、土锚、土钉、锚定板在人工填土的路堤或挡墙内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钢带、钢条、尼龙绳或玻璃纤维作为拉筋,或在软弱土层上设置树根桩或碎石桩等,使这种人工复合土体,可承受抗拉、抗压、抗剪和抗弯作用,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和增加地基稳定性加筋土适用于人工填土的路堤和挡墙结构。土锚、土钉、锚定板适用于土坡稳定土工合成材料适用于砂土、粘性土和软土树根桩适用于各类土,可用于稳定土坡支挡结构,或用于对经试验证明施工有效时方可采用砂桩、砂石桩、碎石桩适用于粘性土、疏松砂性土、人工填土。对于软土,经试验证明施工有效时方可采用热学法热加固法热加固法是通过渗入压缩的热空气和燃烧物,并依靠热传导,而将细颗粒土加热到适当温度(在100以上),则土的强度就会增加,压缩性随之降低适用于非饱和粘性土、粉土和湿陷性黄土冻结法采用液态氮或二氧化碳膨胀的方法,或采用普通的机械制冷设备与一个封闭式液压系统相连接,而使冷却液在内流动,从而使软而湿的土进行冻结,以提高土的强度和降低土的压缩性适用于各类土,特别在软土地质条件,开挖深度大于7-8m,以及低于地下水位的情况下是一种普遍而有效的施工措施胶结法注浆法(或灌浆法)通过注入水泥浆液或化学浆液的措施,使土粒胶结,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增加稳定性,防止渗漏适用于处理岩基、砂土、粉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粘土和一般人工填土层,也可加固暗浜和使用托换工程中高压喷射注浆法将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通过钻孔置入到处理土层的预定深度,然后将浆液(常用水泥浆)以高压冲切土体。在喷射浆液的同时,以一定的速度旋转提升,即形成水泥土圆柱体;若喷嘴提升而不旋转,则形成墙状固结体. 加固后可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防止砂土液化、管涌和基坑隆起,建成防渗帷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粘土、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填土等地基。当土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坚硬粘性土、大量植物根系或有过多的有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程度对既有建筑物可进行托换工程施工时水泥浆冒出地面流失量较大,对流失的水泥浆应设法予以利用按处理深浅分类序号处理方法土质适用情况加固效果常用有效处理深度(m)淤泥质土人工填土粘性土无粘性土湿陷性黄土降低压缩性提高抗剪性形成不透水性改善动力特性饱和土非饱和土潜层加固1换土垫层法*352机械碾压法*33平板振动法*1.54重锤夯实法*1.55土工合成材料法*深层加固6强夯法*107砂(砂石)桩挤密法慎重*208振动水冲法慎重*189干振碎石桩法*610土(灰土、二灰)桩挤密法*2011石灰桩挤密法*2012砂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堆载预压法*1513真空预压法*1514降水预压法*3015电渗排水法*2016注浆法*2017高压喷射注浆法*2018深层搅拌法*1819粉体喷射搅拌法*12 地基处理小总结处理方法处理范围处理深度或厚度适用土质承载力注意事项换填垫层顶面超出基础底边不小于300mm0.53m,满足下卧层要求浅层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P92页表扩散角法较弹性理论结果偏安全,厚层软土的适宜性,加筋材料机理,设计内容。见条文预压法堆载预压法大于等于基础外缘包围的范围P17页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大于建筑物荷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排水砂井,通常以4m为界真空预压法每边超出基础轮廓线不小于3.0m必须设置排水竖井。砂井纵向用水量,最终竖向变形量,抗剪强度,固结度公式。熟悉条文强夯强夯法超出基础范围设计深度的0.50.667,且不小于3m梅耶公式或表6.2.1碎石土、砂土、低饱和粉土和粘性土、湿陷黄土、素填土、杂填土现场试验夯击次数、遍数、间隔时间。强夯处理的地基,强度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步恢复和提高。强夯置换法P26,不超过7m现场试验。软粘土中只考虑墩体振冲法P30,超出基础外缘P30,不宜小于4m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杂填土公式计算对粘性土起到置换作用,对中细砂和粉土起到置换和振实挤密作用。对纯净的中粗砂,由于砂料能自行塌入孔内,可不加填料,原地振密砂石桩法P37,大于基础范围P36,不小于4m松散砂、粉土、粘性土、素杂填土,也可处理液化地基公式计算处理堆载地基时,须满足抗滑稳定,充盈系数CFG法可只在基础范围内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为桩端持力层粘性土、粉土、砂土、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淤泥质土须验证公式计算P140,褥垫层的作用和材料夯实水泥土桩法可只在基础范围内不宜超过10m,洛阳铲成孔不超6m地下水以上的粉土、素杂填土、粘性土公式计算/水泥土搅拌桩干法竖向承载力作用下可只在基础范围内不宜大于15m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松散砂土公式计算含水量小于30(黄土25),大于70或地下水PH小于4时,不宜用干法。加固体分为柱状、壁状、格栅状或块状。P149162条文,了解不同地质和土类的特殊要求,P158条文了解搅拌次数和湿法的提升速度。湿法不宜大于20m高压喷射注浆法竖向承载可根据上部结构和基础特点确定。独立基础下不少于4根。目前已达30m以上淤泥、淤泥质土、除硬塑粘性土、粉土、砂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公式计算,P164表15,设计直径可用于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加固和地下工程的防水。分为旋喷、定喷、摆喷。单、双、三管法。形成柱、壁、条和块状。水灰比小,强度高,通常为0.81.5,工程中常用1.0.石灰桩法可仅在基础范围内,基底土承载力小于70kPa时,宜在基础外布置12排围护桩洛阳铲:不超6m,机械成孔,不超8m。饱和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素杂填土公式计算,不宜超过160kPa,经试验后可适当提高P169条文,了解石灰桩的加固机理,不适用地下水下的砂类土,一般不设置垫层,桩身可作为竖向排水通道,空口高度不小于500mm防止桩身膨胀桩顶土隆起。P172桩间土承载力计算公式挤密法灰土大于基础范围,详见P63页515m地下水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杂填土。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不宜采用不宜大于处理前的2倍和250提高承载力或增强水稳性P65,对地基增湿时计算公式土不宜大于处理前的1.4倍和180消除湿陷性柱锤冲扩桩法应大于基底面积,详见P68不宜超过6m素杂填土、粉土、粘性土、黄土。地下水下的松软土,宜试验不超过160kPaP182加固机理。成孔方法:冲击、填料冲击、复打单液硅化法P63加固范围和桩径/地下水以上渗透系数0.102.0m/d的湿陷性黄土。自重湿陷黄土,应试验碱液法适用性/P73页公式计算溶液用量和加水稀释量碱液法P75页16.2.9P74页/P74页计算加固半径和厚度;P75页计算每孔灌注量;P76、77公式计算碱量和用水量,P196算例第四节 一些新的地基处理方法一、 组合式地基处理工法1、 高真空击密法2、 水下真空预压法3、 动力排水固结法4、 刚柔性桩组合法5、 长板短桩法二、 新的地基处理桩型1、 螺旋桩2、 螺杆桩3、 高压注浆碎石桩4、 加芯搅拌桩5、 实散体组合桩6、 钉型水泥土双向搅拌桩7、 GFS桩8、 暴夯加固法三、 新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1、 冲击碾压技术2、 静压挤密桩法3、 水坠砂技术4、 夯扩挤密碎石桩5、 干振碎石桩6、 DDC工法7、 DDc灰土桩8、 双液分喷法第五节 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一、 地基处理方案需考虑的因素1、 上部结构形式和要求2、 地基条件3、 环境影响4、 施工条件二、 地基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