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自主学习与要点讲解:一、最基本的6种交配组合(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为例)DDDD DD 高茎 dd dd dd 矮茎DDdd Dd 高茎 Dd Dd 1DD:2Dd:1dd=3高:1矮Dd dd 1 Dd:1dd =1高:1矮 Dd DD 1 DD:1Dd 高茎二、显隐性的确定(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性状为显性。(2)杂交后代有性状分离,数目占3/4的性状为显性。三、遗传因子(遗传因子组成)的确定(有关基因用A、a 表示)(1)表现型为隐性,遗传因子组成肯定是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即aa。表现型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不能确定,即 或 。(2)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推测为纯合子即 或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推测为杂合子 。(3)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推测为纯合子即 或 。自交后代性状分离,双亲为杂合子。(4)双亲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双亲之一为显性纯合子。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子分离出来,双亲一定是 。四、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或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以Aa为例)(选讲部分)Aa连续自交Fn及所占的比例杂合子: 纯合子: 显性纯合子: 隐性纯合子: 显性性状个体: 隐性性状个体: 五、遗传规律的解题思路(1)方法一:隐性纯合突破法例1: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现有一只白色的公羊和白色的母羊生了一只黑色的小羊。试问:公羊和母羊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什么?他们生的那只黑色小羊又是什么遗传因子组成? 根据题意例出遗传式因为白羊(B)为显性,黑色(b)为隐性。双亲为白羊,生下一黑色小羊,根据此条件例出遗传图式: P: 子代: bb 然后从遗传图式中出现的隐性纯合子突破 (2)方法二: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 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 六、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指导农作物的育种实践分离定律广泛应用于杂交育种工作中,根据分离定律可知:F1性状表现一致,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在育种实践中F1不能轻易的丢弃,要种到F2并从中选出符合人们要求的新品种。 如果所选品种为隐性性状,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即可作为良种留用;如果所选品种为显性性状,可通过自交,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一般要经过5-6代选育。(2)预测遗传病有的遗传病是由显性致病因子控制的显性遗传病(比如:多指。用A表示,若双亲的一方为多指(AA或Aa)他们的子女就会全部或一半患多指另一半正常)有的遗传病是由隐性致病因子控制的隐性遗传病(比如:白化病。如果双亲表现正常,但都是杂合子(Aa),即各具有一个白化病遗传因子a,那么他们的子女有三种遗传因子组成(AA、Aa、aa=1:2:1)AA和Aa的个体表现正常,占3/4,只有aa的个体表现出白化病症,占后代总个体的1/4,根据分离定律的知识,应禁止近亲结婚,防止隐性遗传病的发生。)例2:下图是某家族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病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该遗传病是性遗传病。(2)5和9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和 。(3)10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 ,她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4)如果10与有该病的男性结婚,则不宜生育,因为出生病孩的概率为。练习:1. 现有一对性状表现正常的夫妇,已知男方父亲患白化病,女方父母正常,但其弟也患白化病。那么,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A.1/4 B.1/6 C.1/8 D.1/122. 关于测交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测交可以获得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B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合C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都能稳定遗传 D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的性状表现相同3. 水稻的迟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迟熟受遗传因子控制,早熟受遗传因子e控制。现有纯合的迟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表现型为迟熟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比为1:1CF1自交后得F2,F2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DF2的表现型为迟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4. 有一批抗锈病(显性性状)的小麦种子,要确定这些种子是否是纯种,正确且最简单的方法是A与纯种抗锈病的小麦杂交 B与易染锈病小麦进行测交C与杂种抗锈病小麦进行杂交 D自交5.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隐性亲本与杂合子亲本相交,其子代个体中与双亲遗传因子组成都不相同的是( ).0 .25 .50 .756. 高粱有红茎(R)和绿茎(r),如果一株高粱穗上的1 000粒种子萌发后长出760株红茎植株和240株绿茎植株,则此高粱的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RrRr B.Rrrr C.RrRR D.RRrr7. 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婚。从理论上分析,他们生蓝眼孩子的概率是( )A.25 B.50 C.75 D.1008. 遗传因子组成为的个体与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杂交产生的F1进行自交,那么F2中的纯合子占F2中个体数的( ).25 .50 .75 .1009.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的小球应如何处理,原因是( )A重新放回,避免实验结果出现误差B重新放回,保证每次模拟过程中D、d出现概率相同C不得放回,避免实现结果出现误差 D不得放回,避免出现重复计数现象10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的,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组合序号杂交组合类型后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圆粒 皱粒1 皱 粒 皱 粒 0 102 2 圆 粒 圆 粒 125 40 3 圆 粒 皱 粒 152 141(1)根据哪个组合能判断出显性类型,试说明结果。(2)写出各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11. 家兔的黑毛与褐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4只家兔甲、乙、丙、丁,其中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均为黑毛,丁兔为褐毛。已知甲和丁交配的后代全为黑毛兔,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褐毛兔,问:(1)选择下列哪组交配实验判断显隐性最好( )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2)通过判断( )为显性性状,( )为隐性性状。(3)若黑毛与褐毛这一对相对性状用B和b表示,则甲、乙、丁三只兔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 )、( )、( )。(4)如何鉴别丙兔的遗传因子组成是纯合还是杂合?拓展延伸:一、选择题.1、夫妇为单眼皮,丈夫的父母均为双眼皮。这对夫妇经手术后均明显地变为双眼皮,则他们所生的孩子一定是( )A双眼皮 B单眼皮 C眼皮介于单双之间 D不能确定2、生物学家应用生物技术培育出了一种抗虫棉,它能产生毒素,杀死害虫,目前正在大面积推广种植。科学家还研究了害虫的遗传基础,发现不抗毒素为显性(用B和b表示)。如果用抗毒素害虫与不抗毒素害虫杂交,则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 ( ) ABB、Bb BBb、bb CBB、Bb、bb DBB、Bb3、黄色公鼠a分别与黑色母鼠b和c交配,在几次产仔中,母鼠b产仔为9黑6黄,母鼠c产的仔全为黑色。那么亲体a、b、c中为纯合体的是 ( )Ab和c Ba和c Ca和b D只有a4、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 )A0粒 B30粒 C60粒 D90粒5、豌豆的矮茎和高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别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301高茎十101矮茎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6、某个动物育种工作者,希望确定一条黑公牛在黑色上是否是纯合体,已知黑色对红色是显性,那么他应该让黑公牛与哪一只母牛交配 ( )A黑色纯合体 B红色纯合体 C黑色杂合体 D红色杂合体7、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的,如果一对杂合体的黑毛豚鼠交配,产生子代四仔,它们的表现型是 ( ) A全部黑毛B三黑一白C一黑三白D以上任何一种8、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 )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 B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体C显性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难以独立确定 D后代全为显性,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体9、黄玉米与白玉米隔行种植在一块试验田里,让它们在自然条件下相互授粉,结果黄玉米结出的果穗上籽粒全部是黄色,白玉米果穗上籽粒有黄色有白色。以下对黄色和白色的显隐性关系和亲代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黄玉米为纯合子,白玉米为杂合子B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黄玉米和白玉米都是纯合子C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为纯合子,黄玉米为杂合子 D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和黄玉米都是纯合子10、甲、乙、丙、丁、戊五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丁和戊是长毛,甲和乙是雌性,其余都是雄性。甲和戊的后代全部是短毛,乙和丁的后代长、短毛都有。欲测定丙猫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之交配的猫应选择 ( )A甲猫 B乙猫 C丁猫 D戊猫二、非选择题.1、小麦是自花传粉作物,玉米是异花传粉作物。农业生产上要求农作物的产量、品质、抗病等性状在个体间、年度间表现一致。为达到上述要求,小麦可以从生产田(麦田)留种繁殖,因为组成小麦某一品种的所有植株都是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 (填“纯合子”或“杂合子”),它们产生的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有 种,通过自交产生的后代,其性状表现 。种玉米却必须年年购买杂交种子,因为一般利用玉米F1代的杂种优势,由于使用的杂交种子是 (填“纯合子”或“杂合子”),其后代会出现 。苹果是杂合子,在生产上通过 的方式繁殖,所以后代能保持其特性。2、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选取A、B两棵植株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实验二:将植株B的花粉传授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