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塑件技术标准.doc_第1页
电动车塑件技术标准.doc_第2页
电动车塑件技术标准.doc_第3页
电动车塑件技术标准.doc_第4页
电动车塑件技术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XXXXXXXX企业标准 电动车塑件技术标准1. 主要内容和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车塑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电动车塑件的入库检验、装配过程检验和整车检验。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含条文,通过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5651993 自行车安全要求。 GB/T 35661993 自行车装配要求。 GB/T 35671993 自行车零、部件主要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 177611999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T 127421991 自行车检测设备和器具技术条件。GB/T 2918-198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示QB/T 12181991 自行车油漆技术条件。3 产品分类3.1按照受热时的变化分类:(1) 热塑性塑料 概念:热塑性塑料是指始终保持可熔性的一类材料。即:对于加热变软和冷却变硬的过程,可以反复进行。 特点:对于每一种热塑性塑料而言,都有一个特定的开始变形的温度,称为热变形温度。用于制造热塑性塑料制品的大多数原料都是呈颗粒状或粉状的可熔性固体。一般常用于注射成型和挤出成型。 常用原材料:各类聚烯烃以及共聚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等。另外尚有:聚甲醛,聚碳酸脂,聚酰胺,丙烯酸类塑料,聚砜,等等。 用途:电动车的护板,尾箱,座桶,电器件的外壳、固定架等等,均是使用此类塑料。(2) 热固性塑料 概念: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交链固化的反应,从而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以后再次加热时,不能再变软而流动了。即,在加热后软化熔融,继续加热后可以固化。而且固化后,不仅不再熔融,在一般的溶剂中也不会溶解。 特点:一般是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其充满型腔,然后固化成为形状与几何尺寸确定的产品。 常用原材料:酚醛,脲醛,三聚氰胺甲醛,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有机硅,等等。 用途:经常使用于电器的某些接触支架和绝缘等等位置。另外,酚醛也经常用于需要耐磨的方面。3.2工业塑料按照性能和范围应用分类:(1) 通用塑料:是指生产量大,来源广,价格较低,目前在大量使用的塑料。通用塑料多具有良好的成型能力,可以制造出多种用途的制品。但是其综合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往往不尽人意。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酚醛塑料被称为五大通用塑料。聚烯烃,乙烯基塑料及其共聚物、改性材料,氨基塑料也属于通用塑料。(2) 工程塑料:一般指具有某种或者某些方面突出性能的塑料。如力学性能、耐热性、耐化学试剂、耐溶剂性、绝缘性能较强等等。其产量小,价格往往较贵。常见的品种有:聚酰胺,聚碳酸脂,聚甲醛,聚苯醚,ABS,PET,PBT,聚砜,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醚酮,氟塑料,环氧塑料,不饱和聚酯等等。(3) 特种塑料:主要成分是树脂。一般具有特殊的性能。例如用于导电,压电,热电,感光,防辐射,光导纤维,液晶,高分子分离膜等等。3.3常用塑料的名称、缩写代号以及应用:(1) 常用塑料:名称缩写代号特点应用范围及备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有机玻璃)PMMA易聚合,也能与其他单体共聚。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甲基丙烯酸甲脂为制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也用于制造其他树脂、塑料、涂料等。ABS树脂ABS具有较好的易加工性,外观特性,低蠕变性和优异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很高的抗冲击强度。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材料的共聚物。应用范围:汽车(仪表板等等),电冰箱壳体,大强度工具。聚碳酸酯PC为一种非晶体工程材料,具有较好好的抗冲击强度、热稳定性、光泽度、抑制细菌特性、阻燃特性以及抗污染性。且收缩率很低电气和器具(食品加工机、电冰箱抽屉等),交通运输行业(车辆的前后灯、仪表板等)。聚苯乙烯PS具有非常好的几何稳定性、热稳定性、光学透过特性、电绝缘特性以及很微小的吸湿倾向。可抵抗水、稀释的无机酸。但能够被强氧化酸如浓硫酸所腐蚀,并且能够在一些有机溶剂中膨胀变形。产品包装,家庭用品(餐具、托盘、食品塑料等等等),电气和容器(透明容器、绝缘薄膜等)。聚丙烯PP均聚物型和共聚物型的PP材料都具有优良的抗吸湿性、抗酸碱腐蚀性、抗溶解性。对芳香烃(如苯)溶剂、氯化烃(四氯化碳)溶剂等没有抵抗力汽车工业(主要使用含金属添加剂的PP:挡泥板、通风管、风扇等);器械(洗碗机门衬垫、干燥机通风管、洗衣机框架及机盖、冰箱门衬垫等),日用消费品(草坪和园艺设备如剪草机和喷水器等)。尼龙(聚酰胺)PA坚韧、强度高,稳定,耐磨,耐热(到12l)。摩擦系数低。耐大多数有机溶剂和化学品。薄壁强度好。回弹性能很好,电绝缘性能优越。常用的为尼龙6,以及66等等。其标号较多,但均为酰胺的聚合物。广泛用于小型工业用部件。还用作帐蓬、地毯抽屉滑板、齿轮、机罩、梳子、鱼网、纺织品等。可采用通用的设备成型加工。聚乙烯PE是聚烯烃类的一种。根据用途的要求,可制成高密度和低密度的产品。在所有塑料中,产量最大。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零度以下的柔性好。吸水性低,耐化学性能优异。用于压挤式瓶类、奶瓶;玩具;包装薄膜;食品和化学品用容器。聚氯乙烯PVC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气侯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然而能够被浓氧化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所腐蚀,并且也不适用与芳香烃、氯化烃接触的场合。供水管道,家用管道,房屋墙板,商用机器壳体,电子产品包装,医疗器械,食品包装等。聚碳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混合物PC/PBT具有PC和PBT二者的综合特性,例如PC的高韧性和几何稳定性以及PBT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润滑特性等。齿轮箱、汽车保险杠以及要求具有抗化学反应和耐腐蚀性、热稳定性、抗冲击性以及几何稳定性的产品。聚丙乙烯PPE具有优良的电绝缘特性和很低的热膨胀系数。吸湿性很小,制品具有优良的几何稳定性。家庭用品(洗碗机、洗衣机等),电气设备如壳体、光纤联接器等。聚氨酯PUR可作成软质、硬质和半硬质的泡沫材料。软质泡沫体在家具、床垫、坐垫和防护设备方面广泛。当作泡沫橡胶,用作抗冲击、抗震和防潮之用。硬质聚氨酯橡胶弹性体,是所有塑料中最耐磨的一种。在工业运输车辆上被用作实心轮胎。有机硅树脂(聚硅氧烷)SI为具有硅氧硅结构的有机聚合物。根据化学结构和性能,可分为硅油、硅树脂和硅橡胶三类。具有优良的耐热、耐水、耐氧化、耐气候和电绝缘等性能。大多数有机硅脂可以在271(520)下使用。某些有机硅脂可在371(700)下使用。可用作胶粘剂、润滑剂、传热介质、绝缘材料和橡胶代用品等。酚醛塑料PF耐热和耐化学性能好,表面硬度高,尺寸稳定性、电绝缘性也好。用于模压成型,也用作粘合剂,涂料和层压用树脂。用于制造汽车盘管盖、分电器盖和转子;也用于电话、配电盘和胶合板用的粘合剂。(2)其它塑料: 聚四氟乙烯(PTFE):为氟聚合物的一种。是所有塑料中最无化学活性的,几乎对所有的化学品或溶剂都不起作用。除熔融金属钠和液氟外,能耐其他一切化学药品,在王水中煮沸也不起变化。在240(400)仍具有柔性,到260(500)还可保持稳定。可在260高温下长期使用,268低温下短期使用。加热至415时,即缓缓分解,分解生成的气体对人有毒害。视觉和感观都象蜡,呈不透明的白色,而制造出的薄层,则是呈半透明状态的。摩擦系数是所有已知固体中最小的,这是内于它的非粘附性所致。熔点高,使得加工困难。在室温下,聚四氟乙烯粉末能在高压下压成固体坯料,以后继续加热到371(700)即可使其熔结成固体。 环氧树脂(EP): 为塑料品种中应用面最广泛的一种。其特征是韧性好,耐化学性极优,耐热性好,吸湿性低,与相同或不同材质表面的粘合性都很好。成型方法包括:模压、高压或者低压层压、浇铸、涂敷或者使用粘合剂粘接。用于汽车、飞机和机械制造厂的金属修整、粘合剂、电气元件与工具夹具等等。作为胶粘剂,多数为双组分。需要使用之前进行调配,一次性使用完毕。环氧树脂胶粘剂在固化后是不可逆的。4 技术条件4.1 常用塑料使用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材料所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下表内容仅供参考。深色的内容为经常使用的部分。加工方法材料Ra 参 数 值 范 围 m0.0120.0250.050.1000.2000.400.81.63.206.3012.5025注射成型热塑性塑料PMMA(有机玻璃)0.0250.050.1000.2000.400.81.6ABS0.0250.050.1000.2000.400.81.6AS0.0250.050.1000.2000.400.81.6聚碳酸酯(PC)0.050.1000.2000.400.81.6聚苯乙烯(PS)0.050.1000.2000.400.81.63.20聚丙烯(PP)0.1000.2000.400.81.6尼龙0.1000.2000.400.81.6聚乙烯(PE)0.1000.2000.400.81.63.206.30聚甲醛(POM)0.050.1000.2000.400.81.63.20聚砜(PSU)0.2000.400.81.63.20聚氯乙烯(PVC)0.2000.400.81.63.20聚苯醚(PPO)0.2000.400.81.63.20氯化聚醚0.2000.400.81.63.20PBT0.2000.400.81.63.20热固性塑料氨基塑料0.2000.400.81.63.20酚醛塑料0.2000.400.81.63.20硅酮塑料0.2000.400.81.63.20压制和挤胶成型氨基塑料0.2000.400.81.63.20酚醛塑料0.2000.400.81.63.20嘧胺塑料0.1000.2000.400.8硅酮塑料0.2000.400.8DAP0.400.81.63.20不饱和聚酯0.400.81.63.20环氧塑料0.2000.400.81.63.20机械加工有机玻璃0.0250.050.1000.2000.400.81.63.206.30尼龙1.63.206.3012.50聚四氟乙烯(PTFE)0.81.63.206.3012.50聚氯乙烯1.63.206.3012.50增强塑料1.63.206.3012.50254.2常用塑料的机械和物理性能4.2.1常用塑料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塑料名称拉伸强度(MN/)压缩强度(MN/)ABS树脂41.455.272.4聚碳酸酯65.589.6聚苯乙烯41.455.296.5聚丙烯34.543.3尼龙(聚酰胺)63.9103.493.0聚氯乙烯34.575.8聚氨酯41.4137.9酚醛树脂55.268234.44.2.2常用塑料的抗冲击强度和抗弯曲强度:塑料名称抗冲击强度(J/m)抗弯曲强度(MN/)ABS树脂214320聚碳酸酯42769489.6聚苯乙烯42.762.196.5聚丙烯107尼龙(聚酰胺)聚氯乙烯26753468.9103.4聚氨酯267酚醛树脂16(浇铸型)138483(玻璃纤维压制)4.2.3常用塑料的相对密度:名称相对密度名称相对密度聚丙烯0.890.90聚氨酯1.111.25聚乙烯(低密度)0.910.92聚甲醛1.401.42聚乙烯(高密度)0.940.96ABS树脂1.04酚醛树脂1.251.30聚苯乙烯1.021.1聚酰胺1.131.19石棉2.5环氧树脂1.11玻璃纤维2.54聚丙烯酸类1.171.20聚碳酸酯1.20铝2.52.7聚氯乙烯1.151.35钢7.67.84.3 外观4.2.1 塑料配件正表面应光洁、色泽均匀、线条流畅。不允许有明显的缩痕、熔接痕、银丝气孔、划痕、油污、顶白、裂纹、成型不足、翘曲、夹杂等缺陷。4.2.2 塑料配件上的各种搭子、挂钓应当牢固地附着基体上,底部不允许有拉痕现象。5 试验方法5.1 试样预处理除有特殊规定外,按GB/T2918-1988规定,在23C2 C条件下,对试件进行状态调节24h,并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试验。 5.2外观 5.2.1 距离塑料配件50cm,在自然光线下用肉眼垂直观察外观质量. 5.3 厚度的测定 塑料边缘厚薄均匀性用游标卡尺测量。塑料配件的厚度用精度为0.01mm的量具进行测量,测量点应距塑料边缘10mm以上,均匀分布随机测量五点,以最小值作为测量结果。 6 检验规则6.1 常用塑料使用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材料所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 下表内容仅供参考。深色的内容为经常使用的部分。加工方法材料Ra 参 数 值 范 围 m0.0120.0250.050.1000.2000.400.81.63.206.3012.5025注射成型热塑性塑料PMMA(有机玻璃)0.0250.050.1000.2000.400.81.6ABS0.0250.050.1000.2000.400.81.6AS0.0250.050.1000.2000.400.81.6聚碳酸酯(PC)0.050.1000.2000.400.81.6聚苯乙烯(PS)0.050.1000.2000.400.81.63.20聚丙烯(PP)0.1000.2000.400.81.6尼龙0.1000.2000.400.81.6聚乙烯(PE)0.1000.2000.400.81.63.206.30聚甲醛(POM)0.050.1000.2000.400.81.63.20聚砜(PSU)0.2000.400.81.63.20聚氯乙烯(PVC)0.2000.400.81.63.20聚苯醚(PPO)0.2000.400.81.63.20氯化聚醚0.2000.400.81.63.20PBT0.2000.400.81.63.20热固性塑料氨基塑料0.2000.400.81.63.20酚醛塑料0.2000.400.81.63.20硅酮塑料0.2000.400.81.63.20压制和挤胶成型氨基塑料0.2000.400.81.63.20酚醛塑料0.2000.400.81.63.20嘧胺塑料0.1000.2000.400.8硅酮塑料0.2000.400.8DAP0.400.81.63.20不饱和聚酯0.400.81.63.20环氧塑料0.2000.400.81.63.20机械加工有机玻璃0.0250.050.1000.2000.400.81.63.206.30尼龙1.63.206.3012.50聚四氟乙烯(PTFE)0.81.63.206.3012.50聚氯乙烯1.63.206.3012.50增强塑料1.63.206.3012.50256.2常用塑料的机械和物理性能6.2.1常用塑料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塑料名称拉伸强度(MN/)压缩强度(MN/)ABS树脂41.455.272.4聚碳酸酯65.589.6聚苯乙烯41.455.296.5聚丙烯34.543.3尼龙(聚酰胺)63.9103.493.0聚氯乙烯34.575.8聚氨酯41.4137.9酚醛树脂55.268234.46.2.2常用塑料的抗冲击强度和抗弯曲强度:塑料名称抗冲击强度(J/m)抗弯曲强度(MN/)ABS树脂214320聚碳酸酯42769489.6聚苯乙烯42.762.196.5聚丙烯107尼龙(聚酰胺)聚氯乙烯26753468.9103.4聚氨酯267酚醛树脂16(浇铸型)138483(玻璃纤维压制)6.2.3常用塑料的相对密度:名称相对密度名称相对密度聚丙烯0.890.90聚氨酯1.111.25聚乙烯(低密度)0.910.92聚甲醛1.401.42聚乙烯(高密度)0.940.96ABS树脂1.04酚醛树脂1.251.30聚苯乙烯1.021.1聚酰胺1.131.19石棉2.5环氧树脂1.11玻璃纤维2.54聚丙烯酸类1.171.20聚碳酸酯1.20铝2.52.7聚氯乙烯1.151.35钢7.67.86.3塑料件的通用检验内容:6.3.1常规安装尺寸与外形尺寸检测:(1) 根据款式的不同,按照外协厂家提供的装配孔的直径与尺寸、位置度要求,进行检测。主要是检测安装孔位的位置精度。以能够保证正常安装。(2) 根据款式的不同,按照外协厂家提供的外形尺寸要求进行检测。主要是检测外形尺寸和与其它塑件配合的位置精度。以能够保证正确安装。(3) 必要时,可以在整车试装配的条件下,或者其它试装配条件下进行综合检测。以找出安装配合中的问题,同时亦可发现解决的方法。(4) 如果需要,可以请求外协,对于相关塑件进行三维检测。(5) 如果按照抽样要求,发现安装尺寸的问题,则应扩大检测的数量,如果进一步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应该按照检测要求,进行批量不合格品的判定。同时上报。(6) 塑料件的尺寸公差可以暂时按照如下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判定(这里使用的是公差值的简易判断方法,源自美国。可供参考): 对于一般的塑料件,当模具尺寸在25.4mm(1英寸)以下的为0.051mm(0.002英寸)。超过1英寸的塑料件,每增加1英寸,其制件尺寸公差要另外增加0.025mm(0.001英寸)。例如尺寸为3135mm (1334英寸)的塑料制件,其允许公差是0.33mm(0.013英寸)。 对于需要达到更高的精度要求时,可以采用下面的精度误差。但是相关的制造费用将会上升。当尺寸是25.4mm(1英寸)以下时,为0.0254mm(0.001英寸)。以后每增加254mm,另外增加0.0127mm(0.001英寸)。例如,尺寸为313.4mm(12.340英寸)的制件,其公差是0.165mm(0.06英寸)。 6.3.2塑件中对于孔的要求:6.3.2.1孔径与孔长度的关系(为一般的通用情况):a) 对于压制塑件,一般情况下,通孔的长度一般小于该孔4倍的直径。对于压制塑件的盲孔,孔长度与孔径的比值应该小于2。b) 对于压注成型或者注塑成型的塑件,孔长与孔径的比值为:通孔,最大不大于8;盲孔,最大不大于4。c) 如果检测中发现塑件的孔径和孔的长度超出上述范围,则必须仔细检查孔的内壁情况和孔径的精度。以防出现精度不对和制造缺陷。6.3.2.2应该注意到:对于薄壁的塑件,一般应该在孔位置处的周边采用凸边增厚的措施。以求保证孔的使用强度。如果壁厚较薄,且凸边的厚度极薄,则可能属于设计或者制造质量问题。需要和供货厂家以及设计人员进行协商,并且征询车间装配人员的意见,以确认能否使用。6.3.2.3孔径与塑件边缘的尺寸关系:a) 对于38的单孔,其和塑件边缘的最小尺寸不得小于孔径的0.51倍。孔径越小,取值就越大。b) 如果是孔径为38范围内,在塑件上距离较近的二个孔(距离接近孔径的二倍左右),其与塑件边缘的最小尺寸则不得小于11.5倍的孔径。孔径越小,取值就越大。c) 如果不符合上述尺寸要求,则可能属于设计或者制造质量问题。需要和供货厂家以及设计人员进行协商,并且征询车间装配人员的意见,以确认能否使用。必要时,可以进行试装配。6.3.3塑料件的表面粗糙度的检测:6.3.3.1采用目测和对比的方法进行检测。可以使用68倍的放大镜进行观察。6.3.3.2粗糙度可以使用专用粗糙度样块(样板)进行比较性检测。对于要求较高的表面,应该在放大镜下进行比较。6.3.3.3检测粗糙度时,应该检测同一样件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样件的相同部位。分别进行比较,以确定粗糙度的范围和分布情况。6.3.3.4使用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材料所能达到的塑料件表面粗糙度可参见本标准“6”章的内容。6.3.3.5在无专用粗糙度样块(样板)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同一批次的塑件相互比较的目测方法。(1) 对同一批次的塑件表面,观察检查检测同一样件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样件的相同部位。分别进行比较,以确定粗糙度的范围和分布情况。同时确认粗糙度的合格情况。(2) 如果出现同一批次的塑件同一表面粗糙度明显相差较大的情况,或者出现不同的外表面的粗糙度出现粗糙度相差非常明显的情况,即应判定为不合格。(3) 如果出现同一样件的不同部位表面粗糙度明显相差较大的情况,即应判定为不合格。(4) 如果塑件的粗糙度已经明显超过本标准“6”章的内容的要求,那么即应判定为不合格。6.3.3.6可以在检测粗糙度的同时进行色差的比较。6.3.4塑料件颜色与色差的检测:6.3.4.1塑料件的色差采用塑料色度专用比较样块进行比较性检测。可以在68倍的放大镜下进行比较。6.3.4.2检测塑料件的色差时,应该检测同一样件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样件的相同部位。分别进行比较,以确定色差的范围和分布情况。6.3.4.3在无塑料色度专用比较样块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同一批次的塑件相互比较的目测方法。(1) 如果同一批次的不同塑件的表面色差出现明显相差较大的情况,即应判定为不合格。同时必须加强这个批次塑件的检验。(2) 如果同一样件的不同部位塑件表面出现色差明显相差较大的情况,即应判定为不合格。同时必须加强这个批次塑件的检验。(3) 上述比较性检测,必须保证塑料件对于外协进货的同一批次不得出现眼睛可以分辨出来的色差。如果出现,即按照不合格品处理。6.3.4.4如果出现较多的色差不一的情况,应该按照检测要求进行批量不合格品的判定。并且及时上报。6.3.5塑料件强度的检测:6.3.5.1塑料件强度的检测应该使用材料试验机进行各种强度的使用检测。可以联系外协,进行相关强度试验。6.3.5.2常用塑料件的强度参数,可参见本标准“7”章的相关内容。6.3.6塑料件厚度与加强筋的检测:6.3.6.1塑件的常用壁厚:(1) 热固性塑料件的常用壁厚值一般在1.56mm之间。最厚一般不超过13mm。根据材料的不同,最薄的可在1mm以下。例如,玻璃纤维增强的酚醛塑件壁厚可达0.8mm左右。(2) 热塑性塑件的壁厚常用值一般在24mm之间。材料的流动性决定了塑件的壁厚。流动性好的材料,如尼龙,聚乙烯等等,其最小厚度可在0.20.4mm。流动性较差的材料,如聚氯乙烯,聚碳酸酯等等,其最小壁厚一般不小于1mm。(3)塑件的壁厚必须保证均匀。不得在同一塑件上出现厚度明显不同的情况。(4)塑件的设计壁厚必须保证符合要求的强度。检测如果发现塑件的最小壁厚小于上述的最小值,应该与设计人员联系,协商。(5)同一批次的外协塑件,其同一平面的壁厚必须基本相同。(6)塑件中二相邻筋板或者距离较远的2个不同测点筋板的壁厚允差,可以按照如下的简单方法进行判断:设二相邻的筋板壁厚(或者距离较远的2个不同测点筋板的壁厚)分别为S与S1。那么:热固性塑件:S/S11.52;热塑性塑件:S/S13。(7) 某些热固性塑件壁厚的推荐值:塑件材料最小塑件壁厚小塑件壁厚中等塑件壁厚大塑件壁厚酚醛塑料一般或者棉纤维填料1.251.63.24.825碎布填料1.63.24.84.810无机物填料3.23.24.85.025聚酯塑料玻璃纤维填料1.02.43.24.812.5无机物填料1.03.24.84.810氨基塑料纤维素填料0.91.62.53.24.8碎布填料1.253.23.23.24.8无机物填料1.02.44.84.810某些热塑性塑件壁厚的推荐值:塑件材料最小塑件壁厚小塑件壁厚中等塑件壁厚大塑件壁厚尼龙(PA)0.450.761.52.43.2聚乙烯(PE)0.61.251.62.43.2聚苯乙烯(PS)0.751.251.63.25.4改性聚乙烯0.751.251.63.25.4有机玻璃(372#)0.81.52.246.5硬聚氯乙烯(RPVC)1.21.601.83.25.8聚丙烯(PP)0.851.451.7545氯化聚醚0.91.351.82.53.4聚碳酸酯(PC)0.951.802.334.5聚苯醚(PPO)1.21.752.53.56.4醋酸纤维素(CA)0.71.251.93.24.8乙基纤维素(EC)0.91.251.62.43.2丙烯酸类0.70.92.43.06.0聚甲醛(POM)0.81.41.63.25.4聚砜(PSU)0.951.82.334.5采用压制法成形的塑件壁厚与深度的关系(推荐值):如果塑件的强度与刚度要求较高时,可以在下表值的数据上增加(0.51)mm。深度;mm100200300400500壁厚;mm1.52.53.54.55.5(8) 塑件的加强筋:a.加强筋的端面应该低于塑件支承面(0.51)mm。b.加强筋的厚度应该符合上述塑件厚度的要求。c.塑件的厚度与加强筋在一般情况下应该符合上述要求。d如果塑件的壁厚与加强筋的参数出现与上述要求明显不符的情况,应该做好记录。并且与制造厂家、设计人员、装配人员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可以使用。必要时可以进行实际装配分析。尤其是与安装强度有关的部位,应该进行技术验证。(9) 塑件的圆角:塑件圆角的基本要求:a) 塑件一般要求在能够设计成为圆角的地方,都要设计圆角。b) 至少在塑件的转角处、内外表面的折转处,加强筋的顶端、根部,均应设计圆角。c) 塑件圆角的一般要求:圆角的半径应该不小于0.5mm。d) 在一般情况下,塑件的圆角与壁厚的比值应该大于0.75。e) 加强筋的高度与圆角半径(mm)如下:加强筋高度6.56.513131919以上圆角半径0.81.51.53.02.55.036.5f) 塑件内部的边缘处最小许可的圆角半径如下:塑料名称最小许可圆角半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1.01.5聚酰胺;聚己内酰胺0.51.0酚醛塑料;氨基塑料0.5如果出现与上述参数的最小要求明显不符的情况,应该和制造厂家、设计人员、装配人员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可以使用。必要时可以进行实际装配分析。尤其是与安装强度有关的部位,必须进行技术验证。 塑件表面的文字与标记的要求:a)塑件表面的文字、符号等等凸起的高度一般情况下不低于0.2mm。常用值为0.40.8mm。其线条宽度不小于0.3mm。b)如果采用凹坑凸字,凹坑的深度应该比凸字高出0.2mm左右。c)塑件表面的文字、符号位置应该符合设计要求。颜色、尺寸、形状应该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d)塑件表面的文字、符号的脱模斜度应该不小于10。e)塑件表面的文字、符号的形式、颜色、格式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