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排泄条件.doc_第1页
地下水排泄条件.doc_第2页
地下水排泄条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下水排泄条件3分开放分类:地震学术语收藏分享到顶0编辑词条目录 1 概述 2 类型 展开全部摘要请用一段简单的话描述该词条,马上添加摘要。地下水排泄条件-概述地下水失去水量的过程,就是地下水的排泄。其排泄方式有点状排泄(泉)、线状排泄(向河流泄流)及面状排泄(蒸发)3种。在排泄过程中,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及水位均相应的发生变化。其中蒸发排泄仅消耗水分,盐分仍留在地下水中,所以蒸发排泄强烈地区的地下水,水的矿化度比较高。地下水排泄条件-类型(一)泉排泄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是含水层或含水通道出露地表发生地下水涌出之现象。通常山区及山前地带泉水出露较多,这是与这些地区流水切割作用比较强烈、蓄水构造类型多样及断层切割比较普遍等因素的影响有关。泉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泉水出露时水动力学性质可将泉水分为上升泉和下降泉两大类。上升泉一般是承压含水层排泄承压水的一种方式,泉水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呈上升运动,相对来说这种泉水的流量比较稳定,水温年变化较小;下降泉是无压含水层排泄地下水的一种方式,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溢出地表,水量、水温等往往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泉可以单个出现,亦可在特定的地质、地貌条件下,呈泉群出现,泉水流量则相差悬殊。我国山东省济南市是著名的泉城,在市区2.6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大小106个泉,总涌水量达8,333米3/秒,成为济南市区的供水水源之一。(二)蒸发排泄潜水蒸发是浅层地下水消耗的重要途径,潜水蒸发主要是通过包气带岩土水分蒸发和植物的蒸腾来完成的。其蒸发的强度、蒸发量的大小与气象条件、潜水埋藏深度及包气带的岩性有关。气候愈干燥,相对湿度愈小,岩土中水分蒸发便愈强烈,而且蒸发作用可深入岩土几米乃至几十米的深处。河北省石家庄的实验观测数据,显示了潜水埋藏深度对蒸发量的影响。当埋深大于5米时,潜水蒸发近于零,埋深愈浅,岩土中水分蒸发愈大。因为地下水埋藏浅,包气带则薄,水分交换运移路程短,水分扩散迅速,所以水量损耗多。若潜水位埋深近于地表,潜水面上毛管水上升可直达地面,水汽输送通畅,供水条件好,地下水蒸发强度可达到甚至超过水面蒸发强度,所以可用水面蒸发量(Eo)近似代替埋深为零的潜发量,即为陆面蒸发能力的表征。当潜水埋深超出土壤毛管上升高度及植物根系吸水深度时,则潜水蒸发量趋于零。此时的潜水埋深称为潜水蒸发的极限埋深。关于潜水蒸发量的计算,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经验公式法指通过大量的实际观测资料分析,用数理统计方法模拟某些规律,而后得出的计算公式。国外原苏联柯夫达公式就属于这一类。式中,E为潜水埋深为H时的蒸发强度,米/日;Eo为近地表处潜水蒸发强度,米/日;Ho为潜水蒸发的极限深度,米;n为经验指数,一般取13。上述公式物理含义清楚,结构合理,国内外采用较普遍。关键问题是公式中的幂指数(n)值具有任意性,极限埋深Ho在缺资料地区确定比较困难。但根据实际经验,当全剖面为砂或粉砂时,n取1;当有粘土盖层或夹层(层厚大于15厘米)时n可取2。除上述柯氏公式外,国内亦有类似的经验公式,如:叶水庭的指数公式式中,a为指数,其他符号同前。沈立昌双曲线型经验公式式中,a、b为指数;k2为与岩性、植被、水文地质条件有关的综合系数;其他符号同前。k2,a,b3个数值均可通过实际观测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法求得。2.潜水蒸发的经验值我国北方几个地下水开发利用比较广泛的省市,如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等,根据多年实际观测与试验研究,得出了这方面的经验数值,可直接供条件相类似的地区选用。如山东省打鱼张灌区试验站资料,在轻质土(粉砂、壤土)地区,E与H及Eo之间关系如表(54)所示。(三)泄流排泄地下水通过地下途径直接排入河道或其他地表水体,称为泄流排泄。泄流只在地下水位高于地表水位的情况下发生,泄流量的大小,决定于含水层的透水性能、河床切穿含水层的面积,以及地下水位与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