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怀古抒深慨 唯愿神州太平多.doc_第1页
长城怀古抒深慨 唯愿神州太平多.doc_第2页
长城怀古抒深慨 唯愿神州太平多.doc_第3页
长城怀古抒深慨 唯愿神州太平多.doc_第4页
长城怀古抒深慨 唯愿神州太平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城怀古抒深慨 唯愿神州太平多试赏析金石滩主沁园春:情寄九门口长城古今以来登临览胜,临风怀古,一向是诗人词人们吟咏不衰的重要题材。仅唐宋以来,就有杜甫的七律:咏怀古迹五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雄浑沉郁壮阔的不朽篇章。他们均通过亲临史迹,怀古抚今,思贯时空,奋抒感慨。或感时伤事,追昔抚今;或缅怀先贤,述怀言志;或以史为训,论古鉴今;无不以济世的态度与大睿智大情怀大手笔来竭情倾发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的看法并尽显丹忱。我们当代诗人词人在努力继承古典文学风尚的基础上,也在致力于怀古咏史诗词创作并不乏佳篇。特别是网络的便捷,使得这类作品有了很高的交流效率。仅以辽宁诗词为例,前不久,清秋如水就发表了水调歌头:包河畔上深思,已堪为力作,还有其他诗友的一些佳作。二月一日,金石滩主的新近力作沁园春:情寄九门口长城又崭亮登版,一时间便轰动论坛,众口赞精;颇具深入鉴赏价值。该词是这样写的: 万里长城,百里冰河,十里石滩。看千峦叠嶂,苍鹰顾睇;九门峙立,紫气萦缠。镇扼咽喉,兵家重地,无愧京东第一关。黄梅日,赏青龙斗法,雨泻惊湍。 犹闻烽火连年。问多少亲人望不还?算英雄成败,终为泡影;浮生得失,尽付云烟。富贵无根,功名有竟,唯得诗书永世传。吟旗烈,更阿谁独举?辽海宁天! 此词创作取材于作者在2011年底赴绥中,参加辽宁省诗词学会组织工作会议,并游览九门口长城的实历实感。 上片重在写景,雄浑壮阔,令人惊眸。起拍“万里长城,百里冰河,十里石滩。”由远抵近,首先为我们示现出九门口长城段恢弘向远的气势与主要景观。“万里长城”,指九门口长城,也泛指整个长城。九门口长城坐落在绥中县李家乡新台子村境内,距山海关十五公里,全长一千七百米。其南端起于危峰绝壁之间,与来自山海关方向的长城相接。登临西望便可尽览连绵起伏的山峦与逶迤脉动的 万里长城。“百里冰河”,当指九江河,九门口长城跨此河而建,也表示着游览斯地正值冬季。“十里石滩”,当指“一片石”。因九门口长城过河城桥下的宽阔河床全部用方整的大石块铺成,形成规整的石铺河床,枯水期望去犹如一片石滩,所以九门口长城又被称为“一片石关”。第二句“看千峦叠嶂,苍鹰顾睇;九门峙立,紫气萦缠。”,又进一步展开写景。“千峦叠嶂,苍鹰顾睇”。形象地体现了绥中地区主要地理风貌。绥中县的山地占幅员面积约达百分之四十;山地属燕山山脉的东延部分,有五指山、砬子山、大孤山、三山、高楼山等五条山脉。时值冬季,万物萧疏,大地妆银,原驰蜡象;高天峻爽,断云微度,鹰击长空,顾眄山河;当是一幅多么壮阔如斯、省人心目的画卷啊?“九门峙立,紫气萦缠”形象地示现了九门口长城跨越九江河段那气势雄伟的建筑。在一片石之上,筑有九座泄水的城门,城门之上架起了一条横跨九江河的巨大水上城桥,两端筑有围城,颇似桥头堡;“峙立”二字使其气势尽出.“紫气”象喻着祥瑞之气,寓意于和平与美好;也暗喻着自己的愉悦,抒发了自己登临九门口长城时的豪迈心情。整个一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第三句“镇扼咽喉,兵家重地,无愧京东第一关。”,又更进一层,突出了九门口长城的险要与历史厚重,也为下片怀古埋下了伏笔。绥中号称“山海关外第一县”,在明代为拱卫京都的军事要地,一向为兵家所重,形同京都的“咽喉”;而九门口长城尤为其重中之重。“无愧”二字是作者发出的感慨与惊叹,是很动情的。末拍“黄梅日,赏青龙斗法,雨泻惊湍。”大气警人。按我的理解,可有两层意思。其一,为作者冬季登临九门口长城对此地春夏才特有景致的展望与怀想。“黄梅日”代指春夏之交季节,此际雨水渐愈多生,因此前人有“黄梅时节家家雨”的诗句。“赏青龙斗法,雨泻惊湍。”,是运用了淮北青龙山神话典故。民间相传古代某年斯地遭大旱,赤地千里;有白龙欲施雨,却遭青龙阻制,互相斗法,以白龙得胜,遍洒甘霖。因为曾以“水中有城、城下有水”而闻名的绥中九门口长城由于近几十年来的十年九旱,致使流经这里的九江河日益干涸,因此一年中也就有在多雨季才能出现“九孔城门”水泻湍流的景观。作者引此神话典故作此现实怀想当是十分的得宜与浪漫并具有着艺术色彩的。其二,引申一步,也可视同以比兴对九门口历史上重大军事战争的象喻,又为下片怀古埋伏了一笔,因为词的上片末拍往往都应当是引发下片的关键句子。据史料记载,崇祯十七年(1644)梅月,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与明朝吴三桂统领的明军及清军在九门口发生大战;农民军战败,横尸遍野,血染一片石。如此惨烈,苍天也当为之倾泪如雨吧?登临怀古知史,作者又如何尝不该作如此感慨呢? 下片重在抒情,慷慨厚重,省人至深。首拍“犹闻烽火连年。问多少亲人望不还?”,突兀而起,凌空发问;登临九门口,怀史越千年!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唐宋、乃至明清与近代,长城一线曾演绎了多少战争历史啊?这在有历史常识的人们来说,都会知其梗概的。尽管战争有“正义”以及“非正义”区分,但从本质上讲,都是兵霾与战火,都是在流血牺牲;从另一角度讲,生命的宝贵本质是同一的,而战争也是“以人为本”的;在敌我阵营的官兵中,人们都有自己的亲人。以“望不还”,来表达对因战争死去的人们的缅怀与感慨,该是何等的大情怀啊?可以说这是站在了全人类的立场!第二句“算英雄成败,终为泡影;浮生得失,尽付云烟。”,又进一层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对此,也大可用唐人的著名诗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来作注脚了。第三句“富贵无根,功名有竟,唯得诗书永世传。”再进一层,抒发了自己价值观。“富贵无根,功名有竟”正如抗日名将戴安澜的一句名言“功名利禄看得淡,看淡则不求”!这样淡泊于功名利禄是何等的达观啊? “唯得诗书永世传” 又进一步表示出作者的人生心路自甘于崇尚文化风雅,以积极健康的古典诗词的创作与丰收来励勉自己,修身济世,担当起当代诗人的责任!于是,便以豪壮的词句“吟旗烈,更阿谁独举?辽海宁天!”收拍,结束全篇。这样的收结,不仅仅是诗词文化事业的赞勉;其思想意义还不能浅层次地简单地固定于作者对辽宁诗坛的冀望的层面上。这其中还应当寄托着作者对当今我们党和国家创建和平发展成果的歌颂,以及寄望于党的十八大再扬高帜,将和平与发展、民生与国力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永保神州九地为辽海宁天!这才是诗人应抱有的更大的思想,与更大的情怀! 综观此词,不仅在写作技术层面显得铺排有序,派句工稳,词语精警,风格沉郁,气势豪放;更重要的是,作品内涵丰富与厚重,思想情感真挚健康与积极高尚;完美地达到了思想境界与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确是当代咏史怀古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上乘精制。 广 予 2012年2月3日 于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