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处置方案.doc_第1页
交通事故处置方案.doc_第2页
交通事故处置方案.doc_第3页
交通事故处置方案.doc_第4页
交通事故处置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DYD 湖南省大源渡航电枢纽管理处企业标准Q/DYDXCCZ322012 交通事故处置方案2012-04-01发布 2012-04-01实施 湖南省大源渡航电枢纽管理处 发布目 录1 总则 . 2 1.1 编制目的 . 2 1.2 编制依据 .2 1.3 适用范围 .22 事故特征 .2 2.1 危险性分析和事故类型. 22.2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22.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时间)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22.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2 3应急组织及职责.33.1应急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33.2应急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34 应急处置 . 4 4.1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 4 4.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 4 4.3 事故报告流程 .8 5 注意事项 . 5 6 附件 . 5 6.1 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 5 6.2 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 6 6.3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 6 6.4 相关文件 . 7 6.5 其他附件 . 7 交通事故处置方案1总则1.1编制目的高效、有序地处理本枢纽交通事故, 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枢纽财产安全,维护枢纽稳定。1.2编制依据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大源渡航电枢纽管理处综合应急预案大源渡杭电枢纽管理处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大源渡航电枢纽管理处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1.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枢纽交通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2 事故特征2.1危险性分析和事故类型2.1.1危险性分析2.1.1.1 易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2.1.1.2 易造成交通堵塞;2.1.2事故类型交通事故分为交通事故伤害和交通事故死亡两种。2.2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2.2.1枢纽内部道路2.2.2枢纽车辆出车途中2.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时间)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2.3.1交通事故可能发生在任何季节、任何时间。2.3.2发生交通事故后,可引起人员轻伤、重伤,甚至人身死亡事故。2.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2.4.1 司机疲劳驾驶。2.4.2 司机酒后驾驶。2.4.3 路况很差,能见度低。2.4.4车况不良,带缺陷出车。3应急组织及职责3.1应急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3.1.1枢纽应急组织机构分为指挥机构和执行机构两级,具体如下: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机构 应急救援指挥办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枢纽各职能部门)执行机构3.1.2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构成情况枢纽突发事件(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简称:应急部),人员构成如下:总 指 挥:处长副总指挥:总支书记、副处长、工会主席3.1.3应急救援指挥办人员构成情况枢纽应急部下设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简称:应急办)。人员构成如下:主 任:技安部主任副主任: 综合办主任成 员: 维护部、发电部及通航水工部主任、技安部及综合办副主任3.1.4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枢纽各职能部门)人员构成情况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包括枢纽技安部、综合办、维护部、发电部、通航水工部,其成员包括所属部门所有人员。3.2应急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3.2.1应急部职责(1)统一领导全枢纽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2)负责交通事故各应急救援单位和机构之间的协调工作。(3)研究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重大决策和部署。(4)发布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令。(5)交通安全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6)必要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应急救援机构请求支援。3.2.2应急部人员职责3.2.2.1总指挥职责(1)全面指挥、协调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2)交通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对应急办(主任)宣布启动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相应应急响应,并迅速向应急部其他成员通报有关情况。(3)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对应急办(主任)宣布关闭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相应应急响应。(4)总指挥不在岗时,应指定一名在岗应急部副总指挥代替履行总指挥职责。3.2.2.2副总指挥的职责: (1)全力配合总指挥做好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2)迅速赶赴交通事故现场,指挥、协调现场应急救援工作。(3)交通事故发生后,总指挥不在岗时,受总指挥委托,代替履行总指挥职责。3.2.3应急办职责(1)交通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应急部(总指挥)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财产损失、伤亡人数、原因及采取的措施等情况。(2)听从应急部的调遣,随时投入救援工作,实施救援方案,指导做好交通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3)负责做好交通事故发生后,枢纽各应急救援执行机构之间的协调工作。(4)必要时向应急部请求支援。(5)及时向枢纽应急部报告交通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情况并做好总结汇报工作。(6)做好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善后工作。3.2.4应急办人员职责3.2.4.1主任职责(1)接到交通事故应急响应启动命令后,应迅速通知应急办其他成员及枢纽各职能部门实施交通事故现场应急救援。(2)迅速赶赴交通事故现场,指导、协调现场应急救援工作。(3)交通事故应急救援结束,接到交通事故应急响应关闭命令后,应及时通知应急办其他成员及枢纽各职能部门做好交通事故善后工作。(4)应急办主任不在岗时,应指定一名在岗应急办副主任代替履行主任职责。3.2.4.2副主任职责(1)全力配合应急办主任做好交通事故的现场应急救援工作。(2)交通事故发生后,应急办主任不在岗时,受应急办主任委托,代替履行应急办主任职责。3.2.4.3成员职责交通事故发生后,应急办成员必须迅速到位,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具体为:(1)负责指挥本部门人员参与交通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2)全面组织交通事故现场人员和物资的疏散、救护、善后工作。(3)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和协调工作等。(4)各职能部门主任不在岗时,应指定一名在岗副职代替履行主任职责。3.2.5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枢纽各职能部门)职责(1)交通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应急办(主任)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有: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财产损失、伤亡人数、原因及采取的措施等情况。(2)在枢纽应急部的统一指挥下实施交通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3)及时有效部署交通事故发生后本部门现场应急处置及救援工作。(4)及时向枢纽应急办报告交通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情况并做好部门的总结汇报工作。(5)必要时向应急办或应急部请求支援。(6)技安部负责督促、检查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及物资的落实情况,负责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工作,负责交通事故现场保护和事件调查。(7)综合办负责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车辆调度、安全保卫、后勤生活等工作。3.2.6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枢纽各职能部门)人员职责各部门人员应在枢纽应急部的统一指挥下,服从安排,履行职责,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地实施交通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4应急处置 4.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4.1.1交通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员应迅速判断事件原因,在保证自身安全和避免事件伤亡人员再次受到伤害的前提下,第一时间使事件伤亡人员脱离事件危险源并转移至安全区域,再对其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治。4.1.2交通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员应及时向应急办(主任)报告。应急办主任接到交通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部(总指挥)报告。4.1.3交通事故达到相应响应分级条件,由应急部总指挥向应急办(主任)启动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相应级别应急响应,并向应急部其他成员通报相关情况。应急办主任接到应急响应启动命令后,应迅速通知应办其他成员及枢纽各职能部门实施应急救援。应急办成员及各职能部门接到应急响应启动命令后,应迅速有效部署交通事故发生后本部门现场应急处置及救援工作。4.1.4应急部统一领导全枢纽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并负责交通事故各应急救援单位和机构之间的协调工作。应急办听从应急部的调遣,随时投入救援工作,实施救援方案,并负责做好交通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人员的引导及枢纽各应急救援执行机构之间的协调工作。4.1.5各部门人员应在应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枢纽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及本处置方案要求,及时履行各自应急救援职责。4.1.6对交通事故可能构成重大或特别重大交通事故的情况,枢纽应急部应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启动公司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同时根据事件事件的级别确定是否需要向地方政府及有关单位应急救援机构请求支援。4.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1现场处置交通事故发生后,司机必须立即停车,停车后按规定拉紧驻车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危险信号灯,如夜间发生事故还需开示宽灯、尾灯,在高速公路发生事故时还须在车后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交通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员应迅速判断事故原因,在保证自身安全和避免事件扩大的前提下,第一时间使事故伤亡人员脱离危险并转移至安全区域,视情况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办(主任)报告。现场人员应立即对交通事故中受伤人员进行救护,若为枢纽内部道路交通事故,应根据需要,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求救,并在医疗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协助医务人员实施各项救护措施;若为枢纽车辆出车途中交通事故,应根据需要,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求救,并在救助人员到达现场后协助救助人员实施各项救助措施。交通事故车辆司机或事故发现人员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4.2.2人员救护4.2.2.1判断意识(1)轻轻拍打伤员肩部,高声喊叫“喂,你怎么啦?”。 (2)如认识,可直接喊其姓名。(3)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秒。以上3步动作应在10秒以内完成,伤员如有反应后,应即停止掐压穴位,拍打肩部不可用力太重。4.2.2.2呼救一旦初步确定伤员意识丧失,应立即大声呼救。4.2.2.3放置体位如伤员面部向下应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着肩部,以脊柱为轴心,使伤员头、颈、躯干平稳地直线转至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四肢平放,将手臂举过头,拉直双腿,并解开上衣,暴露胸部(或仅留内衣,气温低时要注意使其保暖)。4.2.2.4通畅气道伤员呼吸微弱或停止时,应立即采用仰头举额法通畅伤员气道,即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角处,抬起下颏。严禁用枕头等物垫在伤员头下;手指不要压迫气道;颈部上抬时要控制后仰程度(成人为900,儿童为600,婴儿为300;伤员口、鼻腔有假牙或其它异物应取出;伤员颈椎有损伤时应采用双下颌上提法。4.2.2.5判断呼吸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畅通气道后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 (1)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2)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用面部的感觉测试伤员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 若无上述体征可确定伤员无呼吸。一旦确定无呼吸后,应立即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4.2.2.6口对口(鼻)呼吸(1)在保持呼吸通畅的位置下进行。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伤员鼻翼下端,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屏住并用自己的嘴唇包住伤员微张的嘴。(2)每次向伤员口中吹气持续1-1.5秒,同时仔细观察伤员胸部有无起伏,有起伏者,人工呼吸有效,无起伏者,说明气道通畅不够,或鼻孔处漏气,或吹气不足,应及时纠正。(3)一次吹气后,应立即与伤员口部脱离,吸入新鲜空气,以便做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伤员的口张开,捏鼻翼的手也可放松,以便伤员从鼻孔通气,观察伤员胸部向下恢复时,则有气流从伤员口腔排出。首次吹气两次,每次时间1-1.5秒;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约600mL(儿童约500mL);吹气时不要按压胸部;有脉搏无呼吸的伤员,每5秒吹一口气;有严重的下颌及嘴唇外伤,牙关紧闭,下颌骨骨折等情况的伤员,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婴、幼儿口鼻较小,位置又很靠近,可采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4.2.2.7脉搏判断在检查伤员的意识、呼吸、气道后,应对伤员的脉搏进行检查,以判断伤员的心跳情况。(1)在开放气道的位置下进行(首次人工呼吸后)。(2)一手置于伤员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另一手在靠近施救者一侧触摸伤员颈动脉。(3)用食指及中指指尖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两侧滑移2-3cm,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不要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造成头部供血中断;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秒;判断应综合审定:如无意识,无呼吸,瞳孔散大,面色紫绀或苍白,再加上触不到脉搏,可判定心跳已经停止;婴、幼儿可用食指和中指轻压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腋窝和肘关节之间的中点)感觉脉搏;有脉搏无呼吸者,可仅做人工呼吸。4.2.2.8胸外心脏按压对心跳停止者进行按压前,先手握空心拳,快速垂直击打伤员胸前区胸骨中下段1-2次,每次1-2秒,力量中等,无效则立即胸外心脏按压,不能耽误时间。(1)按压部位。胸骨中1/3与下1/3交界处。(2)伤员体位。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3)快速测定按压部位。首先触及伤员上腹部,以食指及中指沿伤员肋弓处向中间滑动;在两侧肋弓交点处寻找胸骨下切迹,以切迹作为定位标志;然后将食指及中指两横指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即为按压区;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食指上方,放在按压区;再将定位之手重叠将掌根放于另一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4)按压姿势。施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伤员胸骨上方正中,靠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5)按压用力方式。按压应平稳,有节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时间应相等;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外力。(6)按压频率。100次/min。(7)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成人为30:2,婴、幼儿为15:2。(8)按压深度。成人为4-5cm,5-13岁为3cm, 婴、幼儿为2cm。(9)开始2min后检查一次脉搏、呼吸、瞳孔,以后每4-5min检查一次,每次检查不超过5秒,最好由协助抢救者检查。4.2.2.10双人复苏操作(1)两人应协调配合,吹气应在胸外按压的松弛时间内完成。(2)按压频率为100次/min。(3)按压与呼吸比例为30:2。(4)人工呼吸者除需通畅伤员呼吸道、吹气外,还应经常触摸其颈动脉和观察瞳孔等。4.2.2.11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1)瞳孔。有效时,瞳孔由大变小;无效时,瞳孔由小变大、固定、角膜混浊。(2)面色(口唇)。有效时,由紫绀转红润;无效时,变为灰白。(3)颈动脉搏动。有效时,每一次按压可摸到一次搏动,如停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应继续按压;如停止按压,脉搏仍然跳动,则心跳已恢复。(4)神志。有效时,可见伤员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开始抽动,肌张力增加。(5)呼吸。伤员出现自主呼吸微弱时,应坚持口对口呼吸。4.2.2.11心肺复苏的转移现场心肺复苏应坚持不断地进行,及时将伤员送往医院途中也应继续进行。4.2.2.12心肺复苏的终止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终止心肺复苏,决定于医生,或医生组成的抢救组的首席医生,不得随意放弃抢救。4.2.3事件控制4.2.3.1交通事故发生后,接到命令的应急救援人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并迅速开展职责内的应急救援工作。4.2.3.2应急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后,若为枢纽内部道路交通事故,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对现场进行隔离和保护;若为枢纽车辆出车途中交通事故,应当协助相关公安、交通部门采取措施对现场进行隔离和保护,严禁无关人员入内,为应急救援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救援环境。4.2.3.3当事故有可能出现扩大、恶化苗头时,应当立即报告应急部或应急办,必要时请求社会支援。4.2.3.4医疗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协助医务人员实施各项救护措施。4.2.4现场恢复交通事故伤亡人员得到救护后,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工作状况。交通事故现场得到控制后,应采取必要措施尽早消除可能再次造成交通事故的危害。4.3 事故报告流程4.3.1报警电话及各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见附件6.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4.3.2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事故信息准确完整、事故内容描述清晰。4.3.3事件报告的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原因及采取的措施等情况。5 注意事项 5.1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5.1.1事故现场针对伤员进行的心肺复苏应坚持不断地进行,不得随意放弃抢救。5.1.2应尽早争取医疗救护人员对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