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自然灾害与防治》期末模拟试题(二).doc_第1页
人教版《自然灾害与防治》期末模拟试题(二).doc_第2页
人教版《自然灾害与防治》期末模拟试题(二).doc_第3页
人教版《自然灾害与防治》期末模拟试题(二).doc_第4页
人教版《自然灾害与防治》期末模拟试题(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自然灾害与防治期末模拟试题(二)1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A致灾因子强度 B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C. 孕灾环境大小 D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8月29日清晨6时10分,飓风“卡特里娜”裹胁狂风暴雨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登陆,登陆时风速达到了每小时145英里(约233千米),淹没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数个居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此回答59题。2.该飓风登陆美国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A. B. C. D.点3下列关于飓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会诱发地震和海啸 B“卡特里娜”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气流C形成在太平洋附近洋面上D中心最大风力在6级以上48月28日,受飓风影响新奥尔良市的风向是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亳克/升的自然灾害。5.2006年1月20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 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以下描述中,可成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南粤大地的干旱 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珠江流域内用水量大 离岸风的吹拂 A B C D 读8月份中纬度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1819题。6图中P、K处分别是A冷锋、冷锋 B暖锋、暖锋C冷锋、暖锋 D暖锋、冷锋7此时因锋面活动造成我国北方的灾害性天气是A伏旱 B寒潮 C沙尘暴 D暴雨8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O D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2006年3月27日下午4时45分,太旧高速公路(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据此回答2223题。9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A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 B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C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 D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10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 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 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 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A B C D读某区域全年大风天数分布图,回答24-26题。11图中反映该区域风力分布的特点是 A低纬强于高纬B沿海强于内地 C城市强于农村 D山区强于平原 12造成该区风力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 C向心力 D摩擦力13为防止该地大风危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B修建分洪蓄洪区 C营造沿海防护林 D改进耕作制度14我国东部洪水集中发生在每年A1-3月 B4-9月 C7-8月 D9-12月15有关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山区易散发的特殊洪流,破坏力极强B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C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滑坡日趋的原因D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滑坡现象的主要原因 新题拓展在创新中提升2004年第14号台风“云娜”于8月12日20时在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登陆,截至8月16日12时的统计,“云娜”已在浙江造成164人遇难,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29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81.28亿元。回答1113题。1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台风“云娜”的是(同心圆表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 )17下图中,能表示台风“云娜”过境气压变化的是( )18目前防御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营造防护林 B修筑防波堤 C加强监测预报D沿海居民内迁珠江三角洲自2004年底开始再次发生咸潮危害,这是珠江三角洲遇到的最严重的咸潮。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回答1415题。19咸潮危害最易发生在( )A过度抽取地下水的地区B沿海地势低平的地区C河流入海口地区 D多台风的地区20以下措施中,可减缓咸潮危害的是( )A修筑堤坝,抵御海水入侵B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入海量C挖采河沙,疏通河道D减少抽取地下水,多用河水做水源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受干旱影响的地区较广,其中以西北地区的干旱、华北地区的春旱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最为突出。回答2425题。21关于我国上述地区干旱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性是造成上述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B气旋是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现象的主要原因C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是形成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D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是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22为缓解干旱对各地区农业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可行的是( ) 大规模进行海水淡化 采取人工措施,加快西部高山冰川的溶水速度 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 推广节水技术,增加耐旱作物的种植面积ABCD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13题。23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洪水 干旱 台风 泥石流 寒潮A B C D 24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泥石流 D洪水 25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修建“西气所东输”管道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 B c. D26.如果下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可能( )修建了水利工程 开辟了运输航线 加固了防洪大堤 破坏了流域内植被A. B. C. D.当地时间8日8点50分(北京时间8日11点50分),南亚次大陆发生里氏7.6级强烈地震,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强烈震感,据报道仅在巴基斯坦共造成53182人死亡,75146人受伤,灾后重建资金至少需要50亿美元。据此完成89题27.下列关于地震烈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震级越大,烈度越小 B 震源越浅,烈度越小C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D震中距越近,烈度越小28.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29.下图为上海市元旦前后经历的一次自然灾害过程,据图判断该灾害可能是:A.台风 B.洪涝灾害 C.寒潮 D.干旱30.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31.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A.干旱地区B.半干旱地区C.湿润地区D.半湿润地区32.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 ) A B C D 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据此回答1718题。33.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支流多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流域内落差小气候异常暴雨频繁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河道弯曲狭窄湖泊淤积A.B.C.D.34.下列治理淮河水灾的措施,正确的是A.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平垸行洪B.因洪泽湖泥沙淤积严重,截断淮河与洪泽湖的水道联系C.加固大堤,利用京杭运河水道排泄洪水D.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整治入海入江水道35.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 C在中、下游修建蓄洪水库 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2004年7月10日下午北京城上空突然电闪雷鸣。一场十多年罕见的暴雨突袭北京城。片刻工夫,整个北京城便成水乡泽国,全市交通混乱不堪。据此回答14题。36暴雨属于A气象灾害B地质灾害 C水文灾害D人为灾害37北京这次降水的类型属于A台风雨B地形而 C对流雨D锋面雨38正常年份,北京地区雨季出现的时间是A6月下旬7月上旬 B7月 C7月上旬8月中旬 D7月下旬8月39北京暴雨导致交通阻塞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城市车辆太多 B下水管道排水不畅导致地面积水太多C气象部门没有提前准确预报 D交警没有及时疏散拥挤的人流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89题。40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 )A台风、洪涝B寒潮、沙尘暴C沙尘暴、台风D干旱、洪涝41甲地受该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A地形为盆地 B受盛行西风影响小C距离海洋较远 D纬度较低422003年我国各地自然灾害频发,下列各种自然灾害中,成因相同的是A地震与台风 B台风与洪水 C“非典”与高温 D高温与干旱43.下列关于交通通行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核心问题之一B其重要性主要是在灾后恢复中表现出来C应急交通线主要是包括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 D直接关系到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44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45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分布在A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区 B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区C西北太平洋海区 D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海区46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分布于A欧洲B亚洲 C大洋洲D非洲47台风侵袭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主要分布于A冬春季节B夏秋季节 C夏季 D冬季48寒潮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它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季节是A春季和夏季B夏季和秋季 C秋季和冬季D秋季和春季49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发生在水圈中的自然灾害有A干旱与台风B洪水和风暴潮 C泥石流与寒潮D寒潮与台风50有关暴雨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充沛的水汽 B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移动缓慢C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D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重复或持续出现人教版自然灾害与防治期末模拟试题二、综合题:51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发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列举出干旱频次大于30的地区。(2)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区,其原因是什么?(3)说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季节出现的天气现象分别是什么?(4)说明东部地区旱灾损失严重的原因5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各种气象气候灾害中,具有全国性的是 。(2)我国受低温冷害的地区有。(3)华北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4)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除带来洪涝灾害外,其有益方面有。(5)气象气候灾害一般具有性,存在差异和差异。53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联系2005年元旦前后上海市经历的一次寒潮过程,回答问题。(1)读“上海市气温;气压变化示意图”分析这次寒潮过境前后天气变化情况: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2)影响上海市的寒潮大多源于。(3)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单项选择)(4)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多项选择)A感冒患者数量猛增B交通事故频发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D羽绒服热销E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54(1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日本新氵舄 当 地时间2004年10月23日17时56分左右发生里氏6.8级地震,地震至少造成21人死亡,2000人受伤,591栋住宅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此次地震震级如此巨大,遇难者却较少,应归于日本相当完善的救灾体系。日本在灾害防御方面,每年投入约200亿美元以上用于防灾的科技研发,防灾系统、设施与设备的强化。(1)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2)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处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该地区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3)我国也是多地震国家,下列措施可以减轻地震灾害的是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活动 ABCD55. 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8分)材料一: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总人数已上升至16万5千人。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可能导致死亡人数会急剧增加。(1)世界有两条主要的地震带,分别是 和 。此次地震是由 板块和 BCA0100E导致的。(4分)(2)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 。(2分)(3)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又导致疾病流行,说明了自然灾害的性。(2分)56(15分)读我国东部地区干旱出现频次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干旱地区出现频次30的地区是 平原、 平原和 流域。(2)A地区干旱在 季,B地区干旱一般出现在 季。(3)简述A、B两地出现干旱的原因及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4)近几十年来,图中甲、乙两湖的面积在日益缩小,其原因有何不同?(5)甲、乙两湖的湖面最高水位出现在夏季,其原因有何不同?5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下图中的甲图和乙图都是以某海湾为中心,并且两海湾都是风暴潮的易发区。(1)简析、两海湾风暴潮的主要类型及风暴潮多发季节的不同。(4分)(2)2007年3月35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前后,乙图中海湾出现了38年以来的最强风暴潮,给沿海区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试分析此次风暴潮势力特别强大的主要原因:(4分) (3)为了预防和减轻风暴潮造成的严重损失,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2分)58.(12分)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两地中,地质灾害严重的是_,试分析其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2)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直接导致甲地区沿海国家的_业受挫;该地区易发生_灾害。13人教版自然灾害与防治期末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BCBBC 6-10 CDDAB 11-15 BDCBB 16-20 CBCCB 21-25 CBACD 26-30 ACDCD 31-35 AABDD 36-40 ADDBB 41-45 ADDCC 46-50 BBDBB二、综合题51(1)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沿海(2)季风区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分配不均匀(3)北方春旱;南方伏旱 (4)工农业发达,人口集中52(1)干旱 (2)东北、西南、华南(3)每年36月份(春季)伏天78月 (4)群发季节地域53(1)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过境时气温骤降风力加大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2)北极地区 (3)B (4)ABDE54(1)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2)川、滇、黔交界处位于世界上主要地震带上,是现代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区,也是地震频发的地区,山体中断裂发育,造成岩石破碎,地表有大量松散的堆积物,一有暴雨,就促使了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