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块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砌块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砌块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砌块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砌块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砌块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NTJCZ-TG08)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普通(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力学性能试验。2.执行标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GB/T41111997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119691197519973.抗压强度试验3.1仪器设备1)材料试验机:示值误差应不大于2%,其量程选择应能使试件的预期破坏荷载落在满量程的20%80%。2)钢板:厚度不小于10mm,平面尺寸应大于440mm240mm。钢板的一面需平整,精度要求在长度方向内的平面度不大于0.1mm。3)玻璃平板:厚度不小于6mm,平面尺寸与钢板的要求同。4)水平尺。3.2试件1)试件数量为五个砌块。2)处理试件的坐浆面和铺浆面,使之成为互相平行的平面。将钢板置于稳固的底座上,平整面向上,用水平尺调至水平。在钢板上先薄薄地一层机油,或铺一层湿纸,然后铺一层以1份重量的3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2份细纱,加入适量的水调成的砂浆。将试件的坐浆面湿润后平稳地压入砂浆层内,使砂浆层尽可能均匀,厚度为3mm5mm。将多余的砂浆沿试件棱边刮掉,静置24h以后,再按上述方法处理试件的铺浆面。为使两面能彼此平行,在处理铺浆面时,应将水平尺置于现已向上的坐浆面上调至水平。在温度10以上不通风的室内养护3d后做抗压强度试验。3)为缩短时间,也可在坐浆面砂浆层处理后,不经静置立即在向上的铺浆面上铺一层砂浆,压上事先涂油的玻璃平板,边压边观察砂浆层,将气泡全部排除,并用水平尺调至水平,直至砂浆层平而均匀,厚度达3mm5mm。3.3试验步骤1)测量每个试件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求出各个方向的平均值,精确至1mm。2)将试件置于试验机承压板上,使试件的轴线与试验机压板的压力中心重合,以10KN/s30KN/s的速度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3.4结果计算与评定1)每个试件的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MPa。R式中: R试件的抗压强度,MPa;P荷载破坏,N;L受压面的长度,mm;B受压面的宽度,mm。2)试验结果以五个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和单块最小值表示,精确至0.1MPa。4.抗折强度试验4.1仪器设备1)材料试验机的技术要求同3.1中的1);2)钢棒:直径35mm40mm长度210mm,数量为三根;3)抗折支座:由安放在底板上的两根钢棒组成,其中至少有一根是可以自由滚动的(见图4.1-1)。4.2试件1)试件数量五个砌块。2)测量每个试件的高度和宽度,分别求出各个方向的平均值。3)试件表面处理按3.2中2)、3)的规定进行。表面处理后应将试件孔洞处的砂浆层打掉。4.3试验步骤1)将抗折支座置于材料试验机承压板上,调整钢棒轴线间的距离,使其等于试件长度减一个坐浆面处的肋厚,再使抗折支座的中线与试验机压板的压力中心重合。2)将试件的坐浆面置于抗折支座上。3)在试件的上部二分之一长度处放置一根钢棒(见图4.1-1)。4)以250N/s的速度加荷至试件破坏。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4.4结果计算与评定1)每个试件的抗折强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MPa。Rz式中: Rz试件的抗折强度,MPa;P破坏荷载,N;L抗折支座上两钢棒轴心间距,mm;B试件宽度,mm;H试件高度,mm。2)试验结果以五个试件抗折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和单块最小值表示,精确至0.1MPa。5.块体密度和空心率试验5.1仪器设备1)磅秤:最大称量50Kg,感量0.05Kg;2)水池或水箱;3)水桶:大小应能悬挂一个主规格的砌块;4)吊架:见图5.1-1;5)电热鼓风干燥箱;5.2试件数量试件数量为三个砌块。5.3试验步骤1)测量试件的长度、宽度、高度,分别求出各个方向的平均值,计算每个试件的体积V,精确至0.001m3;2)将十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在1055温度下至少干燥24h,然后每间隔2h称量一次,直至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后一次称量的0.2%为止;3)将试件在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冷却至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0后取出,立即称其绝干质量m,精确至0.05Kg;4)将试件浸入室温1525的水中,水面应高出试件20mm以上,24h后将其分别移到水桶中,称出试件的悬浸质量m1,精确至0.05Kg;5)称取悬浸质量的方法如下:将磅秤置于平稳的支座上,在支座的下方与磅秤中线重合处放置水桶。在磅秤底盘上放置吊架,用铁丝把试件悬挂在吊架上,此时试件应离开水桶的底面且全部浸泡在水中。将磅秤读数减去吊架和铁丝的质量,即为悬浸质量;6)将试件从水中取出,放在铁丝网架上滴水1min,再用拧干的湿布拭去内、外表面的水,立即称其面干潮湿状态的质量m2,精确至0.05Kg;5.4结果计算与评定1)每个试件的快体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式中: 试件的块体密度,Kg/m3;m试件的绝干质量,Kg;V试件的体积,m3。块体密度以三个试件块体密度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0Kg/m3。2)每个试件的空心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Kr 100式中: Kr试件的空心率,%;m1试件的悬浸质量,Kg;m2试件面干潮湿状态的质量,Kg;V试件的体积,m3;d水的密度,10000Kg/m3。砌块的空心率以三个试件空心率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6.含水率、吸水率和相对含水率试验6.1设备1)电热鼓风干燥箱2)磅秤:最大称量50Kg,感量0.05Kg;3)水池或水箱。6.2试件数量试件数量为三个砌块。试件如需运至远离取样处试验,则在取样后应立即用塑料袋包装密封。6.3试验步骤1)试件取样后立即称取其质量m0。如试件用塑料袋密封运输,则在拆袋前先将试件连同包装袋一起称量,然后减去包装袋的质量(袋内如有试件中析出的水珠,应将水珠拭干),即得试件在取样时的质量,精确至0.05Kg;2)按5.3中2)、3)的方法将试件烘干至恒重,称取其绝干质量m;3)将试件浸入室温1525的水中,水面应高出试件20mm以上,24h后取出,按5.3中6)的规定称量试件面干潮湿状态的质量m2,精确至0.05Kg。6.4结果计算与评定1)每个试件的含水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W1100式中: W1试件的含水率,%;m0试件在取样时的质量,Kg;m试件的绝干质量,Kg。砌块的含水率以三个试件含水率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2)每个试件的吸水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W2100式中: W2试件的吸水率,%;m0试件面干潮湿状态的质量,Kg;m试件的绝干质量,Kg。砌块的吸水率以三个试件吸水率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3)砌块的相对含水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W100式中: W砌块的相对含水率,%;W1砌块出厂时的含水率,%;W2砌块的吸水率,%。7.试验方法总则7.1试件制备1)试件的制备,采用机锯或刀锯,锯时不得将试件弄湿。2)体积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抗拉强度试件,沿制品膨胀方向中心部分上、中、下顺序锯取一组,“上”块上表面距离制品顶面30mm,“中”块在制品正中处,“下”块下表面距离制品底面30mm。制品的高度不同,试件间隔略有不同,以高度600mm的制品为例,试件锯取部位如图7.1-1所示。3)抗折强度试件在制品中心部分平行于制品膨胀方向锯取,其锯取部位如图7.1-2所示。7.2标志试件必须逐块加以编号,并标明锯取部位和膨胀方向。7.3试件外行1)立方体试件外形必须是正立方体。2)棱柱体试件外形必须是矩形六面体。7.4试件尺寸允许偏差干燥收缩试件尺寸允许偏差为,其他性能试件允许偏差为2mm。7.5外观要求1)试件表面必须平整,不得有裂缝或明显缺陷。2)试件承压面的不平度应为每100mm不超过0.1mm,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1o。7.6试件烘干条件1)试件根据试验要求,可分阶段升温烘至恒重,在烘干过程中,要防止出现裂缝。2)恒质,指在烘干过程中间隔4h,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试件质量的0.5%。7.7结果评定1)体积密度、吸水率、含水率的试验结果,按3块试件试验值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定,体积密度精确至1Kg/m3,吸水率和含水率精确至0.1%。2)强度的试验结果,按3块试件试验值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定,精确至0.1MPa。8.体积密度、含水率和吸水率试验8.1仪器设备1)电热鼓风干燥箱:最高温度200;2)托盘天平或磅秤:称量2000g,感量1g;3)钢板直尺:规格为300mm,分度值为0.5mm。4)恒温水槽:水温1525。8.2试件1)试件制备按7.1进行。2)试件尺寸和数量100100100mm立方体试件二组6块。8.3干体积密度和含水率试验步骤1)取试件一组3块,逐块量取长、宽、高三个方向的轴线尺寸,精确至1mm,计算试件的体积;并称取试件质量M,精确至1g;2)将试件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在605下保持24h,然后在805下保持24h,再在1055下烘至恒质(M0)。8.4吸水率试验步骤1)取另一组3块试件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在605下保持24h,然后在805下保持24h,再在1055下烘至恒质(M0)。2)试件冷却至室温后,放入水温为205的恒温水槽内,然后加水至试件高度的1/3,保持24h,再加水至试件高度的2/3,经24h后,加水高出试件30mm以上,保持24h。3)将试件从水中取出,用湿布抹去表面水分,立即称取每块质量(Mg),精确至1g。8.5结果计算与评定1)干体积密度按下式计算r0106式中: r0干体积密度,Kg/m3;M0试件烘干后质量,g;V试件体积,mm3。2)含水率按下式计算:Ws100式中: Ws含水率,%;M0试件烘干后质量,g;M试件烘干前的质量,g。3)吸水率按下式计算(以质量百分率表示):WR100式中: WR吸水率,%;M0试件烘干后质量,g;Mg试件吸水后质量,g。4)体积密度的计算精确至1Kg/m3;含水率和吸水率的计算精确至0.1%。9.力学性能试验9.1仪器设备1)材料试验机:精度(示值的相对误差)不应低于2%,其量程的选择应能使试件的预期最大破坏荷载处在全量程的2080%范围内;2)托盘天平或磅秤:称量2000g,感量1g;3)电热鼓风干燥箱:最高温度200;4)钢板直尺:规格为300mm,分度值为0.5mm。5)劈裂抗拉钢垫条的直径为75mm,如图9.1-1所示。钢垫条与试件之间应垫以木质三合板垫层,垫层宽度应为1520mm,厚34mm,长度不应短于试件边长,垫层不得重复使用。9.2试件1)试件制备按7.1规定进行,受力面必须锉平或磨平。2)试件尺寸和数量抗压强度:100100100mm立方体试件一组3块;劈裂抗拉强度:100100100mm立方体试件一组3块;抗折强度:100100400mm棱柱体试件一组3块;3)试件含水状态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件在质量含水率为2545%下进行试验。抗折强度试件在质量含水率为812%下进行试验。如果质量含水率超过上述规定范围,则在605下烘至所要求的含水率。其他情况下,可将试件浸水6h,从水中取出,用干布抹去表面水分,在605下烘至所要求的含水率。9.3抗压强度试验步骤1)检查试件外观。2)测量试件的尺寸,精确至1mm,并计算试件的受压面积(A1)。3)将试件放在材料试验机的下压板的中心位置,试件的受压方向应垂直于制品的膨胀方向。4)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5)以2.00.5KN/s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p1)。6)将试验后的试件全部或部分立即称质量,然后在1055下烘至恒质,计算其含水率。9.4劈裂抗拉强度(劈裂法)试验步骤1)检查试件外观。2)在试件中部划线定出劈裂面的位置,劈裂面垂直于制品膨胀方向,测量尺寸,精确至1mm,计算劈裂面面积(A2)。3)将试件放在试验机下压板的中心位置,在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以劈裂抗拉钢垫条及垫层各一条。钢垫条与试件中心线重合,如图9.4-1所示。4)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5)以2.00.5KN/s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p2)。6)将试验后的试件全部或部分立即称质量,然后在1055下烘至恒质,计算其含水率。9.5抗折强度试验步骤1)检查试件外观。2)将试件中部测量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1mm。3)将试件放在抗弯支座辊轮上,支点间距为300mm,开动试验机,当加压辊轮与试件接近时,调整加压辊轮及支座辊轮,使接触均衡,其所有间距的尺寸偏差不应大于1mm。加荷方式如图9.5-1所示。4)试验机与试件接触的两个支座辊轮和两个加压辊轮应具有直径为30mm的弧形顶面,并应至少比试件的宽度长10mm。其中3个(一个支座辊轮及两个加压辊轮)尽量做到能滚动并前后倾斜。5)以2.00.5KN/s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p)及破坏位置。6)将试验后的短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