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doc_第1页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doc_第2页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doc_第3页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doc_第4页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摘 要:奥斯卡王尔德作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唯美主义流派的代表,其作品具有诗化的语言,华丽的风格,哀伤的语调,忧郁的意蕴。本文从其代表作道连格雷的画像来分析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倾向,并探讨其作品“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并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关键词:道连葛雷的画像;王尔德;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一、王尔德生活时代和创作背景概述十九世纪的欧洲,各种文学思潮迭起,流派纷呈。而唯美主义以其鲜明强烈的艺术个性、一反常规的美学主张和特立独行的生活姿态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唯美主义把美作为最高理想,崇尚“为艺术而艺术”。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是出生于爱尔兰的英国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写作涉及到戏剧、诗歌、小说、童话、散文、论说文等,几乎每一种体裁都给世人留下了佳作,堪称唯美的经典,体现了其对于纯粹美的执着追求和把握艺术美的非凡能力。本文尝试探讨王尔德的唯美理论和实践及其影响。王尔德是英国传统文学向现代派文学过渡时期的转折性人物,作为唯美主义艺术的主将,他的唯美思想和创作已初露现代意识的端倪。二、王尔德作品的影响1美学思想论,王尔德把恶与撒谎引入美和艺术表现的范围。王尔德提出“艺术的宗旨是展示艺术本身”,“艺术应远离现实和超越现实”,这些观点在许多现代派作品中得到了实证。现代派作家吸收了其反自然、反说教的主张,强调对艺术美的追求。2创作主题上,王尔德的作品强调艺术真实的主观性,这对现代派文学亦产生重大影响。意识流小说家认为,真实性存在于个人的感觉、印象以及意识活动过程之中。超现实主义热衷于表现潜意识、梦幻和疯狂的主题。表现主义则强调文艺创作对心灵世界的表现。3创作形式上,王尔德的形式至上论思想在现代派中影响深远。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派也把美和形式看成可以互换的术语,通过对艺术形式的变异来表现内在心灵的扭曲,使形式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三、道连葛雷的画像折射出王尔德的唯美观点道连葛雷的画像的自序包含着王尔德对美根本看法的议论,他认为“艺术除了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自己的路线发展。”在道连葛雷先生的画像中,道林格雷是一个俊美的贵族青年,在看到画家贝泽尔霍尔渥德为他画的肖像后,他被画中自己的俊美深深吸引,他许下了一个荒唐的诺言:“要是永远年青的是我,而变老的是画像多好!为了这个目的为了这个目的我什么都愿意给!是的,我愿意献出世上的一切。我愿意拿我的灵魂交换”。不料一语言中,画像不但承载了他相貌的丑陋,同时还记录下他道德堕落的痕迹。在文本的结尾,艺术与现实的最后冲突出现了,道林对自己的灵魂进行反思,终于认识到“他的美貌不过是一张面具,青春则成了笑柄。青春究竟是什么呢?是一段幼稚不成熟的时期,充满了浅薄的见解和不健康的思想。他何苦老是穿着这身号衣?青春把他惯坏了”。所以,外貌依然青春俊美的道连,在对画像的极度厌恶与恐惧中,用一把匕首刺向画像,但倒地中刀的却是他自己,“他一脸的憔悴、面目可憎,皮肤皱缩”。而“墙上挂着他们主人的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像。同他们最后一次见到时一样。奇迹似的显得那么年轻,那么英俊”。四、王尔德的作品的唯美思想唯美主义是极其崇拜形式和外观的美的,其艺术品关心的是形式之美而非内容。视文学为艺术之首的王尔德当然极其重视他作品的形式之完美。他的文学创作呈现给读者的唯美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王尔德认为艺术就是撒谎,就是讲述美而不真的故事。无论是题材、人物,或是场景,都力图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唤起读者对于理想美的向往。1是“以感性为美”。王尔德认为艺术是面反映“照镜者,而不是生活”的镜子。强调艺术的自主性。王尔德对美有着天生的敏感性和非凡的领悟力,真正具有一双能发现美的慧眼。他曾经说过,人都是戴着一张张的面具,随时可以变换,只要具有美感,真实与否没有任何关系。把人生看作舞台的他总是极其信赖外观的美。2是“以趣味为美”。王尔德在序言中表述只有“在美的作品中发现美的含义的人是有教养的。这种人有希望。”他的语言是其最精彩的成就,美的生活方式也是王尔德所追求的。在道连格雷的画像中,道连和亨利勋爵所信奉的“新享乐主义”,其实就是典型的唯美主义生活方式。出于对庸俗现实的排斥,更出于对生命易逝的认识,要把生活变成艺术,把自己也变成一件艺术品,在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都讲究美感。3是“以想象为美”。如果说“以感性为美”是着眼于艺术家赋予作品的形态而言,那么,“以想象为美”则是着眼于艺术家运思创造的过程而言。在道连葛雷先生的画像中他说:“一切艺术都是一种行为方式,它试图在某些想象的平面上实现自我人格”。王尔德对各种外观美的精细刻画、对精神美的热情讴歌、对感官享受之美的细腻描写。他的唯美主义对感官美的明显的偏爱,对感官享受毫不掩饰的追求,“通过感官治疗灵魂的创痛,通过灵魂解除感官的饥渴,那是人生的一大秘密”。4是“以形式创新为美”。王尔德认为形式都是万物的开端。形式就是一切。在他看来,内容只是材料,“艺术家总是从风格之美和描述之美的角度不定期看待艺术品”,故形式创新势所难免。王尔德在其作品中都尽力实践他“唯美”的信念语言的音乐性和它所引起的视觉效果上美的品质唤醒,使之进入人们的意识里。王尔德对语言美的追求向来是不遗余力的。他重视语言的韵律之美、意象和象征之美等。由于画像是艺术和美的象征,在文本的最后,王尔德揭示了作品的唯美主义主题:艺术战胜了生活,艺术和美,是永恒至上的。虽然生活中的道连是美丽的,画像中的他却在慢慢变丑变老。可见画像正是他灵魂堕落的写照。他的外表虽然很美,但他的思想却很丑陋,邪恶,而承担着这一切的画像正是他丑恶的内心的外化。他对艺术本身的损害和扭曲又表明,艺术越是反映现实生活,它就越远离美,而与此同时,艺术也在无情地反映现实。可见画像被赋予了一种超然的完美人格,并对道连镜像式地进行反映。作品似乎表现出了现实主义特点,而现实主义正是王尔德所排斥与贬低的。所以,画像恢复了本来的状态,即美战胜了丑,从而表达了他的唯美主义观点。这恰恰体现了王尔德关于艺术与生活的观点,即“生活模仿了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结束语王尔德是生活和创作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他是英国最著名的唯美主义代表作家。他博取名家之说,融会贯通前人思考的成果,逐步形成并确立其独特的唯美主义思想。王尔德只活了46岁,在他的短暂的一生中,创作时间仅有十五、六年,但他创作的作品至今不曾湮灭,人们对他的研究兴趣也持续不衰。他的“以什么为美”的主要思想及其文学作品对现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参考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