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_生产者行为理论知识_第1页
生产管理知识_生产者行为理论知识_第2页
生产管理知识_生产者行为理论知识_第3页
生产管理知识_生产者行为理论知识_第4页
生产管理知识_生产者行为理论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生产论 生产者的动机 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者行为涉及两个方面 1 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量的关系2 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概述 2短期生产函数 3长期生产函数 4规模报酬 1概述 厂商的内涵 目标生产函数三种类型 固定替代比例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概述 厂商1 厂商 生产者 企业2 三种组织形式 个人企业 只有一个所有者合伙制企业 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无限责任的所有者公司制企业 由一个或多个有限责任股东 1概述 3 企业本质 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 部分交易成本内部化 以节约交易成本 4 企业目标 利润最大化 交易成本 围绕着交易所产生的成本 签订契约 监督和执行契约的成本 签约时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 这些偶然因素太多而无法写进契约 补充知识 交易成本解释 早在1937年 R H 科斯就用决定市场价格的成本 交易成本 解释了厂商 组织 的出现 当测定各个工人各自的贡献和议定一个产品的各部件价格的困难 使交易成本很大时 工人就会选择在一个工厂 厂商 里工作 他通过合同支出了他的劳动使用权 自愿服从看得见的手的管理 而不是自己通过市场的看不见的手向消费者出卖他的服务或产品 因此可以说 厂商取代了市场 TransactionCosts约翰 伊特韦尔等编 1992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案例 关于企业目标的经验研究 美国一项对500家大型企业高级经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企业有多重目标 各项目标出现比例为 利润 96 9 增长 86 2 成本效率 81 5 长期生存 74 5 短期生存 55 4 管理乐趣 53 8 微观经济学中将企业的目标设定为利润最大化 1概述 生产函数1 含义 在一定时期内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 产品 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2 数学表达 产量 显示厂商的技术水平 生产要素 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也可以将生产理解为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 Helen的糕点厂 1概述 三种类型1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 每一产量水平上 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 K L O Q1 Q2 Q3 1 2 3 2 4 6 1概述 2 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每一产量水平上 任何一对要素投入的比例固定 注意u和v的经济含义 1概述 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例题1个工人操作2台机器可以生产100个零件2个工人操作4台机器可以生产200个零件3个工人操作4台机器可以生产 个零件3个工人操作7台机器可以生产 个零件 K L O 100 200 300 6 2 4 1 2 3 a b c g f R K L O Q1 Q2 Q3 K1 K2 K3 L1 L2 L3 a b c g f R 1概述 3 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规模报酬递增 1规模报酬不变 1规模报酬递减 C D生产函数 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1982年根据历史统计资料提出的 2短期生产函数 引入几个术语分析工具 TP AP与MP一个原理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生产阶段的划分 2短期生产函数 引入几个术语1 短期与长期 以是否变动全部生产要素为界2 不变投入与可变投入 以长短期划分3 短期 不变投入 如厂房 机器设备可变投入 如劳动 原材料长期 全部为可变投入 2短期生产函数 分析工具 TP AP与MP1 短期生产函数2 总产量TP 平均产量AP 边际产量MP 或 案例 关羽寻找最佳产量的班组实验 在一个固定的生产线上 一个班组的人数最少需要20人 每个工作日可以生产1000台 平均每人每天生产50台 而原来的一个班组都是30多人 每班可以生产1300台 平均每人每天生产不足44台 为了加强管理 必须亲自试验 关羽就在每个班组20人的基础上每次增加1人开始试验 计算每个班组的边际产量 总产量和平均产量 2短期生产函数 2短期生产函数 3 TP曲线 AP曲线与MP曲线 APL TPL MPL L L Q Q B C D D1 C1 B1 拐点 TP与MP斜率边际拐点顶点顶点零点 TP与AP射线平均 MP与APMP APAP递增MP APAP最大MP APAP递减 MPmax APmax TPmax B2 C2 D2 A A1 补充知识 关于边际量与平均量的关系 1 88 1 89 1 90 1 91 1 92 平均身高 1 90 加入一人 1 80 平均身高为1 88加入一人 2 00 平均身高为1 92 边际量大于平均量时 就会把平均量拉上边际量小于平均量时 就会把平均量拉下 2短期生产函数 小结 关于总产量 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1 TPL与MPL 边际产量为正值 总产量递增 边际产量为负值 总产量递减 边际产量为零值 总产量最大 注意 拐点 2 TPL与APL 总产量上任一点与原点连接的线段的斜率值为平均产量值 注意 C点 3 MPL与APL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平均产量递增 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 平均产量递减 相等时 平均产量最大 小结 总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关系的几何表示方法 平均产量APL是从原点出发与总产量曲线TPL相连的连线斜率值 边际产量MPL是总产量曲线TPL上切线斜率值 A B Q L 2短期生产函数 原理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 基本内容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 数量 不变的生产要素的过程中 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 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 但当它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 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2短期生产函数 2 基本前提 1 技术水平不变 2 其他要素固定不变 只有一种要素可变 3 可变要素超过一定量后才会出现递减规律 4 每单位的可变要素都是同质的 即最佳技术系数 2短期生产函数 3 原因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不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间都存在着一种最佳组合比例 开始时 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组合比例所需数量 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 越来越接近最佳组合比例 边际产量是呈递增的趋势 当达到最佳组合比例后 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 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是呈递减趋势 案例说明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某电工机械厂厂长王钧以转盘作为主要的生产 转盘是该厂大型连续卷管机400多种零件中的关键件之一 厂里最初只有4台机床加工转盘 开始时 厂里只有4名工人加工 一人一台机床 由于每个人既要操作机床 又要做些必要的辅助工作 如卡零件 借用工具 相互传递 打扫卫生等 使机床的生产效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结果日总产量为32件 人均产量只有8件 当增加一个人后 就可以有一个人做辅助工作 其他4个人能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机床上 日总产量增加到41件 人均产量为8 2件 边际产量为9件 再增加一个人后 就能将绝大部分辅助工作担当起来 有4人盯住机床上 充分发挥了设备的效率 日总产量又增加到54件 人均产量为9件 边际产量为13件 这就是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 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当增加到7个人时 由于新投入的第三个人只能担负一部分辅助工作 有一部分时间没活干 因此总产量虽然增加到63件 平均产量保持不变 边际产量反而下降 此后 随着投入的劳动力进一步增加 不但剩余时间越来越多 而且互相干扰 废品率也相应上升 结果平均产量不断下降 边际产量下降更快 直到总劳动力为10人时 总产量达到最大75件 平均产量从递增到递减 边际产量从最大到0 人多未必好干事 在短期生产中 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 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出现递减的特征 2短期生产函数 生产阶段的划分理性的生产者应该选择哪个阶段进行生产呢 Q L TPL APL MPL D C B 第 阶段 收益递增区域 可变要素投入过少第 阶段 合理生产区域第 阶段 负收益区域 可变要素投入过多 第 阶段 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 1 从技术角度看 若追求可变投入的最大利用效率 应达到平均产量最高 若追求不变投入的最大利用效率 则应达到总产量最高 2 至于哪一点在经济上最划算 则要借助于成本收益分析 练习 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A 只要总产量减少 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 总产量也一定是减少C 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A MP曲线 TP曲线 AP曲线均呈先增后递减的趋势B MP为负值时 TP会下降C MP为0时 TP最大D AP曲线与MP曲线交于AP曲线的最大值点上E AP曲线与MP曲线交于MP曲线的最大值点上 3长期生产函数 分析工具1 等产量曲线一个原理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分析工具2 等成本线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等斜线与扩展线 3长期生产函数 分析工具1 等产量曲线1 含义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生产同一产量水平所需要的L和K的全部组合 2 数学表达 即长期生产函数 3长期生产函数 3 等产量曲线的绘制 Q1 55 Q2 75 Q3 90 L K O 某食物的生产表 思考 与无差异曲线比较 3长期生产函数 4 等产量曲线的基本特征 1 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上各点的要素组合不同 但产量相等 代表同一产量水平 2 等产量曲线与坐标原点的距离大小表示产量水平的高低 3 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4 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3长期生产函数 5 过原点的射线和等产量线 K L O R Q1 55 Q2 75 Q3 90 OR射线 要素投入即L K的数量变化 要素投入的比例不变 产量变化 等产量线 要素投入即L K的数量变化 要素投入的比例变化 产量不变 3长期生产函数 原理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1 什么是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在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量需要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3长期生产函数 2 MRTS的数学表达 或 边际技术替代率 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 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必须等于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减少量 3长期生产函数 3 MRTS递减规律 1 基本内容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 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 每1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2 原因 边际报酬递减 随着劳动对资本的不断替代 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逐渐下降的 而资本的边际产量是逐渐上升的 c K f d b a e L O K L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Q0 3长期生产函数 3 几何意义MRTS递减 斜率绝对值递减 凸向原点 3长期生产函数 4 MRTS与等产量曲线的形状 1 完全替代 2 完全不替代 3 替代不完全 3长期生产函数 分析工具2 等成本线1 什么是等成本线 即厂商的预算线 表示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的要素价格条件下 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要素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2 成本方程 或 1 2 3 5 2 3 5 L K 0 A B F D 成本C 10000元w 2000元r 2000元 E 4 1 4 C 3长期生产函数 3 等成本线的绘制 K L O w 劳动的价格 即工资r 资本的价格 即利息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种要素 L和K 的相对价格比 A B F 3长期生产函数 4 等成本线的移动 1 C变动 等成本线平移 2 w提高 顺时针转动 w降低 逆时针转动 3 r提高 逆时针转动 r降低 顺时针转动 4 w和r同比变动 等成本线平移 5 C w和r同比变动 等成本线不变 3长期生产函数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厂商面临的两个选择 成本既定产量最大产量既定成本最小要素最优投入组合点就是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切点 3长期生产函数 1 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K L O E C D 2 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E D C K O L Q1 Q2 Q3 Q0 F G Q0 F G 3长期生产函数 1 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K L O E C D Q1 Q2 C点的MRTSLK 4 D点的MRTSLK 1 4 3长期生产函数 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厂商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 厂商可以通过对两种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 使得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都相等 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等边际原则 3长期生产函数 2 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E b a K O L Q0 a点的MRTSLK 3 b点的MRTSLK 2 4 3长期生产函数 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 从而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为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厂商应该通过对两种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 使得花费在每一种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所带来的边际产量都相等 等边际原则 总结 生产者均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成本限制条件 最佳组合的实现条件 3长期生产函数 3长期生产函数 3 证明 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满足利润最大化 3长期生产函数 最优要素组合点的变化 扩展线 扩大规模的最优路径1 等斜线 线上每个点的MRTS相等 2 扩展线 即 生产扩张线 生产膨胀线 线上每个点都是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3 区别 等斜线与扩展线扩展线一定是等斜线 等斜线不一定是扩展线 成本变化或产量变化 等斜线 等斜线 一组等产量曲线上 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L K 生产扩展线Expansionpath 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 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合点 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 就得出生产扩展线 扩展线 在生产要素价格 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 企业改变产量或者改变成本所引起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移动的轨迹 L K 3长期生产函数 例题 关于扩展线的求解已知生产函数为 求 厂商的扩展线函数 分析提示 案例 化肥投入组合 最优投入组合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改进决策 粮食生产中 氮肥和磷肥的最佳组合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对农业管理者是个重要的问题 美国一位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厄尔 黑迪帮助依阿华州的玉米生产者确定最优的的肥料投入组合 通过实验他发现氮肥 N 和磷肥 P 的每英亩的施用量与玉米每英亩产量间的关系为 这一方程就是生产函数 假设氮肥和磷肥每磅的价格为18和12美分 且管理者打算每英亩花30美元购买肥料 等成本线为 18N 12P 3000 肥料的最佳施用量为氮肥每英亩91磅 磷肥每英亩113磅 由图 氮肥数量 磅 91 113 120 104 80 磷肥数量 磅 O 案例 化肥投入组合 4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1 分析生产规模变动与产量变化的关系 2 生产规模变动 意味着生产要素的增加或减少3 规模报酬 在其他条件不变 技术水平 要素价格不变 的情况下 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动时 所引起的产量变动 规模报酬与边际报酬的区别 在其它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变的前提下 某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 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同时发生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 边际报酬 规模报酬 短期分析 长期分析 4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的三个阶段1 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经济 图形特征 等产量曲线距离越来越近 K L O 5 10 R 2 4 100 200 300 A C B 8 3 2 4规模报酬 2 规模报酬不变 图形特征 等产量曲线相互之间的距离相等 K L R O 2 4 6 5 10 15 100 200 300 A B C 4规模报酬 3 规模报酬递减 规模不经济 图形特征 等产量曲线距离越来越远 5 K C R B 100 200 300 4 8 2 O A L 12 4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三个阶段的图形说明 Q TP O L K a c b a 规模报酬递增b 规模报酬不变c 规模报酬递减 G H G1 H1 H2 G2 4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的数学定义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 小结 消费者行为理论与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对比 本章重点 短期生产函数 TP AP MP三条产量曲线的关系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生产的三个阶段长期生产函数 等产量线 等成本线 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MRTS递减规律知识点 C D生产函数 MRTS 扩展线 等斜线 规模报酬 巩固练习 1 当劳动的总产量下降时 AAPL为负数BAPL为零CMPL为零DMPL为负数2 当M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