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的应用比较.doc_第1页
平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的应用比较.doc_第2页
平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的应用比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影像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平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的应用比较【摘要】 目的:为进一步认识X线平片及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来比较分析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实习中10例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摄取X线平片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薄层重建 结果 CT检出肋骨骨折28处,X线平片21处,平片检出率75%,CT对每处肋骨骨折均做出了精确定位.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能够对肋骨骨折做出明确诊断,且在骨折定位方面具有可行性,对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隐匿性肋骨骨折CT检查是最有效的补充手段。【关键词】 肋骨骨折; 螺旋CT; 三维重建; 平片; 比较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月胸部外伤患者中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065岁。外伤后110天做检查8例,10天以上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平片及16层螺旋CT检查。1.2 方法 常规摄取胸部正、侧位X线平片。仪器为飞利浦公司的Digital Dianost system(悬吊球管胸片板VR/S单板)系统。肋骨CT扫描使用GE Lightspeed 16螺旋CT机。扫描范围为全部肋骨,选16排探测器,电压120 V,电流250400 mA,层厚7.5 mm,螺距1.375,床速27.5 mm/圈,扫描时间0.8 s/r,屏气710 s即可完成全部扫描。 原始数据进行两次重建,标准算法,首次层厚7.5 mm,层距7.5 mm,第二次重建层厚1.25 mm,层距1.25 mm。所有数据传送到ADW 4.2工作站进行处理,重建方法有多平面重建法(multi-planer reconstruction,MPR)、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三维重建成像(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等,进行多角度显示肋骨的二维、三维图像。2 结果10例患者CT三维重建后共检出28处肋骨骨折, X线平片共检出骨折21处,检出率75%(21/28)。2例X线报告未见明显骨折征象,CT证实骨折5处;1例X线报告肋骨骨折考虑,CT检查未见骨折征象。28处骨折中,前肋骨折16处,后肋骨折8处, 肋腋弓处骨折4处。图1为同一患者CT三维重建划出的 VR图像显示骨折的肋骨和平片未见明显骨折 3 讨论3.1 肋骨的解剖与损伤机制 12对肋骨与胸骨及12个胸椎共同构成了胸廓。肋骨呈后高前低倾斜位,连接胸骨和胸椎之间。由于第2到第7后肋区被肩胛骨体部覆盖,骨折断端错位较轻。前肋借软骨连接于胸骨,软骨具有弹性,外力作用于胸廓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不完全性骨折更多见于前肋及腋肋处,但前肋的完全性骨折往往断端错位较重。3.2 X线平片在肋骨骨折诊断方面的应用 常规肋骨X平片检查简单、方便而且较有效能够良好观察胸廓整体效果,能够发现大多数肋骨骨折。但是由于它的局限性往往骨折不能明显显示造成误诊或漏诊,骨折线不能显示的原因有:(1)由于肋骨呈圆拱状,投照时仅部分肋骨靠片,其余肋骨均不在同一平面上,故投影不清楚。(2)肺部重叠阴影、下部肋骨与心影和膈重叠。故临床可疑骨折时应采用不同的体位投照,尽可能使可疑骨折部位靠近照片吴恩慧,张景荣,曹来宾. 放射学 (下册)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1。尤其对于小的撕脱骨折诊断更难。这样的病例在复查时常发现肋骨骨折数目比初诊时要多。(3)上部肋骨第27肋由于肩胛骨的覆盖使骨折不易清晰显示,由于严重的胸部外伤可产生广泛的皮下气肿、气胸、纵隔气肿、肺出血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影像常可遮盖骨折线致使漏诊。 3.3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方面的应用 如今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折已成为临床上常用手段。多层螺旋CT具有连续容积数据采集、扫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重建速度快等特点,扫描层厚薄,密度分辨率高使得CT没有影像重叠的干扰,骨折易于显示。 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进行任意角度旋转,任意层厚重组,能够获取兴趣区的不同平面、不同角度的二维和三维重组图象吴茂铸,应琦,蔡卫东,等.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放射学实践,2006,21:12571259.,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CT不能按任意角度扫描的缺憾。基于CT横断面图像诊断肋骨骨折的准确度为无法达到100%,低档螺旋CT机对于肋骨的精确定位及肋骨骨折形态的直观显示有一定局限性,本组病例运用原始容积数据薄层(1.25mm)重建生成SSD图像,能够立体显示整个胸廓全貌,骨折程度及断端错位情况获得仿生学效果。在MIP模式下找到骨折处,将十字光标置于骨折位置,同时找出对应于SSD图像中十字光标处的肋骨序数,从而做出精确的骨折定位(前、后及肋腋处),为临床提供详细的诊断信息及治疗依据。同时为避免较多伪影影响诊断,技术员应在扫描时应注意提醒患者或其家属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异物,并且在扫描前应做呼吸训练。胸部外伤中肋骨骨折平片难以直观显示并有司法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