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育保健学实验实验一听诊一、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听诊器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听诊能初步判别正常心音及心脏杂音;学会测量安静时呼吸频率并初步判别正常呼吸音及呼吸杂音二、实验原理:心脏正常活动过程中,由于心肌收缩和瓣膜关闭等引起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称为心音。一般情况下可听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有些健康成年人和少儿可听到第三心音。正常的心脏以一定的频率有规律地进行搏动。正常心脏在射血速度加快等情况下(如运动、劳动等)可产生理性杂音。在心脏和大血管病变时,心脏收缩力改变,心脏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或心内血流速度变化等可产生异常的心音或病理性杂音。正常呼吸音在胸部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及肺泡呼吸音。支气管性呼吸音主要是由于呼气时声门裂隙较吸气时窄,使呼气时产生的声音较吸气时长且音调高。肺泡呼吸音主要在肺实质内形成,当空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壁由弛缓变为紧张状态,呼气时肺泡又由紧张变为弛缓,肺泡的这种弹性变化就产生了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的强弱与呼吸运动的深浅、肺组织的弹性、胸壁的厚薄、年龄的大小等因素有关。肺组织较多而肌肉较薄的部位(如前胸上部),肺泡呼吸音最强;肥胖者的呼吸音较弱;12-14岁儿童的肺泡呼吸音最为清晰,这是由于其胸壁薄而富有弹性所致。三、使用器材:听诊器、秒表四、组织:2人一组五、实验方法与步骤听诊的方法:被检测者采取坐位、仰卧位或侧卧位。听诊时将听诊器的接耳端塞入外耳道,听诊器弯曲管的凹面向前。然后将听诊器的接胸端置于听诊区域。心脏检测听诊区域:瓣膜区(心尖部即二尖瓣听诊区)。肺检测听诊区域:颈旁即喉结旁和胸骨柄区及肩胛骨第三、四胸椎水平处(气管分支处)可听到喉呼吸音或气管呼吸音。正常的肺泡呼吸音最强处在胸上部。听诊内容:心脏听诊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分辨有无杂音:安静时心率:次/分钟。被测者静坐或卧15分钟后再进行,一般测15秒或30秒的心脏搏动次数,再计算出1分钟的心率。肺部听诊正常呼吸音及肺泡呼吸音。听诊顺序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由前面向侧面,最后检查背部。呼吸频率的测量:次/分钟。被测者静坐10分钟,测量者将听诊器的接胸端置于颈旁,待呼吸频率稳定后开始计30秒的呼吸次数并计算出1分钟的呼吸频率。注意事项必须保持安静。室内要温暖。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检查器官发出的声音上。如听诊心脏时要暂时忽略肺的呼吸音,听诊肺部时则相反。测量时被测者必须保持平静。在测量呼吸频率时,被测者不作憋气及深呼吸。作业:反复听诊辨析呼吸音及心脏搏动的声音。实验二心脏功能检测一、实验目的:通过安静时和运动后即刻的血压、心率变化对心脏功能状况进行分析二、实验原理:正常心脏在射血速度加快等情况下(如运动、劳动等)可产生生理性杂音。在心脏和大血管病变时,心脏收缩力改变,心脏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或心内血流速度变化等可产生异常的心音或病理性杂音。三、使用器材:听诊器、秒表、录音带等。四、实验方法和步骤:测安静时心率和血压。受试者静坐15分钟后连续测3次10秒心率取稳定值,再测血压。30秒20次蹲起试验。受试者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做蹲起动作时足跟不能离地,全蹲时两上肢前平举,起立后两臂下垂,如此反复20秒在秒内完成。恢复期心率和血压。最后一个蹲起结束时,受试者迅速坐下,测恢复期第1、2、3分钟的心率和血压,每分钟前10秒测心率,后50秒测血压。五、实验评定指标计算:1.安静时心脏功能评定;布兰奇心功指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100(正常范围:110-160,平均值为140。超过200,则为不良表现或过度训练或为疾病表现)2.运动后心率上升的百分比=(运动后心率-安静时心率)/安静时心率100%机能良好:运动后心率上升不多,血压中度升高,3秒内均恢复到安静水平。机能较差:运动后心率比安静时上升达70%以上,血压上升不明显或明显上升,3分钟内心率、血压均未能恢复到安静水平。六、实验结论:注意事项做蹲起时动作要规范,速度要均匀。运动完成后应立即坐下或站立不动。作业:试采用其它负荷方式进行心脏功能的检测和评价。实验三肺功能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运动前、后肺活量和呼吸频率等的变化对肺功能状况进行分析二.实验原理:人体功能良好时,每隔15秒做一次深呼吸所呼出的气量基本相同,以此可以评定呼吸系统的基本功能。当人体功能良好时,给予机体适量运动负荷后,肺活量值逐渐增加,并在运动后5分钟内恢复到正常水平。三.使用器材:肺量计、消毒棉球、听诊器、秒表、节拍器等。四.方法与步骤安静时肺活量的测定:每人测3次,每次间歇1530秒,取最大值。我国男子约为35004000ml;女子约为25003000ml。按身高预测肺活量:(身高单位CM,体重单位KG)男子:40H+30W-4400女子:40H+10W-380030秒20次蹲起后肺活量测试:测恢复期前5分钟的肺活量,每分钟测一次,共测5次。3.屏息实验:深吸气、深呼气后能够耐受的最长时间。五、实验评定:安静时肺活量越大越好;负荷后5次肺活量逐渐增加或保持安静水平者为功能良好;运动后肺活量逐渐下降,第五分钟仍未能恢复者为功能不良。屏息时间:深吸气后:男子:3545秒;女子:2530秒。 深呼气后:男子:2030秒;女子:1525秒。 运动员: 深吸气后:60秒以上、深呼气后:40秒以上。注意事项负荷量大小及形式视具体情况而定。负荷结束后立即测肺活量。作业:试采用其它负荷方式进行肺功能的检测和评价。实验四 心肺复苏术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心肺复苏术,并能熟练进行单人操作。二、实验原理:在某些意外情况下,人体在发生心跳、呼吸中止后会造成血液循环的停止。脑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一般在血液循环停止后46分钟大脑即发生严重损害,甚至不能恢复,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心肺复苏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使呼吸血液循环得以恢复挽救生命。现场心肺复苏术主要为徒手操作,在许多场合下这是唯一实用的有效方法。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后,全身肌肉松驰,口腔内的舌肌和会厌也松驰后坠从而阻塞呼吸道。采取头后仰、抬举下颌,可使舌根部向上抬起,使呼吸道通畅,这样就可以用口向病人口内顺利吹气。心跳停止后,全身的血液循环也会随之停止,脑组织和许多重要脏器得不到氧气及血液的供应,很快就会出现坏死。因此必须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为地维持血液循环。三、使用器材:心肺复苏模拟人、纱布、酒精棉球、镊子等。四、操作方法及步骤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用仰头举颌法开放病人气道:抢救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额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颌角处,抬起下颌。人工呼吸:操作时用按于病人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孔;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紧贴病人的口(要将病人的口全部包住),快而深地向病人口内吹气,直到病人胸部上抬。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放松捏鼻子的手指,以便病人从鼻孔出气,轻轻抬起头部,眼视病人胸部,同时吸入新鲜空气,准备下一次人工呼吸。每次吹入的气量约为8001200毫升。胸外心脏按压:病人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平地上,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先进行两次人工呼吸,然后抢救者应快速找到按压的部位,将一手掌根重叠放在另一手背上,使手指不要接触胸壁。抢救者双臂应伸直,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的频率为6080次/分钟,对于成年病人按压深度为34厘米。单人进行心肺复苏术:遵循上述步骤先进行两次人工呼吸,然后进行15次胸外心脏按压,即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是2:15,如此反复进行,直到专业人员赶到。双人进行心肺复苏术:遵循上述步骤,一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另一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此法要求两人必须协调配合,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5:1或4:1。五、实验评价:根据掌握的情况如实进行自我评定。注意事项开放呼吸道注意手指勿压迫病人颈前部、颈下软组织,也勿使颈部过伸。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避免胃大量充气。胸外心脏按压时用力应垂直向下,肘关节要伸直,手掌根部离开胸骨定位点。作业:复习巩固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并达到熟练掌握。实验五 绷带包扎一、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绷带包扎的基本方法。二、实验原理:加压固定,限制伤肢活动,减轻瘀血和肿胀。三、使用器材:按摩床、绷带等。四、实验内容、方法及步骤:环形包扎:此法用于包扎额部、手腕和小腿下部等粗细均匀的部位,也用于其他绷带包扎的开始和结束。包扎时将绷带带头斜放于包扎处,用一手拇指压住,将卷带环绕包扎一圈后,再将斜放的带头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环绕包扎,后一圈覆盖前一圈,包扎3-4圈即可。螺旋形包扎:此法用于包扎上臂、大腿等肢体粗细分差不多的部位。包扎时以环形包扎开始,然后将卷带向上斜行缠绕,后一圈盖前一圈的12或23。反折螺旋形包扎:此法用于包扎前臂、大腿和小腿等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包扎时以环形包扎开始,然后用一拇指压住卷带上缘,将其上缘反折并压住前一圈的12或23,每圈的折线应互相平行。“8”字缠绕:适用于包扎关节部位。有两种方法:从关节中心开始,先做环形包扎,然后将卷带斜行缠绕,一圈绕关节的上方,一圈绕关节的下方,两圈在关节凹面交叉,反复进行逐渐远离关节。包扎时每圈压住前一圈的12或23,最后在关节的上方或下方以环形包扎结束。从关节下方开始,先做环形包扎,然后将卷带处下而上、自上而下来回做“8”字形缠绕并逐渐靠拢关节,最后以环形包扎结束。五、实验评价:根据掌握的情况如实进行自我评定。注意事项:包扎时应使伤员处于舒适的体位,包扎过程中尽可能不要改变伤员的位置。包扎时动作要熟练、柔和,松紧适中。绷带包扎要从远心端开始,包扎结束时可用胶布或打结固定,但结不能打在伤口上。包扎四肢时应使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作业:复习巩固绷带包扎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达到能够熟练操作。实验六固定和搬运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正确掌握和熟练操作损伤发生时以及骨折、关节脱位时的固定、搬运的基本方法。二、实验原理:限制伤肢活动,减轻伤员痛苦。三、使用器材:按摩床、绷带、三角巾、夹板等。四、实验内容、方法及步骤搬运的基本方法:单人抱持法:急救者一手抱住伤员的背部,另一手托住其大腿及 窝,将伤员抱起,伤员的一侧臂挂在急救者的肩上。此法适用于伤势轻、神志清醒但较软弱的伤员。托椅式抱持法:两名急救者相对而立,各以一手互握对方的前臂,另一手互搭在对方的肩上,伤员坐在急救者互握的手上,背部支持于急救者的另一臂上,伤员的两手分别搭于两名急救者的肩上。此法适用于神志清醒、足部损伤而行走困难的伤员。卧式三人搬运法:三名急救者同站于伤员的一侧,第一个人以外侧的肘关节支持伤员的头颈部,另一肘置于伤员的肩胛下部,第二人用双手自腰至臀托抱伤员,第三人托抱伤员的大腿下部及小腿上部。三人行走要协调一致。固定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发现骨折后立即就地进行固定,尽量避免移动断端而加重损伤。固定用的夹板长短、宽窄要适当,应能将骨折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夹板要用绷带或软布包缠后再用,夹板的两端、骨突部和空隙处要用棉花或软布垫好,以防局部压迫性损伤。绑傅夹板的宽带应先绑在近骨折处的上下端,然后分别绑上关节,结打在肢体的外侧。四肢骨折固定时要露出肢、趾端,以便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五、实验评价:根据掌握的情况如实进行自我评定。作业:复习巩固固定与搬运的基本技能并达到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实验七 运动按摩基本手法一、实验目的:能正确掌握按摩的基本手法,体会手法的功力,即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二、实验原理:按摩主要是凭借术者的双手(及身体的其他部位或器械)采用专门的手法,在中西医理论的指导下,作用于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通过机械、神经、体液的刺激和调节,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以达到调理人体功能,防治伤病为目的的一种物理疗法。三、实验内容和方法步骤:1、推法:四指并拢,拇指分开,沉肩坠肘,掌根用力,虎口稍抬起,沿着淋巴流动的方向向前推进。2、擦:腕关节要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以肩关节为支点,带动手掌作前后或左右直线往返擦动,不可歪斜。3、揉法:用手掌、掌根、大鱼际、小鱼际、拇指或四指指腹部分着力于皮肤上,做大面积的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4、揉捏: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手成锥形,将全掌及各指紧贴于皮肤上,作环形旋转的揉捏动作,边揉边捏作螺旋形地向心方向推进的手法为揉捏法。5、按压:在腰背部肌肉用双手并列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两边,力量由轻到重,重后再轻,借助于身体重心的力量,用掌根按压。6、叩打:包括切击、拍打、叩击等方法。7、抖动:分别学习肌肉抖动和肢体抖动。拿肌肉或肢体末端做左右的快速颤动。8、运拉:关节各方位的被动运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9、搓:两手掌相对,肢体放在中间,做相向的快速搓动。四、实验评价:根据掌握的情况如实进行自我评定。五、注意事项:1、操作时首先要考虑操作时的体位。2、注意操作时要做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3、力量要由轻到重,沿静脉和淋巴流动的方向进行。六、作业:复习巩固各种手法并达到能够熟练操作。实验八穴位按摩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取穴的方法,熟记常用穴位。二、实验原理:在人体的一定穴位或经络上,运用点、按、掐等手法,使穴位受到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递到达脏腑及相应的部位,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三、使用器材:穴位挂图、按摩床、人体经络模型,多媒体人体腧穴模型。四、实验内容、方法及步骤取穴方法:骨度量法(分寸折量法):将人体各部分为若干等份,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份为1寸。指量法:又称“指寸法”,是以患者的手指宽度为标准,进行取穴的方法。结合模型查找常用穴位。头部常用穴位位置及主治病症: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 头痛、失眠、昏迷、高血压印堂:两眉内端连线的中点 头痛、头晕、失眠、鼻病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1寸凹陷处 头痛、感冒、眼病风池:枕骨下两侧,平耳垂凹陷处 头痛、头晕、颈痛人中:鼻中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 昏迷、急性腰扭伤迎香:鼻翼外缘,鼻唇沟陷处 面瘫、鼻病攒竹:两眉内侧的眉端 头痛、近视等丝竹空:两眉外侧的眉端 眼疾、头痛颊车:下颌角前0.5寸牙痛、面疾四白:正视,眼眶下1寸,眶下孔处眼疾、口眼歪斜躯干部常用穴位位置及主治病症天突:胸骨上端正中凹陷处 咳嗽,气管炎,咽炎,呕吐等大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发热、感冒、颈痛、中暑天宗:肩胛岗下缘正中与肩胛下角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 肩背酸痛、落枕肾俞:第二、三腰椎棘突间旁开1.5寸 腰痛、肾炎大肠俞:第四、五腰椎棘突间旁开1.5寸 腰痛、肠炎中脘:前正中线脐上4寸 胃痛、腹胀,呕吐,便秘等肩贞:腋后皱褶上1寸 肩背酸痛、肩周炎膻中:两乳头之间 胸痛、肋间神经痛天枢:脐旁开2寸 胃炎、肠炎、腰痛气海:前正中线脐下1.5寸 神经衰弱、肚腹疾患上肢部常用穴位位置及主治病症肩髃:肱骨大结节与肩峰之间,肩外展90时, 肩臂痛、上肢功能障碍在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处,本穴在前凹陷处肩贞:腋后皱臂端上1寸处 肩周炎、肩背酸痛曲池:屈肘90,肘横纹尽头与肱骨处上髁之间 肘痛、肩臂痛、上肢关节痛内关:腕掌横纹上2寸,两筋中间 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容服务协议合同范本
- 网架生产销售合同范本
- 酒店公寓合作合同范本
- 衣物平台转让合同范本
-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网店加盟签合同还协议
- 辽宁地坪购买合同范本
- 滑冰器材采购合同范本
- 社区临时劳务合同范本
- 货物的第三方合同协议
- 户外灯光架施工方案
- 2025年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员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四川省公务员2025年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真题试卷(含答案)
- 矿山绿色矿业建设规划
- 电玩赛车活动方案
- 承台钢筋绑扎技术交底书
- 2025年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笔试题库及答案
- 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025更新版
- 成人PICC堵塞的预防及处理专家共识解读
- 煤气水封的操作规程
- 2025年70周岁以上老年人换长久驾照三力测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