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永州市2013年小学习作教学大赛观摩活动的心得体会.doc_第1页
参加永州市2013年小学习作教学大赛观摩活动的心得体会.doc_第2页
参加永州市2013年小学习作教学大赛观摩活动的心得体会.doc_第3页
参加永州市2013年小学习作教学大赛观摩活动的心得体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加永州市2013年小学习作教学大赛观摩活动的心得体会 2013年4月24日-26日,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由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习作教学大赛观摩活动,活动地点设在冷水滩区三多亭小学。活动分两天进行,参赛选手共14人。每天听了七节比赛课,两天共听了十四节习作教学课。25日下午5点后听取了树人教研所一副主任的关于“群文阅读”的讲座;26日下午大赛结束后,听取了专家对这次大赛情况的精彩点评,然后是见证获奖情况及颁奖仪式。其中一等奖8个,二等奖6个。 这两天的习作教学大赛观摩活动,我像一名虔诚的小学生一样,善始善终地认真听课学习,并认真的做好每样记录。期间,想到很多问题,感到了自己知识的浅薄、理念的滞后、教学能力的低下。但是,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中强调小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要求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创设习作的情景,拓宽学生习作的空间,把习作的自由还给学生,赏识学生的作文,促进学生快速地写作文。 纵观这些习作教学大赛课,无不遵循新课标的习作教学要求,给我们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现粗浅地谈谈自己观摩中感受最深的几点体会。1、 习作教学中想方设法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 永州市实验学校的王玉合老师设计的魔术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此创造了学生体验的情境,并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在兴奋中练习说话,特别是小组间练习说话兴趣浓烈,为后来的说话汇报展示、写话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二、注重了学生写作前的亲身体会和感受,既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又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的写作空间,让学生能作“有米之炊”。江华县沱江二小的邓海英老师设计的写一个活动场景,就利用游戏秘盒探险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表现自己的活动体验,引导学生从活动中观察自己的所见、所想、所闻等,学生从游戏活动说话写作,一气呵成,绝大部分学生习作得心应手,学生在惊险、好奇、探秘而又充满无穷乐趣中完成了这次习作。还有就是新田县龙泉三小的王丽芳老师,设计指导的习作课也体现了高超的课堂艺术。是观察作文-一种水果,先让学生猜谜语,激发兴趣,然后提炼观察的方法,充分利用身上的“小帮手”(眼、耳、鼻、嘴、手、脑)等去观察、体验,然后用水果实物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体验,小组间合作,学生很快地就能用语言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条理说出来了,然后书面表达,习作自然顺理成章了。 三、注重为学生的习作开拓思路。如双牌蒋芳老师指导的我的名字我做主,执教者利用多媒体列举了一些名人的取名,拓展学生的思路,为学生的说话写话起到了引领的作用。还有祁阳县民生小学伍玲芳指导的环保建议书,也创设了许多情景,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写作思路。 四、“文无定法,但有章可循”。习作是让学生自由表达,但这次活动中,大部分选手在尊重学生的表达自由,但都有意无意地教给了学生一些表达方法。如,写事的文章要按一定的条理表达;描写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在表达上要恰当地运用一些好词佳句。. 五、习作要做到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辛勤耕耘出佳作”。这次比赛,许多选手都遵循了这一规律。如宁远小学王琼老师指导的“写对话”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用动物故事的形式指导习作,从“一般”到“比较好”到“更好”,达到了写对话要详细、生动、形象的目的,学生的说、写都逐步得到了提高。 六、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这次的习作教学大赛,无一不更注重了习作的评价、修改。这是产生佳作的重要环节。总之,这次观摩活动收获很大,给自己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相信自己一定能从中获取新鲜的血液,为今后的读写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让自己的学生乐于说写,勤于书面表达,写作水平得到充分的提升,佳作层出不穷。结合这次观摩与自己的习作教学实践,认为: 1、多观察、多思考。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