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doc_第1页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doc_第2页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doc_第3页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doc_第4页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inux操作系统基础实验指导书目 录实验一 Linux 操作系统3实验二 图形界面操作10实验三 字符界面系统管理14实验四 dhcp 服务器配置20实验五 telnet 服务器配置23实验六 nfs 服务器配置25实验七 web 服务器配置27实验八 ftp 服务器配置29实验九 mail 服务器配置32实验一 Linux 操作系统一、实验目的1、掌握利用虚拟机安装redhat的基本步骤。二、实验原理 在虚拟机上安装Linux操作系统。三、实验仪器1.PC机一台2.VMware和redhat9.0软件一套。四、实验步骤下面具体描述使用光盘安装操作系统的过程,指导完成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安装:(1)选择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一般使用默认选项:(2)键盘配置,一般使用默认选项:(3)鼠标配置,一般使用默认选项:(4)选择执行新安装:(5) 选择安装类型(这里选择个人桌面):(6)磁盘分区设置(这里选择用 Disk Druid 手工):34(7)为系统分区:a) 删除安装前准备好的5G大小的分区,然后选择新建,准备添加新的分区,待新建内容如图。如果待安装的计算机上只用一块硬盘,则只有/dev/sda1一个分区。b)添加分区。共需要建立三个个分区,Swap分区大小为2倍内存空间,不用选挂载点文件类型为 swap;“/boot”分区,挂载点为“/boot”,文件类型为 ext3 ,空间为 100M;“/”分区,挂载点为“/”,文件类型为 ext3,使用全部可用剩余空间。(8)引导装载程序配置(使用默认配置):(9)网络配置(使用默认配置) :(10)防火墙配置(选择无防火墙):(11)语言支持的选择(选择中文和英文(USA):(12)时区配置:(13)设置根口令,根口令即进入后的 root 用户的密码。切记!(14)选择软件包组(选择默认安装)(15)准备安装:此时看到一个准备安装 Red Hat Linux 的屏幕。当你重新引导系统后,一份完整的安 装日志可在 /root/install.log 中找到,以备今后参考。要取消安装进程,按计算机的重新启动按钮,或者使用 Control-Alt-Delete 组合键来重启计算机。(16)安装软件包:(17)创建引导盘(这里选择不):(18)视频卡配置(选择默认选项) :(19)配置显示器(选择默认选项) :(20)定制配置:(21)安装完成祝贺你!你的 Red Hat Linux 9 安装现已完成!安装程序会提示你做好重新引导系统的准备。 如果安装介质(磁盘驱动器内的磁盘或光盘驱动器内的光盘)在重新引导时没有被自动弹出,请记住取出它们。实验二 图形界面操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登录、注销和关机。2. 掌握 GNOME 使用初步二、实验原理 熟悉系统界面。三、实验仪器1.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PC机一台。四、实验方法(1) 以普通用户和 root 用户分别实现登录:(2)采用注销,切换用户登录。如果想保存桌面的配置以及还在运行的程序,同时选中“保存当前设置”复选框。(3)在图形界面下实现关机和重新启动(4)改变桌面背景a) 在 Linux 桌面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改变桌面背景”命令b)单击“选择图片”下的按钮,打开如下图所示的选择图片对话框。(5) 设置显示分辨率、显示器的类型及显卡a)依次选择“主菜单系统设置显示”,打开如下所示的显示设置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用户可选择设置“分辨率”、“色彩深度”。b)单击“高级”选项卡,打开如下所示的显示高级设置,还可对显示器的类型、物理分辨率、以及视频卡进行设置。(6)配置日期和时间。依次选择“主菜单系统设置日期 &时间”,或在 shell(如 XTerm或 GNOME 终端)提示下键入 redhat-config-date命令。(7)操作 GNOME 面板a)移动面板b)添加新面板c)修改面板属性d)向面板添加对象e)移动面板中的对象(8)在虚拟桌面之间切换并在不同的虚拟桌面上开启不同的应用程序:(9)使用桌面菜单(10)练习窗口的基本操作(11)在 GNOME 下开启虚拟终端(12)查找文件或文件夹实验三 字符界面系统管理一、实验目的1、掌握字符界面下系统关机和重启。2. 掌握各种 Linux 常用命令的使用3. 掌握几种在 Shell 中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二、实验原理 熟悉系统的字符界面。三、实验仪器1.安装Linux的PC机一台四、实验方法(1) 字符界面下系统关机和重启:# init 0# halt# poweroff# init 6# reboot# shutdown -r +5 (2)掌握各种 Linux 常用命令的使用。ls:显示文件和目录列表$ ls$ ls -a$ ls -l$ ls -R$ ls /some/dir/file$ ls -d /some/dir/cd:切换目录$ cd /some/dir/$ cd$ cd $ cd .$ cd ./.$ cd pwd:显示当前工作目录$ pwdmkdir:创建目录$ mkdir somedir/$ mkdir -p /some/path/dir/rmdir:删除空目录$ rmdir somedir/touch:生成新的空文件或更改现有文件的时间$ touch file$ touch -a file$ touch -m filecp:复制文件或目录$ cp file1 file2$ cp /some/dir/file1 /someother/dir/$ cp /some/dir/file1 /someother/dir/file2$ cp /some/dir/file .$ cp /some/dir/files /someother/dir/$ cp -r /some/dir/ /someother/dir/mv:移动文件或目录、文件或目录改名$ mv /some/dir/file1 /someother/dir/$ mv /some/dir/file1 /someother/dir/file2$ mv /some/dir/files /someother/dir/$ mv -r /some/dir/ /someother/dir/$ mv file newname_file$ mv dir newname_dirrm:删除文件或目录$ rm /some/dir/file1$ rm -i /some/dir/file1$ rm -f /some/dir/file1$ rm -rf /some/dir/more 和 less:分屏显示文本文件内容。more 只能从文件头到文件尾显示,less 可以使用PgUp 和 PgDn 双向显示$ more file$ less filehead 和 tail:默认显示 10 行内容。head 显示文本文件的前部的若干行,tail 显示文本文 件的后部的若干行。$ head file$ head -n file$ tail file$ tail -n file$ tail +n filesort:文本文件排序(以行为单位)$ sort file$ sort file1 file2uniq:删除文本文件中相邻的重复的行$ uniq filewc:统计指定文本文件的行数、字数、字符数$ wc file$ wc -l file$ wc -w file$ wc -c filegrep:在指定的文本文件中查找指定的字符串$ grep match_string filedate:显示和设置日期时间$ date# date -s MM/DD/YYYY# date -s hh:mm:sscal:显示日历$ cal$ cal -y$ cal yearfile:显示指定文件的类型$ file filenamestat:显示指定文件的各种相关信息$ stat filenamedmesg:显示系统启动信息$ dmesguname:显示操作系统信息$ uname$ uname -r$ uname -a压缩命令 compress、gzip 和 bzip2 功能:压缩和解压缩文件或目录 compress:压缩文件后缀为Z gzip:压缩文件后缀为 gz bzip2:压缩文件后缀为 bz2$ compress somefilename$ compress -d somefilename.Z$ gzip somefilename$ gzip -d somefilename.gz$ bzip2 somefilename$ bzip2 -d somefilename.bz2tar:打包和解包 用法:$ tar -cvf myball.tar somedirname$ tar -tf myball.tar$ tar -xvf myball.tar$ tar -zcvf myball.tar.gz somedirname$ tar -ztf myball.tar.gz$ tar -zxvf myball.tar.gz$ tar -Zcvf myball.tar.Z somedirname$ tar -Ztf myball.tar.Z$ tar -Zxvf myball.tar.Z$ tar -jcvf myball.tar.bz2 somedirname$ tar -jtf myball.tar.bz2$ tar -jxvf myball.tar.bz2(3)在 Bash Shell 中提高工作效率使用键自动补全# redhat-redhat-cdinstall-helper redhat-config-printer-tui redhat-config-dateredhat-config-proc redhat-config-httpd redhat-config-rootpasswordredhat-config-keyboard redhat-config-samba 命令别名:alias 命令和 unalias 命令 alias alias_name=original_command unalias alias_name$ alias$ alias type=cat$ unalias type命令历史a)用上下方向键、PgUp 和 PgDn 键来查看历史命令,同时可以使用键盘上的编辑功 能键对显示在命令行上的命令进行编辑。b) 使用 history 命令查看命令历史c)使用如下方法引用命令历史$ ! $ ! # history1002 whereis passwd1003 ll /usr/bin/passwd# !1003ll /usr/bin/passwd -r-s-x-x 1 root root 16336 Feb 14 2003 /usr/bin/passwd# !ssu - crq $实验四 dhcp 服务器配置一、实验目的掌握DHCP服务器配置。二、实验原理 在 TCP/IP 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都必须有唯一的计算机名称 IP 地址供识别,而 IP 和子 网掩码是来识别主机及其连接的子网。因此,当计算机移动时就必须重新配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产生了DHCP 通信协议,其服务器所包含的 IP 地址数据库,以租用的方式为客 户端动态分配 IP 地址和其他配置。三、实验仪器1.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PC机一台。四、实验方法检查是否安装在安装:Red Hat Linux9 时,可以选择安装 DHCP 服务器。如果要查看是否安装按如下方 法:输入命令:rpm qa dhcp如果已经安装了。会显示:dhcp-3.0p11-23如果没有安装完成则找出第三张安装光盘中,保存在RedHat/RPMS 目录下名为: dhcp-3.0p11-23.i386.rpm 的文件。输入如下命令,系统会自动完成所有安装步骤。rpm ivh dhcp-3.0p11-23.i386.rpm安装完后,使用如下命令来查看安装后的文件。rpm ql dhcp相关文件配置(或者是采用图形界面 截图)在安装 DHCP 服务器后,如果直接使用下面的方法来启动服务器会发现系统不会出现任 何信息,也就是说没能成功启动 DHCP 服务器。/etc/rc.d/init.d/dhcpd start其原因是,启动服务器时会自动寻找名为/etc/dhcpd.conf 的文件,但安装后并不会自动生 成这个文件,所以要自行建立这个文件。其方法是将配置文件的模板复制到/etc 目录下,并命名为 dhcp.conf。方法如下:cp /usr/share/doc/dhcp/dhcp-3.0p11/dhcp.conf.sample /etc/dhcp.conf但由于文件会假设主机的目前位置为 的网络结点,所以主机如果不在此范围内 的话,启动也不会成功。需要在文件中修改“subnet”部分。在配置完后就可以成功启动了。配置时要注意:一定要将服务器的 IP 修改了。因为在测试时最好用对连线将服务器和客 户端连接起来,或自行组建一个小型的局域网 ,以免干扰局域网内的其他用户的正常工作。 以下是配置的一个成功事例。配置命令为:vi /etc/dhcp.conf启动及测试启动:/etc/rc.d/init.d/dhcpd start重启:/etc/rc.d/init.d/dhcpd restart如客户端在 windows 平台下则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如下命令:ipconfig/releaseipconfig/renew出现以上的情况得到了 IP 则说明配置成功了。实验五 telnet 服务器配置一、实验目的1、掌握telnet服务器配置的基本步骤。二、实验原理 Telent是一种远程登陆和管理主机的方式。通过相应的操作可远程登陆和管理主机。注意:Telent是通过 23 端口来连接的,在配置前请确认23端口是否开通。三、实验仪器1.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PC机一台。四、实验方法检查是否安装命令:rpm qa|grep telent当本机安装了 telent 后,输入命令行回显示 telent 的版本。 若没有安装则不回显示任何信息。如果,在安装系统时没有安装 telent,将第一张光盘插如光驱通过命令:rpm ivh telent相关文件配置(或者是采用图形界面 截图)1.vi /etc/xined.d/telnet linux开启 telnet disable=yes改为 no2设置 telnet端口vi /etc/services telnet 23 /tcp telnet 23 /udp把 23 改成其他的好了,如 20003限制 telnetvi /etc/xinetd.d/telnet service telnetdisable=noind=00 #考虑到服务器有多个IP,这里设置本地telnet服务器 IP,远程只能 telnet#00 才能进入only_from=/32 #只允许 -55该网段进入 o_access=.5 #限制 和 两个IP登录access_times=8:00-12:00 20:00-23:59 #只允许在这两个时间段使用telnet服务4Root 登陆修改默认不允许 root 通过 telnet 登录的,下面是修改方法vi /etc/pam.d/loginauth require pam_securetty.so修改为#auth require pam_securetty.so或 mv /etc/securetty /etc/securetty.bak启动及测试启动命令为:service xinetd start重起:service xinetd restart测试:通过命令:telent ip 地址。来连接远程主机。 连接成功后回提示提交用户名和密码。如没有相应提示请确认是否连接或配置成功。实验六 nfs 服务器配置一、实验目的1、掌握nfs服务器配置的基本步骤。二、实验原理 NFS最初是由SUN Microsystem于1984年所研发的,是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主要是让网络上的 UNIX 主机可以共享目录和文件。其原理为:在客户端通过网络将远程主机共 享的文件系统,使用安装的方式加入到本机的文件系统,以后的操作和本机的操作一样。三、实验仪器1.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PC机一台。四、实验方法检查是否安装在安装 Red Hat Linux9 时,可以选择安装 NFS 服务器。如果要查看是否安装按如下方法:输入命令:rpm -qa nfs-utils。如果已经安装了。会显示:nfs-utils-1.0.1-2.9如果没有安装完成则找出第一张安装光盘中,保存在RedHat/RPMS目录下名为:nfs-utils-1.0.1-2.9.i386.rpm 的文件。输入如下命令,系统会自动完成所有安装步骤。rpm ivh nfs-utils-1.0.1-2.9.i386.rpm相关文件配置(或者是采用图形界面 截图)在 etc/exports 文件中添加记录。有关NFS的设置都是在 etc/exports 这个文件中的。他是共享资源的访问控制列表。不仅可以在此添加共享资源,同时也可控制每个用户的对共享资源的管理权限。文件中的每一条记录都代表一个共享资源以及访问权限设置。 其格式为: 共享目录客户端(访问权限,选项,用户对应。)。启动及测试启动:/etc/rc.d/init.d/nfs start重启:/etc/rc.d/init.d/nfs restart配置完成后。用户若要监视服务器上的资源。可使用 showmount 命令。如要监视.的资源。输入命令:showmount e 65如果还没有提供服务,或服务器还没启动则回显示如下错误:mount clntudp-creat:RPC: program not registered实验七 web 服务器配置一、实验目的1、掌握web服务器配置的基本步骤。二、实验原理 Apache 服务器是由“Apache Group”的组织所开发的 ,是为了建立一个稳定、商业级和公开代码的HTTP服务器。三、实验仪器1.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PC机一台。四、实验方法检查是否安装在安装:Red Hat Linux9 时,可以选择安装 Apache 服务器。如果要查看是否安装按如下 方法:输入命令:rpm -qa httpd如果已经安装了。会显示:httpd-2.0.40-21如果没有安装完成则找出第一张安装光盘中,保存在RedHat/RPMS目录下名为:httpd-2.0.40-21.i386.rpm 的文件。输入如下命令,系统会自动完成所有安装步骤。rpm ivh httpd-2.0.40-21.i386.rpm相关文件配置(或者是采用图形界面 截图)最新版本的 Apache 服务器中,已将所有的配置内容集中在 httpd.conf 文件中。如果要配置 Apache 服务器则在这个文件中修改相关配置。其中主要的配置有:ServerName:服务器的名称(或 IP) DocumentRoot:网页根目录 DirectoryIndex:默认启动的网页名称 ProxyRequest:是否起用代理服务器功能。注意,ServerName 输入时要注意后面的端口号。默认的端口号是 80。启动及测试配置完成后要启动服务器,其命令为:启动:/etc/rc.d/init.d/nfs start重启:/etc/rc.d/init.d/nfs restart用 IE 等相关的网络浏览器输入 IP 地址看是否可以访问。实验八 ftp 服务器配置一、实验目的1、掌握利用虚拟机安装redhat的基本步骤。二、实验原理FTP,即 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它是目前Internet上最流行的数据传输方法之一。利 FTP 协议,我们可以在 FTP 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进行双向数据传输,既可以把 数据从 FTP 服务器上下载到本地客户端,又可以从客户端上传数据到远程 FTP 服务器。三、实验仪器1.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PC机一台。四、实验方法检查是否安装在安装:RedHatLinux9时,可以选择安装 FTP 服务器。如果要查看是否安装按如下方法:输入命令:rpm qa|grep vsftpd如果已经安装了。会显示:vsftpd-1.1.3-8如果没有安装完成则找出第一张安装光盘中,保存在RedHat/RPMS目录下名为:vsftpd-1.1.3-8.i386.rpm 的文件。输入如下命令,系统会自动完成所有安装步骤。rpm ivh vsftpd-1.1.3-8.i386.rpm相关文件配置(或者是采用图形界面 截图)在 Red Hat Linux 9.0 里的 vsftpd 共有3个配置文件,它们分别是:vsftpd.ftpusers:位于/etc目录下。它指定了哪些用户账户不能访问 FTP 服务器,例如 root等。vsftpd.user_list:位于/etc目录下。该文件里的用户账户在默认情况下也不能访问FTP服务器,仅当vsftpd.conf配置文件里启用 userlist_enable=NO 选项时才允许访问。vsftpd.conf:位于/etc/vsftpd 目录下。它是一个文本文件,我们可以用 Kate、Vi 等文本编 辑工具对它进行修改,以此来自定义用户登录控制、用户权限控制、超时设置、服务器功能 选项、服务器性能选项、服务器响应消息等 FTP 服务器的配置。1)用户登录控制anonymous_enable=YES,允许匿名用户登录。no_anon_password=YES,匿名用户登录时不需要输入密码。local_enable=YES,允许本地用户登录。deny_email_enable=YES,可以创建一个文件保存某些匿名电子邮件的黑名单,以防止这 些人使用 Dos 攻击。banned_email_file=/etc/vsftpd.banned_emails,当启用 deny_email_enable 功能时,所需的电 子邮件黑名单保存路径(默认为/etc/vsftpd.banned_emails)。(2)用户权限控制write_enable=YES,开启全局上传权限。 local_umask=022,本地用户的上传文件的 umask 设为 022 (系统默认是 077,一般都可以改为 022)。anon_upload_enable=YES , 允许匿名用户具有上传权限,很明显,必须启 用 write_enable=YES,才可以使用此项。同时我们还必须建立一个允许 ftp 用户可以读写的目 录(前面说过,ftp 是匿名用户的映射用户账号)。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允许匿名用户有创建目录的权利。chown_uploads=YES,启用此项,匿名上传文件的属主用户将改为别的用户账户,注意, 这里建议不要指定 root 账号为匿名上传文件的属主用户!chown_username=whoever,当启用 chown_uploads=YES 时,所指定的属主用户账号,此 处的 whoever 自然要用合适的用户账号来代替。chroot_list_enable=YES,可以用一个列表限定哪些本地用户只能在自己目录下活动,如果chroot_local_user=YES,那么这个列表里指定的用户是不受限制的。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如果chroot_local_user=YES,则指定 该列表 (chroot_local_user)的保存 路径 ( 默认 是/etc/vsftpd.chroot_list)。nopriv_user=ftpsecure,指定一个安全用户账号,让 FTP 服务器用作完全隔离和没有特权的独立用户。这是vsftpd系统推荐选项。 async_abor_enable=YES,强烈建议不要启用该选项,否则将可能导致出错! ascii_upload_enable=YES;ascii_download_enable=YES,默认情况下服务器会假装接受 ASC模式请求但实际上是忽略这样的请求,启用上述的两个选项可以让服务器真正实现 ASC模式的传输。注 意 :启用 ascii_download_enable 选项会让恶意远程用 户们在 ASC 模 式下用 “SIZE/big/file”这样的指令大量消耗 FTP 服务器的 I/O 资源。这些 ASC模式的设置选项 分成上传和下载两个,这样我们就可以允许 ASC模式的上传(可以防止上传脚本等恶意文 件而导致崩溃),而不会遭受拒绝服务攻击的危险。3)用户连接和超时选项idle_session_timeout=600,可以设定默认的空闲超时时间,用户超过这段时间不动作将被 服务器踢出。data_connection_timeout=120,设定默认的数据连接超时时间。启动及测试启动:/etc/rc.d/init.d/vsftp start重启:/etc/rc.d/init.d/vsftp restart启动成功后,使用相关的浏览器用 IP 地址登陆实验九 mail 服务器配置一、实验目的1、掌握mai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